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指女性停經時所面臨的身心壓力期。一般而言,更年期時顯現的種種症狀,大部分都是由於自律神經的混亂所引起,但也可能肇因於心理因素。臨床症狀包括心悸、臉潮紅、失眠、焦慮和不安等。
自律神經引起的問題,《更年期的調適與照護》一書中,收納了多則專家提供的解決方案:從調整飲食習慣、面對生理上的變化,到管理因更年期產生的情緒起伏、增進性生活的品質,以及考慮更恰當的替代性選擇,是即將或已經進入更年期的妳,自我保健的最佳參考工具。
慾望與限制的衝突 產生精神糾葛
至於心理因素造成的問題,我們得從人類的慾望出發去探究。在社會中,如果每個人都追求不同的慾望,社會的秩序就不能維持,因此社會會制定一些限制標準。但強烈的慾望並不容易抑制,因此慾望與限制之間常會引起衝突,這種內心的鬥爭稱為精神糾葛。有精神糾葛時,會不斷的緊張,由於精神緊張肉體也隨著緊張,因而引起身體各部分的不定愁訴症狀。
精神糾葛引發心理性更年期
由於心理上的原因而發生的不定愁訴症狀,出現於更年期的就叫心理性更年期。在更年期容易造成精神糾葛的原因有:因為意識到容姿衰退,擔心會因此失去丈夫的愛;或是未曾生育且至更年期完全喪失產子的可能性,因而害怕丈夫不再忠實;或是遭遇成年子女的離叛背棄。也有例子是起初為自律神精性更年期患者,由於對周圍人的不滿,而演變成心理性的障礙。
何謂心理性更年期?
心理性更年期的特徵有下列五種:
1. 達到進入更年期的年齡,並具有其他所有自律神經性更年期的問題。
2. 難以治療的更年期問題大都是心理性的:必須施以特別的治療法,但是一般醫師缺乏專門的知識,多以自律神經性更年期來治療,因此許多長期就醫的更年期病人,很有可能是心理性的障礙。
3. 經常更換醫師的更年期障礙患者,大多屬於心理性的問題。
4. 心理性的愁訴症狀特別多,同時發生的症狀經常有五、六項,甚至多達二十項。
5. 心理性患者陳述病痛時,頑固的態度經常被周圍的人懷疑為歇斯底里。
更年期障礙的治療之道
心理性的危機用自律神經調整治療法沒有效果。一旦發現更年期障礙時,得先用自律神經治療法,分別使用二、三種治療法治療一段時間完全沒有效果後,再施行心理性更年期障礙的治療法。至於可行的治療法則有:
1. 心理治療法:心理性的疾病,應該要用心理治療法,尤其是精神分析治療法。然而懂得心理治療的醫師很少,所以多用抗焦慮藥,但抗焦慮藥只對因不安而引起的心理性更年期問題有效,對於由精神糾葛而引起的症狀則沒有什麼效果。
2. 自我鍛鍊法:結合心理治療和自我鍛鍊法,使患者發揮自制力,可以減少心理性疾病的再發。心理性更年期危機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身體各部分出現症狀,此類心身症與婦人年齡無關,處理方式大致一樣。
不論妳面臨的是單純的自律神經失調,或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更年期危機,面對問題是最好的因應之道。別讓更年期成為人生的威脅,個人的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從這本《更年期的調適與照護》開始,幫助自己平穩、快樂的邁向中年生活。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