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被尊稱為「音樂之父」,他的音樂歷經數百年、早已成為人類文明的瑰寶,讓小朋友儘早開始接觸並熟悉巴哈的音樂,等於就是讓小朋友儘早擁抱人類的寶藏,在豐富的音樂中成長。
其次,巴哈的音樂兼具科學與美學、理性與感性。人道主義者、也是諾貝爾獎得主史懷哲醫生更稱譽巴哈的音樂是「聖經的第五部福音書」,充滿了靈性。巴哈音樂的特質,不就是我們現代生活所缺乏的部份嗎?現代人講究左腦與右腦的均衡、要有 IQ 更要有 EQ 、工作與休閒並重等等,事事都要兼顧卻常事與願違。簡單說來,我們身處的是一個追求平衡卻又極度失衡的世界。
我們能給孩子最大的財富,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要給他們心靈的平和與自由。聽巴哈的音樂,你會發現原來早在 18 世紀,巴哈就已經在他的樂章中寫下了 21 世紀人類的困惑、並給予答案。
【巴哈:平均律鋼琴曲集】
★古典樂史上無可取代的「舊約聖經」
★巴哈所有鍵盤作曲中最出色的傑作
★人類音樂史上影響最深的作品之一
【巴哈:平均律鋼琴曲集】 不但是「音樂之父」巴哈所有鍵盤作品中最為出色的傑作,它更被十九世紀大指揮家-畢羅譽為古典樂界的「舊約聖經」。由於【平均律鋼琴曲集】的誕生實為巴哈為其長子威廉.費德曼.巴哈所寫的鋼琴教材,因此曾受此作品教育恩澤及影響的歷代音樂家們不計其數,而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也遠遠超越了音樂之父對其子殷殷企盼的教育範疇。
【巴哈:平均律鋼琴曲集】 共分為第一冊與第二冊,每冊皆由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構成,而樂曲調性則按二十四個大小調排列,將各個不同調性的演奏可能性發揮至極致,這就是【平均律鋼琴曲集】集大成之精華所在。
第一冊中最為人讚嘆與傳頌的樂章,莫過於後來被古諾(C.Gounod)當作《聖母頌》伴奏旋律的C大調「前奏曲」了。
第二冊則兼涵他早期與晚期風格,所以在形式上較為多變,也較為不依循常規,但總體來看,第二冊的賞心悅目,絕對不遜於第一冊的輪廓鮮明。
整部【巴哈:平均律鋼琴曲集】,實為首部音樂調性規則與求律法在音樂上的實踐,這套規則一直沿用到現代,絕對是人類音樂史上貢獻最大也影響最深的作品之一。兩位享譽國際的鋼琴名家-安德列.蓋瑞洛夫與喬安娜.麥克葛芮格的出色演詮再此已十況演出錄影紀錄的方式呈現,帶我們一嚐「音樂之父」留給後世最豐碩的音樂果實,此場演出,絕對是音樂初學者與音樂研究者一定要擁有與珍藏的傳世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