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世界麵包冠軍)
魏德聖(知名導演)
邱淑容(超馬媽媽)
盧蘇偉(潛能整合專家)
田中千繪(新生代演員) 幸福推薦 |
【序】幸福的真味/張玲玲
看到《天使的麵包》日文書書腰上寫著:「在鎌倉的山上有一間小小的麵包店,外面既沒有招牌也沒有看板。然而來自各地的訂單卻源源不絕,從現在起要等三年(編按:中文版上市時,訂單已經排到五年以後,本書依照原文書仍寫三年),才能吃到『天使麵包』。」
我驚訝極了,心想是什麼麵包,好吃到值得等三年?
繼續往下看,我才明白值得等待的動力不只來自麵包本身;也來自做麵包的師傅多以良泉己。
首先讓我感動的是主角開朗的個性。
多以良泉己從小便立志要當職業自行車賽車手。當時假如想成為職業賽車手,必須就讀日本自行車賽車學校。泉己拚命的練習,一邊打工,睡覺時間幾乎不到兩、三個小時。
但是幸運之神並未眷顧他。連續五次名落孫山的打擊,若是一般人恐怕早就放棄,可是他堅持下去。在第六次入學考試前,他對自己說:「入學考試是有年齡限制的,我是年頭生,這是我最後的機會了。」
結果他考上了,如願成為職業賽車手。二○○五年三月,多以良泉己跟宇佐美總子結婚,他們打造了新家,泉己比賽時也獲得優勝,在幸福美滿的生活中,泉己甚至勸朋友:「我現在結婚了,有了家,因此不論如何都要贏。我會努力得第一的。山口,你也快點結婚吧。」
沒想到婚後才五個月,在一次比賽中多以良泉己發生了嚴重的車禍。他的腦部、頸椎都受到損傷。醫生說是「中心性頸髓損傷」,恐怕要「終生臥床」。這個車禍將新婚夫妻倆的甜美幸福,瞬間打入地獄!
幸好泉己有著開朗的個性,他不斷忍受復健的痛苦。由於進展緩慢,很多人都放棄了。但泉己和總子不放棄。他們以笑容面對病痛;以色彩繽紛消除焦慮。在泉己戴著固定頸圈的照片中,他的笑容彷彿陽光般的燦爛!
另外,泉己堅持認真的態度,也是使他成功的重要關鍵。
剛 開始做麵包只是復健的一環,沒想到這個興趣展開他第二春的契機。早上,當太陽還沒升起,他就開始工作。他堅持要有好的麵粉,好的鹽和糖,好的奶油,最重要 的是有好水。泉己說:「室溫二十三∼二十四℃,溼度六十∼六十五%,做麵包的水溫控制在四十℃,這樣做出來的麵包最好吃。」
原來水是會影響麵包滋味的。
因為一切靠手工,所以三小時只能做一個。哪怕他工作一整天,最多也只能烤四到五個麵包。這樣一個個經過手工揉搓、烘培的麵包,宛如新生兒般的嬌嫩美味。
最重要的是,泉己是全心全意的在做麵包,把他對生命的熱力灌注在麵包中。難怪總子在書中說:「他真的很像白鶴報恩裡那隻鶴。我都懷疑他是不是拔自己背上的羽毛來做麵包的?」
其實一天只做四、五個麵包,根本稱不上「生意」,連成本都很難回收。這對夫婦也必須面對嚴苛的現實生活。例如碰上奶油缺貨的危機啦!房子的貸款要交啦!日常生活費哪裡來啦!還有因為受傷使得泉己的腦功能下降。他的左腳麻痹,走一點路都很困難;爬樓梯更可能要花上半個鐘頭。他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他的想法,容易忘 記事情;有時也會不能控制情緒。更糟糕的是,他會突然頭痛欲裂。一天當中抱怨「頭昏」、「想吐」,而不得不躺在床上的時間也不少。儘管問題接踵而至,但他們還是盡量抽出時間,去享受一點點快樂的時光。例如夜晚躺在陽台看星星;休假日到附近山裡爬山。以前打工同事送給他的仙人掌,泉己一直養著,十六年後居然開出漂亮的紫色花朵!他們不自怨自艾,他們盡量享受生命。
好在他們碰到很多「貴人」,很多人知道泉己的情況後願意幫助他們。有農地送麵粉;有花農送花;也有一家奶油工廠不在乎他們的訂貨量很少,一直供應他們貨源……
我想泉己是吸收了這些朋友給他的愛心和能量,放在麵包裡,再轉送給吃到麵包的人吧。
不知道台灣的讀者是否有機會去越洋訂麵包?但是我想這本書真正想傳達的是「生命力就在你的心裡」,千萬不要放棄。懷著感恩的心看待人世,你會發現天使就在你身邊。
【後記】平凡中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張玲玲
當我翻譯這本書時,我正在生病。
去年十月我因為肚子突然變大,連呼吸都有困難,去看醫生才發現是有腹水。醫生懷疑是卵巢腫瘤破裂引發的腹水。
經過開刀,證實是「卵巢癌第三期B」。因為已經接近末期,甚至有醫生朋友勸我不要做化療。反正來日無多,何必受化療副作用之苦。
我當時心中並沒有驚慌,也不害怕死亡逼近。我只想:能醫就醫吧!做我能做的,其他一切聽天由命。
也許是豁出去了,六次化療的結果非常順利。我在第四次化療時,癌症指數便已降到低於標準。連醫生都驚訝的說:「妳的身體真是太神奇了!」
目前我的身體已經痊癒,體重也胖了回來。
回想生病期間,這本書陪伴我度過許多關鍵時刻。我時常以泉己為標竿,鼓勵自己。
泉己受車禍後遺症所苦,左腳不能動,哪怕只走幾公尺的路或上下樓梯,都非常吃力。
我在化療期間,藥物傷害到我的手和腳的末梢神經。我不但手腳發麻,腳還會抽痛,就像有刀子在割;或是電流通過。但是我不知何時開始,何時結束。我整天和疼痛作戰,全身肌肉僵硬。
疼痛的時候,除了呻吟,只能哭泣。當我看到書中寫著「連觸碰都痛」時,真有同病相憐的感覺。
「很多人在痛苦時只會想到自己,無法顧及別人的事。但是,泉己哪怕在痛苦時還是會展開笑臉,為需要的人烤麵包。」
我翻譯到這一段時,也告訴自己:不可以躺在床上自怨自艾。於是我拖著痛腳走到我家附近的公園。那時是春天,我第一次發現公園的樹開花了。淡紫色的小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風吹過,小花隨風飄落。踩在落英繽紛上,別有一番欣喜。我突然發現,原來接觸大自然是這麼快樂!
另外,我也要感激這本書讓我了解到照顧者的心情。
當我生病時,我的姊姊從德國回台灣照顧我。頭幾個月,她幾乎整天都繃著一張臉。我的心裡非常內疚,因為她拋夫棄女,尤其是女兒,她從來不曾和女兒分開這麼長的時間,哪怕每天通電話,都難解相思之愁。
我希望姊姊能開心點,但是好像總不能如願。我不明白她為什麼不開心,甚至會有點生氣。
直到有一天我翻譯到:
「當泉己不舒服的時候,我就會在房中焚燒香精油,幫泉己做全身按摩。但有時連觸碰他,都讓他疼得受不了,我只能默默守在他身邊。看著他那麼痛苦,我卻一點忙都幫不上,心裡真的非常難過。」
突然之間我明白了。我一直在扮演病人的角色,不曾體諒照顧者的心情。怪不得當我姊姊按摩我的腳時,也常嘆氣。那時我以為她不耐煩;現在才明白我姊是因為分擔不了我的痛苦而嘆氣。
「天使的麵包」之所以能夠成功,背後有許多人在默默的支持與鼓勵。有些本來不願意做零售生意的公司,同意出貨給泉己;從日本各地送來水果、麵粉、醋或花朵;甚至連宅急便的司機先生、郵局送包裹的郵差都和他們變成好朋友。
我也一樣。
我今天能夠痊癒,也要感謝許多人。除了醫生、母親、姊姊,還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作者、我以前的長官。有人特意來我家煮飯給我吃;有人千里迢迢的送來一桶桶的活水;有人來看我,陪我散步、送各式各樣的補品;更有人為我禱告,每晚誦念玫瑰經。
這些愛充盈著我的心,給我戰勝疾病的勇氣與力量。
我常說,我的身邊有許多小天使在幫助我。其實《天使的麵包》這本書才是我最大的天使。我要謝謝文娟和維君給我機會翻譯這本書,讓我在病痛中,因為看到前例而感覺不寂寞;讓我學習到感恩和用另一種角度看待事物;讓我體會到平凡中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張玲玲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筑波大學攻讀地域研究所,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編輯。
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圖畫書編輯與作家,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內心的小孩充滿了好奇與衝勁。
《天使的麵包》內容與她自己的人生有著某些不謀而合的地方。
在歷經病痛、治療的漫長過程中,這本書帶給她無比的安慰,同時讓她了解以前未曾想到的事情。
如今的她滿心感恩,沒想到翻譯這本書,居然能感受到泉己的生命力,而這份生命力同時也帶給她抗癌的力量!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