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安親班-亞瑟小子



作者:馬可.布朗/文;馬可.布朗/圖

譯者:王心瑩

出版日:2007/04/01

定價:220元

優惠價:79折174

  • 版權到期,恕不銷售
內容簡介

亞瑟好想要養隻小狗,他向爸媽承諾可以負起照顧小狗的責任。爸媽要亞瑟證明給他們看。亞瑟因此決定開個「寵物安親班」,幫附近的鄰居照顧他們心愛的寵物。當安親班客人愈來愈多,亞瑟愈來愈忙,家裡也弄得雞飛狗跳……亞瑟和寵物們的命運會如何呢?仔細看看本書,其中亞瑟的爸爸還提供了十分難得的角色典範喔。
 
【亞瑟小子系列】
 
一位深情的父親,一則兒子的床邊故事,造就了風靡全球的〈亞瑟小子〉奇蹟。
 
美國知名童書作家 馬可‧布朗  暢銷繪本
 
台灣兒童&環境研究教授 畢恆達  真心推薦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全美銷售逾60,000,000冊
 
★美國公共電視廣受歡迎招牌節目
 
★五度榮獲美國電視卡通「艾美獎」
 
★美國童書委員會暨國際閱讀協會最佳童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最高評價
 

作者.譯者簡介

馬可‧布朗(Marc Brown)
 
  1946年生,為美國知名的暢銷童書創作者。馬可身兼作家、畫家與教育專家於一身,其作品數量豐富且獲獎無數。1976年因創作出版〈亞瑟小子〉系列首本──《我愛大鼻子》而一舉成名,此後三十年陸續出版百餘種〈亞瑟小子〉相關書籍、卡通影集與週邊產品等,亞瑟卡通並五度獲得艾美獎肯定。其筆下的亞瑟及其家人朋友,早已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
 
  除〈亞瑟小子〉之外,馬可還有許多優秀的會本作品;同時並與妻子蘿瑞‧布朗共同創作〈生化超人兔〉、〈恐龍家庭教養繪本〉(遠流出版)等膾炙人口的童書系列。馬可與家人目前居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他平常不僅巡迴各地為孩子演講,更熱心的為家長解答許多與孩子相處及教養方面的問題,至今也仍不斷創作出新的繪本與卡通。
 

王心瑩
 
  夜行性鴟鴞科動物,出沒於黑暗的電影院與山林田野間。日間棲息於出版社,偏食富含科學知識與文化厚度的書本。譯有【魔法校車】、【魔數小子】與【恐龍家庭教養繪本】等系列書籍(遠流出版),譯作曾多次榮獲〈中國時報‧開卷〉與〈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blog.pragmos.it amoxil dose

序文前言

馬可‧布朗(Marc Brown),1946年生,為美國知名的暢銷童書創作者。馬可身兼作家、畫家與教育專家於一身,其作品數量豐富且獲獎無數。1976年因創作出版〈亞瑟小子〉系列首本──《我愛大鼻子》而一舉成名,此後三十年陸續出版百餘種〈亞瑟小子〉相關書籍、卡通影集與週邊產品等,亞瑟卡通並五度獲得艾美獎肯定。其筆下的亞瑟及其家人朋友,早已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
 
除〈亞瑟小子〉之外,馬可還有許多優秀的會本作品;同時並與妻子蘿瑞‧布朗共同創作〈生化超人兔〉、〈恐龍家庭教養繪本〉(遠流出版)等膾炙人口的童書系列。馬可與家人目前居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他平常不僅巡迴各地為孩子演講,更熱心的為家長解答許多與孩子相處及教養方面的問題,至今也仍不斷創作出新的繪本與卡通。
 

導讀推薦

【策劃者的話】
 
亞瑟的奇蹟/畢恆達(國立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一位深情的父親,夜晚在床前說故事給兒子聽,造就了日後亞瑟的奇蹟。作者馬可‧布朗(Marc Brown)的兒子托倫(Tolon),要求爸爸在睡前說一個怪物的故事;他順著英文字母ABC的次序開始想,一個名叫亞瑟(Arthur)的食蟻獸(aardvark)馬上躍入腦海。1976年《我愛大鼻子》出版,開啟了〈亞瑟小子〉繪本系列的傳奇。
 
風靡全球的兒童麻吉
 
  1996年,亞瑟的故事搬上美國公共電視螢幕,成為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是公共電視最受歡迎的招牌節目之一,更創下五度榮獲美國電視卡通「艾美獎」的殊榮。2002年在台灣「迪士尼頻道」播出期間,也極受歡迎。至今,〈亞瑟小子〉相關系列圖書,已出版約160本,在美國銷售超過6千萬冊,並多次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以及多項最佳童書獎。
 
亞瑟的故事,基本上處理幼稚園及小學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幾乎都會遭遇的各種問題,從掉牙齒、睡過頭、戴眼鏡、養寵物,到電腦故障、參加夏令營等。作者馬可以簡單的文字與圖像、一貫同理而熱情的態度,告訴大小讀者:「和別人不一樣,是一件OK的事情。」他不直接正面說教,但是讀者在仔細閱讀的過程中,自然會發現「忠於自己」與「接受差異」的訊息。
 
改變中的亞瑟容貌
 
  閱讀整個〈亞瑟小子〉系列繪本的讀者,必然會發現亞瑟的容貌有了很大的轉變,到後來甚至已看不出食蟻獸的影子。這就如同史努比的形象,也隨著時間成長而改變。為了要說更多亞瑟的故事,需要繪製更多不同的表情,也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馬可在不知不覺中緩慢改變了亞瑟的造型。
 
  習慣收看亞瑟卡通的讀者,也許會對於早期繪本中的亞瑟造型感到不習慣;小朋友也許會感到困惑;有的大人也許會生氣。不過,回到〈亞瑟小子〉系列的第一本《我愛大鼻子》,馬可在書中其實已經說了:「對亞瑟來說,還有許多比他的鼻子更重要的東西呢!」
 
【關於這本書】
 
畢老師看《寵物安親班》

 
  亞瑟在寵物店前觀望很久了,他跟許多小朋友一樣,很想養隻小狗。這牽涉到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非同小可,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直接反對,而是要亞瑟先證明自己有照顧小狗的能力與責任感。怎麼證明呢?就像〈亞瑟小子〉系列其他繪本一樣,他的寶貝同學們總是會想出許多精靈古怪的點子,像是去銀行打工、去廢車廠壓扁汽車;倒是法蘭西提了個建議:既然要做,就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於是,亞瑟的寵物安親班就此開張了。
 
  第一筆上門的生意,是當鄰居假期出門時,有隻頑皮的小狗派姬需要托管。從派姬的個人裝備,以及主人手中一長串紙條羅列的時程表以及注意事項,我們就知道派姬絕對不是好惹的。不過,亞瑟這回是真的下定決心。從圖畫裡我們可以看到他不僅閱讀如何照顧狗的書籍,牆上貼著狗的海報,更難得的是,假期裡他為了照顧寵物而放棄和同學去看電影。繪本裡很清楚的描繪照顧一隻狗該做的事情,像是替狗刷毛、餵食、早晚帶他散步等等。到最後,亞瑟是否能通過考驗得到他生平的第一隻小狗呢?
 
  作者馬可說:「世界上最有趣而好玩的事情,都是在真實生活裡發生的。」他所創作的繪本也經常是根據自己周遭生活經驗的觀察而來。從一開始,我們知道亞瑟一家人總是在一起吃飯,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更難得的是,亞瑟的爸爸在這裡所提供的角色典範。例如在餐桌旁,是爸爸詢問亞瑟:「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飯後,爸媽會一起到廚房洗碗(根據《頑固大門牙》來看,很可能晚飯也都是爸爸做的);接著,爸爸負責吸地(媽媽在看書);而負責餵食與照顧亞瑟小妹妹的,也是爸爸。
 
  這樣的父職典範正好呼應作者馬可的親身經驗。他在1986年生下一個女兒,名叫伊蕾莎,此後,馬可的作品中,除了兩個兒子的名字之外,都會藏有女兒的名字在其中。在這本書中,大家找到了嗎?
 

【策劃者簡介】
 
畢恆達

 
  四年級後段班,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長期關心弱勢族群、空間與環境、性別與兒童等特殊議題。
 
  童年成長在貧窮的鄉下,沒有見過兒童繪本,也沒有電視。除了教科書之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雜誌──《小學生》,裡面有恐龍的故事、描寫秦良玉的漫畫。它以及中廣的「小說選播」陪伴度過了童年。長大以後,學術理論讀得愈多,卻愈來愈喜歡兒童繪本的純真、美麗與充滿想像。如果能夠把所學轉化成為繪本與兒童一起分享、成長,那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著有《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空間就是權力》、《空間就是性別》、《GQ男人在發燒》等書,並譯有《橘色奇蹟》繪本。
 

【策劃者的話】
 
亞瑟的奇蹟
 
畢恆達
 
(國立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一位深情的父親,夜晚在床前說故事給兒子聽,造就了日後亞瑟的奇蹟。作者馬可‧布朗(Marc Brown)的兒子托倫(Tolon),要求爸爸在睡前說一個怪物的故事;他順著英文字母ABC的次序開始想,一個名叫亞瑟(Arthur)的食蟻獸(aardvark)馬上躍入腦海。1976年《我愛大鼻子》出版,開啟了〈亞瑟小子〉繪本系列的傳奇。
 
風靡全球的兒童麻吉
 
1996年,亞瑟的故事搬上美國公共電視螢幕,成為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是公共電視最受歡迎的招牌節目之一,更創下五度榮獲美國電視卡通「艾美獎」的殊榮。2002年在台灣「迪士尼頻道」播出期間,也極受歡迎。至今,〈亞瑟小子〉相關系列圖書,已出版約160本,在美國銷售超過6千萬冊,並多次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以及多項最佳童書獎。
 
亞瑟的故事,基本上處理幼稚園及小學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幾乎都會遭遇的各種問題,從掉牙齒、睡過頭、戴眼鏡、養寵物,到電腦故障、參加夏令營等。作者馬可以簡單的文字與圖像、一貫同理而熱情的態度,告訴大小讀者:「和別人不一樣,是一件OK的事情。」他不直接正面說教,但是讀者在仔細閱讀的過程中,自然會發現「忠於自己」與「接受差異」的訊息。
 
改變中的亞瑟容貌
 
閱讀整個〈亞瑟小子〉系列繪本的讀者,必然會發現亞瑟的容貌有了很大的轉變,到後來甚至已看不出食蟻獸的影子。這就如同史努比的形象,也隨著時間成長而改變。為了要說更多亞瑟的故事,需要繪製更多不同的表情,也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馬可在不知不覺中緩慢改變了亞瑟的造型。
 
習慣收看亞瑟卡通的讀者,也許會對於早期繪本中的亞瑟造型感到不習慣;小朋友也許會感到困惑;有的大人也許會生氣。不過,回到〈亞瑟小子〉系列的第一本《我愛大鼻子》,馬可在書中其實已經說了:「對亞瑟來說,還有許多比他的鼻子更重要的東西呢!」
 
【關於這本書】
 
畢老師看《寵物安親班》
 
亞瑟在寵物店前觀望很久了,他跟許多小朋友一樣,很想養隻小狗。這牽涉到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非同小可,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直接反對,而是要亞瑟先證明自己有照顧小狗的能力與責任感。怎麼證明呢?就像〈亞瑟小子〉系列其他繪本一樣,他的寶貝同學們總是會想出許多精靈古怪的點子,像是去銀行打工、去廢車廠壓扁汽車;倒是法蘭西提了個建議:既然要做,就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於是,亞瑟的寵物安親班就此開張了。
 
第一筆上門的生意,是當鄰居假期出門時,有隻頑皮的小狗派姬需要托管。從派姬的個人裝備,以及主人手中一長串紙條羅列的時程表以及注意事項,我們就知道派姬絕對不是好惹的。不過,亞瑟這回是真的下定決心。從圖畫裡我們可以看到他不僅閱讀如何照顧狗的書籍,牆上貼著狗的海報,更難得的是,假期裡他為了照顧寵物而放棄和同學去看電影。繪本裡很清楚的描繪照顧一隻狗該做的事情,像是替狗刷毛、餵食、早晚帶他散步等等。到最後,亞瑟是否能通過考驗得到他生平的第一隻小狗呢?
 
作者馬可說:「世界上最有趣而好玩的事情,都是在真實生活裡發生的。」他所創作的繪本也經常是根據自己周遭生活經驗的觀察而來。從一開始,我們知道亞瑟一家人總是在一起吃飯,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更難得的是,亞瑟的爸爸在這裡所提供的角色典範。例如在餐桌旁,是爸爸詢問亞瑟:「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飯後,爸媽會一起到廚房洗碗(根據《頑固大門牙》來看,很可能晚飯也都是爸爸做的);接著,爸爸負責吸地(媽媽在看書);而負責餵食與照顧亞瑟小妹妹的,也是爸爸。
 
這樣的父職典範正好呼應作者馬可的親身經驗。他在1986年生下一個女兒,名叫伊蕾莎,此後,馬可的作品中,除了兩個兒子的名字之外,都會藏有女兒的名字在其中。在這本書中,大家找到了嗎?
 

產品規格

書號:QN313

裝訂:精裝

尺寸:18.4 × 25.4 × 0.9 cm

類別:兒童讀物類

分類號:

頁數:36頁

重量:34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6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