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 賞味推薦 綠豆椪
關於作者 圖案的美學 賞味活動

★榮獲2009年4月【誠品選書】
★《中國時報開卷》每周推薦書〔閱讀〕
★《自由時報》專訪:張尊禎紙上回味台灣糕餅〔閱讀〕
★《中國時報》專訪:糕餅老店一甲子 著書精選50味〔閱讀〕

讓人口齒生津的美食故事書
令人眼界大開的糕餅小百科
看得到也吃得到的古早尋味指南

鳳梨酥、綠豆椪、鳳眼糕、米粩……你最喜歡哪一味?

苗栗肚臍餅、宜蘭藏金棗、花蓮唱片餅、彰化卦山燒……你嚐過了哪幾種?

台灣的美食世界聞名,但可有能媲美日本和菓子的糕餅點心文化?

不用懷疑,本書所呈現的糕餅世界不但將讓你經歷一趟口齒生津的懷舊旅行,還將讓你眼界大開,為台灣的糕餅文化感到稱奇自得。

這是第一本有系統整理台灣傳統糕餅點心的美食故事書。從文化意涵、歲時節慶、生活禮俗、藝術美感、口感滋味多角度探討台灣200多年的糕餅發展。其中,〈品味篇〉更從傳統米製點心、古早風味餅與地方特色餅三大類,一一數列最具代表性的五十多種傳統與創新糕餅,徹底從餅皮、內餡到包裝,由裡到外了解台灣糕餅的特色。

書中每種糕餅之後都清楚說明何處可以選購,書後並羅列超過60處推薦店家的相關實用資訊,讓讀者可輕鬆按圖索驥,尋訪、品嚐各種美味糕餅點心。

隨書附贈知名餅家折價券,全台10家經典口味優惠放送
維格(台北)•玉珍齋(鹿港)•舊振南(高雄)•連珍(基隆)•世奇(三義)• 隆源(北埔)
金栗城(苗栗)•宜蘭餅(宜蘭)•義華國際食品(彰化)•林金生香(台中)
(※優惠截止:2009年12月31日)

50種台灣糕餅的滋味、文化、人情與故事
【傳統米製點心】
米粩.麻粩/綠豆糕.鹹糕仔/鳳眼糕/糕仔潤/紅片糕/黑糖糕/紅龜粿.草仔粿/菜頭粿/甜粿

【古早風味餅】
鳳梨酥/綠豆椪/冰沙餅/蛋黃酥/酥餅/肉餅/大餅/發酵餅/水晶餅/香餅/ 胡椒餅/柴梳餅/口酥餅/番薯餅/牛舌餅/鹹光餅

【地方特色餅】
台北墨條酥.力士餅/淡水牛肉酥/北埔擂茶餅/三義木彫餅.木頭餅.龍騰斷橋餅.桐花餅/苗栗柿柿甜蜜/苗栗肚臍餅/大甲芋頭酥.台灣愛餅/台中麻芛太陽餅/彰化卦山燒/嘉義方塊酥/高雄打狗酥/宜蘭藏金棗/花蓮花蓮薯/花蓮唱片餅/澎湖冬瓜膏/澎湖鹹餅/馬祖馬祖酥.芙蓉酥

《台灣糕餅50味》精采簡報檔,歡迎賞味和分享

《台灣糕餅50味—舌尖上的懷舊旅行》
張尊禎 著
平裝特16開 216頁全彩精印
定價350元,9折特價315

《清香流動—品茶的遊戲》
★2008年11月誠品選書
解致璋 著
平裝特16開 216頁全彩精印
定價500元,7.9折特價395
- 回到頁首 -

張尊禎

民國五十九年生,水瓶座。
輔仁大學中文系、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畢業。

喜歡旅行、登山,最高記錄曾在喜瑪拉雅山海拔5100公尺處歷險20餘天。

曾為資深出版編輯人,編著過近百本旅遊、生活類叢書,文章及攝影作品散見各大報章雜誌,2004年出版《台灣老字號》為其第一本圖文著作。

由於從台灣的「老」中發現到台灣的「好」,從此一頭栽入本土文化與傳統藝術的田野工作中。在將屆不惑之年,更轉戰學術跑道,以〈台灣老餅鋪與傳統餅食研究〉為碩士論文主題,採集觀察研究台灣糕餅飲食文化,歸整出獨到立論與呼籲。並於2009年,以此研究為基礎,出版《台灣糕餅50味》。

現為文字工作者,希望持續以筆與鏡頭,記錄台灣美好的點點滴滴。

個人部落格〔舌尖上的懷舊旅行〕

 

【自序】甜鹹之外的神奇滋味

曾有朋友告訴我,他認為台灣糕餅只有兩種味道,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的。我聽了不禁為台灣糕餅叫屈,但這卻是很多人對於台灣傳統糕餅的刻板印象。只是,身為台灣人理當知道台灣事,雖然我自己也很喜歡西式蛋糕,但卻更想了解台灣傳統點心,因為那份屬於在地的文化感情,吃在嘴裡總是更讓人窩心,而且令人感到驕傲。

過去十幾年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幾乎跑遍台灣大小餅店,參與各式各樣的民俗祭典,吃到各色美味糕餅,神奇的是,每次都有發現新大陸的驚喜;不管是層次分明的餅皮,撲鼻而來的芬芳香氣,令人滿足的扎實餡料,還是印在點心上的美麗圖騰,彷彿每嚐一口,都讓我回到百年前的時空,感受飽滿的幸福滋味,而不單單只是滿足口腹之欲而已。

我不禁納悶,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別人也有同樣的感受嗎?

於是,我試圖爬梳整理這種感覺背後的秘密,期待別人也能跟我一樣嚐到這些美妙滋味,了解豐富的文化意涵,進而體會前人高明的智慧與手藝。我相信在台灣生根茁壯的漢餅文化,足以在華人世界發光發熱,只是在這之前,除了糕餅師傅與店家的努力之外,得有更多人識貨才行。

五年前我辭去工作,至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進修,並以「台灣老餅鋪與傳統餅食」為題從事研究,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我找到很多有趣的材料,也愈發現這個領域的博大精深。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後,仍覺得還有許多故事值得持續挖掘。

因此,以這份論文為本,我從自己的人生經歷出發,整合餅店老闆所傳述的故事,嘗試書寫《台灣糕餅50味》,介紹傳統米製點心、古早風味餅、地方特色餅三大類五十餘種糕餅,並集結六十多家餅店資訊。書成之後,我發現糕餅最真實的滋味,其實還包括了餅店老闆的經營理念、老師傅純熟的技術,以及民俗廟會裡信徒們等著分餅的虔誠、官將們將餅掛在身上的莊嚴威儀;還有,我阿嬤嚐餅時的滿足神情,父母親提到糕餅時的眉飛色舞……,彷彿這些真實的情感與記憶,才是讓台灣糕餅充滿美味的神奇調味料。

也許有人初看此書會發出「這個餅我怎麼沒有吃過?」「原來那個餅是這樣來的啊!」的驚歎;也許有人會質疑「怎麼某某餅沒有出現在書裡?」「某某餅店為何沒介紹?」在此我必須說明,為兼顧糕餅文化與歷史演進,除了我個人偏好的推薦外,店家是否具備歷史傳承、指標地位以及口碑特色,就成了「哪裡買」資訊的選取標準。儘管力求台灣糕餅風貌的完整,但總難免有個人的主觀及搜羅不足之處,也歡迎所有愛吃餅的人不吝指教,並提供寶貴意見。

在本書即將付梓的尾聲,我高齡八十八歲的阿嬤過世,很遺憾她未能看到這本作品,關於她慈祥容顏品嚐肉餅的滿足模樣,將永遠銘刻在我心中。也十分感謝遠流專業編輯群的協助,有了他們的指點與包容,才有這本書的呈現,讓更多人可以和我一起分享這味美好的糕餅回憶,進而去體驗、嘗試台灣糕餅獨有的神奇滋味與飲食美學。

- 回到頁首 -
•台灣味道•在地特色/嚴長壽
•糕餅的時光滋味/韓良露
•遇見美好的台灣/夏瑞紅
•知名部落客的賞味真心話/查理王、米果、工頭堅

台灣味道•在地特色
◎嚴長壽(亞都麗緻旅館系統集團總裁)

俗話說:「富過三代,才懂穿衣吃飯。」意思是說,累積三代的富裕享受之後,才會真正了解吃的藝術與穿的品味。台灣糕餅歷經時代變遷,從原本平凡無奇的零嘴、特定時節才會出現的民俗祭品,不斷改良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緻小點,只可惜仍有許多人不知道這些點心的來由,甚至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我常強調台灣觀光要永續發展,不能只仰賴台灣遊客,一定要吸引外來旅客,讓他們見識台灣味道、在地特色。台灣糕餅的豐富滋味,很有機會成為觀光客來台旅遊的諸多誘因之一,其背後豐富的文化意涵、民俗經典與造型美學,更可能作為跨產業領域的創意發想來源。

近年台灣很流行的伴手禮──鳳梨酥,由於將中式口味與西方技術巧妙結合,連西方人也能接受,早期的鳳梨酥外皮較硬,近幾年糕餅師傅引進西式烘焙方法,將用油從豬油改成西點常用的無水奶油,再用西式模具做造型,使鳳梨酥嚐起來更香酥,外形也更精緻。

這是傳統點心大膽融入新技術,讓傳統風味展現魅力的成功範例之一。我相信不只是傳統糕餅、美食可以作這樣的創新,只要能了解自身文化的珍貴,再加以重新包裝、詮釋,就能找到源源不絕的文化創意。

很榮幸能搶先讀者看到這本書,對於作者研究探索傳統糕餅的用心,深感佩服。這本書用精美的設計,生動易懂的內容,及對台灣民俗深入的介紹,除了對台灣的餅鋪做了完整的篩選推薦,也把台灣的移民社會的演進,透過最傳統的糕餅,做了精美的記述。台灣具有許多感動人的元素值得追尋,從台灣糕餅的美味與記憶出發,我相信是了解自身珍貴文化的美好起步。

糕餅的時光滋味
◎韓良露(作家,現任南村落總監)

看著《台灣糕餅50味》這本書,彷彿走上了糕餅時光的旅程,一站一站的糕餅風景,通通浮上心頭,口裡也充滿各種幽微的滋味。冰冰的鳳眼糕、酥滑的綠豆糕、清香軟黏的紅片糕、鬆口甘潤的黑糖糕……,面對所有的糕餅記憶,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生何其有幸,吃過那麼多好滋味的糕餅。

這是一本看來有趣,也可以想像作者寫作過程也一定有趣的書,幾乎羨慕起作者跑遍了台灣的大城小鎮,到處尋訪堅持做好滋味的餅店,問出許多珍貴的人情故事與技術撇步,這些豐富的文化才得以流傳。

童年時跟著阿嬤返鄉,台南的舊來發、萬川號的古早味漢餅和水晶餃的滋味,讓我留下了難忘的又鹹又甜的記憶。也常跟著阿嬤去基隆的李鵠餅店買綠豆椪,而父親從台中出差回家,帶回來的太陽餅總是早餐的最愛,青少年時期起在台灣各地旅行,總不忘嚐嚐當地著名的特色餅食,豐原的老雪花齋、鹿港的玉珍齋、高雄的舊振南、台中的犁記也因此成為記憶中的滋味。如今,每到一地,總想回味各家餅店的滋味,即使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愛吃甜食的我,到了淡水,到了大稻埕,總是忍不住走近三協成、龍月堂,就是想藉著糕餅找回逝去的時光滋味。

《台灣糕餅50味》,顯現了台灣有多富有的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源,不過是米、麵粉、糖、水果、肉等等日常食材,竟然能變化出如此精巧細緻的糕餅,真希望台灣有一處地方,就像國際機場這樣的地方,能設一個如糕餅博物館般的販售場所,讓大家一次看盡各種伴手禮。

遇見美好的台灣
◎夏瑞紅(作家,現任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

本書是對古來台灣代表性糕餅及糕餅師的致敬之作,但並不只如此而已。

她引領讀者品賞香甜鹹酥之外的深味,發現老糕餅歷經歲月烘焙,揉和著風土人情與夢想創意,幾乎可看作活生生的常民文化「遺址」。

從字裡行間的熱情,感覺到作者更樂於分享遇見美好台灣的另類角度——從層次綿密、滋味細緻的糕餅,肯定台灣自有飲食美學傳統;也從糕餅在四季節慶、人際往來上繁忙的演出,欣賞台灣人精采豐富的生活舞台。

為了適應新時代,各種糕餅從製作到包裝、行銷都不斷變化,堅持傳統的同時也努力尋求新生。透過五年研究考據和調查採訪,作者嚐出糕餅真正的「內餡」是台灣獨特的生命力,她希望有更多人也能吃得出來,並把這份生命力傳承下去。

雖說如此,但本書並非嚴肅論述,作者文字輕快親切,輔以大量實物圖片,又料到讀者也許會邊讀邊冒口水,所以每篇邊欄仔細附加買餅指南,買餅指南裡還順帶名店小故事,讀來也頗「可口」。

細細咀嚼這本書,當會驚歎一小塊糕餅竟能包容那麼多學問、故事,例如:

「發酵餅」在北港一帶發跡的原因是,它有改善胃酸、防舟車暈吐之效,切中早年北港商旅及香客所需;淡水地區俗諺「娶某不娶八里坌」,原來攸關喜餅習俗;犁記、雪花齋兩家百年餅鋪的作品在日據時代就大放異彩,其創業者都是豐原一帶地方仕紳之家的大廚;「冰沙餅」豆餡冰涼口感的秘訣是,有一道以大量清水反覆沖洗花豆餡、稱之為「水飛」的手續;「狀元大餅」用大灶炒肉的古法值得堅持的原因是,火焰非瓦斯爐上的持續高溫,隨柴火變化時高時低的溫度能調理出更好的肉質;「方塊酥」香脆酥的關鍵是,得耐心將麵皮折疊兩百四十三層……

糕餅不能讓人吃飽,但她滋養心靈、滿足精神,安慰勞苦人生。作者在書中不時憶起:「小時候常為了吃『粩』而傷腦筋」、「阿嬤視綠豆椪為心中的月亮」、「年幼時,有人送大餅,母親總會切成好幾塊」……,閱讀過程裡,我腦海中也不禁浮現童年農村生活中晒榖場上的「椅條」。鄉下人家常把祭祀供品擺在椅條上,而供品中最吸引孩子的,就是隨歲時、祭祀對象變換的各色糕餅。記得當年長輩們相信不同糕餅各具祈福寓意,製作過程很忌諱爭吵和不吉利的言辭。這「舌尖上的懷舊旅行」最讓人想念的,就是那種謙卑虔誠的昔時生活態度。

從小吃慣甜甜圈、蘋果派、黑森林蛋糕、提拉米蘇的一代,可能沒這般糕餅情懷,但還好有這本書,讓前人對老糕餅的感動與敬意有機會繼續交棒接力;此外,本書也為目前致力於創作地方特色糕餅的師傅與店家另闢專頁,召喚更多識貨的支持者,一起打造未來老字號。

作者提出,就像日本「茶道」一樣,台灣糕餅也足以發展一套自己的「餅道」,教人用心深入細品,嚐出台灣特有生活風華,而且相信只要有機會,來日「漢餅配烏龍茶」也可能蔚為風潮,不讓西式午茶獨霸天下。

看來,這本書可不也是給台灣新一代糕餅夢想家的激勵之書!

知名部落客的賞味真心話

◎查理王(學學文創志業 發展長):
《台灣糕餅50味》讓我想起了「電視冠軍」甘味女王坪井由美子曾說,「熱情是探索神秘世界最重要的力量,一再地探訪與追尋下,世界會以最豐富美麗的風貌呈現在妳面前!」張尊禎領我們一同懷著怦然心動的懷舊熱情,在看似尋常的台灣傳統糕點裡,重新發現躍然舌上的新生命!

◎米果(作家)
台灣糕餅封存了歲月與鄉愁的深邃滋味,猶有喜慶與人情的加持,如此縝密的尋味,把舌尖的記憶都喚醒了!

◎工頭堅(國際領隊/行腳節目主持人)
如果我們要向世界介紹台灣,除了自然美景、民俗慶典,更值得推薦的就是本書中獨具特色與人文背景的的糕餅。

 

- 回到頁首 -

我喜歡它多層次的油酥皮,尤其是加了滷肉的,油脂加熱會滲透到綠豆沙餡內,吃起來口感細緻不哽喉,也更能烘托出綠豆沙的清香!

綠豆椪是我家每年中秋節必備的月餅,可能因為家住台北士林的地緣關係,每次都指名買郭元益,對父親及阿嬤而言,小小白白的綠豆椪正代表一年一度的中秋明月,只有吃了它,才等於過了這個節。

內包香濃綠豆沙的「綠豆椪」,可說是台式月餅的代表。所謂「台式月餅」,指的是油酥餅皮的做法。利用一層油酥、一層油皮遇熱膨脹的原理,烤過以後餅皮會撐開呈現雪花片片的層次,有人稱為「翻毛」,意思是像羽毛一樣,風一吹拂便翻飛起來,用來形容餅皮多層次的飄逸感,這種做法和口感與廣式月餅鬆軟的餅皮大異其趣。

綠豆椪和鳳梨酥一樣,相當受到民眾的喜愛,目前幾乎是每家餅店都有的產品,但想一探綠豆椪的奧秘,就非等到發源地台中豐原不可。

雪花單面煎 淨白多層次

素有「糕餅故鄉」之稱的豐原,在短短數百公尺的中正路上,幾十家糕餅店比鄰而設,除了全台連鎖性餅店外,還有更多在地生根的店家,如老雪花齋、雪花齋、義華、薔薇派、寶泉、聯翔等,這些店家至少都有二十年以上的歷史。老雪花齋是其中執牛耳者,據第二代老闆呂松吉表示,綠豆椪是他父親呂水研發單面煎的試驗品,由於外形圓潤雪白像乒乓球一樣,而得此名;「ㄆㄥˋ」以台語發音,是指烘烤後餅皮中央凸起的樣貌。

「以前餅的烘烤都使用木炭,火力不均勻、火候不好控制,為讓餅能平均受熱、煎熟,必須不斷的翻面以防止焦黑,久而久之、一代傳一代煎餅時就使用雙面煎。有一次餅店生意太好,有幾個餅忘了翻面烤,結果出爐的餅皮雪白、中央微微凸起。我父親呂水認為,餅能煎熟就好,既然單面煎的餅較為漂亮,為何一定要用雙面煎?於是他著手一試。剛開始為了怕實驗失敗造成浪費,先去除原本包有肉角的內餡,只純用綠豆沙,並將尺寸縮小,以油酥皮包裹後送進爐內採單面烘烤,結果烤出的成品猶如一顆乒乓球、小小白白的,相當可愛。由於是試驗品,就隨意放於店內,想不到卻引來顧客的注意,紛紛詢問產品名稱,於是就依照外形特徵隨口說出綠豆ㄆㄥˋ三個字。」

這便是綠豆椪的由來;也是雪花齋最負盛名的產品──「雪花餅」的別名。

餅中現詩意 文人雅士讚歎

「雪花餅」餅如其名,不僅外形淨白圓潤,還有薄透如片片雪花的層層餅皮,包著綠豆、芝麻、豬肉、紅蔥頭等製成的內餡。不過,通常我們所買到的雪花餅,都已經過包裝擠壓,所以切開後,並看不太出來成形時餅皮細緻的層次。其實,依照一層油皮一層油酥的製作原理,擀平後拉直、捲起經烘烤,約可形成七至八層的餅皮,唯有知道這個特色,才不難想像當初多位前清秀才看到這個餅後,一時吟詠出「花香天下中秋桂,雪映莊前臘月梅」的詩句,而成「雪花齋」這個詩意般的店名。

不過,真正讓雪花餅揚名海外的關鍵,是在日治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於台中舉辦的「台灣區糕餅展」中榮獲銅牌大獎,這個榮譽也因此奠定了雪花齋在台灣糕餅業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犁記雙面煎 酥脆味香濃

另一家同樣位於台中地區的傳統老店──犁記餅店,雖然店面不開在豐原市區,而在神岡鄉,卻經常被消費者拿來與雪花齋相提並論。

這兩家老字號皆以製作漢餅為主,所出品的月餅各有特色、也各自有擁護者。其最大差別在於烘烤方式的不同,犁記月餅採「雙面煎」,使餅皮兩面都帶有酥脆的口感;而雪花齋則以單面式烘烤,製作出雪白凸起、層次豐富的餅皮。至於內餡雖然同樣以滷肉、綠豆沙、紅蔥頭、豬油為料,但犁記將豬肉與蔥先炸過,因此味道香、肉塊酥;而老雪花齋則在二十多年前將內餡原有的小塊肥肉改為肉醬,以迎合現代消費者淡食的健康需求。兩者做法雖不相同,但都吃不出肥肉的油膩感。

根據我的比較:一個是豬肉味香、一個是油蔥味濃;一個是餅皮金黃酥脆、一個是餅皮層次豐富,兩者的風味截然不同,究竟何者較合乎自己的口味?消費者只有親自嘗試才知道了。

犁記第四代張煥昇強調,他們自家產品名稱叫做「月餅」,是傳統的台式月餅口味,而不是「綠豆椪」;所謂綠豆椪是指裡面只有綠豆沙、沒有包肉。而且就外形上來看,由於餅先壓扁再經過兩面烘烤而呈現焦黃的扁平狀,確實與雪白圓凸的綠豆椪明顯有別,但消費者通常都分不清,對於以綠豆沙為主的產品,大多直稱它為「綠豆椪」。

當綠豆椪遇上李白與蘇東坡

就「綠豆椪」的演變來看,早期經濟作物貧乏,製餅原料取得有限,因此包的是純綠豆沙的內餡,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好轉,才加入滷肉、紅蔥頭,成了台式口味的「滷肉豆沙」;再加上咖哩,就是風味獨具的「咖哩酥」。

就我所見,咖哩酥多於北部出現;許多人慕名基隆李鵠的鳳梨酥,我卻獨鍾它的咖哩酥,雖說咖哩味略搶過了綠豆沙的香氣,但有一股獨特的異國滋味,開脾且不甜膩。

高雄舊振南餅店的綠豆椪,則在傳統中創發出新意。老闆李雄慶認為台灣夏天長,綠豆椪吃起來口感清爽不油膩,與茶一起食用相當搭配,因此特選上等綠豆仁為原料,由製餅老師傅依循祖訓,經過多道繁複的蒸、炊、煮、拌入油品的手續,因應消費者不同需求,研發出純素、滷肉、香菇、蛋黃四種口味。

有意思的是,他將純素綠豆椪稱為「李白」;加了滷肉的稱為「蘇東坡」;另外再針對喜歡內含多種素材的素食者推出香菇口味,強調是低鹽、低脂、低糖、低熱量、低膽固醇的產品。雖然其中的綠豆餡都是一樣的,區別只在於油品不同而已,卻能一舉擄獲葷、素飲食的人口;更因為別具巧思的命名,加深了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印象。

想不到一個簡單的綠豆椪也能有這麼多變化吧!它不僅是台灣人心目中的月餅首選,也是我愛吃的餅食之一,我喜歡它多層次的油酥皮,尤其是加了滷肉的綠豆椪,油脂加熱會滲透到綠豆沙餡內,吃起來口感細緻不哽喉,也更能烘托出綠豆沙的清香!

文人士紳牽成的糕餅之鄉
豐原地區糕餅業為何會如此興盛?除了擁有製餅所需的一流技術、乾淨的水質與上好的原料之外,最重要的是這裡得到有錢有閒、懂得吃也買得起的名門望族的支持。由於文人士紳之間交際往來常以糕餅相贈、在茶餘飯後也少不了食用糕餅茶點來助興,於是在這些人的推波助瀾下,間接地促成了糕餅店的成立。
犁記、雪花齋這兩家歷史悠久的餅店,便在這種背景之下於清末時創立。「犁記」創始人張林犁,原在神岡大夫第的林宅當總鋪師,受到貢生林振芳的鼓勵才開始製作糕餅販賣。而「雪花齋」創始人呂水,也是受到地方士紳陳德全的青睞,受聘為家中大廚,並在其協助下成立餅鋪。

李鵠餅店
地址:基隆市仁三路90號
電話:(02)2422-3007
價格:綠豆椪22元/個;咖哩酥28元/個
第一代以綠豆椪打下基礎;第二代則嘗試將豬絞肉以及咖哩粉加進豆沙餡中,成了風味獨特的咖哩酥。第三代改良舊式鳳梨酥外皮脆硬且易黏牙的缺點,成為大受歡迎的新產品。

犁記餅店
地址:台中縣神岡鄉社口村中山路520號
電話:(04)2562-7135
價格:55元/個
創設於西元1894年,以獨創雙面煎的「酥皮台式月餅」風靡全台,與豐原「雪花齋」並列為台灣中部兩大知名的百年糕餅老店。目前犁記仍堅持父傳子、不找合夥人、不公開秘方,因此想吃犁記月餅的民眾,還得認明全台僅此社口一家,絕無分店。

老雪花齋餅行
地址:台中縣豐原市中正路212巷1號
電話:(04)2522-2713
價格:55元/個
「雪花齋」為呂水於西元1900年創立,以雪花餅、冰沙餅及紅燒餅聞名。1959年,雪花齋一分為二,由長子、次子繼承中正路老店;呂水則協同幼子呂松吉於中正路212巷另起爐灶;為使兩家店名有所區別,便在新設的店面加個「老」字,儼然有對外宣示老創始人在此的意味,形成「雪花齋」與「老雪花齋」並立的情形。雖說系出同門,但兩家店的做法、口味不盡相同,也各有愛好者。老雪花齋在呂松吉的經營下,朝著「專業漢餅」的形象邁進,現已由第三代接手,並於2007年正式成立台中崇德分店,以服務廣大的消費者,展現了百年老店再出發的魄力與氣度。

舊振南餅店
地址:高雄市中正四路84號
電話:(07)288-8202
價格:50元/個
產品分為手工伴手禮以及喜餅兩大部分,其中手工伴手禮包括綠豆椪、鳳梨酥、打狗酥等商品,深受國內外歡迎。積極於各大百貨公司、高鐵站設櫃,成功打出品牌形象。


— 摘自《台灣糕餅50味》品味篇「古早風味餅」

- 回到頁首 -

講求實用的糕餅印模,其多樣的造型與圖案,反應了民俗信仰與節慶文化的傳統意象。糕餅除了作為食品,在宗教祭祀上也常被拿來當作供奉神鬼的祭品,因此其上的紋飾圖案多半採用迎福納祥的題材,這些取自大自然界及人物神話故事中象徵吉祥與喜慶的紋飾,不僅具有裝飾功能,更充滿了民間對生活的期待以及追求幸福的人生觀。

吉祥動物崇拜

龜,是粿印中最常使用的圖案,中國人對龜文化的崇拜可上溯自遠古時代,長壽為其主要特徵;其次是魚形紋,因魚與「餘」諧音,所以民間常用魚來象徵「富貴有餘」、「年年有餘」,常見有鯉魚、鯛魚、金魚,形體多做成張鰭翹尾的優游姿態。在訂婚禮餅「囍」字兩旁最常見的就是龍、鳳相對的圖案,寓意「龍鳳呈祥」;龍的神奇威武與鳳的豔麗美妙,恰好構成了人們意念中美好與祥瑞的生動組合。

瓜果花草紋飾

植物紋飾被運用得相當廣泛,可細分成瓜果與花草兩大類。瓜果類中以桃、石榴、佛手、荔枝、鳳梨、葫蘆等為常見題材。而花草紋則多作為周邊的裝飾圖案,常見花卉如牡丹、菊花、梅花、桃花、蓮花等;葉紋如松針、藤卷、瓜蔓、卷草、竹葉等,具有綿延、吉祥、長青、富貴的意涵。

 

人物祈福教化

人物紋飾的運用,多半具有祈福與教化的用意,一般以福祿壽三星及狀元衣錦還鄉的圖案居多。由於古代科舉放榜接近中秋,民間為討個吉利,常有「搏狀元餅」的習俗,此習俗早期在台灣中南部較為常見,現今雖然中秋吃狀元餅的風氣不再,但也有餅店業者將其圖案運用在訂婚大餅上,如北港一地就以狀元餅聞名。

文字圖像藝術

中國文字極具有圖像藝術之美,如「囍」、「壽」二字,所要表達的意涵直接而明白;在糕印中也常見春、恭、喜、年、財、發等單一吉祥字的刻印。此外,還有一些宗教法器圖案,如蕉葉元寶、葫蘆、如意,多成組的應用在餅印周邊。

— 摘自《台灣糕餅50味》藝術篇

- 回到頁首 -

93巷•人文空間 周五悅讀夜「4月生活風格」講座

「舌尖上的懷舊旅行—台灣餅•古早味」

鳳梨酥、綠豆椪、鳳眼糕、米粩……你最喜歡哪一味?苗栗肚臍餅、宜蘭金棗酥、花蓮唱片餅、彰化卦山燒……你嚐過哪幾種?

讓糕餅達人張尊禎帶著大家回憶更多的糕餅故事,從文化意涵、歲時節慶、生活禮俗、藝術美感、口感滋味多角度探討台灣200多年的糕餅發展作法,體會作餅人的用心,透過講座,讓您經歷一趟口齒留香的懷舊旅行。

時間:2009年4月10日(五)晚上7:30∼9:00
地點:人文空間二樓(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2樓)
收費:單場200元(報到時贈送200元抵用券,一個月內可於人文空間購書或餐飲使用)
報名:請洽人文空間櫃台02-25095085轉753、754,或直接線上報名

※現場備有精緻糕餅品嚐,由贊助

誠品巡迴賞味講座

舌尖上的懷舊旅行─台灣糕餅50味

糕餅達人張尊禎跑遍台灣大小城鎮,到處尋訪堅持做好糕餅的店家,挖掘一個又一個珍貴的人情故事與技術撇步,透過講座帶領我們把舌尖的記憶喚醒,回憶糕餅的時光滋味。

2009/5/15(五)20:00-21:00 誠品台大店B1文學書區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
2009/5/16(六)15:00-16:00 誠品台南店B1書區舞台 (台南市長榮路一段181號B1)
2009/5/16(六)20:00-21:00 誠品高雄夢時代店3F書區 (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3F)
2009/5/23(六)15:00-16:00 誠品新竹店中庭 (新竹市信義街68號B1)
2009/5/23(六)20:00-21:00 誠品台中園道店3F書區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3F)

※現場備有精選糕點品嚐,歡迎一起來體驗舌尖的懷舊旅行!
※感謝提供(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有獎徵文:你最難忘的糕餅記憶

舌尖上的懷舊旅行:好吃部落客糕餅記憶美味接力,等你來分享!

記憶中有沒有難以忘懷的臺灣糕餅的滋味?若以糕餅送禮,你會選50味裡的哪一種?

歡迎在自己的部落格以「舌尖上的懷舊滋味,我的糕餅記憶」為題寫文(文長至少200字),並在自己的部落格貼上「台灣糕餅50味」串聯貼紙。

◆活動辦法:將已貼文的部落格網址、名稱、真實姓名、電話、郵寄地址,email到 planpub@ylib.com 遠流企劃部。
◆活動時間:即日起到2009年4月30日(四)止
◆獎勵辦法:由作者與編輯台選出20名,贈送《台灣糕餅50味》新書乙本。
◆得獎名單:於2009年5月15日公佈於 遠流博識網「舌尖上的懷舊旅行」部落格

- 回到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