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內容取材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之「宗教」與「民族」科目光碟)

 
 
   
 
 

  佛教、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指順從安拉(中國穆斯林亦稱真主)的意志。為穆罕默德所創。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東南歐;以西亞、北非、南亞、東南亞一帶最為盛行。現約有信徒7∼8億。

社會背景

  伊斯蘭教產生時的阿拉伯半島﹐正處在社會大變動時期。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政治紊亂﹐氏族部落各據一方﹐仇殺、劫掠習以為常。貴族集團利用氏族復仇的陋習﹐經常製造糾紛﹐戰爭連年不斷﹐社會生產停滯﹐勞苦大眾瀕於破產﹔有些氏族貴族也因戰爭失利而沒落。社會經濟危機重重。與此同時﹐外部勢力的入侵﹐使危機進一步加深。525∼628年﹐拜佔廷和波斯兩大帝國為爭奪從也門到敘利亞的商道﹐對也門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爭﹐使當地經濟遭到破壞。特別是波斯佔領也門後﹐另闢一條經波斯灣到敘利亞的商道﹐使昔日繁榮的阿拉伯諸城市﹐由於商道的改變﹐成為一片荒野。過去的商道中心麥加﹐過境貿易急劇衰落﹐商業貴族收入驟減﹐許多靠商隊謀生的貝杜因人生路斷絕。於是,商業貴族把商業資本轉化為高利貸資本,進行重利盤剝,大批中、小商人破產,淪為商業貴族的債務人﹐社會矛盾和階級對立進一步尖銳化。

  在宗教信仰方面﹐阿拉伯半島原始宗教盛行。人們崇拜各種自然物體﹐相信精靈。同時﹐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神﹐偶像崇拜也極為普遍。但隨著社會的動盪不安﹐居民的原始宗教信仰開始動搖。猶太教和基督教雖早已傳入半島﹐其宗教思想對以後伊斯蘭教也有顯著的影響﹐但由於不能適應阿拉伯半島面臨的要求社會改革的新形勢﹐未能得到廣泛傳播。因此﹐打破氏族壁壘﹐消除氏族間的仇殺﹐實現政治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寧﹐以擺脫日益加深的社會危機﹐是當時阿拉伯社會的出路。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順應這一歷史進程的客觀要求﹐以“安拉唯一”為號召﹐提出了“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與安寧”等主張﹐既反映了上層社會的要求﹐也符合深受壓迫和剝削的廣大居民擺脫困境的願望。伊斯蘭教就是在這種歷史轉折的關頭﹐為適應經濟的變化和建立統一國家的要求而產生的。

創教經過

  穆罕默德出身於麥加古來什部落哈申家族的沒落貴族家庭。自幼父母雙亡。12歲時隨叔父和商隊到敘利亞、巴勒斯坦一帶經商﹐接觸了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對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和國際環境也有所瞭解。後為麥加富孀赫蒂徹去敘利亞經商﹐並於25歲時同她結婚。赫蒂徹的堂兄是個基督教的學者和流行於半島的“哈尼夫”一神論思想的傳播者。穆罕默德受其影響﹐40歲時﹐經常到麥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潛修冥想。在阿拉伯曆9月的一天﹐他申述自己受安拉的啟示﹐宣布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從而開始了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起初﹐他傳教的範圍只限於至親好友。612年﹐才開始向麥加的居民公開傳教。他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是獨一無二的。他勸導人們歸順並敬畏安拉﹐止惡行善。反對崇拜多神和偶像。宣稱伊斯蘭教是自古以來正統的宗教﹐他自己是這個宗教的最後一位使者﹐受命於安拉﹐傳布伊斯蘭教。其使命是給人類帶來真正的“安拉之道”。他提出禁止高利貸﹐買賣公平﹐施濟貧民﹐善
待孤兒﹐奴隸贖身﹐制止血親復仇﹐實現“和平與安寧”等改良社會的主張﹐激起了阿拉伯半島的勞苦大眾對伊斯蘭教的嚮往和期望。伊斯蘭教影響的日益擴大﹐遭到多神教徒﹐特別是部落貴族、富商和其他宗教首領的種種阻難﹐甚至直接危及他的人身安全。

  622年﹐穆罕默德宣稱自己受到安拉的“默示”﹐動員大多數穆斯林離開麥加遷往麥地那﹐在當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繼續傳教﹐從而進入一個將宗教和政治、經濟、軍事結合在一起的新時期。他打破穆斯林間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部落界限﹐號召所有穆斯林﹐不分種族、部落和家族﹐團結一致貫徹“穆斯林都是弟兄”、“你們要一同抓緊安拉的準繩﹐不要分裂”等原則﹐建立起以穆罕默德為首﹐包括艾卜•伯克爾、歐麥爾、艾卜•歐拜德、奧斯曼和阿里等為領導核心的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以先知兼政治、軍事領袖的身份﹐發號施令。同時﹐建立清真寺﹐逐步規定了一些必須遵行的禮拜、齋戒等宗教制度。針對當時出現的社會問題﹐陸續作出一系列關於經濟、政治、法律的規定﹐並提出有關倫理道德等方面的主張﹐以政教合一的組織對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實行全面的改革。他先後向阿拉伯半島各部落以及阿比西尼亞、埃及、波斯、拜佔廷等地派遣傳教使節﹐擴大自己的影響。

  630年﹐他率領1萬多人攻佔麥加。以艾卜•蘇富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迫於形勢﹐改信了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和宗教、政治的權威。隨後﹐穆罕默德下令清除克爾白神殿中的偶像﹐並將麥加定為伊斯蘭教的宗教中心。631年末﹐半島各部落相繼歸信伊斯蘭教﹐政治漸趨統一﹐麥地那成為新政權的政治首都。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領10多萬穆斯林到麥加進行了一次經過改革的朝覲﹐史稱“辭別朝覲”。他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宣布“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同年 6月穆罕默德病逝。至此﹐伊斯蘭教已初步形成。

傳播和發展

  穆罕默德逝世後﹐由於他生前沒有留下關於繼任人問題的遺囑﹐因而引起了伊斯蘭教內部為爭奪繼任者(哈里發)地位的紛爭。結果﹐穆罕默德的密友和岳父艾卜•伯克爾當選為第一任哈里發﹐從而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哈里發制度﹐並出現了一個空前發展的時期。哈里發制度從632年一直延續到1924年3月凱末爾主持的大國民會議正式決議廢除哈里發制度才告結束。伊斯蘭教經歷了漫長的哈里發時期的發展和變化﹐到1798年法國拿破侖入侵埃及以後﹐伊斯蘭教國家開始淪為西方殖民地﹐從而揭開了近代伊斯蘭教史的序幕。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 穆罕默德逝世後﹐先後繼任政、教首領的是艾卜•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他們都是通過推選產生的﹐被稱為正統的哈里發。由於伊斯蘭教對統一不久的阿拉伯半島的統治還不鞏固﹐所以在穆罕默德逝世後﹐半島曾一度出現動盪混亂的局面。首任哈里發艾卜•伯克爾迅速平息各部落的反叛﹐鞏固新政權對阿拉伯半島的統治﹐同時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開始對外征戰和擴張。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於636年擊潰拜佔廷軍隊﹐佔領了大馬士革﹔637年佔領波斯首都泰西封﹔638年又攻克了耶路撒冷﹔641年﹐攻佔了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地﹔642年滅波斯薩珊王朝﹔同年征服埃及﹐佔領亞歷山大港。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又繼續西進征服北非﹐並東征亞美尼亞﹐鎮壓波斯和呼羅珊的反抗。隨著阿拉伯人的軍事擴張﹐伊斯蘭教開始了第一次大傳播﹐由地區性宗教變為世界性的宗教。為統一思想和指導立法﹐在奧斯曼主持下﹐完成《古蘭經》的編纂工作。同時開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制度。第四任哈里發阿里繼位後﹐伊斯蘭教內部爭奪哈里發權位的鬥爭進一步激化﹐出現了彼此對立的政治派別和第一次武裝衝突。661年阿里遇刺﹐當時駐敘利亞總督伍麥耶族的穆阿維葉取得哈里發的地位。

  伍麥耶王朝時期(661∼750) 661年穆阿維葉自稱哈里發﹐定都大馬士革。改哈里發的選舉制度為世襲制﹐使哈里發國家成為一個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在經濟上﹐游牧的阿拉伯人走上定居的道路﹐統一幣制和稅收﹐分封土地﹐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在文化上﹐吸收被征服地區包括希臘、拜佔廷、波斯、印度等地的先進科學與文化﹐開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文化”。在軍事上﹐發動更大規模的對外擴張。隨之出現了伊斯蘭教的第二次大傳播。從7世紀中到8世紀初﹐阿拉伯人從波斯繼續前進﹐在阿富汗建立了自己的統治﹐佔領了印度西北部﹐進入阿姆河以北地區﹐並征服了外高加索﹐控制了中亞的大部﹐勢力直達帕米爾高原。從7世紀末到8世紀初﹐完全征服了馬格里布(意為西方﹐包括今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消滅了拜佔廷帝國在北非的殘餘勢力。使當地游牧部落柏柏爾人很快地信奉了伊斯蘭教。711年﹐以柏柏爾人為主力的阿拉伯軍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經過3年征討﹐佔領了比利牛斯半島大部地區﹐使伊斯蘭教的傳播範圍擴展到西南歐。732年﹐阿拉伯軍隊侵襲高盧西南部﹐戰敗後撤回比利牛斯山以南﹐伊斯蘭教向西方的傳播﹐遂到此為止。

  這一時期﹐由於反映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教派鬥爭的發展﹐特別是反抗伍麥耶王朝殘暴統治的人民起義﹐終於導致伍麥耶王朝的滅亡。一個自稱是穆罕默德叔父阿巴斯後裔的艾卜•阿巴斯奪取了哈里發地位﹐建立了阿巴斯王朝。阿巴斯王朝時期(750∼1258) 伊斯蘭教國家封建制度成熟的時期﹐由於任用波斯人擔任首相﹐使波斯人取得了實際的統治地位。以首相為首的波斯官僚體制代替了阿拉伯的貴族統治﹐遷都巴格達。由於未進行大規模的武力擴張﹐政治局面安定﹐經濟發展﹐從而出現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黃金時代。阿巴斯哈里發提倡翻譯和研究希臘、羅馬、波斯、印度古典名著﹐這不僅保存了歐洲的古代文化遺產﹐而且也進一步發展了阿拉伯的科學與文化。同時﹐古蘭學、古蘭經註、聖訓學、教法學和伊斯蘭教哲學等﹐漸臻成熟﹐出現了很多的宗派和學派。10世紀以後﹐蘇非主義盛行並進入正統派思想體系。

  10世紀末﹐哈里發國家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中國史書上所謂“黑衣大食”(750∼1258的巴格達的阿巴斯哈里發王朝)、“綠衣大食”(909∼1171的埃及開羅的法蒂瑪哈里發王朝)和“白衣大食”(756∼1031的西班牙伍麥耶哈里發王朝)。在哈里發國家內﹐農民和奴隸起義到處興起﹐各地的封建主也紛紛割據﹐後經十字軍東征(1096∼1291)和蒙古人的西征﹐阿巴斯王朝終於在1258年被旭烈兀所滅亡。

  奧斯曼帝國時期(13世紀中葉至18世紀末)13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人在中亞細亞興起。1299年﹐酋長奧斯曼自稱土耳其王。他在統一了中亞以後﹐繼續向外擴張。1453年滅拜佔廷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並在此建都。其間﹐伊斯蘭教雖在西班牙遭到徹底的失敗﹐但卻佔領了全部巴爾幹半島﹐在東西歐獲得重大發展。16世紀﹐蘇丹(君主)蘇來曼一世在位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軍事封建帝國。同時﹐在印度也建立了強大的伊斯蘭教的莫臥兒王朝。隨之出現了伊斯蘭教第三次大傳播。在此期間﹐通過商業和軍事活動﹐伊斯蘭教又傳播到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奧斯曼帝國的當權者屬遜尼派﹐在教法上遵循哈乃斐學派的主張﹐帝國的統治者稱為“蘇丹們的蘇丹”(萬王之王)。在被征服的地區實行軍事佔領﹐對內採取高壓手段﹐並經常煽動教派糾紛﹐利用阿拉伯封建主鎮壓阿拉伯人民起義。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亞非兩大洲展開的掠奪殖民地的鬥爭﹐首當其衝的便是奧斯曼帝國。1798年﹐法國拿破侖一世率領的侵略軍佔領了埃及﹐奧斯曼帝國成為歐洲列強的角逐場。歐洲列強掀起一場為“瓜分奧斯曼遺產”而引起的所謂“東方問題”的長期爭鬥﹐導致奧斯曼帝國的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