我要找

   新鮮書
   暢銷書
   優惠套書
   推薦得獎書
   Best 100 Club
   非常作家
   套書大賣場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人的行為(上)**絕版**》序言

   他序   

  這個中文譯本《人的行為──經濟學研論》在原著Human刼Action—A刼Treatise刼on刼Economics𣿬出版後二十七年才出現。時間的差距,可算是很長了。但是,比起孟格爾(Carl刼Menger,刼1840~1921)──奧國學派的奠基者──的《經濟學原理》之有英文譯本,還早了五十多年。孟格爾的德文原著匳Grundsa𡠨tze刼der刼Volkwirthechftslehre𣿬是一八七一年出版的,James刼Dingwall和Bert刼F.刼Hoselitz合譯的英文本(有芝加哥學派的始祖Frank刼H.刼Knight寫的一篇長序)出版於一九五○年,前後竟相差七十九年!刋

  不朽的名著,沒有時效問題;也就沒有「過時」的翻譯。

  本書著者米塞斯(Ludwig刼von刼Mises,刼1881~1973)是奧國學派第三代的大師。這個學派的學術思想,經由第三代的他,和第四代的海耶克(Friedrich刼A.刼Hayek,刼1899~1973)之發揚光大,其輝煌的貢獻已不限於經濟學範圍,更擴展到一般性的社會哲學。我們也可以換句話說,米塞斯和海耶克這兩位大師的經濟思想,是有其深厚廣博的社會哲學基礎的。所以米塞斯寫了經濟學方面的專書,如《貨幣和信用理論》等等以外,還能寫這本《人的行為》;海耶克除寫了《價格與生產》、《資本純論》等書以外,還寫了《自由的憲章》(Constitution刼of刼Liberty)。可是,當代大多數經濟學者所宗奉的凱因斯(John刼Maynard刼Keynes,1883~1946),除幾本經濟學的專著以外,留給我們的就是一本《機率論》。由此可以看出:米塞斯和海耶克這個學派的經濟學家,是把經濟學納入社會哲學或行為通論的架構中來處理;凱因斯則偏於把經濟學寄託於數學或統計學部門。這一差異,關乎他們個人學問造詣之深淺廣狹者,乃至關乎經濟學之是否被確實了解者,其事小;關乎其影響於人類文明演化之分歧者,其事大。面對這個關係重大的分歧路口,我們能不審慎取捨於其間嗎?

𤪦𤪦由於先天的性向,更由於數十年來關於世局的體驗與思索,我對奧國學派的經濟思想和其相關的社會哲學,竟持有一份濃厚的偏好。由於這份偏好,我先後譯過米塞斯的另一本書──《經濟學的最後基礎》和海耶克的《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那兩本書,當然不能算是他們的代表作;可以代表他們思想體系的,就海耶克講,是他的《自由的憲章》,就米塞斯講,就是這本《人的行為》。

𤪦𤪦米塞斯的論著,凡是在一九四○年以前發表的,大都是用德文寫的。一九四○年遷居美國以後,他才開始用英文寫書。本書的原著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第一版,於一九四九年在美英兩國發行。一九六三年在美國發行修訂版,擴增了若干節。一九六六年的第三版,是一九六三年版的重排,除掉改正前版一些打字的錯落以外,內容沒有什麼變動。我這個譯本,起先是照一九四九年的英國版譯的,後來找到一九六六年的第三版,就拿第三版續譯,並把已譯的部份按第三版增補。所以這個譯本比原著第三版多出了一篇「第一版前言」。

𤪦𤪦這一本八十多萬字的巨著,我是在四個年頭當中斷斷續續地把它譯完的。譯完後,排版校對又拖延了將近一年。照說,用了這麼多的時間,應該可以做到很滿意了。可是事實上並不如此。下面的話,我是抱著候教或道歉的心情向讀者陳述的。

  本書原名Human刼Action,我譯作「人的行為」,不譯作「人類行為」或「人的行動」,其理由分別說明如下:

  「人類」是個集體名詞,單數的「人」字,固也可用以泛指所有的人,但究不同於「人類」這個集體名詞之會發生誤導。在奧國學派的思想體系中,是不輕易使用集體名詞的。當他們謹慎地用到某一集體名詞時,他們是用以意指那實實在在的組成這個集體的諸份子在某一特定目的下的集合,而不是意指超越那些份子,或脫離那些份子,而獨立存在的什麼東西。超越或脫離組成份子的集體,對於頭腦清明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可是,古今中外竟有各形各色的巫師,常能用某些法術,使某些集體名詞對大眾發揮魔力,因而使我們原可持久而全面分工合作、和平競爭的社會關係,經常受到嚴重破壞,乃至引起曠世浩劫。這當然不是集體名詞本身的罪過,而是濫用集體名詞,或故弄玄虛地運用集體名詞,以及一般大眾盲目接受集體名詞的歪義,而釀成的惡果。本書譯名不輕率使用「人類」一詞,為的是避免不應有而可能有的誤導。這段話,自明智的讀者看來,或許是多餘的。但在奧國學派的思想體系中,這段話所表達的觀念,是主要成份之一。趁著說明譯例的機會,我順便指出,對於初步接近這個思想體系的讀者,我想該有點幫助。

  「行為」與「行動」二詞,通常是可以互換使用的。如果要加以區分,我以為前者是指「有所為喩(為字讀去聲)嘅的」動作,後者是指「無意識的」活動。米塞斯所講的action,正是有目的、有所為的行為,不是無意識的行動。至於有人把現代心理學的一個派別behaviorism譯作「行為主義」,我認為那是誤譯。正確的譯名應該是「行動主義」。因為behaviorism的特徵,是把「人」和「動物」的學習過程與認知過程相提並論,作為研究對象;凡是涉及心靈方面或主觀方面的那些概念,一律排斥;而且在其研究的進行中,還要憑藉實驗室的試驗。這樣的behaviorism,怎可譯作上述定義的「行為」主義呢?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因為behaviorism已被譯為「行為主義」,為避免與之混淆,而把Human刼Action譯為「人的行動」。這是以自己的誤譯來肯定別人的誤譯,我們不應該這樣作。我們應該作的,是指出behaviorism譯作「行為主義」是個誤譯,而無改於Human刼Action之譯為「人的行為」。在臺灣暢銷的《最新英華大辭典》是以釋註正確著名的。它也是把behaviorism釋作「行動主義」。

𤪦𤪦Ⅱ.刼米塞斯寫的英文,流利明暢,而且對於某些關鍵性的論點,每每反覆申述,甚至使讀者有時感覺到詞費。所以大體上講,這本書是易懂易譯的。可是有些地方,礙於中英文法結構的不同,譯者也不免有時要搔搔頭或啃啃筆桿。尤其是涵意複雜、包括著兩三個子句的長句子,要譯成流暢可讀的中文,就會把原意割裂得走樣。在這種場合,為著求「信」、求「達」,就難於顧及到「雅」。我的辦法就是把長句中的子句用括號括起來,當作一個詞看。這樣一來,即令是很長的句子,也容易看出它的結構,從而了解它的意義。

𤪦𤪦關於人名地名的譯例是這樣:凡是已有通用的中文譯名者,沿用那些譯名,僅於第一次出現的地方把原名註在括號裡。至於不常見的人名地名,就用它的原名,不用中文音譯。這也許是個不妥當的譯例。可是這個譯例,事實上還不見得徹頭徹尾地遵守,因為譯稿是斷斷續續地完成的。最後一次的校對,也不是一氣呵成。關於人名地名的處理可能有些不一致的地方,沒有完全校正過來。

𤪦𤪦在各國的語言文字中,總有些成語或單字具有特殊複雜的含義,或指稱特殊的事物,不是別國文字所可完全代替的。所以嚴謹不苟的作家,在其著作中有時要選用若干別國的成語或單字,這不是為的炫耀博學,而是為要把特殊的事物或觀念盡可能地用最適當的工具表達出來。在《人的行為》這本英文原著裡面,米塞斯也是如此。他採用了一些拉丁、希臘、法、德,乃至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羅斯的成語和單字,尤以拉丁的最多。這大都不是一般的讀者所熟識的,一些附有外國字或外國成語的英文大字典也查不到。所幸Percy刼L.刼Greaves刼Jr.教授,特為這本書編了一本辭典,書名叫做Mises刼Made刼Easier–A刼Glossary刼for刼Ludwig刼von刼Mises'刼Human刼Action(1974出版)。這本書給我不少的便利,如果沒有它,我這個譯本的缺陷一定更多。這裡,我得感謝王撫洲(公簡)先生。因為這本辭詞是王先生知道我在翻譯這本書,特意從美國買來送我的。

  我應當感謝的還有周德偉(子若)先生。他是海耶克的學生,也是Constitution刼of刼Liberty的中譯本《自由的憲章》的譯者。他對奧國學派思想體系的精研,在臺灣是數一數二的人物。我譯米塞斯這本書,常常受到他的鼓勵和指教。他對於中國古籍,有超過常人的造詣。所以他所創譯的若干名詞,如ideology譯作「意理」,egalitarism譯作「比同主義」,既典雅、又正確。我都樂於沿用。本書第三章第二節及第三節的標題,是我向他請教後改譯的。比我的原譯要高明得多。至於這本書名「人的行為」,我沒有接受他的意見譯為「人的行動」,這點意見的相左,無損於我對他的感佩。

夏道平

民國六十五年五月於臺北市

   前言   

一、經濟學與人的行為通論

  經濟學是所有科學當中最年輕的。在過去的兩百年,雖然有許多新的科學從古代希臘人所熟習的學問中成長出來,可是,那不過是些在舊學問體系中已有了地位的部份知識,現在成為獨立的學科而已。研究的領域,劃分得更精細,而且也用些新的方法;在這領域內,有些從來未被注意的地方被發現了,而且人們開始從一些不同於前人的觀點來看事物。領域的本身並沒有擴大。但是經濟學卻給人文科學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這個領域是以前不能接近的,而且也從未想到的。從市場現象的相互依賴和因果關係中,發現了它們的規律性,這卻超越了傳統學問體系的範圍。經濟學所傳述的知識,不能當作邏輯、數學、心理學、物理學、或生物學來看。

  自古以來,哲學家們一直是熱心於探索上帝或自然,想在人類歷史行程中實現些什麼目的。他們尋求人類的歸趨和演化的法則。但是,他們這些努力完全失敗了,甚至那些擺脫了一切神學傾向的思想家也是如此,因為他們都被一個錯誤的方法所害。他們是把人類當作一個整體來處理,或以其他的整體概念,例如國、民族、或教會,來處理。他們十分武斷地建立了一些目的,以為這樣的一些整體一定是趨向於這些目的的。但是,他們不能圓滿地解答下面這個問題:是些什麼因素逼得各種各樣的行為人,不得不為達成他們所謂的整體的不可阻撓的演化所要達成的目的而行為。他們曾經用一些無可奈何的說法來解答這個問題。如:神透過聖靈啟示,或透過代表神的先知,或透過神化的領袖,而作的神秘干涉、預定的和諧、註定的命運、或神秘無稽的「世界精神」或「民族精神」的運作。其他的思想家則說到,在人的衝動中有個「自然的巧妙」(cunning刼of刼nature),驅使他不知不覺地遵照「自然」所指定的途徑走。

𤪦𤪦另外有些哲學家比較實在。他們不去推測自然或上帝的意旨。他們從政治的觀點來看人事。他們一心一意想建立一些政治行為的規律,好像是作為政治的和政治家的一種技術。有些愛用思想的人,擬出一些野心勃勃的大計畫,想把社會來個徹底改革和重建。比較謙虛的人,則滿意於收集歷史經驗的資料而加以系統化。但是所有這些,都是充份相信在社會事件發生的過程中,沒有像在我們的推理中所曾斷定的和在自然現象的因果關係中所曾發現的那樣的規律和不變的現象。他們不去尋求社會合作的一些法則,因為他們以為,人是可以隨自己的意思來組織社會的。如果社會條件不符合改革者們的願望,如果他們的理想國無法實行,那就歸咎於人的道德不夠。一些社會問題被當作倫理問題來考慮。他們認為,為著建造理想的社會,需要的是優秀的君主與善良的公民。有了善良的人,任何理想國都可以實現。

  由於市場現象相互依賴這一事實的發現,上述的見解就被拋棄了。人們不免驚惶失措,但他們必須面對這一嶄新的社會觀。他們恍恍惚惚地知道,在善與惡、正與邪、公道與不公道以外,還有另一個看法,可以用來看人的行為。在社會事件發展的過程中,總有個規律在發生作用,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得服從這個規律來調整你的行為。假若以檢查官(用些十分武斷的標準和主觀的價值判斷來臧否事物的人)的態度來接近社會事實,那是毫無所得的。我們必須研究人的行為與社會合作的一些法則,如同物理學家之研究自然法則。作為一門研究既定關係的科學之對象來看的人的行為與社會合作,再也不被看作應該如何如何的事情──這是對於知識與哲學,如同對於社會行為方面,發生驚人影響的一次大革命。

𤪦𤪦可是,在一百多年當中,推理方法的這種激變所應有的效果,大大地受到拘限;因為,人們以為這些方法只涉及人的行為全部領域的一狹小部份,也即,只涉及市場現象這一部份。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在他們的研究進程中遇到了他們所不能撤除的一個障礙,這個障礙就是顯而易見的價值論的矛盾。他們的價值論是有缺陷的,因而使得他們不得不把他們的科學拘限於一個較小的範圍。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期,政治經濟學(political刼economy)還是人的行為中「經濟」方面的一門科學,也即關於財富與自利的學理。它所處理的人的行為,只限於由那個被稱為利潤動機所激起的行為,而且它聲明,此外的行為是其他學科所要處理的。古典學派經濟學家所傳授的這一思想的轉變,是由現代主觀學派的經濟學來完成的。主觀學派的經濟學,把市場價格理論變成人的選擇行為的通論。

𤪦𤪦人們有段很長的時期沒有看出:從古典的價值論轉到主觀的價值論,決不止於是以一個較滿意的市場交易論代替一個較不滿意的。這個選擇通論,遠超出康第隆(Cantillon)、嘅休姆(Hume),以及由亞當斯密(Adam刼Smith)一直到約翰穆勒(John刼Stuart刼Mill)這些經濟學家所討論的那些經濟問題的眼界以外。它決不止於討論人們在「經濟方面」的努力──為取得財貨,為改善他的物質福利而作的努力。它是人的全部行為的科學。選擇,是人的一切決定之所以決定。在作選擇的時候,他不只是在一些物質的東西和一些勞務之間選擇。所有的人類價值,都在供他選擇。一切目的與一切手段,現實的與理想的,崇高的與低下的,光榮的與卑鄙的,都在一個排列中讓人取捨。人們所想取得的或想避免的,沒有一樣漏在這個排列以外。這個排列,也即獨一無二的等級偏好表。這個現代價值論,擴張了科學的眼界,也擴大了經濟學研究的範圍。從古典學派的政治經濟學裡面掙脫出人的行為通論──行為學(praxeology)。一些經濟的或交換的(catallactis)問題,都納入一門較概括的科學裡面,再也不會與這個關聯分離。經濟問題本身的處理,決不能避免從選擇行為開始;經濟學成了一門較普遍的學科──人的行為通論或行為學──的一部份,截至現在,這一部份還是行為學當中最精密的一部份。

二、人的行為通論在認識論上的一些問題

𤪦𤪦在這門新的科學裡面,每件事似乎都是有問題的。在傳統的知識體系中,它是一位「外來的客人」;人們被它弄糊塗了,不知道如何把它分類而擺在適當地方。但在另一方面,他們又相信把經濟學納入知識的總目中,並不需要把整個體系重新安排或擴大。他們認為他們的總目是夠完全的。如果經濟學不適於擺進去,其咎只在經濟學家處理問題所用的方法不妥當。

  把那些關於經濟學的本質、範圍和邏輯特徵的辯論,看作賣弄學問的教授們無聊的爭吵而不予理睬,這是對於這些方面的意義的一個完全誤解。許多人這樣誤想:雖然學究們對於什麼是最適當的程序法了許多廢話,而經濟學本身,卻不管這些無益的爭辯,照它自己的途徑發展。在奧國經濟學家與那自命為霍亨佐倫皇室(The刼House刼of兠Hohenzollern)的知識衛隊的普魯士歷史學派之間的方法論之爭,以及在兠克拉克(John刼Bates刼Clark)學派與美國制度主義(American刼Institutionalism)之間的討論,遠比「何種程序是最有效果的」這個問題更關重要。實質的爭點是人的行為科學認識論的根基及其邏輯的正當。許多著作家,出發於一種對行為學的思維(Praxeological刼thinking)完全陌生的認識論體系,同時出發於只把在邏輯與數學以外經驗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看作是科學的這種邏輯,而來否認經濟理論的價值與有用。歷史自足主義((historicism)是要把經濟史來取代經濟理論的地位;實證論(positivism)則推薦應隸屬於牛頓數學的邏輯結構和模型的那種虛構的社會科學來代替。這兩派一致地極力否認經濟思想的一切成就。就經濟學家來講,面對這些攻擊而保持沉默,是不可能的。

𤪦𤪦對於經濟學一概抹煞的這種激烈主張,不久被一個更概括的虛無主義超過。從太古以來,人們在思想、在說話、在行動的時候,都是把人心的邏輯結構之一致性和不變性看作一個不容懷疑的事實。可是,在討論經濟學認識論的特徵時,有些作家竟把這個命題也否認掉,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遭。馬克斯主義斷言,一個人的思想是由他所屬的階級決定的。每個社會階級有它自己的一種邏輯。思想的結果,只是思想者自私的階級利益的一個「意理的偽裝」(an刼ideological刼disguise"),決不會是別的。揭開各種哲學和科學理論而顯出它們的「意理的空虛」,這是「知識社會學」(sociology刼of刼knowledge)的任務。經濟學是「資產階級」一時的手段,經濟學家是資本家的「諂媚者」。只有社會主義理想國的無階級社會,才會以真理代替「意理的」謊言。

𤪦𤪦這種「多邏輯說」(polylogism),後來也以種種其他方式講述。歷史自足主義斷言,人的思想行動之邏輯結構是會跟著歷史演化的過程而變動的。種族的多邏輯說則認為每個種族都有他們自己的邏輯。最後還有「無理性說」(irrationalism),認為理性本身不適於說明支配人的行為的那些非理性的力量。

𤪦𤪦這樣的一些學說,都大大地超出了經濟學的範圍。它們不僅是懷疑經濟學和行為學,而且也懷疑所有其他的人類知識和一般的推理。它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態度也和對經濟學一樣。所以,對於它們加以反駁,好像不是知識體系中任何某一個單獨部門的責任,而是認識論和哲學的責任。這樣才有顯著的理由讓經濟學家安靜地繼續做他們的研究,而不煩心於認識論的問題以及多邏輯說和無理性說所提出的反調。對物理學家來說,如果有人誣衊他的理論是資產階級的,是西方的,或猶太的,他都不會在意;同樣地,經濟學家好像也該無視誣衊與詆毀。他似乎應記著史賓諾沙(Spinoza)的格言:「的確,正同光明為它自己及黑暗下界說一樣,真理也為它自己及謬論下界說。」

𤪦𤪦但是,經濟學所遭遇的情況,與數學和自然科學所遭遇的,畢竟不完全一樣。多邏輯說和無理性說,是對行為學和經濟學加以攻擊。儘管它們所作的一般說詞涉及知識的所有部門,可是它們真正的攻擊目標還是人的行為科學。他們說,相信科學的研究可以為所有的時代、所有的種族、所有的社會階級的人們獲致有效的成果,這是一個妄想,他們樂於把某些物理學的和生物學的理論誣衊為資產階級的或西方的。但是,如果有些實際問題之解決要靠這些被誣衊了的理論,他們就忘掉了他們的指責。蘇俄的生產技術,毫不遲疑地利用了資產階級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一切成果,這又是承認了這些學問對於所有階級都有效。納粹黨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並不藐視「劣等」種族和「劣等」國的人民所提出的理論、發現和發明,而要利用之。所有一切種族、國、宗教、語言集團、和社會階級的人們的行為,都在明明白白地證明,他們對於多邏輯說和無理性說,並不像對於邏輯、數學和自然科學那樣的信任。

𤪦𤪦但是,就行為學和經濟學來講,那就完全不一樣。多邏輯說、無理性說、和歷史自足主義之所以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在找一個理由,以便在決定經濟政策的時候漠視經濟學。社會主義者、種族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國邦主義者,都沒有辦法反駁經濟學家的一些理論以顯示他們自己所捏造的那些學說的正確性。正是這種受挫折的心情,慫恿了他們來否認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科學研究中一切推理所依據的邏輯和認識論的一些原理。

𤪦𤪦我們不容許僅以他們受了一些政治動機的影響為理由而抹煞這些反對論。科學家決沒有權利可以預先假定他的批評者受了情感與政黨偏見的影響,因而他的批評、非難一定是無根據的。他應該答覆每一批評或非難,而不管它背後的動機或背景。同樣不容許的,是面對下述的這個常常聽說的見解而保持緘默:「經濟學的一些公理只有在某些假設下才有效,而這些假設在實際生活中永遠不會實現,所以就實際情形的了解來講,它們是無用的。」很奇怪,有些學派似乎承認這種見解,可是他們仍在安安靜靜地繼續畫他們的曲線,列他們的方程式。他們並不心煩於他們的推理有無意義,也不心煩於他們的理論與實際生活以及和實際行為的關係。

𤪦𤪦當然,這是一個不足取的態度。每項科學研究的第一件工作,是要把它的種種陳述所賴以有效的一切條件和假設作詳盡的說明和界定。把物理學作為經濟研究的一個典型與模式,那是錯誤的。但是,那些犯了這種錯誤的人們,至少應該知道一件事:物理學決不認為,對於物理學的一些公理所依據的某些假設和條件予以澄清,是物理研究範圍以外的事情。經濟學所不得不答覆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學的陳述與人的行為的實際喩(對於人的行為之了解是經濟研究的目標)嘅是怎樣的關係。

𤪦𤪦所以,徹底駁斥下面這個論調的責任,是落在經濟學家的身上:「經濟學的一些教義,只在那短命的而且已經過去了的西方文明自由時期的資本主義制度下有效」。為著說明人的行為的一些問題而檢討那些來自各種觀點(反對經濟理論之有用性的各種觀點)的反對論調,這只是經濟學本身的責任,而不能期待於其他部門的知識。經濟思想的體系,必須建構得經得起那些來自無理性說、歷史自足主義、汎物理主義(panphysicalism)、行動主義(9behaviorism),以及所有各種變相的多邏輯說的任何批評。如果那些攻擊經濟學為荒唐無用的新奇論調天天提出,而經濟學家卻裝做一點也不知道,這是一種難於忍受的事態。

𤪦𤪦在傳統的架構以內,再也不足以處理一些經濟問題了。現在,我們必須在人的行為通論或行為學的堅實基礎上,建立交換學(cata𦴪llacties)的理論。這個程序不僅是保護它免於許多荒謬的批評,而且也把許多現在尚未圓滿解決,甚至尚未足夠了解的問題予以澄清。尤其是經濟計算這個基本問題。

三、經濟理論與人的行為之實際

𤪦𤪦通常有許多人指責經濟學落後了。我們的經濟理論之不完全,本來是很明顯的事實。在人類知識方面,沒有「完全」這樣的東西。在人類其他的任何成就方面,也沒有什麼可叫做完全的。人不是全知的。即令那似乎可以完全滿足我們求知慾的最精緻的理論,也會有一天要修改或被一個新的理論替代。科學並不給我們絕對的和最後的確定。它只在我們心智能力和科學思想當時造詣的限度以內,給我們某些確信。一個科學體系在尋求知識的無盡進程中,只是一個中途站。它必然要受人類每項努力所固有的缺陷之影響。但是,承認了這些事實並不等於說現在的經濟學是落後的。它只是說,經濟學是個活生生的東西。活生生,就意含既不完全而且是變動的。

𤪦𤪦以所謂「落後」來指責經濟學,這是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引起的。

𤪦𤪦一方面有些博物學家和物理學家,他們因為經濟學不是一門自然科學,不採用實驗的方法和程序而非難它。像這樣的一些觀念所犯的謬誤,我們必須揭發,這是本書的任務之一。在這緒論裡面,只要把他們的心理背景簡單地提一提就夠了。凡是心眼窄狹的人,對於別人與他不同的地方都看得不順眼。童話中的駱駝攻訐其他的動物,因為牠們沒有駝峰。清教徒因為拉譜坦島的居民(Laputanian)不是清教徒而挑剔他們。在實驗室裡的研究人員總以為:實驗室是唯一足以做研究工作的場所,微分方程式是唯一可以表達科學思想成果的健全方法。他簡直不能了解人的行為的知識論方面的一些問題。自他看來,經濟學必然也是機械學的一種。

𤪦𤪦其次,有些人硬是說社會科學一定是有毛病,因為社會情況這麼叫人不滿意。自然科學在過去兩三百年當中有驚人的成就,其成果的實際應用,把一般人的生活水準提高到空前的程度。但是,這些批評者又說,社會科學完全沒有使社會情況較好一點。苦難與貧困,經濟恐慌與失業,戰爭與暴政,都沒有消滅。社會科學是無用的,對於人類福利的增進沒有什麼貢獻。

𤪦𤪦講這些怨言的人們,沒有想到生產技術驚人的進步,以及財富與福利的因此而增加,只有靠那些依照經濟學的教義而制定的自由政策之運用才會可能。撤除那些古老的法規──關稅、偏見等等對於技術進步的障礙,而把一些天才的改革家、發明家,從那些行會、政府管制,以及各種社會壓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是古典經濟家們的那些思想。貶低那些征服者和剝奪者的威望,並論證由工商業活動所產生的利益,也是他們。假若資本主義前夕的心理狀態,沒有被那些經濟學家徹底摧毀,那就不會有任何偉大的現代發明讓我們享受。通常所謂「工業革命」,正是這些經濟學家的學說所引起的意理革命的一個結果。這些經濟學家們推翻了下面這些陳舊的格言:「用價廉物美的產品來擊敗競爭者是不公平的」;「違背傳統的生產方法是不應該的」;「機器是個壞東西,因為它帶來了失業」;「防止有效率的商人發財,保護效率低的商人免於效率高者的競爭,是政府的職務之一」;「用政府的權力或其他的社會強制力量來限制企業家的自由,是促進國民福利的適當手段」。其實,英國的政治經濟學和法國重農主義的學說是現代資本主義的帶路人。使那些增進大家福利的自然科學有進步之可能的,是這些經濟理論。

𤪦𤪦我們這個時代的錯誤,偏偏是普遍地不了解這些經濟自由政策過去兩百年在生產技術的進步方面所完成的任務。人們陷於一個錯誤觀念,以為生產方法的改進與自由政策的運用之在同一時期,不過是偶然的巧合。他們受了馬克斯神說喩梦Marxian刼Myths的欺騙,以為現代的工業制度,是一些決不依靠意理因素而存在的神秘的「生產力」運作的結果。他們不相信古典經濟學是資本主義興起的一個因素,而以為是資本主義的結果,是它的「意理的上層結構」(ideological刼superstructure),也即,專為資本主義的剝削者辯護的一種學說。因此,廢棄資本主義而以社會主義的極權主義代替市場經濟和自由企業,將不會有損於生產技術的繼續進步,相反地,由於消除了資本家自私自利的障礙,因而會促進技術進步。

𤪦𤪦具有毀滅性的戰爭和社會解體之危險的這個時代,其特徵是對於經濟學的反叛。卡萊爾(ThomasCarlyle)把經濟學叫做「悲慘的科學」,馬克斯則誣衊經濟學家為「資產階級的獻媚者」。一些江湖郎中──自誇他們的秘方和進入人間天堂之捷徑的人們──則用「正統的」、「反動的」這類形容詞,來表示對於經濟學的藐視以取樂。政治的煽動家自稱打垮了經濟學而自傲。實行家自吹瞧不起經濟學,也不理睬學院的經濟學家的那一套教義。最近幾十年的一些經濟政策,都是這樣一個心理狀態的產品,即:對於任何健全的經濟理論都加以嘲笑,而推崇誹謗者們的一些偽說。被稱之為「正統的」經濟學,在大多數邦國竟被一些大學排斥於校外,而一些居領導地位的政治家、政客、作者,實際上也不知道它。經濟情況之不如人意,我們不能歸咎於統治者和大眾所藐視、所不理睬的這門科學。

𤪦𤪦過去兩百年,由白種人發展出來的現代文明,其命運與經濟學的命運有不可分的關聯,這一點是必須強調的。這個文明之所以能產生,就是因為人們都接受經濟學的教義應用到經濟政策的問題上面。如果目前的這個途徑大家還要繼續走下去喩(目前這個途徑是由於迷上了那些反對經濟思想的學說而走上的)嘅,現代文明將會、而且一定會消滅。

𤪦𤪦的確,經濟學是一門理論科學,因而它不作任何價值判斷,它的任務不在於告訴人們應該追求什麼目的。它是一門手段科學。手段是為達成已經選定的目的而採用的。當然,它不是一門選擇目的的科學。關於目的的最後決定、評價,和選擇,都超出科學的範圍。科學決不告訴人應該如何行為;它只指出如果你想達到某一既定目的,你就得如何行為。

𤪦𤪦從許多人看來,這似乎是不足道的。一門科學既限之於只觀察「是」什麼,而不能對最高和最後的目的表示一個價值判斷,那麼,對於我們的生活與行為,就沒有什麼重要性。這也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可是,剖析這個錯誤,不是這篇緒論所要作的事,而是本書本體的目的之一。

四、摘要

𤪦𤪦為著解釋為什麼本書要把經濟問題放在人的行為通論這個大的架構以內來討論,必須預先作一些說明。現階段的經濟思想和政治討論,都涉及社會組織的一些基本問題,再也不能把交換問題的處理孤立起來。這些問題只是一般性的行為科學的一部份,因而必須照這樣處理

[ 返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