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商業廣告 (此為系統通知信,請勿直接回覆。若有任何問題,請寄至service@sa.ylib.com  
 
2011/9/16 第252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Easy Learn

哈啾∼塵蟎在想你!

  深度報導 蚊到人血香
  發燒新鮮事 大腸桿菌軍團來了   
  好康報報

踏上古絲路 發現新大陸

  本月活動 思考,是人類專屬的智慧?

哈啾∼塵蟎在想你!

文/呂怡貞
審稿/台大昆蟲系榮譽教授 徐爾烈,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榮譽理事長 徐世達

台灣居家常見的過敏原以塵蟎最多,約佔90%以上,令過敏患者的生活產生極大困擾。

台灣位於亞熱帶,海島型氣候終年溫暖潮濕,人口與住家密集,是塵蟎繁殖生長的理想環境。惟有認識塵蟎,根據其習性改善居家環境,方能使這個令人頭疼的小生物遠離,讓過敏患者也能享有健康生活。  

塵蟎不是昆蟲 到底什麼來頭?

蟎類(mite)約有四萬種,分佈於世界各地。人類生活範圍常出現的蟎類,有以人畜皮屑和毛髮為主食的室塵蟎、寄生於穀物的膨腹蒲蟎、倉儲室裡的黴蟎、寄生於鼠類的鼠蟎、寄生於鳥類的鳥刺蟎、土壤中的甲蟎等。蟎類在生物分類為節肢動物門蜘蛛綱蜱蟎亞綱,並非昆蟲,是蜘蛛與蜱的近親,有八隻腳。台灣常見的室塵蟎有16種,以屋塵蟎(歐洲室塵蟎)最多,佔55~75%,粉塵蟎(美洲室塵蟎)次之。

蟎的食性複雜,舉凡一般有機物,例如人類或動物脫落的皮屑與毛髮、動植物纖維、昆蟲碎屑、植物、黴菌、酵母菌等,都是其食物來源(有的蟎類也會吃無機鹽類)。當食物供應不足時,塵蟎連自己的排泄物甚至同族的屍體都吃。

1960年代,胡佛斯特(Reindert. Voorhorst)等人發現室塵蟎會使人類過敏,人們也發現某些蟎類對農業亦有威脅,例如植食蟎會吸食植物汁液使其在幼芽期捲曲、破壞果實表皮使水果變色(如俗稱的火燒柑)、腐蝕中藥材成粉狀,弗氏無爪蟎則會危害糧庫中的穀物。但蟎類不全是害蟲,如捕食蟎便是植食蟎的天敵,1970年代美國曾大量釋放以防治吃食草莓的葉蟎 。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蚊到人血香

撰文╱卡爾森(John R. Carlson)、卡瑞(Allison F. Carey)
翻譯/林雅玲

蚊子如何找到人類來吸血?了解箇中奧妙,就能夠開發更好的蚊子誘餌和驅蟲劑,阻止瘧疾傳播。

重點提要
■科學家還沒完全了解蚊子如何辨認環境中人類呼吸與汗水的氣味。
■作者將蚊子基因轉殖到實驗果蠅並產生嗅覺受體,以測試果蠅對110種氣味的感受度。實驗顯示有些蚊子嗅覺受體對人類氣味非常敏感。
■如果找出能干擾或抑制這些氣味受體的方法,就可以改良誘蚊劑和驅蟲劑,以遏止瘧疾的傳播。

蚊子擁有超強的嗅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傳播瘧疾的蚊子,能精準找到人類血液,牠們追蹤人類呼吸與汗水的氣味,並迅速將口器刺進人類皮膚。當蚊子進食時,瘧原蟲會從蚊子的唾液經由傷口傳入人體,度過後半生。有的蚊子偏好叮咬不同物種,例如牛或鳥類。有時蚊子似乎會偏好目標族群內的特定個體,夏天烤肉時;有人會被無情地攻擊,但是其他人卻沒事;還有些蚊子可以遠在50公尺外聞到目標。

如果研究人員更了解蚊子嗅覺系統的運作方式,知道牠們如何準確偵測血液裡特殊的揮發性化學分子,應該能開發更新、更有效的工具以避免叮咬,也就是掩蓋這些味道或「干擾」蚊子的嗅覺「雷達」。在非洲和許多地方,每年就有將近100萬人感染瘧疾而死亡。

很多研究人員正努力阻擋瘧疾散播,我們也是其中之一。最近,我們很欣慰終於獲得令人振奮的成果:了解攜帶瘧原蟲的瘧蚊(Anopheles gambiae)如何偵測人類身上的味道。這些發現可以用來發展驅蟲劑和誘餌劑,能和其他預防瘧疾的措施(例如蚊帳與將來的疫苗)互補。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5期9月號】

 

大腸桿菌軍團來了

撰文╱高曼(Christine Gorman)
翻譯/張亦葳

一種常見腸道微生物的有毒菌株,正在大量增加。

如果有任何細菌的全名是家喻戶曉的,應該就屬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菌株。它曾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包括美國連鎖速食店「箱中傑克」(Jack in the Box)的漢堡、塔可鐘(Taco Bell)的萵苣和包裝販售的菠菜。現在,大腸桿菌O157:H7菌株的光環,逐漸被更致命的菌株搶走,那些菌株是平常屬於益菌的腸道微生物。今年春天,一種最近才確認的大腸桿菌O104:H4菌株在歐洲奪走幾十條人命,並且讓幾百人住進醫院。美國疾病防制中心(CDC)目前正追蹤至少六種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 toxin E. coli),這些菌株像O104:H4和O157:H7菌株一樣,能引起出血性腹瀉,甚至有更嚴重的病例是導致腎衰竭死亡。以下是今年春天重大新聞中你可能沒注意到的一些驚人事實。

 

1. 抗生素會使大腸桿菌感染惡化。施以抗生素,包括賽普洛(Cipro)在內的氟口奎諾酮類(fluoroquinolone)抗生素,能讓感染任何一種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人喪命,原因是當這種細菌死亡時會釋出大量毒素。所幸,有一類稱做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的藥物,似乎不會導致大量毒素的釋放,不過這類藥物通常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能使用。這就是為什麼出門旅行的人就算隨身攜帶抗生素以防萬一,若發生出血性腹瀉症狀時也不應自行用藥的原因。

 

2. 大腸桿菌O104:H4菌株能抵抗至少14種抗生素。原因至今依然成謎,尤其是這些藥物中有許多通常並不用來治療大腸桿菌的感染。因此,無論這種細菌或其他與它們交換了遺傳物質的細菌,一定曾在充斥抗生素的環境中生活過,可能是醫院或農田。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5期9月號】


 

------------------------------------------------------------------------------------------------

------------------------------------------------------------------------------------------------

9/26台北場、9/27台南場,歡迎報名參加 !
詳細活動網址:http://www.ylib.com/hotsale/Jeopardy/activity.asp

------------------------------------------------------------------------------------------------

------------------------------------------------------------------------------------------------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11年9月號

1.袋獾末日:會傳染的癌症(本期雜誌P.58)
2.從蚊子生理到疾病防治(本期雜誌P.86)
3.酵母菌看盡真核細胞(本期雜誌P.98)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 (02) 2392-6899# 888   傳真 :(02) 2356-4929.2356-8490
網站
sa.ylib.com/ 部落格 blog.ylib.com/sa 粉絲團 facebook.com/ylib.sa 服務信箱 service@sa.ylib.com
 


Copyright c 2003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TIFIC AMERICAN" is a registered trade name own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Inc., New York. It is used under license by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