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不足
認識園林的方法很多,這可能是你最想像不到的一種。本書以全台灣唯一完整保存的園林古蹟-「板橋林家花園」為主題,將全園分成八大景區,每一景區都極盡巧思,取其最佳立體角度呈現。完成品將有八個立體場景,與多個可活動式之解說小元素,再配合主文介紹與拉線註記,是兼具紙藝趣味與知識深度,且可反覆閱覽之新形態DIY立體書。當然,它也可能是帶你認識園林精華,最有趣的一本書。
·園林是傳統建築精華元素之總合呈現,也是最好的美育訓練,透過此活潑的方式入門,輕鬆愉快
·首創以本土經典建築為主題之DIY立體書
·以三個孩童與白貓咪串場,創造閱覽時的驚奇與趣味
·設計精巧,製作簡易,小學生亦可輕易上手
·DIY動手作,訓練手腦協調
·隨時隨地展示,反覆再三閱覽·可一鼓作氣,亦可分段完成;可獨樂樂,亦可眾享
·收納保存容易,不佔空間
·與坊間一般立體書相較,價位平實
目錄:
開門可見山,低頭又見水 ~ 板橋林家花園逍遙遊
1.集古今,通中外,書香遍傳 【汲古書屋】
2.舞文墨,賞池蓮,水中樓台 【方鑑齋】
3.千古事,四方景,儘收眼底 【來青閣】
4.花香漫,樹影斜,清雅共賞 【香玉簃】
5.觀星空,撈水月,對影成趣 【月波水榭】
6.話家常,享佳餚,賓客雲集 【定靜堂】
7.泛舟樂,登峰險,山光水色 【榕蔭大池】
8.上樓台,觀稼穡,莫忘前路 【觀稼樓】
【設計者簡介】
林瑛瑛,台北市人。1985年畢業於文化大學建築系,從事室內設計工作,曾於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從事古蹟測繪調查工作,對傳統建築深感興趣。1999年出版「自己蓋總統府」紙模型;2001年出版「自己蓋博物館」紙模型;2003年出版「起造劍潭站」紙模型、「POP-UP 林家花園」DIY立體書。
蔡明芬,屏東人。淡江建築系畢,於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從事古蹟測繪調查工作多年,後定居高雄,亦曾從事捷運車站等交通設施設計工作。1999年出版「自己蓋萬華龍山寺大殿」紙模型;2002年為空間雜誌製作以「把高雄車站帶回家」為主題的高雄火車站小模型;2003年出版「POP-UP 林家花園」DIY立體書。
·開門可見山,低頭又見水 ~ 板橋林家花園逍遙遊
1.集古今,通中外,書香遍傳 汲古書屋
2.舞文墨,賞池蓮,水中樓台 方鑑齋
3.千古事,四方景,儘收眼底 來青閣
4.花香漫,樹影斜,清雅共賞 香玉簃
5.觀星空,撈水月,對影成趣 月波水榭
6.話家常,享佳餚,賓客雲集 定靜堂
7.泛舟樂,登峰險,山光水色 榕蔭大池
8.上樓台,觀稼穡,莫忘前路 觀稼樓
設計構想
紙藝製作要點
設計者的話
設計者簡介
【設計者的話】
林瑛瑛
感謝台灣館給我這個機會,參與這次立體書的設計。由於這次以立體書的概念製作,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所以花費了很長時間蒐集及研究相關資料。其中感謝葉乃齊學長提供林家花園早期的測繪資料,讓我們的繪圖工作能順利進行;亦感謝黃靜宜及陳春惠小姐提供相關資料。
為了深入了解主題,數次進出林家花園,長時間駐足在現場,勘查每個場景的特色,也因此好好欣賞了林家花園的景色,不管是雨中或豔陽高照的天氣,都各有獨特的風味。尤其在現代都會城市的風貌中,這樣的景緻真是難得,值得好好珍惜。
感謝李乾朗老師教導如何欣賞傳統建築。這次有幸與蔡明芬、俞怡萍合作,令人感到莫大的喜悅,尤其蔡明芬的創意設計,令人激賞。俞怡萍努力不懈的試作,不斷地提出修正意見,讓整個作品更趨完善。
在這段期間,感謝爸媽及家人的支持;感謝俞怡萍的激勵;感謝畫家劉獻中老師的鼓勵;好友林士敏的支持;特別感謝黃崑謀先生大力相助,完成上色的工作,使整個作品生色許多。另感謝台灣館的工作夥伴及俞媽媽耐心地不斷的參與試作,這作品才能順利完成。
蔡明芬
能參與這本書的設計工作真的很令人振奮,在設計的過程中經常前往林家花園收集資料,無論是晴天、雨天、陰天,在不同光線下林家花園總是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令人流連忘返,我們往往一大早去總要到快關園時才願意離開。
對於傳統建築的喜愛要歸功於李乾朗老師的帶領,以往在李老師的工作室裡的同事瑛瑛、怡萍更成為這次合作的好夥伴,把林家花園以立體書的方式來呈現的構想便是來自瑛瑛。她們認真投入的工作態度和開放的心胸,非常鼓舞人心,除了互相討論支援,最重要的是趕設計時知道遠方的好友也正在為同一本書而努力著,心裡就覺得溫暖而踏實。
謝謝靜宜持續的鼓勵以及其他遠流夥伴的熱心參與,崑謀典雅的上色手法以及春惠優秀的美編技巧都讓這本書增色不少,感謝怡萍和俞媽媽鍥而不捨的幫忙試作,更要謝謝家人的支持,尤其接近完成階段時,瑞麟幾乎每天晚上幫忙裁切,好讓我隔天可以試作,經過他的巧手,紙卡做起來都特別挺拔。
★設計構想
這本DIY的立體書在概念上是嘗試著把一般人們印象裡很繁複、很難表現的傳統建築及園林,以簡單容易著手的方式來呈現,既要簡易不令人望而生畏,又要能適切的把園林那種動靜皆宜,兼有傳統建築的美感又有自然景觀融入其中的感覺表達出來,吸引讀者願意動手,只要一些簡單的剪、切、折、卡、貼的動作,就能坐擁一座美不勝收的園林,一方面能夠了解林家花園建築及園林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可訓練雙手的靈巧度,達到手腦並用之效。
設計手法上先依照遊園的路徑把林家花園分成八大主景,分別為汲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香玉簃、月波水榭、定靜堂、榕蔭大池及觀稼樓,除以主景強調這個景點的特色外,並搭配精心設計之活動式小元素來強調空間趣味,或是突顯在造園手法上特別值得讀者注意之處。
主景呈現的方法因景而異,有的以表現園林空間特色為主,如汲古書屋、來青閣、榕蔭大池等,有的以表現建築量體為主,如香玉簃、月波水榭、定靜堂等。分景設計的作法,除了因為園林本身內容豐富,更可以讓讀者逐步分次製作,以減輕負擔。另一方面,為了簡化讀者製作過程及困難度,在設計組合構件時就必須單純化,盡量減少構件的數量,組合方式也需簡單容易。有時為求達到較佳的場景效果,必須犧牲圖面的準確性或複雜度,平衡點的取捨往往要在反覆多次調整試作後才能決定。
最後要提醒讀者,我們在八個景區中特別以三個孩童及一隻白貓的重覆出現,來增加紙上遊園的趣味感,大家不妨仔細留意。
充滿創意的DIY立體書 李乾朗(古建築專家)
板橋林本源庭園是台灣清代建築文化的精華,當時由林氏家族動用了三代的人力與物力,耗費數十年光陰,始興築而成。近年經過考證整修,恢復了全盛時期的規模,並對外開放,成為台灣最具吸引力的古蹟。人們在遊園時,可以從中體驗中國古代園林文化的巧思。
這本充滿創意的DIY立體書,可說是欣賞林本源庭園的極佳伴侶。它將園中最精采的八景,包括:汲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香玉簃、月波水榭、定靜堂、觀稼樓與榕蔭大池,以立體的型態展現出來,使人宛如置身其境,從三度空間來感受園林設計,像是對景、借景、框景、障景等意匠及象徵技巧;再如動靜對比、虛實相生、曲直交錯、小中見大、收放變化、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空間趣味,也都盡在這本自己動手作的書中可一一領略。
書號:T9007
裝訂:平裝
尺寸:21 × 29.7 × 1.1 cm
類別:
分類號:
頁數:102頁
重量:66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49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