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不足
本書分為愛情篇、造型篇、現代篇三主題,共42個各自獨,立的短篇小說故事,其中一部分已在報章雜誌上發表。
作者以「成人童話」為主題,寫作一連串具幻想力與創意的小品。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是題材,帶著童話的甜美,卻有著成人世界的無奈與哀愁,直觸內心深處。
部分篇幅較長的故事,還有時空交錯、各線並行的表現。
作者本身亦是畫家,因此她的作品中對於形體的描述及意象的展現較為偏重,這在本書中篇幅較短的小品中可以見到。
對於讀慣口味濃重的言情小說的讀者而言,本書是閱讀小說的另一種清新的選擇。
陳璐茜,1963年生,台北市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1987年赴日本講談社童話繪本專門學院研修。曾獲日本KFS全國童話大賞入賞、信誼基金會兒童文學獎,以及中華兒童文學獎。
現為作家、畫家、手製繪本教室創辦人。著有小說《慾望夾心~雙色小小說》、《噪音公寓》;散文《夢在走路》、《愛情‧私‧生活》、《你飛走了》、《鳥的告白》;童話《我的鬼弟弟》、《古怪故事系列》,以及童話繪本、創作繪本、玩具書等三十餘部。
自序: 說故事的人 陳璐茜
愛情篇
初戀
約會
音樂盒
專情
稀有之旅
午夜的婚禮
天殼
造型篇
忍者錢包
季節
沙司匹雅
空中幽浮
蟑螂紳士
哀傷
蟑螂的丈量
沒有錶的人
看畫的蜘蛛
吃葉子的人
不要重量的人
贈物大象和他的太太
理平頭的女生
手的故事
人參王
舊物倉庫
現代篇
笑聲消失在路的盡頭
上吊的人
再見西班牙
颱風.乾杯
喬遷
舊貨
鑰匙
上個星期,也是星期三
噪音公寓
其實我並不是要到墓地去的
巴黎落霧
市場
公共廁所
期限
表演者
三個皮耶的故事
凡爾賽盛宴
自言自語的人
投影者日記
開往集集的小火車上,我站在車頭,看到一個小男孩
在火車窗台上,想到這樣的故事:
小男孩在夏日午后,離開沈悶的家,跳上小火車,他站在駕駛座旁的車窗前,眼睛盯著不斷向前伸展的軌道。
看著,看著,軌道竟變成了兩條巨大的蟒,將火車拖進漆黑的隧道,火車在黑暗中東閃西躲,避開了各種從隧道壁鑽出來的怪物:發出綠色長毛的鱷魚,張開大嘴渴望吞噬;全身長刺的大象,將細如荊棘的長鼻子,劈向小男孩;化做火團的野狼,不停地分身,小火球到處飛舞。
閃避不了的恐懼和寂寞,將尖爪探進窗內,在男孩的臉上,留下蒼白的痕跡。
小男孩聽到怪物們的怒吼,同時也平息了自己內心的氣憤,火車出隧道前,山洞口射進一道溫柔的光,小男孩隱約看到了陽光在召喚他,而且他也看到了身邊站著老是忙著工作,沒有時間陪他的爸爸。
爸爸摸摸小男孩的頭,有點不好意思:
「對不起,剛才罵了你。」小男孩低著頭踢腳,不久後,抬起了臉笑著說:
「我們去騎腳踏車!」
火車到站了,小男孩拉著爸爸的手下了車,我也下了車。
因為想像,我的生活裡充滿了各種故事,而我正是說故事的人。
《噪音公寓》收錄的故事,大概是在一九九三~一九九七年寫的,皆已發表在報刊上,其中有些故事是以夢裡的某個畫面為發想起點,像是我夢見自己在音樂盒裡,要去搭電車,到達車站前的坡路上,音樂卻停了,夢裡我很希望有人轉動發條,讓我繼續前進,因此寫了<音樂盒>;夢見「莉莉」這個受歡迎的菲傭,而寫了<笑聲消失在路的盡頭>。
我也會拉住生活中的小小線索,說出一個故事。在一家出版社的接待室等候編輯時,看到牆上的畫框邊爬了一隻蜘蛛,於是寫了<看畫的蜘蛛>;和朋友去吃飯時,他把餐廳裡的生菜一掃而空,所以寫了<吃葉子的人>。
大部分時間,我在家裡工作,然而難得的出門所見就是極為豐富的故事材料。在巴黎畫了兩個月,每天下午出門散步,回家就可以寫好一個故事,<現代篇>裡,有巴黎味道的故事,都是這樣寫成的。
今年我在《聯合報.深度旅遊周報》,有一個專欄「旅人狂想曲」,每週針對不同國家,寫想像的故事,腳步還到不了的,想像可以無遠弗屆,隨著旅人的狂想,我走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是心的世界。
這兩天,突然的靈感要我去永康街,倒不是為了尋找過去的足跡,也不是為去吃什麼美味,總之,我的心裡有一個聲音,要我去永康街,於是我去了,來回花了兩個半小時,回家時,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只是為了客串一下永康街的過路人。
或許我可以為「過路人」寫一個故事。
這個公寓建築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當然在以前,它可能是一座有花園的豪邸,後來因為各種理由,那個想像中有噴泉的花園,早被連根拔除。而那些客廳、餐廳、會客室、主臥室、客房、佣人房的區格也沒有了,全部被劃分成一間間不到四坪的房間,設備包括四分之一坪大的廚房和只能站著洗澡的淋浴間,家具呢?只是一個沙發床、一張小餐桌和一把椅子,可別小看它就只有和養老院同等的基本條件,或者你可以說它是「高級的」監獄,但它可是巍巍佇立在巴黎市中心的鬧區呢!
從公寓出發,別說去羅浮宮欣賞藝術品只要走個十多分鐘就到了,就算要享受超水準的法國菜、採購名牌服飾,也是垂手可得,然而這個公寓總是少了住客,不是因為它的歷史,也不是因為太過昂貴,而是住在一樓的屋主有點怪僻。
由於屋主對於各種音樂的喜好,他每天都要定時播放不同的音樂以自娛,比如說早上十點是古典小提琴,下午二點是抒情鋼琴,傍晚六點是非洲的原始音樂,晚上九點是爵士音樂,到了半夜十二點,整棟樓房都充滿了具爆炸性的重金屬搖滾音樂,鐵椅、銅鍋、不鏽鋼叉子,都從公寓的窗口噴射出來似的震撼人心,讓欲眠的生命,又重新醒過來。不明究裡的人住進來,自然被各種音樂打擾得苦不堪言,甚至弄得神經衰弱,於是紛紛要求退租,又搬了出去。
最主要的原因是一般房客在屋主播放土著音樂時,偏要聽古典音樂,培養晚餐氣氛;屋主聽重金屬樂時,他們正想談情說愛,卻又聽不到彼此說些什麼。
面對常是一個住客也沒有的公寓,屋主索性叫它「噪音公寓」,好讓前來租屋的人有個心理準備,這樣總該算是公平交易了吧!
說起來,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住進這個公寓的。
那天,我正要到朋友家拜訪,卻下錯了站,正當我努力要往朋友家方向邁進時,突然感到一陣隱約的震動,日落時分,非洲的鼓聲猶近似遠地在寧靜的巷弄中迴盪著,我像是一個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遊客,想藉著尋找鼓聲的來源,確認自己的方向。
我找到了噪音公寓,那時的公寓已經吸引了很多像我這樣容易感動、對各種音樂入迷的人,偏偏我們這種人又多負擔不起昂貴的唱片和立體音響。
我進了公寓大門,在屋主的門前停住,敲了門,屋主出現在我眼前時,頭上戴著鼠灰色的毛線帽,頸間圍著同色的圍巾,完全不能和非洲的音樂聯想起來。
我告訴屋主,我很喜歡音樂,是不是有資格住進來?他說只剩最後一個房間,就在他房間的正上方,我很高興自己退休十年了還走好運,於是便在屋主的引領下參觀了那個房間。
哦!不!那絕對不僅有四坪大,我看到大約超過四十萬坪的非洲叢林,在我眼前無限地伸展,坐在沙發上,閉眼聆聽那陣陣鼓聲,我感覺靈魂被敲打成隨時可以飛起來的薄片。正如同「噪音公寓」招牌下所寫的一樣──在噪音中,聽取屬於自己靈魂的節奏。
當晚我就住進那個房間,並且爽了朋友的晚餐之約,在那之後,我也一直都沒有赴約,因為我和其他房客一樣,一步也無法離開那個充滿生命節奏的地方,我們惟恐錯失一個節拍,而終止了呼吸。
後來,「噪音公寓」被那條街上的住民排擠,他們還拉了「噪音杜鵑窩」的布條抗議。
但是,我們仍然在自己的房間裡,陶醉於無止盡的樂音中,包括屋主,我們共有四十九人。
你聽得到嗎?那鼓聲,跟上心跳的節拍,正向你鳴擊而來。
書號:K1138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1.3 cm
類別:
分類號:857.63
頁數:256頁
重量:33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