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一起玩?他們玩的遊戲好無聊!」
「我的工作都做不完了,哪裡有時間陪孩子玩耍?」
「我快累死了,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不要讓孩子來煩我!」

  您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嗎?要不就是勉強配合孩子,卻也
因此產生被孩子控制的無力感;要不就是板起臉孔來教訓孩
子,導致親子關係陷入緊張衝突的僵局。難道只能有「放任
隨和」與「嚴厲管教」這兩種選擇嗎?

  現在,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擅長遊戲治療與親職教養的美國心理學家柯恩博士在《遊戲力》書中,提出以遊戲為中心的教養藍圖,讓父母、老師、非父母的照顧者或陪伴者能夠瞭解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作者舉出豐富的治療實例及親身經驗,詳細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遊戲式教養」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化解親子或手足之間的衝突對立,幫助孩子度過情緒障礙、培養自信,充分享受親子時間的樂趣。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曾說:「我付高薪給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遠超過陽光之下任何其他能力。」在變遷劇烈的現代工商社會,人際關係與情緒智商亟須從小培養。當我們運用「遊戲力」加入孩子的世界,不僅可以提昇親子關係的親密感,更能為孩子的EQ打下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廣受國內許多父母和師長歡迎的「笛飛兒工作室」,將其研發開創的「兒童EQ教學法」整理成《孩子可以做最棒的自己》,希望藉由書中互動遊戲的設計,引導孩子從遊戲中學習溝通協調、忍受挫折、情緒管理、解決問題等社會能力,讓孩子的EQ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