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糕
楊茂秀/台東師院兒文所教授
波拉蔻是目前普遍受到美國小孩、老師跟家長共同喜愛的圖畫作家。我在去年的夏天訪問過她,她的作品有二十幾本之多,我告訴她我最先看到的是《雷公糕》,而且它也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愛的一本書,她說:「我跟你一樣喜歡。」
《雷公糕》是我的女兒介紹給我看的。我女兒跟她媽媽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龍捲風,躲到第一個遇到的出口的餐廳地下室。在烏雲密佈,雷聲轟隆,大地變色的情況下,她媽媽跟她講這個故事。災難過後,她們回到家就去買了這本書,並且照著書後的食譜,烤了雷公糕。當然,那個雷公糕按照波拉蔻的說法,不算是道地的雷公糕,因為它不是在打雷的時候烤出來的。
《雷公糕》來到台灣,由名作家簡媜操刀翻譯,有些地方我覺得比原著還要好玩。但大概是因為中文的關係那雷聲總是顯得短促而快速,少掉了由遠處慢慢傳來的警告式的威嚇。但是,如果是會演奏故事的人,也就可以將那似乎是簡短的東西拉拔成真正的雷聲。
這是一本圖畫書,它用書面語言跟圖像語言配合著將故事鋪陳出來,它將美國中西部農莊裡的生活,好像搬上了舞台那樣,畫面做了相當有效的簡化。除了前後兩個單獨的畫面以外,有十五個跨頁,大部分有相當的留白,給人很自由的想像空間,但是這個想像空間裡充滿了波拉蔻說故事的聲音(她其他的書只有《傳家寶被》的留白比這本多)。我們如果先看她的圖,會發現她的圖有某一種「拙」,線條雖然非常的流暢——就像她的語言那樣子——可是色彩跟形卻有一種未經調味的菜餚的滋味。她的色彩沒有將鉛筆的軌跡蓋去,而且似乎都用麥克筆在營造。從小我們覺得麥克筆不能登上藝術的殿堂,美術老師告訴我們,麥克筆沒有辦法做混色的處理,無法表達細緻跟精準。在圖畫書的世界,Jerry
Pinkney的水彩、Don
Freeman的彩色鉛筆、Maurice
Sendak的沾水筆、Leo
Lionni和Ezra Jack Keats以及Eric
Carle的拼貼營造出的圖像,令讀者心醉神迷,而波拉蔻手上的麥克筆,則表達了另外一種細緻跟精準的圖像,將美國中西部農莊裡裡外外的生活,拙拙的拖出了原味。有人說,這本書將暴風雨來之前小孩懼怕的心理,祖母夾帶著傳統的智慧、耐心協助小孩接受自然,克服困難的用心,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同意他的說法。如果我們把文字跟圖一起來看,當她們出去看雲聽雷的時候,畫面上的動物們不管是羊或是鵝或是雞,也都仰頭觀望、傾聽。當祖母說:「這是烤雷公糕的天氣。嗯,看樣子有個暴風雨要來了。」的時候,畫面上的兩隻羊似乎也在對話。而那隻鵝媽媽,好像也在告訴四隻小鵝,天地變色的原因以及因應之道。接著,是祖母在邀請小孩從床底下出來。小孩半個身體被床單蓋住,雙腳跟屁股外露,簡直是一隻床底下的鴕鳥;而床上的貓卻仰著頭,四肢放鬆熟睡著,好像外面的雷聲是家常便飯一般。繼續我們一直翻就會發現波拉蔻將農屋內部的擺設,農莊四周的氛圍跟活動點點滴滴的呈現出來。她的人物,總是未動將動的樣子,都帶著某一種曲扭跟誇張,一種非常不自然的自然,一種俄國的猶太文化在美國的土地長出來的樣子。
在安慰小孩、鼓勵小孩的過程中,用數數來計算暴風雨的距離,小孩的祖母不斷提醒小孩還有多遠,並且帶領著她去做收集雷公糕材料的預備。「快點喲,沒多少時間了。我們幾乎找齊了所有的東西,不過,還欠幾個秘方。」從數到十開始,到九去撿蛋,到八去倉庫拿巧克力和麵粉,到七往外走去,去擠牛奶,去採蕃茄,然後回到廚房做蛋糕、烤蛋糕。當暴風雨來的時候,她們已經好整以暇在等待蛋糕的成熟。雷公糕好的時候,祖母說:「勇敢的人不會怕任何聲音,孩子。」接著她們攤開桌布,把桌子舖好,把蛋糕端出來,在上面塗上巧克力奶油糖霜。當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暴風雨就來了,而小孩的祖母,雀躍地說:「完美,太完美了!」讀到這裡,我好像看到一隻老麻雀,跳來跳去的很興奮。
在密西根悠寧市訪問波拉蔻的時候,她說:「這個小孩的勇敢,不是不怕。是怕,又去做,而這種有智慧克服懼怕,在懼怕中完成有意義的活動,乃是一種勇氣。這位老祖母,在教導小孩面對大自然的時候,心平氣和地用活動跟提醒,和陪伴來傳遞這種人面對大自然的智慧,應該成為教養的一種德行。」那時候我想,難怪她的故事、她的圖畫書會受到成人跟小孩共同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