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你該知道的事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而小分裂時代,走遍全國,卻只見群驢。如果要找英雄人物,把那個時代的官民排成一列,仔細挑選,也不過一個半人。一個是後周二任帝郭榮,半個則是後唐一任帝李存勗。李存勗前一半誠是一條好漢,後一半,也就是當他住進皇宮之後,徹頭徹尾成了流氓,使人扼腕。到底哪一種基因是真?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是知道的,他並不是從稱帝後才變,稱帝之前,他要殺恩公張承業時,就已暴露出來他的邪惡性格。證明了一點:權力不可以不受制衡!如果沒有娘親劉太夫人派人來喚,張承業早就死在刀口之下。娘親雖然依靠母子親情,但,情也好,法也好,都是一種制衡,劉太夫人一死,流氓帶槍入市,罪惡傾巢而出,更不可制。
任何一個開國領袖,或領袖的爹,都有過艱難奮鬥的來時路,知道政權得來不易。李存勗並不是白手成家,或毫不費力取得政權,但他喪亡之速,以一個創業帝王而言,真是破金氏紀錄--自登基稱帝到被亂兵誅殺,不過四年,再糟的政權,也會多少維持更長一段時間。
特別有趣的是:李存勗部下叛變最快,手段最辣的,竟然是他為了他們才開罪「全國軍民同胞們」的戲子宦官。原因何在?史書沒有交代,我們推測,他的輕佻和負恩,大概為戲子宦官,立下最好榜樣。
事實上,小分裂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擁有英雄和流氓兩種氣質,只不過地痞流氓的成份較多。小民們生在小分裂時代,舉目所及,除了流氓,就是地痞,除了地痞,就是惡棍,除了惡棍,就是人渣,除了人渣,就是雜碎。英雄固少,正常人也不多,而正常人,已經智枯力竭,唯一希望是:上天降下能拯救眾生的英明領袖,找一個英明領袖服從他,遂成了中國人的宿命!
柏楊,河南輝縣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被捕,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始被釋放。出獄後,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演講,引起強烈的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著作等身。
前言
161浴河血戰十八年
一、李克用救劉仁恭
二、潞州之圍
三、李存勗奇襲破夾寨
四、巧奪魏州失敗
五、柏鄉會戰
六、蓨縣之役‧後梁再失利
七、魏州兵變‧降晉
八、劉鄩困守莘縣
九、王檀掩襲晉陽
十、後梁自屠上將
十一、胡柳陂之役
十二、德勝城爭奪戰
十三、張文禮屠王鎔
十四、晉軍迭喪名將
162李存勗建後唐帝國
一、魏州稱帝
二、後梁命段凝統大軍
三、王彥章力竭被俘
四、陷大梁‧朱友貞自殺
五、屠敬翔、李振、趙、張
163後唐滅前蜀
一、殺太子王元膺‧立太子王宗衍
二、喜不自勝‧御駕出巡
三、下令全國戴寬邊大帽
四、後唐大軍南征
五、王宗弼更亂殘局
六、開城出降‧全族屠滅
164李存勗末路
一、戲子宦官太后‧三大勢力興起
二、耍流氓‧逞權威‧無所不為
三、國防軍飢餓‧賣妻賣子
四、郭崇韜‧朱友謙滅族巨案
五、貝州兵變‧鄴都陷落
六、大軍再變‧主帥被劫
七、李紹榮逼反李嗣源
八、眾叛親離‧流箭射死
九、李嗣源稱帝
165安重誨苛刻專橫
一、小人物得志‧驕傲枉殺
二、構陷李從珂
三、夫妻碎首
■地圖索引□
Ⅵ十世紀‧九○六年正月至四月
宣武朱全忠平定魏博牙兵之亂
Ⅵ十世紀‧九○六年九月至閏十二月
宣武朱全忠圍攻滄州
Ⅵ十世紀‧九○七年六月
後梁兵團築「夾寨」圍潞州
Ⅵ十世紀‧九○八年三月
後梁‧朱全忠親征潞州
Ⅵ十世紀‧九○八年四月至五月
晉‧李存勗破夾寨,潞州解圍
Ⅵ十世紀‧九○八年九月
晉岐再次夾攻後梁
Ⅵ十世紀‧九一○年十二月至九一一年正月
柏鄉之戰
Ⅵ十世紀‧九一一年正月至二月
晉‧李存勗南侵後梁天雄戰區
Ⅵ十世紀‧九一一年九月至十一月
後梁朱全忠北征撲空
Ⅵ十世紀‧九一二年十一月
成德‧王德明南侵
Ⅵ十世紀‧九一三年五月
後梁‧楊師厚、劉守奇剽掠成德
Ⅵ十世紀‧九一五年三月至七月
後梁‧析天雄另置昭德戰區,魏州叛附晉國
Ⅵ十世紀‧九一五年七月至九一六年二月
後梁‧劉鄩奇襲太原失敗,全軍於魏州城外被殲
Ⅵ十世紀‧九一六年二月
後梁‧王檀再次奇襲太原
Ⅵ十世紀‧九一七年十二月至九一八年正月
晉王李存勗渡黃河,攻陷後梁‧楊劉城
Ⅵ十世紀‧九一八年
八月麻家渡對峙及十二月胡柳之戰戰場
Ⅵ十世紀‧九一九年八月
古黃河沿岸重要戰場
Ⅵ十世紀‧九二○年七月至九月
晉國接收護國,解同州之圍
Ⅵ十世紀‧九二一年八月至九月
晉‧閻寶、史建瑭北討成德變軍
Ⅵ十世紀‧九二二年正月
後梁‧戴思遠渡河北上大掠而回
Ⅵ十世紀‧九二二年八月
後梁軍攻陷衛州
Ⅵ十世紀‧九二三年四月
李存勗以十三戰區、五十州,建後唐帝國
Ⅵ十世紀‧九二三年八月
後梁‧段凝大軍北上深入敵境
Ⅵ十世紀‧九二三年十月
後唐帝李存勗攻陷開封,後梁帝國亡
Ⅵ十世紀‧九二三年十月
後唐‧李存勗貶謫故後梁高官
Ⅵ十世紀‧九二三年十月
後梁帝國亡‧六國並立
Ⅵ十世紀‧九二○年八月至九二一年正月
前蜀帝王宗衍北遊
Ⅵ十世紀‧九二五年九月至十一月
後唐消滅前蜀帝國
Ⅵ十世紀‧九二五年十一月
前蜀帝國亡‧四國並立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正月
朱友謙全族被屠殺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二月
天雄兵團兵變,佔領興唐府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二月至三月
後唐境內兵變蠢起篷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二月至三月
李紹琛(康延孝)兵變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三月至四月
李嗣源南下進入河南府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三月
李存勗東進招撫失敗
Ⅵ十世紀‧九二六年正月至四月
魏王李繼岌大軍北返
Ⅵ十世紀‧九三○年四月
李從珂被迫返回河南府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而小分裂時代,走遍全國,卻只見群驢。如果要找英雄人物,把那個時代的官民排成一列,仔細挑選,也不過一個半人。一個是後周二任帝郭榮,半個則是後唐一任帝李存勗。李存勗前一半誠是一條好漢,後一半,也就是當他住進皇宮之後,徹頭徹尾成了流氓,使人扼腕。到底哪一種基因是真?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是知道的,他並不是從稱帝後才變,稱帝之前,他要殺恩公張承業時,就已暴露出來他的邪惡性格。證明了一點:權力不可以不受制衡!如果沒有娘親劉太夫人派人來喚,張承業早就死在刀口之下。娘親雖然依靠母子親情,但,情也好,法也好,都是一種制衡,劉太夫人一死,流氓帶槍入市,罪惡傾巢而出,更不可制。
任何一個開國領袖,或領袖的爹,都有過艱難奮鬥的來時路,知道政權得來不易。李存勗並不是白手成家,或毫不費力取得政權,但他喪亡之速,以一個創業帝王而言,真是破金氏紀錄--自登基稱帝到被亂兵誅殺,不過四年,再糟的政權,也會多少維持更長一段時間。
特別有趣的是:李存勗部下叛變最快,手段最辣的,竟然是他為了他們才開罪「全國軍民同胞們」的戲子宦官。原因何在?史書沒有交代,我們推測,他的輕佻和負恩,大概為戲子宦官,立下最好榜樣。
事實上,小分裂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擁有英雄和流氓兩種氣質,只不過地痞流氓的成份較多。小民們生在小分裂時代,舉目所及,除了流氓,就是地痞,除了地痞,就是惡棍,除了惡棍,就是人渣,除了人渣,就是雜碎。英雄固少,正常人也不多,而正常人,已經智枯力竭,唯一希望是:上天降下能拯救眾生的英明領袖,找一個英明領袖服從他,遂成了中國人的宿命!
柏楊 二○○○.一一.三○.台北
161沿河血戰十八年
一、李克用救劉仁恭
Ⅴ九○四年,夏季,唐政府把魏博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改作天雄戰區(一任司令官田承嗣曾奏請改稱天雄戰區,十一任帝李豫【李俶】批准,參考七六四年正月十九日,但官文書仍稱魏博,不知何故。現在另有天雄戰區,總部設秦州【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閏四月二十九日,天雄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司令官(節度使)長沙郡王羅紹威晉封鄴王。
Ⅴ九○五年,秋季,七月十三日,夜晚,天雄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營門官(牙將)李公佺跟總部警備隊(牙軍)發動兵變。戰區司令官(節度使)羅紹威發覺,李公佺縱火焚燒政府機關及民間房舍,大肆搶劫,逃奔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此刻劉守文守滄州)。
Ⅴ九○六年,春季,正月,最初,田承嗣當魏博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司令官(節度使)時,在所屬六個州中,選拔勇士五千人,組成總部警備隊,稱為「牙兵」(參考七六三年六月十八日),給他們很高的待遇,充當自己的衛士,當作心腹。從那時候起(迄今長達一百四十三年),官兵們父死子繼,互相間不是親戚,就是家屬,盤根錯節,團結密切,時日既久,逐漸驕傲蠻橫,即令再小的不如意,也會發動兵變,屠殺統帥全家。自史憲誠以下,所有的戰區司令官(節度使),都由他們推選(史憲誠奪權,參考八二二年正月;史憲誠死於兵變,參考八二九年六月。之後,八二九年六月擁立何進滔,八七○年八月擁立韓君雄【韓允中】,八八三年二月擁立樂行達【樂彥禎】,八八八年二月擁立趙文璃,同月又擁立羅弘信)。天雄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司令官(節度使)羅紹威(羅弘信的兒子)對所謂保護他的總部警備隊(牙兵),既恐懼又憎惡,但沒有能力控制。朱全忠(朱溫)包圍鳳翔(陝西省鳳翔縣)時(參考九○二年),羅紹威派將領楊利言把內情秘密報告朱全忠(朱溫),打算借宣武兵團(總部汴州)把他們肅清。朱全忠(朱溫)因軍事吃緊,不能馬上接受他的請求,但暗中承諾一定協助。後來,李公佺兵變(參考去年【九○五】七月十三日),羅紹威越發害怕,再派營門官(牙將)臧延範晉見朱全忠(朱溫)催促。朱全忠(朱溫)遂徵調黃河以南各戰區野戰軍,共十萬人,派將領李思安率領,會合天雄(總部魏州)、武順(即成德‧總部鎮州)兩兵團,進駐深州(河北省深州市)樂城(樂壽‧河北省獻縣),對外揚言即將進攻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討伐它擅自收容叛將李公佺。就在這時候,嫁給羅紹威兒子羅廷規的朱全忠(朱溫)的女兒,在魏州(河北省大名縣)逝世。朱全忠(朱溫)派禮賓官(客將)馬嗣勳在行李中暗藏鎧甲武器,遴選總部常備隊士卒(長直兵)一千人,脫下軍裝,改穿民服,偽裝成挑擔民伕,挑著喪事用品,進入魏州(河北省大名縣),說是會同夫家安葬朱女士;而朱全忠(朱溫)則率大軍緊跟在後,聲稱趕赴前線大營,天雄(總部魏州)總部警備隊(牙兵)一點都不懷疑。
正月十六日,羅紹威秘密派人進入軍械庫,割斷弓弦和鎧甲上的釦門。當天(正月十六日)夜晚,羅紹威率領他的奴隸及賓客數百人,跟馬嗣勳會合,向總部警備隊(牙兵)發動攻擊,警備隊打算迎戰,可是弓弦已斷、鎧甲上釦門已破,無法使用,遂全營被屠,凡八千家,連嬰兒及婦女都死在刀下,一個不留。天亮時(正月十七日),朱全忠(朱溫)率軍進城。
羅紹威(天雄【總部魏州】司令官)屠殺總部警備隊(牙兵)之後,其他各部隊全都震駭恐懼,羅紹威雖不斷解釋安慰,但部屬更加猜忌怨恨。朱全忠(朱溫)在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城東,紮營數十天,打算北上巡察特遣兵團前線大營。而就在這時候,天雄(總部魏州)營門官(牙將)史仁遇兵變,集結部眾數萬人,據守高唐(山東省高唐縣),自稱候補司令官(留後),天雄(總部魏州)所屬州縣,大多數起兵響應。朱全忠(朱溫)改變行程,把北上的軍隊,調回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城裡,派使節徵召前線部隊回軍,進攻高唐(山東省高唐縣),走到歷亭(山東省武城縣),軍中的天雄(總部魏州)士卒叛變,跟史仁遇呼應。元帥府左參謀長(元帥府左司馬)李周彝(李茂勳)、右參謀長(右司馬)符道昭(李繼昭)反擊,誅殺超過一半,然後進攻高唐(山東省高唐縣),攻克,一城生靈,無論軍隊平民、男女老幼,全被斬首。生擒史仁遇,把他鋸死。
先前,史仁遇向河東(總部太原府)及義昌(總部滄州)兩戰區求救。李克用(河東【總部太原府】司令官)派他的將領李嗣昭率騎兵三千人進攻邢州(河北省邢台市),以紓解高唐(山東省高唐縣)的壓力。當時,邢州(河北省邢台市)守軍才二百人,民兵司令(團練使)牛存節鎮守,李嗣昭一連進攻七天,不能攻克。朱全忠(朱溫)派總部常備隊右翼大將(右長直都將)張筠,率騎兵數千人增援牛存節守城。張筠在馬嶺(邢台市西北)設下埋伏,把李嗣昭擊敗,李嗣昭撤退逃走。
義昌戰區(總部設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司令官(節度使)劉守文派軍一萬人進攻貝州(河北省清河縣)、冀州(河北省冀縣),攻克縣(河北省景縣),再進攻阜城(河北省阜城縣)。當時,武順(即成德‧總部鎮州)大將王釗,進攻天雄(總部魏州)變軍將領李重霸據守的宗城(河北省威縣東)。朱全忠(朱溫)派軍增援冀州(河北省冀縣),義昌兵團(總部滄州)撤退。
四月二十四日,李重霸放棄城池逃走,宣武(總部汴州)將領胡規追趕,把他斬首。
五月五日,朱全忠(朱溫)前往洺州(河北省永年縣東南舊永年鎮),乘機巡視北邊,檢查軍事裝備。回程中,進入天雄(總部魏州)境內。
秋季,七月,朱全忠(朱溫)攻克相州(河南省安陽市)。這時候,天雄(總部魏州)變軍擴散,分別據守貝(河北省清河縣)、博(山東省聊城市)、澶(河南省內黃縣東南)、相(河南省安陽市)、衛(河南省衛輝市)等州。朱全忠(朱溫)分別派將領進攻,現在全部平定,遂率大軍南返汴州(河南省開封市)。
朱全忠(朱溫)在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停留半年,羅紹威(天雄【總部魏州】司令官)竭力供應,共計宰殺牛羊豬將近七十萬隻,而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消耗,也跟這個數目相等,送禮以及所用的賄賂,同樣接近一百萬(一百萬錢?一百萬串?說不清楚)。等到朱全忠(朱溫)離去的時候,天雄(總部魏州)的積蓄,一掃而空。羅紹威雖然解除兵變的威脅,但天雄兵團的戰力,也從此衰退。羅紹威十分後悔,對別人說:「集六州四十三縣的鐵,鑄不出來這麼大的錯!」
七月二十一日,朱全忠(朱溫)抵達大梁(河南省開封市)。
朱全忠(朱溫)認為盧龍(總部幽州)、義昌(總部滄州),互相呼應,威脅天雄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的生存,打算先攻取義昌(總部滄州)。
八月二十三日,朱全忠(朱溫)率軍從大梁(河南省開封市)出發。
九月一日,朱全忠(朱溫)從白馬(河南省滑縣)渡黃河北上。
九月十七日,朱全忠(朱溫)抵達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在長蘆(河北省滄州市)紮營。守城的義昌兵團(總部滄州),不敢出戰。
羅紹威(天雄【總部魏州】司令官)供應糧食輜重,從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到長蘆(河北省滄州市),長達五百華里(二地航空距離二百七十公里),路上車馬不斷。又在魏州(河北省大名縣)興建元帥府。沿途驛站、賓館,一律供應酒飯菜餚、篷帳床舖,和各種用品器具。由上到下,幾十萬人,沒有一件東西不準備完全。
劉仁恭(盧龍【總部幽州】司令官)救援義昌(總部滄州),但不斷被宣武兵團(總部汴州)擊敗。於是下令全境:「男子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一律自備糧食武器,前往大營報到。軍隊出發之後,只要有一個人留在家鄉,立刻誅殺,絕不饒命。」有人勸阻說:「老弱都當兵走了,婦女體力不能搬運糧食,命令一旦下達,恐怕死的人就多了。」劉仁恭遂命凡是拿得動武器的全部出征,而在他們臉上刺字:「定霸都(定霸特別營)」,對知識份子破格禮遇,只把字刺到手腕上或手臂上,改為:「一心事主」。於是轄區裡所有軍民,除了孩童,沒有一個人不被刺青。最後,集結士卒十萬人,進駐瓦橋(河北省雄縣)。
當時,宣武兵團(總部汴州)構築堡壘營寨,把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重重包圍,連天上飛鳥、地下老鼠,都不能通過。劉仁恭畏懼敵人強悍,不敢挑戰。城裡糧食吃完,軍民飢餓難忍,抓吃泥土,有的更互相掠奪,格殺吞食。朱全忠(朱溫)派人勸告劉守文(義昌【總部滄州】司令官)說:「援軍來不及趕到,為什麼不早早投降!」劉守文登上城樓回答說:「我跟盧龍(總部幽州)司令官(劉仁恭),是父子關係。大王(朱全忠封梁王)正用大義使天下人民順服,如果兒子背叛老爹投降,你要這種人幹什麼?」朱全忠(朱溫)因他的回答理直氣壯,有點慚愧,攻勢稍稍和緩。
冬季,十月,劉仁恭(盧龍【總部幽州】司令官)向河東(總部太原府)緊急求救,前後派出使節一百多人。李克用(河東【總部太原府】司令官)痛恨劉仁恭反覆無常(劉仁恭逃奔李克用,參考八九三年四月;李克用攻陷幽州後,命劉仁恭當盧龍戰區司令官,參考八九五年二月;而劉仁恭叛李克用,投靠朱全忠,參考八九七年七月,後又叛朱全忠,參考八九九年正月),始終拒絕。他的兒子李存勗勸解說:「環顧全國大勢,朱溫(朱全忠)已控制十分之七、八,甚至天雄(總部魏州)、義武(總部定州)、成德(即武順‧總部鎮州)三戰區那麼強大,也得向他低頭。黃河以北地區,能跟朱全忠(朱溫)對抗的,只有我們跟幽(盧龍總部‧北京市)、滄(義昌總部‧河北省滄州市東南)二州,而今,幽(北京市)、滄(河北省滄州市東南)二州被朱全忠(朱溫)圍困,如果不出力援助,對我們絕對不利。心懷大志的人,胸襟廣、不記小仇小怨。他曾經傷害過我們,我們反而援救他,以德報怨,用一次軍事行動,卻可以名利雙收。正是我們重振聲威的契機,不可失去。」李克用認為正確,召集軍事會議,跟將領們討論會同盧龍兵團(總部幽州),進攻昭義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說:「這樣對他們而言,可以解除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的包圍,對我們而言,可以擴充領土。」乃接受劉仁恭的和解,要他派軍。劉仁恭派總指揮官(都指揮使)李溥,率三萬人的部隊,前往晉陽(太原府所在縣‧山西省太原市)。李克用派他的將領周德威、李嗣昭,聯軍南下,進攻潞州(山西省長治市)。
十二月,朱全忠(朱溫)分出步騎兵數萬人,命作戰參謀長(行軍司馬)李周彝(李茂勳)率領,自河陽(河南省孟縣)出發,增援潞州(山西省長治市)。
最初,唐王朝二十四任帝(昭宗)李曄(李敏)的死訊傳到潞州(山西省長治市),昭義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司令官(節度使)丁會,率領全體將士,改穿素色衣服,哭泣流淚,久久不停。而今,李嗣昭(河東【總部太原府】將領)進攻潞州(山西省長治市),丁會遂率領軍民,獻出城池,向河東(總部太原府)投降。李克用命李嗣昭當昭義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候補司令官(留後)。
丁會晉見李克用,哭泣說:「我並不是沒有守城的能力,而是朱全忠(朱溫)蹂躪皇家,我雖受他提拔大恩,但不能容忍這種行為,所以投奔大王(李克用封晉王)。」李克用對他十分厚待,位置在各將領之上。
閏十二月二十一日,朱全忠(朱溫)命各軍集中攻城武器,將對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發動總攻。
閏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全忠(朱溫)得到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失守報告。
閏十二月二十六日,朱全忠(朱溫)撤退。
先前,朱全忠(朱溫)徵調黃河南北糧食草料,水陸並進,運到前線各營,堆積如山(水路應自永濟渠北上)。現在,就要回軍,朱全忠(朱溫)下令全部焚燒,火焰濃煙,上衝霄漢,幾華里路外都看得清楚。船上有糧秣時,則一律把船鑿沉。劉守文(義昌【總部滄州】司令官)寫信給朱全忠(朱溫)乞求說:「大王因為憐憫人民的緣故,赦免我的罪,解除包圍,光榮班師,是大王最大的恩德。城裡男女老幼幾萬人,已幾個月之久,沒有飯吃,與其把糧食燒到天空,化成灰燼,沉到水裡,變作泥漿,乞求拿來救人一命。」朱全忠(朱溫)特別下令留下幾個倉給劉守文,滄州(河北省滄州市東南)人靠這些得以渡過難關。
河東兵團(總部太原府)進攻澤州(山西省晉城市),不能攻克,退回。
二、潞州之圍
Ⅴ九○七年,春季,正月四日,宣武戰區(總部設汴州【河南省開封市】)司令官(節度使)朱全忠(朱溫),撤退到貝州(河北省清河縣),紮營休息。
河東兵團(總部太原府)仍駐紮長子(山西省長子縣),打算進攻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去年【九○六】十二月進攻失敗)。朱全忠(朱溫)命保大戰區(總部設鄜州【陝西省富縣】)司令官(節度使)康懷貞,徵調佑國(總部京兆府)、匡國(總部同州)二戰區全部兵力,進駐晉州(山西省臨汾市),嚴密戒備。
夏季四月,朱全忠在汴州(河南省開封市)登極稱帝,建後梁政府,唐王朝亡。
四月二十九日,朱全忠(朱溫)下詔剝奪李克用的官職爵位(朱全忠以全中國的領袖自居,但事實上他只不過把從前的對立,化成今日的分裂)。
五月十六日,後梁帝朱全忠(朱溫)命保大戰區(總部設鄜州【陝西省富縣】)司令官(節度使)康懷貞,率軍八萬人,會合天雄兵團(總部魏州),進攻已被河東(總部太原府)佔領的潞州(山西省長治市)。
六月,康懷貞抵達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城下。晉國(首都太原府)昭義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司令官(節度使)李嗣昭、副司令官(副使)李嗣弼,緊閉城門堅守。康懷貞日夜進攻,半月之久,不能攻克,於是圍繞城池興築碉堡,挖掘「蚰蜒壕」(像蚰蜒一樣的彎曲壕溝),團團困住,城裡跟城外的交通和音訊,完全斷絕。晉王李克用命華洋總指揮官(蕃漢都指揮使)周德威當特遣兵團總指揮官(行營都指揮使),率騎兵總指揮官(馬軍都指揮使)李嗣本、步騎兵總糾察官(馬步都虞候)李存璋、先鋒指揮官(先鋒指揮使)史建瑭、鐵林特別營指揮官(鐵林都指揮使)安元信、橫衝指揮官(橫衝指揮使)李嗣源(邈佶烈)、騎兵將領安金全,救援潞州(山西省長治市)。李嗣弼,是李克脩的兒子(李克脩,是李克用的老弟,參考八九○年三月)。李嗣本,本姓張。史建瑭,是史敬思的兒子(史敬思,汴州救李克用,參考八八四年五月十四日)。安金全,是代北(山西省代縣以北)
人。
晉國(首都太原府)軍隊進攻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後梁(首都開封府)派左神勇軍基地司令(左神勇軍使)范居實,率軍增援。
晉國(首都太原府)援軍總指揮官(行營都指揮使)周德威,在高河(山西省屯留縣東南)紮營,後梁(首都開封府)大將康懷貞派親衛騎兵作戰司令(親騎都頭)秦武率軍
攻擊,被晉軍擊敗。
八月十二日,後梁帝朱全忠(朱溫)派亳州(安徽省亳州市)州長李思安,接替康懷貞的潞州(山西省長治市)特遣兵團總指戰官(行營都統)職務,貶康懷貞當特遣兵團大營總糾察官(行營都虞候)。李思安率黃河以北各戰區野戰軍西上,抵達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城下,圍繞潞州興築雙重圍牆,內防城裡固守的晉軍突圍,外阻援軍前進,稱為「夾寨」。徵調山東(崤山以東)各戰區道搜括民食,供作軍糧。周德威每天派出輕裝備騎兵剽掠糧運,李思安於是從東南山口,築起一條通道,一直通到「夾寨」;周德威又跟各將領輪流率軍攻擊,每次都推倒剛築起的護牆,填平剛挖好的壕溝,一天一夜之間,出擊數十次,後梁兵團不斷應戰,疲於奔命。而「夾寨」中派出砍柴牧馬的士卒,周德威就把他們洗劫一空。後梁只好緊閉營門,不再出動。
冬季,十二月,晉王(首都太原府)李克用,命李存璋進攻晉州(山西省臨汾市),用以紓解潞州(山西省長治市)所受的壓力。
十二月十九日,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下詔命護國(總部河中府)、保義(總部陝州)兩戰區出軍增援。
十二月二十四日,晉軍(首都太原府)進攻洺州(河北省永年縣東南舊永年鎮)。
Ⅴ九○八年,春季,正月,晉王(首都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李克用頭上生出毒瘡,病勢沉重。周德威(潞州援軍總指揮官)等退軍亂柳(山西省沁縣東南。李克用吩附他的老弟、內外華洋總作戰司令(內外蕃漢都知兵馬使)、振武戰區(總部設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司令官(節度使)李克寧,監軍宦官(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吳珙,機要秘書(掌書記)盧質,同心合力,輔佐他的兒子、晉州(山西省臨汾市)州長(空頭官銜。此時晉州屬後梁【首都開封府】)李存勗繼承王位(司馬光考異:「五代史闕文說:『民間傳說:李克用臨死時,把三支箭交給李存勗,說:『第一支箭討伐劉仁恭,你如果不先攻克幽州,黃河以南不可能到手。第二支箭攻擊契丹部落【王庭西樓城】,耶律阿保機跟我指天盟誓,結拜兄弟【參考去年〔九○七〕五月】,誓死重建唐王朝,竟突然背盟,歸附後梁【首都開封府】,你一定要擊敗他。第三支箭消滅朱溫【朱全忠】,你能完成這三件事,我死而無恨。』李存勗把三支箭藏到李克用祭廟裡。後來討伐劉仁恭,命屬官用少宰【豬羊各一】祭祀稟告後【參考九一四年正月】,取出一箭,裝到錦繡箭袋之中,派近身將領揹在身上,作為前鋒。凱旋的那天,隨著呈獻俘虜的人頭,把箭送回李克用的祭廟。討伐契丹,消滅後梁,都用這個方法。』考察舊五代史‧契丹傳記載:『李存勗初繼位時,曾派使節去契丹告哀,並賄賂黃金綢緞,請求派軍解救潞州,契丹回答說:我跟前王【李克用】結拜成為兄弟,他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哪有老爹不協助兒子的道理!允許派軍。但不久潞州包圍解除,才停止行動。』廣本說:『劉守光被劉守文攻擊,屢次向晉國求救,李存勗派軍五千人增援。』據此,李存勗根本沒有跟契丹和劉守光對立。所以有此傳說,是後人在李存勗成功之後,杜撰李克用臨終場景,誇耀李存勗少年英雄而已。」)。李克用強調說:「這孩子眼光遠大,心胸寬,一定可以完成我的大事,你們要好好協助教導!」
正月十九日,李克用告訴李存勗說:「嗣昭身陷孤城,危險萬狀(李嗣昭被困潞州),我已來不及再見他一面,等到把我安葬完畢,你跟德威(周德威)們,要竭盡全力,急去援救!」又囑咐李克寧等說:「我把亞子託付給你們!」亞子,是李存勗的乳名。李克用說完,逝世(年五十三歲)。李克寧接管總部軍政,無論內外,沒有人敢乘機鬧事。
李克寧長久以來,手握兵權,有兄終弟及、接替老哥官爵的可能性。當時,上黨(潞州州政府所在縣‧山西省長治市)的包圍,仍沒有解除,官兵們認為李存勗年紀還輕(李存勗本年二十四歲),很多人交頭接耳,私下議論,軍心震盪不安。李存勗恐懼,把官爵讓給叔父李克寧,李克寧說:「你是嫡長子,理應繼承,何況又有先王(李克用)的命令,誰敢違抗!」文武官員打算參見李存勗,李存勗正在靈柩前悲哀哭泣,不能馬上出來,張承業到靈堂對李存勗說:「最大的孝,是完成老爹的事業,光哭有什麼用!」遂把李存勗扶出來,登上公堂,正式就任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司令官(節度使)及晉王爵位(胡三省註:「張承業扶李存勗,好像張昭扶孫權【參考二○○年二月】。」)。李克寧領先率各將領叩頭祝賀,李存勗把總部的軍政大事,全交給李克寧處理。
李存勗命李存璋當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軍城司令(河東軍城使)、步騎兵總糾察官(馬步都虞候)。李克用時代,信任胡人蠻族,放縱官兵戰士,對他們欺壓平民、擄掠街市,都盡量包容;李存璋接事之後,在蠻族部落和軍隊戰士中,找出最凶暴的人,全部誅殺,短短十天半月之間,城裡的秩序,完全恢復正常。
最初,晉王李克用收養很多軍隊中的勇士健兒,當作義子,對他們的寵愛和待遇,跟對親生兒子一樣(李克用的義子,號稱「義兒軍」,參考八八四年五月)。現在,李存勗繼承官爵,其他義子的年齡都比李存勗大,而且都手握軍權,大家悶悶不樂,難以釋懷,有的聲稱有病,在家療養,有的看見新王也不行禮。李克寧手握大權,地位尊貴(他是李存勗的叔父),軍心都盼望他能繼承,義子李存顥(音hao【浩】),暗中游說李克寧說:「老哥逝世,老弟接替,自古以來就有這種情況。何況,叔父向侄兒叩頭,在道理上怎麼說得過去!上天交給你,你卻拒絕,後悔時已來不及。」李克寧說:「我們李家,世世代代以父慈子孝,聞名全國(李克用對老爹李國昌【朱邪赤心】至為孝順)。先王(李克用)的功業只要能交給恰當的人繼承,我還要求什麼!你不要挑撥離間,看我砍下你的人頭!」李克寧的妻子孟女士,性情剛愎強悍,各義子遂紛紛派妻子到李克寧家游說孟女士,孟女士同意,考慮到陰謀洩露,會招來大禍,所以不斷壓迫李克寧下手。李克寧性情軟弱,被大家日夜包圍煽動,不能不有點動心。而李克寧又跟張承業、李存璋的意見不合,屢次對二人譏誚斥責。不久,李克寧擅自誅殺總糾察官(都虞候)李存質。李克寧請求另行設立大同戰區(大同戰區於唐王朝末年撤銷,併入河東戰區【總部太原府】),由自己出任司令官(節度使),管轄蔚(河北省蔚縣)、朔(山西省朔州市)、應(山西省應縣)三州。李存勗都尊重他的決定。
李存顥等替李克寧設計:利用李存勗到他家的機會,發動政變,誅殺張承業、李存璋,擁護李克寧當戰區司令官(節度使),獻出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的九個州府(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遼【山西省左權縣】、麟【陝西省神木縣】、汾【山西省汾陽縣】、石【山西省離石縣】、忻【山西省忻州市】、代【山西省代縣】、嵐【山西省嵐縣】、憲【山西省婁煩縣】),投降後梁(首都開封府),生擒李存勗,連同太夫人(李克用妻)曹女士,解送大梁(後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太原(山西省太原市)人史敬鎔,從小追隨李克用,在總部做事,很受寵愛信任。李克寧打算探知王府秘密,召見史敬鎔,告訴他秘密計劃。史敬鎔表面上承諾合作,但一進王府,就報告曹女士,曹女士大驚失色,立刻召見張承業,指著李存勗對他說:「先王(李克用)握著這孩子的手臂,交給你們,如果聽到外面政變陰謀,想改變立場,只要把我們母子安置在一個地方就心滿意足,不要送到大梁(後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其他不敢多求。」張承業惶恐說:「老奴即令一死,也執行先王(李克用)的命令,太夫人怎麼說這種話?」李存勗把李克寧的陰謀告訴他,並且說:「骨肉至親,不可以互相殘殺,我如果辭職,大亂就可避免。」張承業說:「李克寧打算把大王母子投入虎口,如果不把他除掉,豈能安全。」於是召見李存璋、吳珙,及義子李存敬、總部常備軍基地司令(長直軍使)朱守殷,命他們暗中作反政變準備。
二月二十一日,李存勗在王府大庭擺設筵席,大宴各軍將領,伏兵突起,就在座位上逮捕李克寧、李存顥。李存勗痛哭流涕數落李克寧說:「侄兒一開始就把官爵讓給叔父,是叔父自己拒絕。而今,大事已定,為什麼又用這種陰謀,忍心把我們母子交到仇人之手!」李克寧說:「這都是野心小人煽風點火,事到如此,我還能說什麼。」當天(二月二十一日),斬李克寧及李存顥。
後梁(首都開封府)特遣兵團總指戰官(行營都統)李思安等,圍攻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已久,不能攻克(自去年【九○七】八月,為時七個月),士卒筋疲力盡,大量逃亡。晉國(首都太原府)援軍仍駐紮余吾寨(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朱全忠(朱溫)懷疑李克用假裝死亡,打算把圍城大軍召回,恐怕晉軍(首都太原府)追擊,考慮親自前往澤州(山西省晉城市)接應班師,命匡國戰區(總部設同州【陝西省大縣】)司令官(節度使)劉知俊,率軍直向澤州(山西省晉城市)。
三月一日,朱全忠(朱溫)從大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出發。
三月六日,朱全忠(朱溫)抵達澤州(山西省晉城市)。
三月十日,劉知俊也抵達澤州(山西省晉城市)。
三月十一日,朱全忠(朱溫)命劉知俊當潞州(山西省長治市)特遣兵團征剿司令(潞州行營招討使)。
朱全忠(朱溫)因李思安一直沒有功勞,將領卻陣亡四十餘人,士卒們陣亡也以萬為單位計算。最後更緊閉營壘,改攻為守,朱全忠(朱溫)派人召喚李思安到皇帝所在地(此時朱全忠在澤州)。
三月二十三日,朱全忠(朱溫)下詔剝奪李思安所有官爵,押解返回原籍充當勞役;斬總監軍官(監押)楊敏貞。
晉國(首都太原府)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守將李嗣昭,固守城池,已過一個年節,城裡物資就要用完,李嗣昭曾在城樓宴請各將領,飲酒取樂,一支流箭射來,正射中李嗣昭的腳,李嗣昭不動聲色,暗中把它拔下,在座的人都沒有發現。朱全忠(朱溫)好幾次派使節攜帶詔書,送給李嗣昭,要他投降,李嗣昭都把詔書燒掉,把使節斬首。
朱全忠(朱溫)在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停留十餘天,打算解除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包圍班師;先派使節跟特遣兵團各將領商議,各將領認為:李克用已死,余吾寨(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晉國援軍又要撤退,上黨(潞州州政府所在縣)一座孤城,內沒有糧食,外沒有救兵,勢不能長久支持,建議再繼續包圍十天半月,觀察變化。朱全忠(朱溫)同意,命增加特遣兵團的糧草補給。劉知俊率精銳部隊一萬餘人,向晉軍發動攻擊,殺戮及俘擄很多人,上疏朱全忠(朱溫),請求留下來繼續進攻上黨(山西省長治市),建議朱全忠(朱溫)先回京師(首都開封府)。朱全忠(朱溫)考慮到關中(陝西省中部)空虛,恐怕岐國(首都鳳翔府【陝西省鳳翔縣】)軍隊入侵同(陝西省大縣)、華(陝西省華縣)二州,於是命劉知俊停止前進,先在長子(山西省長子縣)休息十天,退駐晉州(山西省臨汾市),等到五月,再返回本戰區(匡國【總部同州】)。
最初,前任晉王李克用逝世,周德威率大軍在外地駐紮(退屯亂柳,參考本年【九○八】正月),大家都猜疑不安。新晉王李存勗命周德威班師。
夏季,四月一日,周德威抵達晉陽(首都太原府所在縣),把軍隊留在城外,獨自一人步行進府,趴在李克用靈柩上痛哭,極為哀傷。退出後,晉見李存勗,必恭必敬,大家心裡才放下一塊石頭落地。
後梁(首都開封府)「夾寨」(後梁軍大營,參考去年【九○七】八月十二日)奏報說:「余吾寨(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晉軍已經退走。」朱全忠(朱溫)認為援軍不可能再來,潞州(山西省長治市)一定可以攻克。
三、李存勗奇襲破夾寨
Ⅴ九○八年,四月六日,朱全忠(朱溫)從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南還。
四月十二日,朱全忠(朱溫)抵達大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後梁「夾寨」大軍,認為勝利在即,也不再嚴密戒備。
晉王(首都太原府)李存勗跟各將領商議說:「上黨(潞州州政府所在縣‧山西省長治市),是河東(總部太原府)的屏障。沒有上黨(山西省長治市),就沒有河東(總部太原府)。朱溫(朱全忠)所畏懼的,只先王(李克用)一個人,聽到我新近繼位,準認為我不過一個少年,不懂帶兵打仗,必然自傲自大。我們如果挑選一批精銳部隊,強行軍前進,作閃電進攻,出其不意,一定會把他們擊破。傳播聲威,奠定霸業,就看這次,機會不可流失。」張承業也勸李存勗出動。於是李存勗派張承業及執行官(判官)王緘,向岐國(首都鳳翔府【陝西省鳳翔縣】)請求發兵協助,又派使節餽送大批金銀財寶給契丹部落(王庭西樓城【內蒙古巴林左旗】)酋長耶律阿保機,請求派騎兵支援。岐王(一任忠敬王)李茂貞(宋文通)年紀已老(本年五十三歲),軍隊衰弱,民窮財盡,無法呼應。李存勗擴大檢閱所屬官兵,命前昭義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司令官(節度使)丁會(丁會歸降,參考前年【九○六】閏十二月)當總征剿司令(都招討使)。
四月二十四日,丁會率周德威等從晉陽(首都太原府所在縣)出發。
四月二十九日,晉王(首都太原府)李存勗率大軍南下,進抵黃碾(山西省潞城縣西北),距上黨(山西省長治市)四十五華里。
五月一日,李存勗在三垂岡(潞城縣西)下,設下埋伏。第二天(五月二日)凌晨,大霧瀰漫,李存勗繼續挺進,直到「夾寨」。「夾寨」根本沒有斥候,將士們正蒙頭大睡,還未起床,突然發現晉國軍隊湧到,全營立刻混亂,李存勗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兩路,周德威攻「夾寨」西北角,李嗣源攻「夾寨」東北角,用土填平壕溝,縱火焚燒柵欄,戰鼓雷鳴,吶喊聲震動天地,士卒前仆後繼,殺入「夾寨」;後梁軍(首都開封府)霎時崩潰,向南逃命。征剿司令(招討使)符道昭戰馬栽倒,被晉軍格殺。後梁損失將校士卒以萬為單位計算,拋棄的物資、糧食、武器,堆積如山。
周德威等直到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城下,招呼城樓上的守將李嗣昭說:「先王(李克用)已經逝世,今王(李存勗)親自前來,攻破夾寨,盜匪(後梁軍隊)已經逃走,可以打開城門!」李嗣昭不相信(苦難太久的人,有權利不相信好消息),對左右說:「這個人一定被敵人俘擄,派他來騙我!」打算發箭射擊,左右連忙勸住,李嗣昭說:「大王如果真的來了,能不能見面?」李存勗親自到城下呼喚,李嗣昭看見李存勗身穿白盔白甲,知道李克用已死,悲慟哀號,幾乎昏厥,滿城痛哭,遂開城門。最初,周德威跟李嗣昭不睦,李克用臨死時,對李存勗說:「進通忠孝雙全,我愛他最深,可是到今天仍不能解圍,難道德威忘不了舊怨,不肯竭力援救?你把我的意思告訴德威。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包圍不解除,我死也不能閉眼。」進通,是李嗣昭的乳名。李存勗轉告周德威,周德威感動流淚,「夾寨」之戰,奮勇無匹。跟李嗣昭見面後,二人重新和好。
康懷貞(後梁【首都開封府】將領)自天井關(山西省晉城市南)率騎兵一百餘人逃回。朱全忠(朱溫)聽說「夾寨」失守,大為震驚,呆了一會,嘆息說:「生兒子當像李亞子(李存勗的乳名),李克用可以說還沒有死;至於我的兒子,一群笨豬而已(這是曹操稱讚孫權語,參考二一三年正月)。」下詔各地收容逃兵,妥行安頓。
周德威、李存璋乘勝直撲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後梁任命的州長王班,一向被人痛恨,軍民都不聽從差遣。龍虎軍(禁軍第三、四軍‧原總部左、右常備隊改)統軍(正三品)牛存節,自西都(河南府‧河南省洛陽市)率軍北上接應「夾寨」殘兵敗將,到達天井關(山西省晉城市南),對部眾說:「澤州(山西省晉城市)是險要之地,不可以喪失,雖然沒有皇上命令,也應援救。」大家都不同意,說:「晉軍(首都太原府)銳不可當,而且我們人數又少,寡不敵眾!」牛存節說:「看見朋友危險而不救,違反正義。畏懼敵人強大而逃避,不是勇士。」揚起馬鞭,率領大家北進。抵達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城裡居民已到處縱火,奔走喊叫,打算迎接晉國大軍,王班緊閉內城(牙城)城門防守;牛存節到後,秩序才恢復。晉軍不久抵達,沿著城牆挖掘地道進攻,牛存節日夜抵抗,凡十三天,劉知俊(後梁【首都開封府】將領)自晉州(山西省臨汾市)率軍增援,周德威燒掉攻城武器,退守高平(山西省高平縣)。
晉王李存勗返回晉陽(首都太原府所在縣‧山西省太原市),讓官兵休息,並論功行賞。命周德威當振武戰區(總部設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司令官(節度使),遙兼二級宰相(同平章事‧使相)。李存勗下令州政府推薦賢能人才,罷黜貪官污吏、減少賦稅、安撫貧苦、伸冤救屈、禁止姦淫偷盜,全國秩序井井有條。只因河東(山西省)地方太小,軍隊也太少,於是加強官兵軍事訓練。李存勗下令:騎兵一律步行,不見敵人,不准騎馬;任務分配決定後,應各自遵守,不可以超過界限,不可以交換工作,不可以隨意逗留,不可以避危險;分兵數路前進時,會師時間不准誤十五分鐘以上,如有違犯,一律斬首,軍令森嚴,所以不久就吞併山東(太行山以東),佔領河南(黃河以南),都由於部隊全屬精銳的緣故(李存勗緊遵休養生息政策,參考九○二年三月)。
當初,李克用誅殺王行瑜(參考八九五年十一月),唐王朝皇帝(二十二任昭宗)李曄(李敏)特別授權給他,准許他用皇帝名義任官封爵。當時,很多戰區道都有這項特權,經常發佈墨寫詔書,李克用認為自己如果也跟大家一樣,並不光榮,所以每次任命官吏,一定奏報中央。而到現在,李存勗才開始用皇帝名義委派州長。
李存勗對監軍宦官張承業,感激至深,當作老哥一般敬愛,每次到張宅,都去後堂叩見張承業的娘親,餽贈、賞賜,十分優厚。
潞州(山西省長治市)被包圍一年有餘,人民凍死、餓死大半,街市巷里,人跡稀少,一片蕭條。李嗣昭(昭義【總部潞州】司令官)推動農耕,鼓勵養蠶,減少租稅,延緩繳納日期,放寬刑罰,幾年之後,終於恢復往日繁榮。
五月二十二日,後梁(首都開封府)「夾寨」潰敗的高級將領,前往官門請求處罰,朱全忠(朱溫)下令全部赦免,另行賞賜牛存節保全澤州(山西省晉城市)的功勞,擢升他當六軍步騎兵總指揮官(六軍馬步都指揮使)。
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打算親自率軍進攻潞州(山西省長治市)。
六月二十八日,朱全忠(朱溫)下詔集結各戰區道野戰軍。
九月,晉國(首都太原府)將領周德威、李嗣昭,率軍三萬人,從陰地關(山西省靈石縣西南南關鎮)出發,進攻後梁(首都開封府)晉州(山西省臨汾市),州長徐懷玉堅守城池。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親自率軍增援。
九月九日,朱全忠(朱溫)從大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出發。
九月十七日,朱全忠(朱溫)抵達陝州(河南省三門峽市)。
九月二十日,岐國(首都鳳翔府【陝西省鳳翔縣】)所屬保塞戰區(總部設延州【陝西省延安市】)司令官(節度使)胡敬璋,進攻上平關(山西省石樓縣西北四十五公里黃河東岸),劉知俊(後梁【首都開封府】將領)把胡敬璋擊破。周德威等聽到朱全忠(朱溫)大軍就要到達消息,急行撤退。
九月二十七日,周德威等撤退到隰州(山西省隰縣)。
冬季,十月十九日,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回到大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
Ⅴ九○九年,春季,三月九日,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任命山南東道戰區(總部設襄州【湖北省襄樊市】)司令官(節度使)楊師厚,兼潞州(山西省長治市)特遣兵團征剿司令(四面行營招討使)。
岐王(一任忠敬王)李茂貞(宋文通)請晉王李存勗,同時出軍進攻晉(山西省臨汾市)、絳(山西省新絳縣)二州。李存勗率軍南下,先派周德威等率軍從陰地關(山西省靈石縣西南南關鎮)出發,攻擊晉州(山西省臨汾市),後梁任命的州長邊繼威竭力守城。晉軍(首都太原府)挖掘地道,城牆崩塌二十餘步,後梁軍(首都河南府)血戰抵抗,一夜之間,把缺口堵住。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命楊師厚(山南東道【總部襄州】司令官)率軍增援,周德威派騎兵扼住蒙阬(山西省曲沃縣西北)的險要,楊師厚把這支騎兵擊破,進抵晉州(山西省臨汾市),晉軍解圍退走。
書號:B1236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1.6 cm
類別:史地類
分類號:610.3
頁數:296頁
重量:39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4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