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不足
這本書你該知道的事
本系列書原名《英華沉浮錄》,共10輯。係董橋於1995年至1997年於香港《明報》所撰寫的專欄文字,後由明窗出版社結集出版。本次出版,配合台灣情況,於每篇文後附加發表時間,並依內容重新編輯為閱讀(作品集1、2)、文物及政治文化(作品集3)、語文(作品集4、5)以及人物交遊(作品集6)五類,提供讀者背景想像,分別為《天氣是文字的顏色》、《紅了文化、綠了文明》、《竹雕筆筒辯證法》、《鍛句鍊字是禮貌》、《給自己的筆進補》、《酒肉歲月太匆匆》,原書之序則移於《酒肉歲月太匆匆》書後以為〈附錄〉。
董橋,福建晉江人,1942年生。台灣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在英國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多年。現任《蘋果日報》副社長。董氏文筆雄深
雅健,兼有英國散文之淵博雋永與明清小品之情趣靈動,為當代中文
書寫另闢蹊徑,深獲海峽兩岸三地讀者傾心喜愛。歷年在台灣出版的
文集包括《另外一種心情》、《這一代的事》、《跟中國的夢賽跑》、
《辯證法的黃昏》等以及翻譯書籍多種。
那裡那裡
As與「作為」
「機會」難逢
房屋署的應用文
「這次」的喜悅
中文大學的中文
研討會真了得 !
小處失調
「一向」與「同時」
「細長黃色水果」
先求達意
政治語言
是簡報不是簡布
帶點威嚴的文字
戴妃「並」不急
文字受洗
送上一塊莓子餅
「親愛的約翰」
不要經典要經讀
「進步語文」
「獲」得個混血兒
「故」與「也」
對白最難寫
討厭的第三者
退休漫說
哪一位不但美貌而且……
律師追救護車
「安能雌伏!」
「給百合花上色」
借來的中文
清流中的俗流
跟誰分享呢?
茶與同情
誠誠樸樸的讀書人
有物、有理、有方
林肯的風骨何在?
在黑暗中拋媚眼
我們的他們,前頭的將來
還要勒什麼令
晚香玉和提燈
一說便俗!
文化氣息與專業知識
「林青霞表示……」
懷念邱吉爾
用學養去認字解詞
「神明在上,我不敢
想起跛腳鴨
施祖祥說普通話
關注溫碧霞的姿色
話說八字不可改動
紅了電腦,黑了詩人
人怕,文怕嫩
寶玉打攪,黛玉勞神
「當喜心 翻倒也!」
剪掉劉雪湖的墨梅
搭地鐵,聽英語
不必優雅,但求體面
孔子視富貴如浮雲
「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孩子,我也愛你」?
「此乃重要文件」
社交派對語言
評論女人騎馬的軍官
是陳年老酒浸出來的
豬小姐叫巧克力蛋糕
如果沒有你……
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
淺嘗那杯女兒紅
莎朗.史東寫小說
「來人啊! 拉下去殺了!」
第一隻鳳凰的啼聲
鴇母高呼;見客啦!
偶學八大玄虛之筆
還是瑪麗和約翰的九七
趕走寢宮裡的衛兵
第四頁有三十七個錯字
鳴鳳款步走出月亮門
太懶.太笨.太俗
張佛老遊園戲字
這是錢教授的風趣了!
錯把異鄉當故鄉
撫想當年鬢香釵影
會講英語的人被強姦
語文神遊太虛幻 境
諘魯主任多多講英語
董建華的辭職信
港督回董建華的信
生命不是一盒巧克力
雪還沒有化哩
孟浪的男生,孟浪的筆椽
心口上的那顆朱砂痣
說文解字日誌四帖
善待母語,維繫尊嚴
蕩漾著優越感的語文
在中國的情懷下親一親臉
意識形態大聯網
陳若曦論方言寫作
鍛句鍊字是禮貌
太假的假洋鬼子
填金等等五帖
施老先的慨嘆
寫點體面的公函
有事請走後門
想入非非的小婦人
聽聽張老先生的話
夏濟安的譯筆還是好的
辨別金石聲
文字不可俗氣
投資環境與漢字規範
眉園家塾裡的背書聲
書號:K8304
裝訂:精裝
尺寸:12.5 × 18.4 × 1.6 cm
類別:總類
分類號:078
頁數:264頁
重量:28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3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