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泰雅族邵族 布農族 阿美族 鄒族 魯凱族 卑南族 排灣族 達悟族
     
    ■ 賽夏族
    ■ 泰雅族
    ■ 邵 族
    ■ 布農族
    ■ 阿美族
    ■魯凱族
    ■鄒 族
    ■ 卑南族
    ■ 排灣族
    ■ 達悟族










         
       
     「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語:pasibutbut)是布農族最著名的音樂。西元1952年,日本的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此音樂寄至聯合國文教組織,重寫了西方音樂由單音、複音而發展至合音的音樂理論。布農族人在日常的歌詠中也常以多部合唱的方式來抒發情感,說布農族是一個天生的合音天使一點也不為過。

  樂器的演奏是布農族音樂的另一項特色,其中尤以四弦琴最為奇特,他們是台灣唯一擁有此樂器的原住民族群。其他的樂器有弓琴、口簧琴、杵。這些樂器並沒有共鳴箱,所以發出的音量非常細微,適合在寧靜的山區或夜裡獨享。其純淨的音質有古老的原始氣息。布農族的杵音是由小米豐收後樁打小米發展出來的樂音,意義與邵族有所差異。

  織布的藝術表現於男子的盛裝禮服,以白色為底,夾織染紅的麻線,圖案是幾何形紋的連續排列,繁複而有一定的規律。男子胸袋的織紋亦是一大特色,其織布技法、圖紋與禮服不同,呈現了嚴謹的內部規範。根據布農族的神話傳說,織布圖案的靈感來自百步蛇身上美麗的花紋。刺繡的技藝表現於女子的服飾,在深黑或藏青的色彩上一針一線的繡出幾何圖形紋。刺繡以高雄、台東一帶的布農村落最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