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濟學



作者:蔡宏昭

出版日:1998/09/01

定價:295元

優惠價:79折233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生活經濟學導論
 
 第一節 生活經濟的類型與變遷
 
 第二節 經濟學的本質與發展
 
 第三節 生活經濟學的定義與內涵
 
第二章 家計收支理論
 
 第一節 家計的經濟機能
 
 第二節 家計收支與家計預算
 
 第三節 生涯周期與生涯規劃
 
第三章 價格制度理論
 
 第一節 市場價格基礎理論
 
 第二節 管理價格與公共價格
 
 第三節 物價水準與物價對策
 
第四章 家庭所得理論
 
 第一節 家庭所得基礎理論
 
 第二節 勞動所得與相關問題
 
 第三節 家事勞動與家庭副業
 
第五章 家庭消費理論
 
 第一節 家庭消費基礎理論
 
 第二節 恩格爾法則與消費結構
 
 第三節 消費行為與消費現態
 
第六章 家庭儲蓄理論
 
 第一節 家庭儲蓄基礎理論
 
 第二節 金融自由化與效經營
 
 第三節 銀行大眾化與大眾化銀行
 
第七章 生活水準理論
 
 第一節 生活水準的內涵
 
 第二節 生活費用理論與測定方法
 
 第三節 生活保護的原則與措施
 
第八章 消費者問題
 
 第一節 企業責任與消費者主權
 
 第二節 消費者問題與消費者保護
 
 第三節 商品責任保險與消費者合作事業
 
第九章 經濟犯罪
 
 第一節 經濟犯罪的背景
 
 第二節 經濟犯罪的影響
 
 第三節 經濟犯罪的對策
 
第十章 生活經濟的新動向
 
 第一節 生活需求的新變數
 
 第二節 生活經濟的新樣式
 
 第三節 生活經濟研究的新趨勢
 
附錄 生活經濟短論
 
    生活素質
 
    生活指示器
 
    人力投資
 
    工作挑戰
 
    基準價
 
    時間價格
 
    空間價格
 
    消費者主權
 
    市場資訊
 
    輕薄短小
 
    高級商品
 
    交易的藝術
 
    行銷陷阱
 
    光看不買
 
    漢堡與書
 
    家庭庫存
 
    家庭主婦症候群
 
    精神生活
 
    休閒與文化
 
    著作權保護
 

序文前言

  初學經濟學的人大都會感到納悶和害怕,因為個體經濟是以企業為主體,探討成本、價格與市場關係,而總體經濟是以政府為主體,探討國民所得、財政金融與國際貿易等政策,兩者與個人和家庭的生活似乎沒有直接關係,所以就懷疑,學了經濟學到底有什麼用處;另一方面,經濟學有許多計量的方法,對於數學不佳的人而言,的確是一種威脅。因此,除了應付考議之外,一般人鮮少會主動翻閱經濟學的書籍。
 
  事實上,經濟學是從人類生活中歸納出來的經濟法則,與生活息息相關,而推理模型和計量方法只不過是幫助我們更深入去了解經濟現象及其相關性的技術而已,其目的是在發掘新的經濟法則。對於初學者而言,只要能夠了解經濟法則的基本原理,然後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會有足夠的收穫。
 
  經濟學是極富邏輯思考的學科,有了經濟學的觀念之後,在處理生活問題上,自膾知道為何做(wht)、如何做(how)與為誰做(for whom),凡事依理行事,這就是理性(rationality)。
 
  傳統經濟學沒有特別強調個人和家廷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就沒有建立以個人和家庭為主體的理論體系,這的確是一項缺失。經濟社會的進化已將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帶入一個十分複雜的境界,必須借用經濟理念才能因應,所以以個人和家庭為主會的生活經濟學實有建立的必要。
 
  生活經濟學基本上是以家庭的經濟行為盥研究的對象,除了家庭內的收支理論之外,也涉及家計與企業之間的勞動報酬與商品價格、家計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儲蓄、投資與利率以及家計與政府之間的生活保護、消費者保護與經濟犯罪對策等,這些內涵就構成了生活經濟學的基本架構。
 
  專家學者或許會批評生活經濟學是畫蛇添足或雕蟲小技,而不予重視,但是,對初學者而言,可能是踏入經濟學之門的最佳跳板,尤其對於沒有經濟學背景的家庭主婦而言,或許是提升家計管理(household mangagement)效率的良好指南。
 
  為了讓一般的初學者易於了解,本書儘量避免採用教科書的語體和編排,也儘量避免數學的推理,代之以圖表說明,書中的公式解析,則以高中的數學程度為基礎,絕無深奧的數學作業。因此,本書是一般社會大眾均可接納的入門書籍。
 
  這是一本開創性的書籍,也是一本爭議性的書籍。這本書如果能夠獲得讀者共鳴,生活經濟學就能夠在我們的社會裡生根、茁壯;如果不能獲得讀者共鳴,經濟理念就難以在我們生活中被接受、被運用。讀者的反應不僅決定了這本書的價值,也決定了生活經濟學的發展前途。
 
  這植書是在一九九○年的暑期裡完成,正是伊拉克併吞科威特而爆發中東危機之時,筆者尤感理性主義的重要。在人類的生活中,我們不要只重視表面的數目字,也要重視前國後果;不要只重視貨幣性效益,也要重視非貨幣性價值;不要只重視個人利益,也要重視社會公益;不要只重視戰一個國家的立場,也要重視全人類的立場。如果人人都以瘋狂的態度追求權力與財富,甚至不惜以不合法和不道德的手段加以掠奪,那麼,不僅個人會受到傷害,社會也會受到傷害,全人類都會受到傷害。
 
  如果我們的家庭生活能夠導入經濟法則,如果我們的社會生活能夠基於理性的規範,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們將能夠享有均衡之美生活文明。生活經濟學就是理性的生活規範,擁有這些觀念,可使個人行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秩序益趨合理、有效與和諧。
 
  我要感謝所有閱讀這本書的讀者,是您們的耐心肯定了這本書,是您們的批評導正了我的思維,我深深感謝。  蔡宏昭謹識 一九九○年九月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amoxil dose

精彩試閱

第一節 生活經濟的類型與變遷
 
一、原始社會的生活經濟
 
  生活經濟的根源是由原始的部落產生,這是自然產生的最原始的人類集團,這個集團既非透過婚姻關係而組成的大家族,也不是以一夫一妻制為基礎的小家庭,而是獨立的個人在自然的環境下,聚合在一起的人類組織,完全是個人關係(personal relations)的結合體。這個結合體的個人從經驗得知,彼此分工合作可以提高生產的數量,更可滿足生活的需求,於是,便以共同生活的方式,從事生產與消費,這就是生活經濟的起源。
 
  原始部落是一個共同的生活體,各人依其所能從事生產,例,如,壯年人從事狩獵、婦女從事採集、老人照顧幼兒。部落成員根據年齡和性別,合理的組合成高效率的生產組織;另一方面,則透過公平的分配,滿足個人的消費生活。如果生產數量足以滿足成員的消費生活,部落組織就可以存續,可是,生產組織往往受到自然的約束和勞動人口的減少,而減少生產數量;另一方面,則因消費人口的增加,而增加消費負擔,於是,就產生了供不應求的現象,部落的存續就會面臨極大的危機。在缺乏血緣或婚姻關係的原始部落裡,為了部落的存續,往往會將老人、嬰兒、殘障者等不事生產的消費者拋棄山野,讓其自己滅亡;另一方面,則自其他部落中抓取壯丁,強迫生產。
 
  或許是因為分配物的減少,而使個人感受到有效處理分配物的重要;或許是因為分配物的增加,而使個人感受到擴大消費生活的必要,部落成員開始尋求可以提高生活效率的伴侶,組成家庭(family),並尋找居住處所,繁衍子孫,於是,建立了以婚姻關係為基礎的家庭制度。家庭制度的產生,並不影響部落的機能,部落的生產組織依然存在,共同作業依然進行,但是,消費組織卻由個人擴大到家庭,每個家庭均有其獨立的消費生活。就整個部落的生活經濟來說,部落酋長依然掌握分工(division)和分配(distribution)的權力,在生產組織中,透過家庭的分工從事生產,並透過酋長的公平分配,從事家庭消費。家長們清楚,唯有服從酋長的分工與分配以及部落的規律,才能保障自己家庭的安全,就像家庭成員必須服從家長的分工與分配,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一樣。如果有家長不滿意酋長的權力和部落的規律,就會遷移出這個部落。因此,在同一個部落中,大都是志同道合的家庭,同時,藉由婚姻關係,使家庭關係變成姻親關係,終使部落成為一個大家族,而大家族的經濟生活仍是維持自給自足的閉鎖性經濟。
 
  在各自的家庭裡,家長必須從事生活材料的儲存、生活用品的製造、食品的料理、子女的養育等工作,這種家事勞動的範圍逐漸擴大,終使家庭具有了生產的機能,於是,基於男女勞動的適性,丈夫便從事住屋的整修、重要生活用品的製造等工作,而妻子則從事眼理、洗衣、子女的照顧等工作。因此,在家事勞動上,夫妻採取共同作業;在家庭財產生,夫妻採取共有制度;在家庭生活上,家庭成員採取共同消費。在共有制度下,家庭成員都能維持均衡,家庭生活益能維持失序,家庭機能都能充分發揮,於是,在大家族的經濟體制內,也形成了小型的家庭經濟體制。
 
  家庭經濟運作的結果,逐漸有了規範,這就是家庭管理的起源,也就是「家政」(oikos nomos=oikonomics)的語源。不過,原始社會的家庭經濟,除了生產、消費和儲蓄之外,還涵蓋食品的製造、子女的養育等非經濟性的技術,範圍很大,所以與家政具有相同意義。家庭經濟除了對內關係外,還有對外關係,例如,對其他家庭的關係與對大家族的關係。家庭的對內關係和對外關係日趨複雜的結果,就逐漸形成了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經濟體制。在這個體制下,家庭成員間、家庭與家庭間、家庭與大家族間,就逐漸有了共同的生活規範,這疾是生活經濟的規範。由此分析可知,生活經濟的原始社會裡已經形成。
 

產品規格

書號:H4001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2 cm

類別:社會科學類

分類號:550

頁數:368頁

重量:50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