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遠流出版公司發行人)
  查大俠重出江湖了!這次他讓我們見識到的,是經過時空淬練後,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武俠境界。
  金庸於1999年開始,再次修訂我們所熟悉的十五部武俠鉅著。這也是繼23年前第一次大幅修訂後,金庸又一次一字一句審視他的每一部作品,期能成為最新的定本。金庸先生不辭勞苦,進行這樣浩大且漫長的工程,在佩服之餘,我也與全球億萬金迷一樣充滿期待。
  有不少作家,擁有傲人的天份與才氣,寫出廣受讀者愛戴的作品。但鮮少人能像金庸這樣,能夠利用每一次的校稿、修訂的機會,不斷的反芻、深化他的作品,直至完美。當然,這樣浩大的修訂工程,是需要條件的。《金庸作品集》最重要的,是來自廣大金迷的支持。半個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沉醉在金庸武俠世界,遠流博識網上供全球金迷切磋論劍的虛擬武俠世界「金庸茶館」,金迷留言早已超過十萬則,從情節、人物、武學、詩詞、歷史、情愛到另類的想像,無所不談。金迷們除了浸淫於金庸世界的無盡妙趣裡,也不乏直指金庸小說的問題與矛盾。此外,1998年舉辦的「金庸國際學術研討會」,讓「金學研究」躍入國際學術殿堂,吸引世界各地學者堂皇論辯、抒發所見。除了讚譽之外,也有來自學術的專業建言。金庸先生認為該是回應讀者的時候了。因此於1999年開始著手修訂十五部作品。
  所以表面上,是他一個人進行修訂的工作,但實際上卻是動員了全球華人的每一次提問與建議,注入了一代代讀者的閱讀經驗。一位作家,多麼幸運,也多麼奇特,可以接受讀者這樣的關愛。在華文世界裡,也只有金庸一人。
  讀者或許會很好奇,查大俠這次到底修了些什麼?除了對讀者所提出來的問題與矛盾之處,予以修正或回應,並在用字遣詞上更求精練外,經過這麼多年來的歷練,金庸對於情愛、人性、歷史、族群的思考自然有不同的體悟。事實上,每一次作品的新更動,都是作者一次思想的再整理。有哪些是金庸這次修訂特別重視的?金庸迷、或細心的讀者應可以體會到其中的不同與用心。或許有讀者會擔心,過多的修正恐會打破了原創的一氣呵成與原始情感?我相信,以金庸的才情、智慧,不致因為要求合情合理而抹煞掉原創的氣勢與文學的精妙之處。
  此外,也有人問起,《金庸作品集》上一個版本,仍會與世紀新修版並存,那麼讀者在選擇上,又當如何區隔?其實,大部分的作品都沒有機會探討這個問題。只有《金庸作品集》有!站在金庸的角度,一定是世紀新修版最為完備。然而對許多老金迷而言,他們已經與上一個版本一同呼吸這麼多年,甚至急欲品味、比較金庸「再一次的創作」與舊版之間在經驗、元素、觀點上的差異。因此兩種版本同時並存,正好可以留一段時間,讓讀者在心中自行「比劃論劍」一番!
  而對於金庸,有些讀者體貼他會不會工作太累?以金庸追求完美的性格,這次的修訂工作的確是漫長且艱辛的,就拿《碧血劍》為例,前前後後共修訂了八次才定稿。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相信查大俠是快樂的。回想過去,幾乎都是我向他催稿,然而這次,反倒是他破天荒地頻頻關切修訂成果與編輯的進度。我想,一位作家,無論他的年紀多大,只要能坐在書桌前寫字,就是一種幸福。也因此,我們得以在新世紀之初,收到一份這麼珍貴的禮物。
  做為出版人,我生命中的豐足感,其實就來自於作家的智慧──既能讀其書、又能讀其人,人生之至樂!我感謝每一位給我學習養分的作家,也感謝長期支持我們成長的讀者。我特別幸運的是,有機會與金庸先生成為忘年之交。金庸先生是成功的報人、思想家、文學家和經營家。多年來,我愈用心經營他的作品,就從他身上學到愈多。每一次的近身接觸、每一通電話、每一封書信往來,都讓我學到他對晚輩朋友真誠的關懷、學到他掌握公交私誼的分寸、學到他經營知識產權的高瞻遠矚……。能夠擁有如此亦師亦友的情誼,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