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台灣花布,就像來自世界八方的外來混生種在台灣落地生根,像野花一樣到處生長綻放,五花十色都難以形容它們的美麗與善變。

1960-1980年代的臺灣,家家戶戶都使用這些類似的被單花布與窗簾布,這股風行台灣的生活布調,至今,不僅成為臺灣人穿梭過往時光的織布機,潛藏其中的堅韌野性更是今日台灣文化創造力的來源。

本書特色

《花樣時代》是台灣傳統花布的一次大旅行,一次大出土,從〈導論〉開始,作者透過〈花開遍野-常見的花布類型〉、〈幸福的期待-吉祥與象徵〉、〈無聲的樂章-花與幾何〉、〈直覺與勇氣-世界風格〉、〈立面枯山水-特色窗簾布〉等五個篇章,解構每塊花布的元素,又重組它們的排列與構圖,希望藉此尋回屬於台灣在地生活當中的文化基因與美學設計基礎,讓台灣接下來的文創設計可以不斷的重新出發……

最豐富完整台灣花布圖庫:史上最多台灣傳統花布708款式一次呈現。
最有系統之文化美學分類:循文化、歷史、美學的脈絡,首次大規模對708款花布的花樣進行分門別類。
最具文創發展價值之色彩與紋樣分析:首次以現代設計者的眼光,系統性解讀台灣花布的紋樣元素與主要色譜。
專業圖庫光碟版:隨書合售708款花布圖樣光碟,高解析JPG格式,適用於多數電腦與應用程式,滿足您基本設計上的需求。

使用說明:本書收集708款的台灣傳統花布,基於篇幅有限,本書從中挑選300
款花樣,以特寫圖案作為解說的重點,再針對每一款花布的構圖、元素與用色進行解說。其餘408款則以純欣賞的角度收錄在書末。

 

作者介紹

陳宗萍

1966年春天出生雲林,1987年夏天輔大應用美術系畢業,之後,歷經誠品書店籌備處美術組、台北木石緣畫廊等工作,1993年春天進入彰藝坊古典戲偶工作室,2005年成立偶相與花樣工作室。

魔幻般的色彩與花樣令她沉迷,可以對著窗外的白雲、藍天、青山、綠水呆望一整天,走進她的八里工作室像進入一個被色彩炸開的花花世界,朋友說她是「好色之徒」,而她自認是「色魔」;對色彩與花樣的愛就像陷入戀情,無法自拔,難以說明這股著魔般的愛;而她享受這一切,因此一進入台灣傳統花布的世界,便深陷花海,愛戀至今……

自序-走出混沌與未知

2005年,我在彰藝坊從事台灣傳統布袋戲偶與花布產品的開發設計逐漸上軌道之後,又設立了偶相與花樣設計工作室。當時,台灣傳統花布圖案受到國內外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應用,一朵朵盛開的紅色系牡丹花隨處可見,這些以傳統牡丹花為主的台灣傳統花布紋樣彷彿台灣文化界最亮眼的徽章,出現在各種文化場域。台灣傳統花布似乎不再只是阿嬤時代的老花布,而是新生的台灣意象與文化代言人,做為花布文創產業一員的我,卻在此時不斷反問自己何謂「台灣花布」?

回想剛開始使用市面上這些傳統花布製作花布產品時,注視著這一塊塊充滿兒時記憶的被單花布,心中總是一股暖流,不斷提醒我,這是我們的母親的母親……雖然從布店買回時,它們都是在貨架上擺放多年的庫存布,已逐漸淡去昔日的光彩燦爛,只留下一種沉甸甸的懷舊情懷,但是我依然能夠讀出這些台灣傳統花布最初的熱情與美麗。

五、六年來,我走遍全台各地蒐集到的老花布超過700款,那50年間出現過的花布式樣應該超過一千種吧!它們讓我們對台灣傳統花布的身世有了新的想像,我希望自己能夠從中學習,循著台灣傳統花布豐富多樣的色彩與花樣軌跡,探索積澱在其中的特色美學,找回屬於台灣在地的文化基因與美學設計基礎,讓我們接下來的文創設計可以不斷重新找到各色各樣美的出發點……(以上摘自本書作者自序)

 

導讀推薦

台灣花布的文化意象與感性知識

潘小雪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生長於50年代如我輩者,小時候的視覺享受非常有限,當時沒電視、電腦、畫廊、文化館,整天看著那幾座山,幾棵樹,有一兩本漫畫書就很滿足了。學校課本難得有插圖,開學發新書時,不到幾分鐘就看完了,若還有甚麼可看的就是被單、窗簾上的圖案了,小碎花、大牡丹、雛菊、鴛鴦等,看得眼花撩亂,長大之後才知道那是二方連續、四方連續排列的緣故。無論如何,窩著粉紅花布的棉被睡覺,覺得萬般幸福,早上醒來發呆,就是盯著這些花布,閱讀它的花種、色彩和構圖。當時生活中的桌巾、包袱、背巾、窗簾都是台灣花布,大姐背小弟的時候打開長背巾,我們姊妹就站在一起看花布的圖案,幫忙背的時候會刻意把背巾上的花飾給整理出來。現在想想,那真是生活中的美好時光。

解嚴之後,台灣主體意識抬頭,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各方面皆有特殊發展。有幾位藝術家開始把花布當畫布作畫,當時學院派雖然一時無法接受,但不可否認內心卻發出小小的驚呼。世紀初,文建會推動尋找代表台灣文化意象運動,最後大家確定傳統花布上的桃紅色就是「台灣紅」。客家族人也用文化意象策略,以台灣花布自我定位,結果成功的把台灣花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塑造成「客家花布」。

之前有位來自里斯本的藝術家,聊天時想找出台灣和葡萄牙的關係,除了「Ilha!Formosa」之外,他提到有位台灣藝術家在國際展場上做出滿地滿牆的豔麗花朵作品,印象深刻,來到台後,他覺得這個充滿歡喜、單純、熱鬧的意象跟台灣人的生活情感很相像。他又說「Formosa」一字原意是形容女性的美麗,所以台灣花布就是「美麗的女人」,在場的女藝術家們都瞭解西方男人的取悅方式,但也樂於看到台灣花布、台灣女性的美成為一種文化意象。

台灣傳統花布從早期的低俗、廉價、生活用品,提升到美感享受,乃至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想像、當代藝術的表現,需要靠許多有心人的實踐與創造。這讓我聯想起英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設計運動,啟發著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個潛伏的自由個體,即使是極個人的品味或美學癖好也可以造就一種設計。這種精神提供超越製造產業經濟決定論的設計模式,帶來了重振理想主義生活的動力。(本文摘自《花樣時代》導讀文)

 

精彩內文

如何閱讀一塊「台灣傳統花布」

台灣花布在傳統老布店俗稱被單布或花仔布,「被單布」敘述的是它的主要功能為製作棉被被單;而「花仔布」則來自於印在其上,以花開富貴的牡丹花為主,輔以其他花卉與各種圖案,五花十色的紋樣。

這幾年來,人們談到「台灣花布」常侷限於那些為了當做被單布使用而生產的印花棉布,雖然這些被單布也可能會被當成窗簾布使用,不過,事實上,同一時間還有一批窗簾布專用的斜紋厚棉印花布,它們和印花被單布一樣花樣百出,同樣擁有深具台灣特色的花樣。從1950年代開始,累積50年的廣泛使用,這些印花窗簾布和被單布已形成一種「傳統」的風格,具有某種長期不變的、特屬台灣地方才有的花樣設色。無論是稱之為台灣花布、傳統花布、老花布、阿嬤的大花布、被單布、大紅花布、傳統窗簾布等等,它們都是「台灣傳統花布」。

而也因為過去的這些稱呼,一般人對於「台灣傳統花布」的認識總停留在「懷舊」的階段,這一次透過五、六年來的台灣行腳所收集到的700多款花布,終於有機會可以從美學的角度,特別是以台灣人的美學思維切入認識台灣的傳統花布。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輕鬆進入這片層次豐富的祕密花園,廣泛性地閱讀這批台灣傳統花布,本書將它們區分出〈常見的花布類型〉、〈吉祥與象徵〉、〈花與幾何〉、〈世界風格〉、〈特色窗簾布〉等五大類型,循此各自又分出三到六項的小類。

〈常見的花布類型〉與〈花與幾何〉依「紋樣形式」進入,耙梳出的是台灣傳統花布在圖案設計上的各種形式風格走向;〈吉祥與象徵〉與〈世界風格〉循「圖案內容」讀出的是它的時代意義與文化象徵;至於〈特色窗簾布〉,雖從功能性出發,但走進去看到的也是一片「形式」與「內容」交織的天地。

事實上,每塊台灣傳統花布本身都或多或少地兼具「形式」與「內容」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例如〈常見的花布類型〉的「花圈」、「單花」、「滿地花」、「藤蔓」有部分圖樣可對應到〈世界風格〉當中的「新藝術」或「日本風」;〈吉祥與象徵〉的「花與日本紋飾」與〈世界風格〉的「日本風」也幾乎重疊;而〈花與幾何〉也有許多具有〈世界風格〉的屬性……

這些交錯重疊的關係正反映出台灣傳統花布的特性,從傳統中國紋樣(龍鳳呈祥、牡丹富貴、花團錦簇、四君子…)開始,廣受日本和服花樣與日本傳統紋飾影響,到近代歐美風尚設計與國際潮流的吸收,完全體現1960年代西方普普藝術自由拼貼的精神,在此充滿懷舊氣氛的「阿嬤的大花布」,成為一種涵蓋模仿與創新,代表台灣文化的「混生特有種」。

本書以作者這幾年來收集到的700餘件傳統被單花布與傳統窗簾布為基礎,進行系統分類,再從中挑選出300件逐一解讀,每張花布還會擷取出布面上3至6種主要具影響力的色彩,透過色彩標示圖與形式風格等多重角度的分析,除了幫助自己重新認識台灣傳統花布,也希望藉此帶領大家領略台灣傳統花布在混搭拼貼中所散發的生命力。 (以上內容選自本書導讀「如何閱讀一塊花布」)

花開遍野-常見的花布類型

台灣傳統花布俗稱花仔布,紋樣以花卉與花型的連續圖案所構成最常見,較少有其他圖案元素參雜其間,花就是內容,花的排列就是構圖,當中交織著日本與西洋文化的影響。雖然片片花海,但是這些花型花色豐富的魔幻變化,從中可以進一步歸納細分出「花束花叢」、「單花與團花」、「滿地花」、「花圈花環」、「小碎花」、「藤蔓與織帶」等六類。它們就像來自世界八方的花樣混生種在台灣落地生了根;像野花一樣到處生長綻放,五花十色都難以形容它們的美麗與善變。

花束.花叢-
花束或花叢的連續構圖是台灣花布當中最常見也是最具代表的類型之一。這種以大、中、小花卉成束或成叢為單位,交互錯開、對角排列的連續圖案也是現今傳統布市場上最多、最常見到的傳統花布類型。可說是台灣花布的基本款,它的特質就是經典、簡明、標準、永不退流行。

〔牡丹、蘭、菊、梅、薊草、桔梗、球花、蘆荻〕
亮麗的粉紅色底,西洋大蘭花與中國牡丹花分飾大花叢主角,就是這樣的東、西方文化交會,讓台灣傳統花布能夠一直走在時代變化的世界潮流當中。
(以上圖文摘自第一章〈花開遍野〉.「花束.花叢」篇)

幸福的期待-吉祥與象徵

台灣傳統花布過去大量使用於被單布,而為了迎合民間嫁娶,女方必備的喜氣大紅色系的棉被床組,台灣傳統花布的設計總是以紅色系為出發,花樣則是布滿各式吉祥花鳥圖案。「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成連理枝」,是每對佳偶的幸福期待。中國傳統的花開富貴、鴛鴦戲水、枝頭鳳凰、孔雀,以及各種象徵吉祥平安與財富地位的生活物件與器具圖案便成為寄託的所在。本章歸納細分出「花與禽鳥」、「花與器物」、「花與日本紋飾」等三類。

花與禽鳥-
花開是富貴的象徵、禽鳥是吉祥(祥與翔同音)與飛黃騰達的象徵。鳥與花,彷彿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在人與天地之間傳遞美好喜訊的使者。
台灣人視鴛鴦戲水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代表,爭奇鬥艷的孔雀更是東、西方民族都愛用的一種富麗華貴的展現與象徵,這些傳統的會意與形聲創造出人與自然萬物靈性連結的生動畫面與生活意義,在早期做為「被單布」的台灣傳統花布圖案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鴛鴦、海波紋、風紋、萬字紋、六角格紋、古錢紋〕
圓盤式構圖所彩繪出的兩款鴛鴦戲水圖,好像直接將瓷盤圖案印到花布上似的,其間各色如彩帶般的裝飾圖案呈海波狀交織。在現代感的裝飾性構圖中,這款台灣傳統花布依然保有地方傳統的民俗色彩。
(以上圖文摘自第二章〈幸福的期待〉.「花與禽鳥」篇)

無聲的樂章-花與幾何

幾何圖形源遠流長,從遠古手織布開始,線條交織就是一種幾何圖形。人類發明工具(如圓規與尺)以後,從建築、服飾印染、到日常器具更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圖形與符號。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元素與幾何符號,長久以來,都是傳統印花布圖案設計運用的參考資料,它們的出現也讓台灣花布的紋樣跳脫傳統與寫實,走向圖案設計的抽象與象徵表現。

在各式各樣的花與圖形的組合中,除了「扇形」屬於東方形制,帶著古典味,「矩形」與「各種圖形」都搭載著新藝術、裝飾主義、構成主義、立體派、普普藝術等等世界風格。

扇形-
扇子是中華傳統文人雅士的手執生活物件,廣泛被運用在文學、繪畫、舞蹈、戲劇表演、裝飾藝術、建築等多項傳統文化技藝中。扇形花窗是傳統中國庭園建築經常出現的飾窗圖案,扇畫更是傳統國畫的重要表徵之一。日本傳承漢唐文化將它發揚光大,將從中國傳統文人畫跳出的扇面構圖與各種像是扇子舞的圖案表演,演繹出一張張充滿律動的扇面花布圖樣。日本和服的扇形圖案,對台灣人來說是熟悉的,自然也成了台灣花布常見的傳統紋飾。
這些扇形圖案像扇子展開出一系列歷史傳統與人文藝術的美麗拼圖,同時搧動了台灣花布圖案設計的冊頁,讓我們能夠循線摸索出台灣花布圖案發展的歷史淵源與傳統軌跡。

〔梅紋、扇紋、菊紋、楓紋、竹紋、橘紋〕
三組扇形圖案的內容完全都是日本傳統紋樣,梅、竹、菊、楓葉與橘紋樣等,全被甜美的色彩點綴得十分可愛,底下再用桃色大梅花紋樣作串圖,這種扁平可愛的圖案與年輕甜美的用色,一看就是日本風。
(以上圖文摘自第三章〈無聲的樂章〉.「扇形」篇)

直覺與勇氣-世界風格

縱觀本次收集的700多款花布,大致可為台灣傳統花布勾勒出一種多元文化混生的面貌。它們的紋樣思維雖源自中國吉祥圖案,但因政治因素兩岸隔絕超過40年,反而受到過去被其統治五十年且鄰近的日本左右而發展。本章試圖從眾多的台灣花布歸納挑出具有強烈「日本風」、「新藝術與歐普」、「卡通與普普」的三類,藉此了解台灣傳統花布在不斷外來潮流衝擊下所混雜的各國文化基因,並從中感受一種源於島國居民特有的包容力與創造力!

新藝術與歐普-
日本自明治維新接受歐風影響,廣受日本傳統紋飾影響的台灣傳統花布圖案也輾轉受到了感染。而台灣傳統花布圖案的創造,本身就是一種普普文化,拼貼藝術的再現,很自然的也廣納了各種不同時代的世界藝術風格元素,其中窗簾布的圖案受新藝術與歐普幾何藝術的影響最明顯。置身在這些幾何連續圖案設計的台灣傳統花布間,迴異於傳統大紅被單花布,充滿摩登的異國風情,讓人猶如置身地球的邊界上、隨時與世界接軌、走進現代設計的家。

〔虞美人、藤花連續〕
這種立面式藤蔓花樣的窗簾布圖案設計,讓人聯想到它也是家具圖案、建築雕花、壁紙圖案等家居裝飾圖案的一環。
(以上圖文摘自第四章〈直覺與勇氣〉.「新藝術與歐普」篇)

立面枯山水-特色窗簾布

早期的台灣農業社會,花布也用來製作門簾與窗簾,後來為了堅固遮陽與兼顧私人的隱密空間,另外發展出一款接近帆布的材質、加厚加寬的斜紋布。這些早期的斜紋窗簾布畫面內容聳動有力,宛如門窗上機動性的風景畫,至今在台灣各鄉間小鎮依然可以零星看到它們已經褪色的蹤跡。雖然它們猶如瀕臨絕種的文化生物般逐漸在台灣社會中失色與凋零,但是這種宛如立面枯山水的特色窗簾布,卻是過去台灣常民生活文化中特有種的圖案。

本章歸納細分出「臺灣新山水」、「梅竹花鳥」、「西洋風景」、「植物」等四類,這些圖案都是重新創造台灣生活美學與風格的重要參數。

梅竹花鳥-
梅、竹、花、鳥是台灣傳統窗簾布最常見的圖案主題。台灣的四季並不分明,似乎以冬季出現有國花之稱的「梅」和終年長青的「竹」為主角,或搭配其他花鳥而形成的圖案便足以代表台灣的四季風情,因此老布店常以「梅竹花」稱呼這批傳統窗簾布。 這種從中國花鳥繪畫取材過來的布景畫,讓台灣傳統窗簾布猶如一張張傳統花鳥國畫的民俗版。這些傳統花鳥圖案透過窗簾布停格在我們的門窗上,她們就像花布選美會上的台灣佳麗,是台灣傳統花布特色的代表之一,形象鮮明、令人過目難忘。

〔竹、雀鳥、梅〕
竹子列隊成林,梅花像嬌羞的女孩似的躲藏在竹子身後,竹枝末梢兩隻相對的小鳥似乎在甜言蜜語一般,這款梅竹花鳥因為使用了螢光桃紅的糖果色,讓原本硬生生的竹林變成世外桃源。
(以上圖文摘自第五章〈立面枯山水〉.「梅竹花鳥」篇)

 

創意展演

花樣時代創意展演
花非花.布非布 新思維.新風貌,不再有距離感的花布設計。

時間|2012.10.20-11.15
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遠流別境(台北市八德路一段一號)                (點選可看大圖↓)

創意展演1 創意展演2 創意展演3 創意展演4


華山曬布節∼翻箱倒櫃,找出阿嬤的花布被單來華山獻寶
提供一個讓讀者親近傳統花布、感受花布紋樣之美的機會。對擁有花布的民眾進行徵件,充實台灣花布紋樣的紀錄。

時間|2012.11.3(六)10:00-16:00
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遠流別境」前廣場(台北市八德路一段一號)

活動辦法:
1.於遠流粉絲團上報名參加「華山曬布節」,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2012年10月31日止。(亦開放當天現場報名)
2.報名需提供「我的花布被單故事」100 字內容及一張花布被單的照片。故事內容需包括:提供者大名(可以是別名)、
   花布來源、花布故事。
花樣公文夾 3.凡於10月31日前完成報名者,遠流出版公司會製作故事吊牌夾於花布上,以讓
   參觀者欣賞這塊花布的故事。
4.凡報名成功且出席者皆贈送『彰藝坊花樣公文夾』一組(一組3件,定價100
   元),前 30 位報名者再加贈『彰藝坊花叢小鹿萬用方巾』一條(限量商品)。
   【贈品皆於報到當天領取,不另外寄送】
5.為獎勵提供新花布紋樣的參加者,所參展的花布若非《花樣時代》所收錄在內
   的708款,且經作者判定後,當天將加贈《花樣時代》一書(定價800元,限
   額 5 名)或『彰藝坊花布書衣』(定價580元,限額 20 名)好禮二選一。
   【以上獎品依序送出,送完為止。】
6.提供之台灣傳統花布被單需於2000年前出品,若為近十年推出的花布紋樣,恕
   不在活動募集範圍內。
7.為充實台灣花布紋樣的圖庫,並做為未來出版之內容參考,報名參加者同意主
   辦單位可拍照紀錄。
8.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適時修正補充之。

報名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42108092472168/

活動流程:
上午 10:00-12:00 參加者報到
下午 14:00-16:00 花布戲偶走秀
          戶外開講:作者陳宗萍談尋找花布大旅行及花樣美學、參加者分享花布心情故事
          花海齊放:花布大合照

更多展出訊息,請密切注意本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