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病態叢生,而且病得相當嚴重,到處瀰漫著不安定的氣氛,導因於許多人不重視生活品質及精神層次的提昇。試想,通宵應酬的不夜生活,充斥著多少內心空虛、迷失自己的人們?他們沉迷在風花雪月的場所,一擲千金的不醉不歸;為了沽名釣譽,不惜鋪張浪費擺流水席,只為贏得世俗所謂的那一點顏面。如此高度強調物質化的生活形態,糜爛奢華的習氣,已使得人自體免疫下降,更別說感冒、咳嗽、流鼻水了。

多種療法教您如何對抗病魔
況且,在商業化和都市化的雙重影響下,迅速變遷的社會形態,使精神官能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這些病症和家庭生活失調、欠缺溫暖息息相關。無論醫學科技如何進步,也僅能改善生理及心理的苦痛現象,卻很難代替人們在精神上互相給予的感情補給。由此可見,無論社會如何的進步發達,健全的家庭功能依然有其百分之百存在及延續的必要性。而自我照顧能力的加強,才是消弭免疫低下,提昇保健的根本之道。本書即致力於將自然療法、醫學研究、另類保健、藥草、營養及運動等方面最新的突破發展,告知讀者。

自我照護才能有效保健
另一方面,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充滿了熬夜、應酬、酗酒、抽菸、飲食過量、情緒緊張,卻鮮少有人定期做自我照顧。漸漸地,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感冒、過敏等疾病侵犯著,當疾病發作而造成身體上重大的傷害時,才會警覺到健康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曾經歷疾病的侵害,深切感受它帶來的痛苦,然而一般人卻容易忽視疾病的初期徵狀,絕少小病即去看醫師。我們也常聽到生病的人說:「老毛病,忍一忍就過去了,沒關係的。」但很可能如此一小忍,反而讓病情蔓延至無可救藥的地步。美國知名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曾經提出人類生存的五大需求層次: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求,然後是安全的需求,再加上愛及所屬的需求與自尊的需求,最高則為自我實現的需求。想想如果在疾病的侵犯下,連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無法達成時,如何去獲得更進一步的需求呢?所以《家庭醫護百保箱》系列叢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活習性失調是疾病的禍源
人體的構造彷彿設計精良的機器,要時時檢查保養,才能保持正常運作,減低故障的機率。感冒就是身體機器受風寒,除了讓你了解身體受到病毒的侵襲之外,更讓你明白自己身體機能的缺失,而做防範、彌補的工作;過敏也是透過身體機能不適的反應,讓你試著找出過敏原,並學習健康的日常生活作息。事實上,生活習性的失調是造成疾病的最大因素;諸如飲食失衡、生活作息不定、壓力過重無法紓解或染上菸酒等不良習性,都是招致疾病及衰老的主要原因。

俗話說:「急病是天意,老病怪自己。」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醫師能幫我們治病,卻不能為我們保有健康;要擁有健康的生活,唯有靠自己對身體多付出關懷,《家庭醫護百寶箱》健康叢書真是良師益友,值得您和家人共讀並身體力行,定能確保安康。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