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日本<改書系>



作者:茂呂美耶

出版日:2003/10/17

定價:240元

優惠價:79折190

關鍵字:和服武士茶道俠義怪談幕府園藝色道

  • 版權到期,恕不銷售
內容簡介


 
網路上的超級大媒人茂呂美耶,專門介紹雜駁的日本之美給中文世界,繼《物語日本》之後,新作《江戶日本》大談江戶(東京舊稱)二百多年間的俠義、怪談、幕府、情色、生活、飲食、娛樂真相,帶讀者哈日哈到日本文化的精髓。對於和服的由來、色道始祖、將軍的餐桌、園藝的特色,或是正宗江戶仔的氣質,都一清二楚!
 

 
忠臣藏 ∣∣ 赤穗四十七浪士
 
春風吹,櫻瓣飛
 
離情依依眷眷心
 
吾亦惜,吾亦戀
 
此情此意誰與訴
 
∣∣淺野長矩‧三十四歲‧辭世詩
 
序幕
 
元祿十四年(一七○一)陰曆三月十四日上午,天空微陰無雨,徐徐和風吹拂在臉上,令人昏昏欲睡。
 
這天是幕府接待天皇敕使的最後一天,所有駐江戶大名都要進城參加典禮。每位大名於進城時,身邊均有跟班的隊伍行列,有負責在隊伍前頭耍槍的槍隊,也有掌管長柄傘的侍衛,其他還有抬轎子的、身上服裝一模一樣的護衛隊等。大名行列分別從自家宅邸出發,浩浩蕩蕩一路來到江戶城。進入江戶城正門大手門後,大名行列必須在下馬橋前止步,所有大名均要在此下轎,只帶幾位貼身隨從徒步過橋再跨進三御門。三御門內有甲賀忍者百人組在守衛。
 
從大手門至下馬橋,數千名身穿禮服的武士,或聊天,或照顧馬匹,看似悠閒自得,實則秩序井然地在等待主君出城。
 
十點過後,下馬橋附近的武士團突然揚起一陣騷動。就像有人在一池靜水中拋入一塊石子,掀起一陣漣漪般,騷動一波又一波往大手門這邊滾過來。
 
「什麼事?」
 
「發生什麼事?」
 
「城內發生刃傷事件!城內松之廊發生刃傷事件!」
 
「什麼?哪個藩?是哪位大人?」
 
「松之廊發生刃傷事件!播磨赤穗藩淺野內匠頭拔刀砍傷高家吉良上野介!播磨赤穗藩…
 
…砍傷……高家吉良上野介……」
 
「……」
 
騷動越來越激烈,數千名武士喧喧嚷嚷,人喊馬嘶,漣漪化為翻天覆地的海嘯。
 

 

 
江戶時代,每逢年初,幕府會派「高家」到京都向天皇與上皇拜年,日後,天皇與上皇再派敕使、院使前往江戶城答禮。高家身分雖是旗本,官位卻與大名相等,專門負責幕府內的儀典、接待敕使公卿、代將軍參拜神社寺廟等,是世襲官職,總計二十六家,平均俸祿一千五百石。元祿十四年是五代將軍綱吉治世的時代,這時的高家首席是吉良上野介義央(「上野介」是官職,上野國是群馬縣,「介」是副縣長,「守」是縣長),俸祿二千石。
 
吉良上野介於一月十一日代表將軍出發到京都,二十八日進宮晉謁天皇。對六十一歲的老人家來說,江戶到京都的來回旅程大概相當疲憊,吉良於二月二十九日才返回江戶。而二月四日,幕府便已經決定了接待人員。依照慣例,負責接待工作的是規模三萬石至十萬石間的旁系大名。這一年的敕使接待大名是播磨赤穗藩(兵庫縣赤穗市)藩主淺野內匠頭長矩(「內匠頭」是官職,掌管器物、工匠、殿舍裝飾),院使接待大名是伊予吉田藩(愛媛縣北宇和郡)藩主伊達左京亮宗春(「左京亮」是官職,掌管京都行政,分左、右兩部署,「亮」是副部長,「大夫」是部長)。儀式指導者是吉良上野介。
 
接待儀式非常繁縟,所有費用又都是大名自己負擔,因此雖是項光榮任務,卻也是喫力不討好的工作。三十四歲的淺野內匠頭於十七歲時經歷過一次敕使接待任務,但儀式細節每年都有變化,指導者吉良上野介又遲遲不歸,只能憑記憶或請教有經驗的大名,如
 
臨深淵地自行準備。待吉良上野介回到江戶時,離敕使抵達江戶的時日僅剩十天。
 
三月十一日,敕使與院使一行人抵達江戶。接待場所是建築面積三百九十坪的「傳奏公館」(現千代田區丸之內一丁目)。接待大名的家臣必須到品川高輪迎接貴賓,一路護送貴賓至傳奏公館,大名也要親自出面待客。
 
第一天的接待,一切安然無事。
 
十二日,敕使與院使進城拜見將軍,傳達天皇與上皇的聖旨,並獻上朝廷的禮品。其後再到增上寺參拜。十三日,將軍在江戶城內舉辦能樂、餐宴,犒勞敕使。這兩天也風恬浪靜。
 
十四日,按照預定行程,敕使將接受將軍的答禮與餐會。只要渡過這一天,正式儀式就算告一段落,接下來是十天左右的觀光款待而已。
 
最後一天的儀式不但盛大且鄭重,所有大名都戴禮帽、穿禮服進城。儀式預計在十點開始。
 
九點半左右,後宮行政官 川為了向吉良確認敕使回公館的時刻,來到松之廊。因為將軍夫人命 川於今天送禮過去,他必須再度確認正確時刻。松之廊是全長約五十公尺的L字型走廊,環繞著中庭,連結將軍正式接見賓客的「大廣間」與儀式舉行場所
 
「白書院」,南側寬約三公尺半,西側寬約四公尺半,天花板高度是三公尺,走廊上鋪著榻榻米。走廊的紙門上畫著松樹海景,因而稱之為「松之廊」。
 
川來到轉角處,從此處可以望見接待大名坐在右側大廣間紙門旁,北側白書院則聚集了眾多高家與隨從。 川吩咐城內雜役小和尚去請吉良過來,湊巧吉良不在白書院,於是便叫小和尚請淺野內匠頭過來。淺野長矩馬上過來了,確認敕使回公館的時刻後,再交談了幾句,淺野又回到大廣間。這時,吉良也回來了,大概看到 川和淺野內匠頭交談的模樣,放聲說道:
 
「你們在商討什麼?有什麼問題最好直接問我,現代年輕人什麼都不懂,實在傷腦筋,也不知道出了多少洋相了……」
 
川和吉良在距離松之廊轉角處約十公尺的地方,才交談了幾句,便聽見吉良身後傳來一句嘶吼:
 
「你還記得我這些日子來的不滿嗎 」
 
吉良大吃一驚,回過頭來,還沒弄清楚狀況,額頭上已挨了一刀。慌亂之餘,轉身想逃到川背後,不料背部又中了一刀。
 
川見手執護身刀抓狂的人是淺野內匠頭,趕忙緊緊抱住內匠頭,喝道:
 
「淺野大人,此處是殿內,你瘋了 」
 
「放手!念在武士之情,請放手!」
 
然而,其他高家與隨從已察覺騷動,紛紛趕過來。事件就這樣閉幕了,前後不過十分鐘。
 
根據 川記載的日記《 川氏筆記》,淺野內匠頭被擒後,依然面無人色地大聲呼叫:
 
「我對上野介一直懷恨在心,明知是殿內,明知我的行為大逆不道,但還是忍無可忍,
 
這口氣非吐不可!」
 
******
 
松之廊事件發生時,五代將軍綱吉為了接見敕使,剛好在淨身沐浴。幾位內閣官員「老中」沒人敢向將軍報告,最後決定由將軍心腹柳澤吉保去請示。待將軍沐浴完畢,換穿了禮服後,柳澤才簡短報告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綱吉勃然大怒,馬上下令將儀式場所轉移至「黑書院」,並命其他大名接替淺野內匠頭的職務。這期間,淺野暫時移送至田村右京大夫宅邸內軟禁。儀式只延遲了片刻,一切還是依計行事。就在將軍進行儀式的同時,三位監察官也各自扼要審問了事件相關人士。
 
「上野介沒有拔刀,是內匠頭單方抓狂砍殺過來。」唯一的目擊者 川的主要證言。
 
「敝人活到這個年紀,從未得罪過任何人,內匠頭為什麼會那樣做,敝人實在無法理解。
 
應該是一時神經錯亂吧,因而敝人才沒拔刀應戰。」吉良義央的證言。
 
「在下無可申辯,更無意與殿下作對,這完全出於私怨,在下甘受任何懲罰。唯獨一件事令人懸念,上野介的傷口到底如何呢?似乎只是輕傷……」淺野長矩的證言。
 
如果監察官在此時據實回答,或許事件的流程會整個改觀,但監察官深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身為一國之主的淺野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蠢事。於是,基於武士之情,回道:
 
「的確不是重傷,不過,吉良上野介年紀也大了,傷口又是頭部,恐怕很難講……」
 
內匠頭聽畢,開心地笑笑,鬆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在下便沒話可說了。一切悉聽尊便。」
 
然事實又是如何呢?吉良不過在額頭縫了六針,背部縫了三針而已。內匠頭若是知道事實,是不是會痛心疾首地坦白道出他的私怨?要不,至少也會留下令人心服的辯解吧。
 
確認過仇敵的傷勢後,淺野長矩宛如剔出長久鯁在喉頭的魚刺,三緘其口不再作任何辯解。
 
下午兩點左右,田村家派來的轎子抵達。淺野內匠頭坐進去後,轎子不但上了鎖,外層還套上網,而且是從平川門旁的「不淨門」出城,跟隨轎子的武士多達百名,全然是罪犯待遇。不淨門是後宮婢女的出入口,也是城內罪犯與屍體的出口,幕府治世二百六十五年之間,只有淺野長矩和「繪島‧生島醜聞」事件中後宮首席女官繪島兩人自這道門出城。
 
下午四點左右,將軍召集內閣官員商討淺野的處分。綱吉一開口便下令要淺野切腹,但每位官員都委婉勸說先進行審訊再宣判罪名。將軍怫然不悅地離座。不久,私下召喚當月值班行政的官員,再度下令。如此一來,便沒有任何官員敢開口勸諫了。五代將軍德川綱吉上任初期,是位明君,卻也因為太能幹,反倒造成君命不可違的專政結果。
 
在田村宅邸待命的淺野,大概做夢也想不到將軍竟會如此迅速地下達判決。依照綱吉平日的辦事方式,每逢內閣官員請他在死刑判決書上蓋章時,總是要拖個四、五天才肯蓋章。換句話說,五代將軍並非草菅人命的君主。那麼,淺野長矩內心是否懷抱著將軍會親自審判這宗事件的期待?因而才緘口如瓶?
 
內匠頭在軟禁房間內,曾經要求酒與菸草,卻都遭受拒絕,只允許喝茶。連寫封信給家臣安排後事的自由也被剝奪,最後只留下簡短的口信:
 
「有關此事,本應於事前便讓大家知道原委,今天的行為實係情非得已。想必大家一定不知就裡。」
 
五點左右,監察官一行人來到田村宅邸。田村本來已準備好切腹房間,正史庄田下總守卻以上命為由,將切腹場所移轉至院子櫻花樹下。副使多門與大久保三番兩次發出抗議,卻都被正史推拒了。雖說櫻花樹下的切腹場所鋪著兩張榻榻米,榻榻米上又鋪著毛氈,三方與上空都圍著帷幕,但對一位規模五萬三千五百石、官位從五品下的大名來說,的確過於簡陋。其後,淺野嫡系發出正式抗議,十九日,庄田便被罷職了。庄田是「淺野事件」的首位犧牲者。
 
這時代的切腹方式與戰國時代不同,只是做個樣子而已。當切腹者俯身取面前的短刀或代用品扇子時,負責斬首的「介錯人」也會同時揮下長刀。一國之主淺野長矩便如此地與世長辭,留下一個偌大問號給家臣與後人。
 
同樣是五點左右,兩名淺野內匠頭的貼身侍衛也搭上快轎自江戶出發。江戶至赤穗大約六百二十公里,一般旅人通常要花十六、七天才能抵達,但快轎是晝夜不停奔跑,由四個轎夫抬轎,每抵達一個驛站,便立即換轎夫,繼續趕路,因而坐在轎子裡的人比抬轎
 
子的轎夫還要疲累,可以說是賣命的工作。當天夜晚,在得知主君已切腹後,赤穗藩江戶宅邸又派出兩頂快轎,沿著東海道日以繼夜地一路往西直奔赤穗……。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blog.pragmos.it amoxil dose

作者.譯者簡介

茂呂美耶
 
(Moro Miya),日本埼玉縣人,生於台灣高雄市,國中畢業後返日。1986年至1988年曾在中國鄭州大學留學兩年。水瓶座的讀書人。因想在中文與日文圈之間架一座橋,而翻譯、寫文章。在網路上的暱稱是「Miya」,像是鄰家大姊,談日本文化就像話家常般的親切自然,長期製作主持【日本文化物語】網站:http://www.iris.dti.ne.jp/~o-miya/japan/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blog.pragmos.it amoxil dose

目錄

序文/吳念真 8
 
飲食
 
速食都市 14
 
江戶美食 19
 
河豚與偷情 23
 
山芋與大黑 28
 
牡丹紅葉鍋 32
 
便當苦,誰人知 35
 
將軍的餐桌 38
 
生活
 
和服 50
 
女人的天性 54
 
長屋 58
 
明日黃花 64
 
江戶仔氣質 68
 
寺子屋 72
 
情色
 
大江戶戀愛 80
 
你愛我嗎?||初戀篇 86
 
你愛我嗎?||夜這篇 91
 
你愛我嗎?||眾道篇 98
 
你愛我嗎?||心中篇 106
 
色道始祖‧吉原 112
 
娛樂
 
園藝 130
 
寫樂是誰? 138
 
茶道 147
 
相撲 152
 
庶民旅遊 158
 
幕府
 
歷代將軍 168
 
參勤交代 189
 
俠義
 
忠臣藏||赤穗四十七浪士 196
 
怪談
 
半七捕物帳〈堪平之死〉/岡本綺堂 240
 
附錄一 江戶時代天皇年號與西元簡易對照 266
 
附錄二 江戶時代歷任德川幕府將軍 269
 
主要參考文獻 270
 

精彩試閱

忠臣藏 ∣∣ 赤穗四十七浪士
 
春風吹,櫻瓣飛
 
離情依依眷眷心
 
吾亦惜,吾亦戀
 
此情此意誰與訴
 
∣∣淺野長矩‧三十四歲‧辭世詩
 
序幕
 
元祿十四年(一七○一)陰曆三月十四日上午,天空微陰無雨,徐徐和風吹拂在臉上,
 
令人昏昏欲睡。
 
這天是幕府接待天皇敕使的最後一天,所有駐江戶大名都要進城參加典禮。每位大名於
 
進城時,身邊均有跟班的隊伍行列,有負責在隊伍前頭耍槍的槍隊,也有掌管長柄傘的
 
侍衛,其他還有抬轎子的、身上服裝一模一樣的護衛隊等。大名行列分別從自家宅邸出
 
發,浩浩蕩蕩一路來到江戶城。進入江戶城正門大手門後,大名行列必須在下馬橋前止
 
步,所有大名均要在此下轎,只帶幾位貼身隨從徒步過橋再跨進三御門。三御門內有甲
 
賀忍者百人組在守衛。
 
從大手門至下馬橋,數千名身穿禮服的武士,或聊天,或照顧馬匹,看似悠閒自得,實
 
則秩序井然地在等待主君出城。
 
十點過後,下馬橋附近的武士團突然揚起一陣騷動。就像有人在一池靜水中拋入一塊石
 
子,掀起一陣漣漪般,騷動一波又一波往大手門這邊滾過來。
 
「什麼事?」
 
「發生什麼事?」
 
「城內發生刃傷事件!城內松之廊發生刃傷事件!」
 
「什麼?哪個藩?是哪位大人?」
 
「松之廊發生刃傷事件!播磨赤穗藩淺野內匠頭拔刀砍傷高家吉良上野介!播磨赤穗藩…
 
…砍傷……高家吉良上野介……」
 
「……」
 
騷動越來越激烈,數千名武士喧喧嚷嚷,人喊馬嘶,漣漪化為翻天覆地的海嘯。
 

 

 
江戶時代,每逢年初,幕府會派「高家」到京都向天皇與上皇拜年,日後,天皇與上皇
 
再派敕使、院使前往江戶城答禮。高家身分雖是旗本,官位卻與大名相等,專門負責幕
 
府內的儀典、接待敕使公卿、代將軍參拜神社寺廟等,是世襲官職,總計二十六家,平
 
均俸祿一千五百石。元祿十四年是五代將軍綱吉治世的時代,這時的高家首席是吉良上
 
野介義央(「上野介」是官職,上野國是群馬縣,「介」是副縣長,「守」是縣長),
 
俸祿二千石。
 
吉良上野介於一月十一日代表將軍出發到京都,二十八日進宮晉謁天皇。對六十一歲的
 
老人家來說,江戶到京都的來回旅程大概相當疲憊,吉良於二月二十九日才返回江戶。
 
而二月四日,幕府便已經決定了接待人員。依照慣例,負責接待工作的是規模三萬石至
 
十萬石之間的旁系大名。這一年的敕使接待大名是播磨赤穗藩(兵庫縣赤穗市)藩主淺
 
野內匠頭長矩(「內匠頭」是官職,掌管器物、工匠、殿舍裝飾),院使接待大名是伊
 
予吉田藩(愛媛縣北宇和郡)藩主伊達左京亮宗春(「左京亮」是官職,掌管京都行政,
 
分左、右兩部署,「亮」是副部長,「大夫」是部長)。儀式指導者是吉良上野介。
 
接待儀式非常繁縟,所有費用又都是大名自己負擔,因此雖是項光榮任務,卻也是喫力
 
不討好的工作。三十四歲的淺野內匠頭於十七歲時經歷過一次敕使接待任務,但儀式細
 
節每年都有變化,指導者吉良上野介又遲遲不歸,只能憑記憶或請教有經驗的大名,如
 
臨深淵地自行準備。待吉良上野介回到江戶時,離敕使抵達江戶的時日僅剩十天。
 
三月十一日,敕使與院使一行人抵達江戶。接待場所是建築面積三百九十坪的「傳奏公
 
館」(現千代田區丸之內一丁目)。接待大名的家臣必須到品川高輪迎接貴賓,一路護
 
送貴賓至傳奏公館,大名也要親自出面待客。
 
第一天的接待,一切安然無事。
 
十二日,敕使與院使進城拜見將軍,傳達天皇與上皇的聖旨,並獻上朝廷的禮品。其後
 
再到增上寺參拜。十三日,將軍在江戶城內舉辦能樂、餐宴,犒勞敕使。這兩天也風恬
 
浪靜。
 
十四日,按照預定行程,敕使將接受將軍的答禮與餐會。只要渡過這一天,正式儀式就
 
算告一段落,接下來是十天左右的觀光款待而已。
 
最後一天的儀式不但盛大且鄭重,所有大名都戴禮帽、穿禮服進城。儀式預計在十點開
 
始。
 
九點半左右,後宮行政官 川為了向吉良確認敕使回公館的時刻,來到松之廊。因為
 
將軍夫人命 川於今天送禮過去,他必須再度確認正確時刻。松之廊是全長約五十公
 
尺的L字型走廊,環繞著中庭,連結將軍正式接見賓客的「大廣間」與儀式舉行場所
 
「白書院」,南側寬約三公尺半,西側寬約四公尺半,天花板高度是三公尺,走廊上鋪
 
著榻榻米。走廊的紙門上畫著松樹海景,因而稱之為「松之廊」。
 
川來到轉角處,從此處可以望見接待大名坐在右側大廣間紙門旁,北側白書院則聚
 
集了眾多高家與隨從。 川吩咐城內雜役小和尚去請吉良過來,湊巧吉良不在白書院,
 
於是便叫小和尚請淺野內匠頭過來。淺野長矩馬上過來了,確認敕使回公館的時刻後,
 
再交談了幾句,淺野又回到大廣間。這時,吉良也回來了,大概看到 川和淺野內匠
 
頭交談的模樣,放聲說道:
 
「你們在商討什麼?有什麼問題最好直接問我,現代年輕人什麼都不懂,實在傷腦筋,
 
也不知道出了多少洋相了……」
 
川和吉良在距離松之廊轉角處約十公尺的地方,才交談了幾句,便聽見吉良身後傳
 
來一句嘶吼:
 
「你還記得我這些日子來的不滿嗎 」
 
吉良大吃一驚,回過頭來,還沒弄清楚狀況,額頭上已挨了一刀。慌亂之餘,轉身想逃
 
到 川背後,不料背部又中了一刀。
 
川見手執護身刀抓狂的人是淺野內匠頭,趕忙緊緊抱住內匠頭,喝道:
 
「淺野大人,此處是殿內,你瘋了 」
 
「放手!念在武士之情,請放手!」
 
然而,其他高家與隨從已察覺騷動,紛紛趕過來。事件就這樣閉幕了,前後不過十分鐘。
 
根據 川記載的日記《 川氏筆記》,淺野內匠頭被擒後,依然面無人色地大聲呼叫:
 
「我對上野介一直懷恨在心,明知是殿內,明知我的行為大逆不道,但還是忍無可忍,
 
這口氣非吐不可!」
 
******
 
松之廊事件發生時,五代將軍綱吉為了接見敕使,剛好在淨身沐浴。幾位內閣官員「老
 
中」沒人敢向將軍報告,最後決定由將軍心腹柳澤吉保去請示。待將軍沐浴完畢,換穿
 
了禮服後,柳澤才簡短報告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綱吉勃然大怒,馬上下令將儀式場所轉移至「黑書院」,並命其他大名接替淺野內匠頭
 
的職務。這期間,淺野暫時移送至田村右京大夫宅邸內軟禁。儀式只延遲了片刻,一切
 
還是依計行事。就在將軍進行儀式的同時,三位監察官也各自扼要審問了事件相關人士。
 
「上野介沒有拔刀,是內匠頭單方抓狂砍殺過來。」唯一的目擊者 川的主要證言。
 
「敝人活到這個年紀,從未得罪過任何人,內匠頭為什麼會那樣做,敝人實在無法理解。
 
應該是一時神經錯亂吧,因而敝人才沒拔刀應戰。」吉良義央的證言。
 
「在下無可申辯,更無意與殿下作對,這完全出於私怨,在下甘受任何懲罰。唯獨一件
 
事令人懸念,上野介的傷口到底如何呢?似乎只是輕傷……」淺野長矩的證言。
 
如果監察官在此時據實回答,或許事件的流程會整個改觀,但監察官深知除非萬不得已,
 
否則身為一國之主的淺野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蠢事。於是,基於武士之情,回道:
 
「的確不是重傷,不過,吉良上野介年紀也大了,傷口又是頭部,恐怕很難講……」
 
內匠頭聽畢,開心地笑笑,鬆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在下便沒話可說了。一切悉聽尊便。」
 
然事實又是如何呢?吉良不過在額頭縫了六針,背部縫了三針而已。內匠頭若是知道事
 
實,是不是會痛心疾首地坦白道出他的私怨?要不,至少也會留下令人心服的辯解吧。
 
確認過仇敵的傷勢後,淺野長矩宛如剔出長久鯁在喉頭的魚刺,三緘其口不再作任何辯
 
解。
 
下午兩點左右,田村家派來的轎子抵達。淺野內匠頭坐進去後,轎子不但上了鎖,外層
 
還套上網,而且是從平川門旁的「不淨門」出城,跟隨轎子的武士多達百名,全然是罪
 
犯待遇。不淨門是後宮婢女的出入口,也是城內罪犯與屍體的出口,幕府治世二百六十
 
五年之間,只有淺野長矩和「繪島‧生島醜聞」事件中後宮首席女官繪島兩人自這道門
 
出城。
 
下午四點左右,將軍召集內閣官員商討淺野的處分。綱吉一開口便下令要淺野切腹,但
 
每位官員都委婉勸說先進行審訊再宣判罪名。將軍怫然不悅地離座。不久,私下召喚當
 
月值班行政的官員,再度下令。如此一來,便沒有任何官員敢開口勸諫了。五代將軍德
 
川綱吉上任初期,是位明君,卻也因為太能幹,反倒造成君命不可違的專政結果。
 
在田村宅邸待命的淺野,大概做夢也想不到將軍竟會如此迅速地下達判決。依照綱吉平
 
日的辦事方式,每逢內閣官員請他在死刑判決書上蓋章時,總是要拖個四、五天才肯蓋
 
章。換句話說,五代將軍並非草菅人命的君主。那麼,淺野長矩內心是否懷抱著將軍會
 
親自審判這宗事件的期待?因而才緘口如瓶?
 
內匠頭在軟禁房間內,曾經要求酒與菸草,卻都遭受拒絕,只允許喝茶。連寫封信給家
 
臣安排後事的自由也被剝奪,最後只留下簡短的口信:
 
「有關此事,本應於事前便讓大家知道原委,今天的行為實係情非得已。想必大家一定
 
不知就裡。」
 
五點左右,監察官一行人來到田村宅邸。田村本來已準備好切腹房間,正史庄田下總守
 
卻以上命為由,將切腹場所移轉至院子櫻花樹下。副使多門與大久保三番兩次發出抗議,
 
卻都被正史推拒了。雖說櫻花樹下的切腹場所鋪著兩張榻榻米,榻榻米上又鋪著毛氈,
 
三方與上空都圍著帷幕,但對一位規模五萬三千五百石、官位從五品下的大名來說,的
 
確過於簡陋。其後,淺野嫡系發出正式抗議,十九日,庄田便被罷職了。庄田是「淺野
 
事件」的首位犧牲者。
 
這時代的切腹方式與戰國時代不同,只是做個樣子而已。當切腹者俯身取面前的短刀或
 
代用品扇子時,負責斬首的「介錯人」也會同時揮下長刀。一國之主淺野長矩便如此地
 
與世長辭,留下一個偌大問號給家臣與後人。
 
同樣是五點左右,兩名淺野內匠頭的貼身侍衛也搭上快轎自江戶出發。江戶至赤穗大約
 
六百二十公里,一般旅人通常要花十六、七天才能抵達,但快轎是晝夜不停奔跑,由四
 
個轎夫抬轎,每抵達一個驛站,便立即換轎夫,繼續趕路,因而坐在轎子裡的人比抬轎
 
子的轎夫還要疲累,可以說是賣命的工作。當天夜晚,在得知主君已切腹後,赤穗藩江
 
戶宅邸又派出兩頂快轎,沿著東海道日以繼夜地一路往西直奔赤穗……。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amoxil dose

產品規格

書號:YLA16

裝訂:平裝

尺寸:15 × 21 × 2 cm

類別:世界史地類

分類號:731.3

頁數:272頁

重量:39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