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節日有開齋節(伊斯蘭教曆10月1日)、古爾邦節(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和聖紀(穆罕默德誕辰﹐教曆3月12日)。此外﹐還有阿舒拉日(伊斯蘭教曆1月10日)、聖女法蒂瑪紀念日等。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此外﹐什葉派另有自己的聖地﹕納賈夫、卡爾巴拉(以上在伊拉克)、庫姆和馬什哈德(以上在伊朗)。
■開齋節
伊斯蘭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曆 10月1日。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節。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曆每年9月為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封齋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聽伊瑪目宣講教義﹔會禮之後﹐互祝節日吉慶幸福。教法還規定在節日進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為﹕
1.拂曉即吃食物﹐以示開齋﹐2.刷牙﹐3.沐浴﹐4.點香﹐5.穿潔美服裝﹐6.會禮前交“菲土爾•賽德蓋”(開齋施捨)﹐7.低聲誦唸讚主詞。
開齋節始於伊斯蘭教紀元第2年。此後﹐每逢此節﹐世界各地穆斯林都以熱情和虔敬的心情參加節日活動。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慶祝形式不盡相同﹐有的炸油香製美食互贈或款待親友﹔有的請阿訇誦經祈禱﹔有的聚會聯歡等。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節日。亦稱宰牲節、忠孝節。定於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是日穆斯林舉行會禮﹐宰牲獻主﹐是伊斯蘭教朝覲儀式之一。據傳說﹐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晚年得子伊斯瑪儀﹐當其子13歲時﹐安拉“啟示”易卜拉欣宰子奉獻。易卜拉欣謹遵不違﹐兒子也毅然從命。當父子正要在米那山谷執行“啟示”時﹐天使吉卜利勒奉真主之命送來一隻綿羊﹐作為伊斯瑪儀的替身。據說此日是阿拉伯太陰曆的12月10日。阿拉伯人為紀念易卜拉欣父子為安拉犧牲的精神﹐便在此日宰牲。遷徙第二年﹐穆罕默德將此日定為古爾邦節。凡朝覲者都要在米那山谷宰牲(羊、牛、駱駝)。未參加朝覲的穆斯林也要舉行會禮、宰牲。在中國﹐古爾邦節已成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柯爾克孜、撒拉、塔吉克、烏孜別克、保安、塔塔爾十個民族共同的民族節日﹐除會禮、宰牲外﹐慶祝形式多種多樣﹐互有異同。
■聖紀
伊斯蘭教節日。先知穆罕默德誕辰。據傳﹐穆罕默德誕生在阿拉伯太陰曆象年(約當公元571) 3月9日或12日。穆罕默德逝世300多年之後(約公元10世紀)﹐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首先在埃及舉行聖誕紀念。12世紀時﹐伊拉克國王穆孜菲爾•艾卜•賽義德下令在伊斯蘭教曆每年3月12日慶祝聖誕。嗣後﹐慶祝活動逐漸擴展到其他伊斯蘭國家﹐延續至今。
穆罕默德於教曆11年(公元632)3月12日逝世﹐據說與誕生的月、日相同。因此中國穆斯林的聖紀活動兼有紀念穆罕默德誕生與逝世的雙重意義﹐故又稱聖忌、聖祭或聖會﹐新疆地區則稱牟嚕德節。慶祝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由阿訇誦經、讚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業績和懿行等。有的穆斯林炸油香、熬肉粥﹐邀請親朋聚餐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