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到期,恕不銷售
資訊媒體革命將帶來一個奇妙的新時代。最先問世的飛機、汽車與電影曾使我們的祖父母驚嘆不已。最早的收音機與電視曾使我們的父母為之震撼。今天我們的世界再次面臨轉型,我們就要開始掌握有史以來最強有力的科技,進入一個充滿成就與挑戰的新時代,資訊媒體時代。它將全面重塑我們的世界。
比爾 .蓋茲(Bill Gates) : 原名威廉.蓋茲(William H Gates.III) ,現為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 的董事長及最高執行主管(CEO)。由於深信未來每個人和每個家庭中都會擁有個人電腦,他與其他志同道合之士在一九七五年共同創立了微軟公司。他對於讓軟體變得更易操作而令人更具成就感的一貫視野與目標,對微軟的經營成功與整個軟體界的方向塑造,具有決定性的關鍵。納桑.米佛德博士(Nathan Myhrvold, Ph.D.) 「現任美國微軟公司應用軟體事業部副總裁,在其所創立的Dynamical Systems公司於]986年被微軟購併後,他便轉至微軟任職。米佛德博士曾在英國劍橋大學與史帝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共事,並擁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理論/數理博士學位。目前仍是美國諮詢委員會(U.S. Advisory Council)之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l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小組之成員 。彼得 .雷諾生(Peter Rinearson),曾獲普立茲新聞獎, 於1982年將此爾.蓋茲與微軟公司在報紙內容中作了十分詳盡的介紹。他後來創立了阿爾奇軟體公司(Alki Software Corporation) , 目前身兼 Raster Ranch公司的總裁。
出版緣起
總統序 以教育改革迎向知識世紀 李登輝
專文推薦 超越傳統,領先未來 施振榮
修訂版序 網際網路大革命
前言 迎接資訊高速公路
第一章 一場革命的開始
第二章 資訊時代的開始
第三章 來自電腦業的教訓
第四章 資訊設備和應用
第五章 由網際網路邁向資訊高速公路
第六章 內容革命
第七章 網際網路對企業的影響
第八章 無耗損的資本主義
第九章 教育:最佳的投資
第十章 住家革命
第十一章 網際網路淘金熱
第十二章 重要的課題
後記 跨越世紀,擁抱未來
隨著影音傳真基本元素的改進,我們將能更真實地模擬各種真實情境。藉著「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或VR)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去」我們想去地方,或「做」想做的事,而這些平常是不可能達成的。
飛機、賽車或太空船等交通工具模擬器,已可提供「虛擬實境」的效果。迪士尼樂園中,最受歡迎的幾個乘坐型遊樂設施,就是航海(空)模擬。微軟的交通工具模擬軟體,如飛行模擬,是最受歡迎的個人電腦遊戲之一。不過在使用時,仍必須運用你的想像力。波音公司耗費數百萬美元製作的飛行模擬器,可以讓你有更真實的感受。從外觀來看,它們像是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中盒狀的高腿機器怪獸。在裡面,駕駛員座艙的螢幕上顯示著複雜的資料。飛行和維修工具都和模擬飛行特徵——包括緊急狀況——的電腦相連接,模擬的真實性連飛行員都讚不絕口。
數年前,我和幾個朋友試飛747的模擬機。駕駛艙的控制儀表板和真實飛機上的一模一樣。窗戶外面是電腦製造的彩色影像。當你「起飛」時,你會看到像是真實的飛機場和四週景物。譬如,它會顯示一部載滿燃料的卡車在跑道上行駛,以及遠方的雷尼爾山(Mount Rainier);你還可以聽到起飛時,機翼附近空氣碰撞的聲音,和起落架收起來的金屬聲;模擬機下方的六個水力系統使整個駕駛艙傾斜振動,整個模擬效果十分逼真。
整個模擬的目的,在使駕駛員有機會累積應付緊急狀況的經驗。當我在模擬飛行時,朋友們決定給我一個意外,讓另一架飛機朝我直衝而來。我坐在駕駛座上,眼睜睜地看著飛機衝上來,卻來不及做任何反應,而硬生生地撞了上去。
不論是娛樂界的巨人或是剛起步的小公司,都計劃在購物中心和市郊放置小型的模擬器。隨著科技價格的滑落,模擬器可能會像今日的電影院一般普及。要不了多久,你可能就可以在自己家中享受高級的模擬經驗。
想要探索火星的表面嗎?利用虛擬實境可能要安全得多。如果想去人類永遠不可能去的地方呢?心臟科醫師可能可以「游」過病人的心臟,從事傳統工具永遠也無法做到的檢查。一個外科醫生在做複雜的手術之前,可以反覆練習,包括模擬緊急狀況在內。
「複製」感官經驗 虛擬實境必須同時依賴能夠創造場景並且能讓場景對新資訊產生反應的軟體,以及能夠把電腦資訊傳至我們感官的硬體。軟體必須要設計出整個人工世界的形色相貌,連細微末節都不可放過。這個工作聽起來似乎極為困難,其實反而是較簡單的一部分。未來只要有足夠的電腦空間,我們就可以創造出看來與真實世界無異的虛擬場景。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讓輸出的資訊能夠說服我們的感官。
耳朵是最容易被欺騙的一個感官,只要戴上耳機就可以了。在真實生活當中,由於耳朵位在頭部兩側,朝外的方向自然不同,因此聽到的聲音也會有些微的差異。在你的潛意識裡,你即是利用這種差別來分辨聲音的來源。軟體可以藉著計算兩隻耳朵聽到的聲音,而複製出這個聲音,這種複製相當成功。你可以戴上和電腦相連的耳機,然後聽到有人在你左耳私語,或腳步聲由你後面走過來。
我們的視覺要比聽覺精明得多。虛擬實境的裝備通常包括一副特殊的護目鏡,並讓眼睛將焦點集中在鏡片上的小型電腦顯示器。頭部上方的感應器可以感應到你面對的方向,電腦藉此合成你應該看到的景像。把頭轉向右方,護目鏡呈現出的景觀就會向右邊延伸,抬頭仰望,護目鏡就會呈現屋頂或藍天的景觀。目前的護目鏡不但沈重、昂貴,解析度也不夠。控制護目鏡的電腦速度也還太慢,如果你的頭快速轉動,顯示器上的景觀將來不及變換。這種延遲的現象不但造成景觀的扭曲,使用者也會產生頭痛的現象。可喜的是新科技正在快速地加以改善中。
要「欺騙」其他的感官就困難多了,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連接電腦和我們的鼻舌,或是皮膚表層的妙方。在觸覺方面,現在比較流行的想法是,在特別設計的緊身衣上加裝小型的感應器和強迫回饋裝置。穿上緊身衣,這些感應裝置就能接觸到你的皮膚。我個人並不認為這種緊身衣會人行其道,不過在技術上,這個方法是可行的。
在典型的電腦螢幕上,通常一個一吋大的區塊會有七十二至一百二十個細微的顏色小點(稱為「像素」,pixel),因此整個螢幕大約會有三十萬到一百萬個像素。理論上來講,一件完整的緊身衣上會佈滿小的觸覺感應點——每一個點可以碰觸我們皮膚上一個特定的小點,讓我們稱這些小點為「觸點」(tactels)。
如果緊身衣上有足夠的觸點,而且可以被巧妙地控制,就能複製任何觸覺。如果每個觸點以同樣的力道碰觸你的皮膚,整個接觸面會覺得十分平滑,彷彿一塊磨光的金屬在碰觸你的皮膚一般:如果每個觸點的力道不同,感覺就像被一塊粗布碰觸到。
虛擬實境緊身衣所需要的觸點,人約在一百萬到一千萬個之間,依每個觸點需要達到的深度層級而定。有關人類皮膚的研究顯示,一件完整的緊身衣平均每一英吋大約需要一百個觸點,手指和其他較敏感的部位,則需要更高的密度。事實上,人類皮膚的「觸覺解析度」並不高,即使是最高品質的模擬,每個觸點二百五十六級的壓力應該也就足夠了,這個數宇和電腦顯示器上每個像素所含的顏色相同。
要控制緊身衣上的觸點,電影所需要處理的資訊量,大約是目前在個人電腦上顯示影像的一到十倍,對電腦而言這並非沈重的負擔。我相信當第一套觸點緊身衣出現時,電腦也已能充分地配合。
書號:H6006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2.1 cm
類別:社會科學類
分類號:541.49
頁數:544頁
重量:76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3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