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序言
本書於一九五四年首度面世之前,已經有少數人撰寫並出版過企管書籍。我自己就在一九四六年出版了第一部管理著作《企業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New York: John Day)。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的《高階主管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則更早幾年,在一九三八年問世。傅蕾特(Mary Parker Follett)在一九二○年代和一九三○年代初期完成了多篇管理論文,並於一九四一年結集出版,書名是《動態管理》(Dynam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出生於澳洲的哈佛大學教授梅育(Elton Mayo)分別在一九三三年和一九四五年出版了兩本關於工作和工人的短篇論述:《工業文明中人的問題》(The Human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New York: Macmillan)及《工業文明中的社會問題》(The Social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費堯(Henry Fayol)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Industrial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 London, England: Pitman)首先於一九一六年在巴黎出版,英文譯本則在一九三○年於倫敦面世。泰勒(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推出的時間甚至還更早,早在一九一一年就出版,而且後來又加印了許多次。 這些管理著作迄今仍然擁有廣大的讀者,而且也當之無愧。每一部著作都代表一項重大的成就,每一位作者都為管理學奠定了堅實而持久的基礎;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中,迄今還沒有人能超越他們的成就。在我們現在稱為「組織心理學」和「組織發展」的領域中,巴納德和傅蕾特的著作提供了最佳指引,無人能出其右。當我們談到「品管圈」和「員工參與度」時,也只能呼應梅育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提出的觀念。費堯的用語雖然陳腐,但他對於管理和組織的洞見卻仍然饒富新意和原創性。而自從我完成《企業的概念》後,管理學界對於高階主管的功能和政策,迄今仍然沒有提出什麼新的創見。今天,當我們想要了解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並學習如何提升知識工作的生產力時,我們甚至還要回頭研讀泰勒的著作。 儘管如此,本書仍然是第一部真正的「管理」著作,是第一部視管理為整體,率先說明管理是企業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負了明確責任的管理書籍。早期的所有管理書籍都只探討了管理的某個層面──例如巴納德在《高階主管的功能》中討論溝通問題,或我在《企業的概念》中討論高階主管的功能、組織結構和公司政策。而本書則討論「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員工和工作」,這幾個重點分別是本書第一篇、第二篇和第四篇的標題;同時也談到「管理的結構」(第三篇),以及「制定決策」(第二十八章)。本書一方面探討「管理的本質」,管理者的角色、職務和所面對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從人的角度來看管理者,探討擁有管理職位、執行管理工作的男性和女性管理者:他們需具備什麼資格,如何發展管理能力、以及他們的責任和價值。本書還專闢一章來談「組織的精神」(第十三章),目前針對「企業文化」的所有討論內容幾乎都可以在本章中找到。本書也是率先探討「目標」、定義「關鍵成果領域」、說明如何設定目標、並運用目標來引導企業方向及評估績效的第一本著作。的確,「目標」這個管理名詞可能是本書發明的──至少在之前的各種論述中都不曾出現過。此外,本書也是兼顧管理現有企業和創新未來企業的第一本著作。 或許更重要的是,本書是「第一本」將管理視為整體的管理書籍。過去的管理書籍──甚至今天大多數的企管書籍,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層面。的確,他們通常都只看到企業的內在:組織、政策、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組織中的權威等等。而本書卻從三個面向來描繪企業:首先,作為一個機構,企業生存的目的是對外(在市場上為顧客)產出經濟成果;其次,企業是雇用人員、由人組成的社會「組織」,必須培育員工,支付員工薪資,組織員工以發揮生產力,並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治理,建構價值體系,建立權責之間的關係;第三,企業是扎根於社會和社區的「社會機構」,因而受公共利益所影響,因此本書也探討「企業的社會責任」──在本書面世之時,還沒有人聽過這個名詞。 由此可見,本書在三十年前,就開創了今天我們所謂的管理「學門」。這樣的發展並非偶然,也絕不是靠運氣,而是本書的使命和初衷。 撰寫本書時,我已經累積了十年成功的顧問實務經驗。我的出身背景既非企業,也非管理。早年我曾經在銀行工作──在德國一年,英國三年。但後來我成為作家和新聞記者,並且開課講授政府和政治學。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我開始踏入管理領域。一九四二年,我出版了一本書《工業人的未來》(Future of Industrial Man),我在書中主張,早期社會中許多由家庭和社區擔負的社會任務,如今已經改由組織,尤其改由企業來承擔。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公司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一位高階主管注意到這本書,他在一九四三年秋末邀請我針對通用汽車的高階主管、公司結構和基本政策,進行深度研究。《企業的概念》就是脫胎自這項研究,這本書於一九四五年完成,一九四六年出版。 我發現這項研究工作既引人入勝,又令人深感挫敗。我找不到任何助力,不知從何準備。現有的寥寥數本有關企業和管理的書籍完全不敷使用,因為這些著作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層面,彷彿這些面向可以獨立存在,彼此互不相干。不禁令我回想起一本人體解剖書籍,裡面討論人體的某個關節──例如肘關節好了,卻完全不提及手臂,更不用說骨骼和肌肉了。更糟的是,管理的大多數層面都不曾有人作過任何研究。然而在我看來,管理和管理者的工作之所以如此有趣,完全是因為管理是涵蓋了三個面向的整體。我很快就明白,談管理時必須將三個面向都納入考慮:第一是成果和績效,因為這是企業存在的目的;還需考慮在企業內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組織;最後則要考慮外在的社會──也就是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的層面。然而以上大半的議題卻缺乏研究文獻,更遑論有關其關聯性的探討了。當時的許多書籍都熱中於討論政府政策對於企業的衝擊。的確,無論當時或現在,關於政府法令對企業影響的課程都大受歡迎,但是,究竟企業又對社會和社區帶來了什麼影響呢?關於公司財務的書籍不計其數,但我們卻看不到任何討論企業政策的著作。 結束了這項研究之後,我仍然繼續擔任通用汽車公司的顧問一段時間,後來其他大公司也陸續找我去擔任顧問,其中包括施樂百公司(Sears, Roebuck)、切薩皮克與俄亥俄鐵路公司(the Chesapeake & Ohio Railroad)和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我在每家公司都看到相同的情況:對於管理的職務、功能和挑戰完全缺乏研究、思考和知識,幾乎可說一片空白。於是我決定坐下來,先描繪出「黑暗大陸」──管理的整體架構,然後釐清拼圖中有待填補的失落片段是什麼,最後再將整體組合起來,成為有系統、有組織、但篇幅很短的一本書。從事顧問工作的時候,我認識很多能幹的年青人,他們有的位居中高階管理職位,有的才接下生平第一個重要職位,不是初為經理人,就是獨立的專業人才。他們都很清楚自己是管理者,但他們的前輩,二次大戰前活躍於職場的那一代通常都不清楚這個事實。這些奮發向上的年輕人知道他們需要系統化的知識,需要觀念、原則和工具,這些都是他們當時極端欠缺的。這本書正是為他們而寫的。這個世代令這本書一砲而紅,這個世代也令管理者的意義從「階級」轉變為工作、功能和責任。本書出版後,不但在美國一砲而紅,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歐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備受重視。的確,日本人認為本書的觀念奠定了他們經濟成功和工業發展的基石。 我在後來出版的管理書籍中,更詳細深入地探討本書的各個主題。例如,《成效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 1964)是第一本有關企業策略的書籍,《有效能的經營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1966)討論組織中的管理者如何自我管理,《管理的使命、責任和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1973)則是為實際從事管理工作者所撰寫的系統化手冊,也是研讀管理學的學生的系統化教科書,因此內容儘可能詳實完整,有別於本書容易理解、重啟發性的特色。《動盪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 1980)進一步探討了本書提出的基本問題: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麼?但同時也探討在動盪時代中,企業如何兼顧創新與延續,化變動為契機。 但是,管理科系的學生、立志成為管理者的年青人、和成熟的管理者仍然視本書為打好管理學根基最重要的一本書。有一家全球最大銀行的董事長一再告訴部屬:「如果你只讀一本管理書籍,那麼就讀《彼得o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好了。」我相信,本書之所以如此成功,原因在於內容既無所不包,又寫得淺顯易懂。每一章都很短,卻又完整說明了管理的基本觀念。當然,這正符合撰寫本書的初衷:我希望提供曾經在客戶公司中與我共事過的管理者工作上所需知道的一切,協助他們為高階管理職位預作準備;同時書中的內容又必須好讀而易懂,即使是忙碌的企業人都能在有限時間內抽空讀完。我相信,正因為本書能兼顧這兩方面的需求,因此儘管本書問世後,三十年來出版過的管理書籍如過江之鯽,本書仍然持續暢銷,而且無論讀者是在政府部門或企業中服務,已經擔任企業主管或有志於管理工作,都把本書當成他們最喜愛的管理書籍。我希望在未來的時光中,無論對新一代的學生、奮發向上的年輕管理專才、或是實務經驗豐富的企業主管,本書仍然能發揮同樣的功能,產生同樣的貢獻。 彼得.杜拉克 一九八五年感恩節於美國加州克萊蒙市
永遠的「管理聖經」/詹文明(資深杜拉克管理研究應用專家、 旭聯科技杜拉克專題主講人、遠流管理諮詢公司大中華地區首席顧問、工商時報「杜拉克專欄」作家)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六日,彼得.杜拉克嘔心瀝血完成了《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這本鉅著,即發明「MANAEMNT」(管理或管理學)這個詞彙。因此改變了這個世界,「管理」就成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創新,也為杜拉克奠定了「管理教父」的歷史地位。很多學者均認為,這是到目前為止條理最清晰的管理名著之一。 杜拉克總結他對思潮的貢獻是:「我是第一位認清企業經營的目的不在企業本身,而是在企業外部--也就是創造與滿足顧客--的人;第一位認清決策過程重要性的人;第一位認清組織架構應該追隨策略的人。我也是第一位認清,或至少是首先指出,有效的管理必須透過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的人。」 杜拉克認為,「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完全可以被稱為一種管理哲學。為此,杜拉克也被世人尊稱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哲學思想家。 「目標」這個管理名詞是杜拉克所發明的,因此,「目標管理之父」也就非杜拉克莫屬了。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在強調「假如你只讀一本管理書,那麼就該讀這本。」因為本書提供了觀念、原則和工具,是一套極具系統化的管理知識。本書問市後,不僅在美國一炮而紅,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歐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備受重視。的確,日本人認為本書的觀念奠定了他們經濟成功與工業發展的基石。 杜拉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養,強調人的理想性、價值觀及判斷力,成了組織績效表現的關鍵資源。因此,唯有找對人,擺對位置,從旁協助,才有可能「對」的成果。杜拉克對人總是以正面(用人之長)評價,對事則是以負面(高標要求)評估,是各類組織唯一最高的指導原則。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一書即以管理的本質切入--就經理人的角色、職務、功能的認知及其未來面臨的挑戰,有著精闢獨到的見解,掀開了管理的奧祕與實務。 本書以「管理企業、管理經理人、管理員工與工作」等三項管理的任務,貫串整本書的主軸和精髓,加上八個關鍵成果領域、三個經典的問句,以及組織的精神豐富其內涵。成為這本書之所以不朽的經典之作。 第一篇杜拉克先以一個企業的實例點出了: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麼?以及企業的目標、成果與生產的原則。 第二篇對經理人的管理,杜拉克以福特汽車的故事,闡述了「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時也呈現出組織精神(即企業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篇則透過活動、決策與關係等三項分析,深入管理的結構最終的檢驗標準--績效,同時也說明了五種組織結構之優缺點,與適用的大、中、小型企業及其限制條件。 第四篇員工和工作的管理,杜拉克以其「績效為核心的整體觀」,主張雇用整個人而不是一雙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創新的實踐價值,使員工有成就與滿足感,進而創造巔峰績效的組織。 最後,作者對經理人的意涵包括其工作、決策及未來經理人是什麼?尤其一再主張「責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管理是觀念而非技術,自由而非控制。管理是實務而非理論,績效而非潛能。管理是責任而非權力,貢獻而非外遷。管理是機會而非問題,簡單而非複雜。能為《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導讀,實為榮幸之至。而該書中文的翻譯,則是廣大讀者的一大福音。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