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薦

自己蓋博物館
李乾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學系副教授)

  國立台灣博物館給人久遠而深刻的記憶,它位於台北火車站正對面館前路端點,對老台北人而言,它在新公園入口,對於外地人而言,下火車就遙遙在望。這座優雅的仿文藝復興式建築落成於一九一五年,是當時為收藏台灣文物,以紀念日本統治台灣初期的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名義籌款所建,並由東京大學畢業的建築家野村一郎主持設計。

  博物館採取半圓球頂或希臘式柱子的設計組合,是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期的世界潮流,大英博物館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也屬相近之風格,它代表著典藏及學術研究之崇高地位。台灣這座博物館的大廳內環繞著精美的科林斯式柱列,中央樓梯採取日本進口大理石,天花板則使用彩色玻璃,裝飾華麗而高貴,在當時台灣洋式建築中頗為罕見。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初年台灣近代建築之高峰代表作。

  這本紙模型是為愛好古蹟的人所設計的,以1/200的比例製作,外觀與實物一樣,半圓球頂可以掀開,看到內部大廳的柱列與大樓梯,並且也將彩色天花板展現出來。當你完成它時,猶如親自建造一座文藝復興建築。 

 

自己蓋紅毛城
李乾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學系副教授)

  淡水紅毛城是台灣建築史上少數可以考證正確年代的最古老的建築物。它原由西班牙人創建,但在1645年由荷蘭人重建。依當時記載,有些材料是從印尼雅加達運來台灣,並且因淡水常常下雨,而延誤了完工的日期。最後,眾志成城,總算落成了。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主堡的原型。

  當然,在這三百多年中,歷經鄭氏時期、清朝以及日治時期,紅毛城的外觀細節、內窗、雉堞以及牆壁色彩曾有增修,但無損於這座充滿了歷史與文化意義的古蹟價值。

  紅毛城內部的穹窿,上下兩層的方向故意不同,如此可以增強構造,它的牆體厚達二公尺,古時可以有效防禦砲火。它的位置剛好扼守淡水港口,古時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西班牙人、荷蘭人、鄭軍、清軍以及英國人都想據為己有。

  這本紙模型書是為了愛好古蹟的人而設計的,它以1/90的縮小比例製作,不但外觀與現場一樣,連內部的穹窿頂、隔間牆與很陡的樓梯,都力求與現場一致。因此製作模型時便能同時了解紅毛城裡裡外外的構造特色,體會西洋式建築的奧妙與趣味,彷彿上了一堂西洋建築課。最後,當一座具體而微的城堡在自己手中建造完成時,那種滿足感與成就感,也許會讓你對古蹟DIY的興趣欲罷不能哩!

 

用手做歷史
曾志朗(陽明大學校長)

  第一眼看到那美輪美奐的建築圖型,就充滿了好熟悉的歷史感。端起來仔細細看,竟然是一片一片可以自己用手去搭建的模組。對於理解臺灣古蹟的社會教育,片片都是有心人心血的結晶,而且設想得那麼細心,那麼的友善,使任何一個願意「動手」的大人、小孩都能輕輕鬆鬆的走進歷史。我的兒子在美國長大,回到臺灣上學,對臺灣的一些古建築,總是等閒視之,不以為意。看到總統府,覺得那只是政府的辦公室;走過龍山寺,又覺得亂七八糟,都是老人群聚的場所。無論如何,兩者都不是屬於自己的地方。我把這兩套大建築的模型讓他去「玩」,他聚精會神的搭建起這兩棟大模型,邊做邊讀每一個角落的故事;在過程中,他好像了解了那些雕樑畫棟的含義,也忽然理解保存古蹟的重要性。做完兩個模型,他說:「看看『我』的龍山寺,看看『我』的總統府。」一付很得意的樣子,很驕傲的台灣子民耶!

 

大小適中的敲門磚
薛琴(中原大學建築系所助理教授)

  本土文化雖然早在六○年代已經開始萌芽,但一直到最近幾年來,鄉土文化的推廣工作才逐漸受到人們重視。有許多對古蹟有興趣的人,想要在短時間來瞭解台灣古蹟建築的知識,卻苦無入門的基本工具書。李乾朗和俞怡萍合著的這一本《古蹟入門》,正好是一塊大小適中的敲門磚,藉著由淺入深的介紹和自己動手蓋「總統府」、「萬華龍山寺大殿」模型,自然會在古蹟世界中拾獲美玉而歸。

 

四本合購 原價1400元,特價999元(約69折)   

 

建築模型書】 【四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