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挑強鄰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七十冊(942A.D.-947A.D.)
後晉本是一個賣國政權,石敬瑭先生當兒皇帝的唯一收穫,是滿門死於刀斧之下,只留下一個老妻和幼侄,仍被放逐龍沙。
歷史教訓雖然如此明顯,仍然有趙延壽、楊光遠之類,努力奪取那個位置。
後晉本可以不亡,卻亡於景延廣先生的橫挑強鄰,當時最不重要的事,莫過於應不應向遼國稱臣,景延廣卻急於解決這個最不需要急於解決的問題,政治野心家的功用就在這裡,他能用煽情的訴求蒙蔽心靈,以致全國人民都被他帶入血谷。歷史教訓也是如此明顯,可是宋王朝仍然無畏無懼的先行動,向金帝國打出耳光。
利慾薰心的人,不接受歷史教訓,而接受歷史教訓的人,又被判定為書生之見,歷史的價值,似應另作評估。
柏楊版/資治通鑑 第十七冊 棋挑強鄰
通鑑圖粹 張香華輯
柏楊版/資治通鑑 司馬光編著 柏楊譯
.前言
十世紀四○年代
.南漢帝劉巖逝世
九四二年,南漢帝劉巖逝世。劉巖晚年擅用權術,刑罰殘酷,對知識份子是猜忌,認為知識份子都為子打算,不肯全心全意效忠,因此大量使用宦官。
.後晉帝石敬瑭逝世
九四二年,石敬瑭逝世,侄石重貴即位,石重貴握升景延廣當宰相。接受景延廣的建議不再向遼稱臣,遼帝耶律德光大怒,派使節前來斥責石重貴不先行報准,即擅自登位。
.南唐帝李弁逝世
李弁晚年吞服仙丹,結果身體燥熱,性情逐漸變得峻急,不久,背上長出毒瘡,九四三年,李弁病情惡化,臨終時對齊王李景通說:「我之所以吃仙丹,目的為了延年益壽,想不到更傷害身體,你應該引以為戒!」
.閩帝王延羲被殺
閩帝國皇后李春燕,對王延羲寵愛的尚賢妃,妒火中燒,扛算除掉王延羲,而由自己的兒子繼承帝位。正巧,李春燕的老爹生病,王延羲前往岳父家問候,李春燕唆使人行刺,王延羲死在馬上。繼任帝王延政,投降唐,閩亡。
.遼滅後晉
九四六年,後晉帝石重貴大舉攻遼,任命天雄戰區司令官杜重威當北方軍團總指揮官,下詔宣告天下:「政府這次動員大軍,目的在清除狡猾的蠻虜,掃蕩塞北,有人擒獲蠻虜首領的,升他當一級戰區司令官,賞錢一萬串、賞絹一萬匹、賞銀一萬兩。」遼帝耶律德光聞之,起兵迎戰,直入恒州,圍杜重威於中度橋,承諾立杜重威為帝,杜重威遂舉軍投降,士卒奉命解甲,眾人痛哭。遼遣降將彰德戰區司令官張彥澤率騎兵夜襲大梁,斬關而入。石重貴打算自焚,為人所救,乃脫下黃袍,換穿素色衣服,奉表出降,張彥澤將石重貴囚禁開封,後晉亡。
.劉知遠稱帝
河東戰區司令官劉知遠聽到後晉帝石重貴被押北上,遂對外宣布要派騎兵從井陘關攔截。將石重貴迎回陽,乃命武節總指揮官史弘肇集合各路兵馬,宣告東征日期,官兵們異口同聲說:「遼國攻陷京城,俘虜皇上,以致全國沒有君王。全國君王的,不是我們大王,是誰?應該先登極稱帝,名正言順,然後出軍。」劉知遠命左右出面制止,作戰參謀長張彥威,一連三次上書,請劉知遠稱帝,劉知遠知道不違,遂稱帝。
.打草穀
九四七年,遼國大臣建議發給官兵薪餉糧,食耶律德光說:「我們國家從來不同言種辦法。」於是,放縱遼軍騎兵向四方出動,聲言「牧馬」,實際上卻是大肆剽掠,謂之:「打草穀」。
通鑑廣場 柏楊主持
五歲兒童能不能讀〔通鑑〕<龍德生>
後晉本是一個賣國政權,石敬先生當兒皇帝的唯一收穫,是滿門死於刀斧之下,只留下一個老妻和幼侄,仍被放逐龍沙。歷史教訓雖然如此明顯,仍然有趙延壽、楊光遠、杜重威之類,努力奪取那個位置。
後晉本可以不亡,卻亡於景延廣先生的橫挑強鄰,當時最不重要的事,莫過於應不應向遼國稱臣,景延廣卻急於解決這個最不需要急於解決的問題,政客們的功用就在這裏,他能用煽情的訴求蒙蔽心靈,以致全國人民都被他帶入血谷。歷史教訓也是如此明顯,可是到了十二世紀的宋王朝,仍然頇奮勇的先行動手,向金帝國打出耳光。
利慾薰心的人,不接受歷史教訓,而接受歷史教訓的人,又被判定為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是為序。
一九九二‧一‧一五
柏楊版/資治通鑑
十世紀‧四○年代‧九四二年
九四二年壬寅
後晉‧天福七年南平‧天福七年
南唐‧昇元六年 閩‧永隆四年
南楚‧天福七年後蜀‧廣政五年
吳越‧天福七年 遼‧會同六年
南漢‧大有十五年(中天八國王永樂元年)
光天元年
1春季,正月二日,後晉帝國(首都開封府【河南省開封市】)成德戰區(總部設鎮州【河北省正定縣】)守城變軍營門官(牙將),從鎮州(河北省正定縣)西郭水碾門(水力磨坊使用的水洞),引導中央軍進城,屠殺變軍二萬人,生擒變軍首領、原戰區司令官(節度使)安重榮,斬首。中央征剿司令(招討使)杜重威找個藉口,殺掉那個營門官(牙將),獨佔所有的功勞。
正月五日,安重榮的人頭送到鄴都(廣晉府‧河北省大名縣),後晉帝(一任高祖)石敬塘(本年五十一歲)命刷上油漆,裝到木匣裏,送往遼國(首都臨潢府)。
正月八日,鎮州(河北省正定縣)改名恒州(鎮州本來就名恒州,唐王朝時因避十五任帝李恒的「恒」字,於八二○年改稱鎮州,迄今一百二十三年,才恢復原名),成德戰區(總部恒州)改名順國戰區。
正月十一日,石敬塘擢升副監督長(門下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趙瑩當最高監督長(侍中);命杜重威當順國戰區(總部設恒州【河北省正定縣】)司令官(節度使),兼最高監督長(兼侍中‧使相)。
安重榮的私人財產,跟恒州(河北省正定縣)的糧食以及金庫,全被杜重威吞沒。石敬塘雖然知道實情,卻不聞不問。杜重威又上疏任命軍械供應部副部長(衛尉少卿)范陽(河北省涿州市)人王瑜當副司令官(副使)。王瑜向民間徵收沉重的捐稅,恒州(河北省正定縣)人苦不堪言。
張式的老爹張鐸,前往京師(首都開封府)控告張彥澤冤枉殺人(張式慘死事,參考去年【九四一】二月)。
正月二十七日,後晉政府命河陽戰區(總部設孟州【河南省孟縣】)司令官(節度使)王周,當彰義戰區(總部設涇州【甘肅省涇川縣】)司令官(節度使),接替張彥澤的職務。
2閩帝國(首都長樂府【福建省福州市】)皇帝(三任景宗)王延羲(王曦),封李女士當皇后,李女士是宰相(同平章事)李真的女兒,性情剛愎,又喜愛飲酒,王延羲(王曦)對她十分寵愛敬畏。
3後晉(首都開封府)彰武戰區(總部設延州【陝西省延安市】)司令官(節度使)丁審琪,建立一支一千人的私人部隊,在轄區裏橫行霸道,殘忍凶暴。軍官賀行政跟胡族各部落結合,進攻延州(陝西省延安市)。後晉帝(一任高祖)石敬塘派曹州(山東省定陶縣)警備區司令(防禦使)何重建,率軍增援,匡國(總部同州)、保大(總部州)兩戰區的援軍也繼續抵達,勉強保住延州(陝西省延安市)。
二月九日,中央命何重建當彰武(總部延州)候補司令官(留後),調丁審琪返回中央。何重建,是雲(山西省大同市)、朔(山西省朔州市)二州間的胡族部落人。
4南唐帝國(首都金陵府【江蘇省南京市】)左丞相宋齊丘,一再請求交給他實權,南唐帝(一任烈祖)李弁(本年五十五歲。弁,音bian【變】)遂准許他進入宰相聯合辦公廳(中書)。宋齊丘又要求主管國務院(尚書省),李弁(徐知誥。弁,音bian【變】)乃免除最高監督長(侍中)壽王李景遂主管國務院(尚書省)事務,改為主管立法院(中書省)、監督院(門下省),而命宋齊丘主管國務院(尚書省)。但三院(省)另設一個最高主管,由齊王李璟(徐景通)擔任,作最後裁決。
宋齊丘到差只幾個月,他的親信屬官夏昌圖就盜用公款三千串,被人檢舉,應該處決,宋齊丘下令免除他的死刑。李弁(徐知誥)大怒,下令斬夏昌圖。宋齊丘無奈,只好聲稱有病,請求解除主管國務院事務(罷省事),李弁(徐知誥)批准。
5後晉(首都開封府)彰義戰區(總部設涇州【甘肅省涇川縣】)奏報說:「曾派大營管理官(押牙)陳延暉,攜帶中央大赦文告,前往河西戰區(總部設涼州【甘肅省武威市】)傳達中央德意,河西將領擁護陳延暉當戰區司令官(節度使)。」
6三月,閩帝(三任景宗)王延羲(王曦)封他的兒子長樂王王亞澄當閩王。
7後晉(首都開封府),張彥澤任職彰義(總部涇州)司令官(節度使)時,自作主張,出兵攻擊胡族部落,全軍覆沒,只好強行徵調民馬一千餘匹,補充損失。等調回中央時,走到陝州(河南省三門峽市),遇到逃亡將領楊洪,張彥澤藉著幾分醉意,砍斷楊洪的雙手雙腳,然後再砍下人頭。除了這些罪行,繼任戰區司令官(節度使)王周,又彈劾張彥澤任內犯法亂紀,凶惡殘暴的事跡二十六項,而轄區內的居民,逃亡四散的有五千餘戶。張彥澤既到京師(首都開封府),後晉帝(一任高祖)石敬塘因他曾立過戰功,而張彥澤又跟楊光遠(平盧【總部青州】司令官)有親戚關係,所以一擱置不問。
夏季,四月六日,立法院高級顧問官(右諫議大夫)鄭受益上疏說:「楊洪所以慘受屠宰酷刑,由於陛下去年(九四一)把張式交給張彥澤,使他達到目的,快意一時,以致他膽大包天,肆意逞凶,毫無畏懼。無論看見的或聽見的,沒有一個人不咬牙痛恨,只有陛下毫不動心,連一句詢問責備的話都不肯出口。善惡不能分別,賞罰沒有準則。全國上下都認為陛下接受張彥澤呈獻的一百匹駿馬,所以放縱他為所欲為。我對陛下這種惡名,感到惋惜。請對張彥澤作公正審判,以洗刷陛下的汙點。」奏章呈上後,石敬塘把它留在宮中。鄭受益,是鄭從讜的侄兒(鄭從讜,參考八七八年九月)。
四月七日,國務院司法部法務司長(刑部郎中)李濤等,齊集在宰相聯合辦公廳,認真討論張彥澤的罪行,大家心情沉痛,用語激切。
四月八日,石敬塘下令:「張彥澤官位降一階、爵位降一級。張式的父親和子弟,都任命他們當官。彰義(總部涇州)逃亡住戶回來復業的,減輕他們的差役和賦稅。」
四月十日,李濤再跟兩院(省【立法與監督】),以及總監察署(御史台)官員,到宮門前跪下請願:認為對張彥澤的處分太輕,請依法交付審判。石敬塘召見李濤當面解釋,李濤雙手恭舉笏版,跪在階前,面色嚴肅,聲調高昂,石敬塘老羞成怒,一疊連聲用髒話詬罵,李濤不肯退下,石敬塘說:「我已承諾張彥澤不死。」李濤說:「陛下承諾張彥澤不死,固不可食言,可是,范延光的鐵券在哪裏?」(范延光被誅,參考前年【九四○】八月。)石敬塘從龍椅上跳起來,一拂衣袖,轉身進宮(石敬塘故意把范延光交給楊光遠,借刀殺人,當時已被看穿,李濤此問,直痛)。
四月十三日,石敬塘命張彥澤當左龍武(禁軍第三軍)大將軍。
8南漢帝國(首都興王府【廣東省廣州市】)皇帝(一任高祖)劉巖(劉龔)臥病,因他的兒子秦王劉弘度、晉王劉弘熙,都驕傲放蕩,隨心所欲的為非作歹,只幼子越王劉弘昌孝順謹慎,有智慧膽識,遂跟國務院右最高執行長(右僕射)兼皇宮西院總監(兼西御院使)王鄰商量,打算派劉弘度出任建武戰區(總部設邕州【廣西省南寧市】)司令官(節度使)、派劉弘熙出任寧遠戰區(總部設容州【廣西省容縣】)司令官(節度使),而封劉弘昌當太子,詔書就要發出,正巧,崇文館管理官(崇文使)蕭益進宮問安,劉巖(劉壟)再問他的意見。蕭益說:「太子應由嫡長子擔任,違反這項法則,一定大亂。」這才停止。
四月二十四日,劉巖(劉龔)逝世(年五十四歲)。
劉巖(劉龔)這個人,口舌伶俐,明察秋毫,擅長使用權術,喜歡吹牛,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常把建都中原的皇帝,稱為「洛州州長」。嶺南(南嶺以南)是珍寶奇貨集的地方,所以生活窮極奢華。劉巖(劉龔)的皇宮金殿,都用黃金、寶玉、珍珠、翡翠等作為裝飾。而他使用的刑罰,尤其殘酷狠毒,諸如:水灌鼻孔、割掉舌頭、砍下四肢、挖肉刮骨、火燒炭烤、拋到大鍋裏煮、關在竹籠裏蒸等,各種駭人聽聞的酷刑。有時在水池中放很多毒蛇,把囚犯投進去,稱之為「水牢」。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楊洞潛一再勸阻,劉巖(劉龔)都不接受。劉巖(劉龔)到了晚年,更是猜疑忌恨,認為知識份子都為子孫打算,不肯全心全意效忠,所以專門信任宦官,因此,南漢(首都興王府)的宦官特別的多(劉巖最初接管政權時,重用知識份子,參考九一一年五月)。
柏楊曰:
知識份子固然都為子孫打算,但為子孫打算跟效忠並不衝突,而且相輔相成。宦官固不必照顧子孫,卻不等於他就忠心耿耿。而最近一次的小宦官時代,劉巖還親眼看到宦官造成的災難,竟然仍產生這種結論,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一種人,下愚不移。
秦王劉弘度(本年二十三歲)繼承帝位(二任),改名劉,老弟劉弘熙擔任輔佐大臣,改年號光天(之前是大有十五年,之後是光天元年),尊娘親趙昭儀當皇太妃。
9遼帝國(首都臨潢府【內蒙古巴林左旗】)因後晉(首都開封府)收容逃亡的吐谷渾部落(山西省東北部),派使節前來責備。後晉帝(一任高祖)石敬塘憂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五月十六日,石敬塘開始害病。
五月二十二日,石敬塘尊太妃劉女士當皇太后。劉太后,是石敬塘的庶母。
10南唐(首都金陵府)丞相、太保(三師之三)宋齊丘既被免除主管國務院(尚書省)事務,就不再入朝晉見。南唐帝(一任烈祖)李弁(徐知誥。弁,音bian【變】)派壽王李景遂前去慰勞,允許他鎮守洪州(江西省南昌市),宋齊丘才入朝晉見。李弁(徐知誥)跟宋齊丘一塊飲酒,半醉,宋齊丘說:「陛下創造中興大業(李弁以唐王朝李姓皇族後裔自居,參考九三九年二月),是我的力量,陛下為什麼忘記!」(把徐知誥的原姓李,跟已滅亡了的唐王朝李姓皇家,強行結合,看來是宋齊丘的主意。)李弁(徐知誥)大怒說:「當初,你不過一個四下流浪的知識份子,登門求見(參考九一二年五月)。今天,貴為三公,應該心滿意足。可是你對別人說:我的嘴長得跟姒勾踐一樣,像是一個鳥喙,難以跟我共享安樂(姒勾踐事,參考二六三年十二月),有沒有這回事?」宋齊丘說:「我確實講過這句話,只因我當遊客的時候,陛下不過一個小官,今天正可以把我殺掉。」第二天,李弁(徐知誥)親筆寫信向宋齊丘道歉說:「我這種急躁的個性,你平常早已知道,我們年輕時親愛相待,老的時候卻互相怨恨,怎麼可以!」
五月二十五日,李弁(徐知誥)命宋齊丘當鎮南戰區(總部設洪州【江西省南昌市】)司令官(節度使)。
11後晉帝(一任高祖)石敬塘臥病在床。有一天,宰相馮道單獨進見,石敬塘命最小的兒子石重睿出來,向馮道下跪叩頭,又命宦官抱起石重睿,放到馮道懷裏,意思是要馮道保護石重睿繼承帝位,並在身旁輔導。
六月十三日,石敬塘逝世(年五十一歲)。
馮道跟天平戰區(總部設鄆州【山東省東平縣】)司令官(節度使)、皇家侍衛親軍步騎兵總糾察官(侍衛馬步都虞候)景延廣商議,認為國家多難,應該由年紀大的君王主持國政,於是擁戴廣晉(河北省大名縣)特別市市長(廣晉尹)、齊王石重貴繼位。當天(六月十三日),石重貴(本年二十九歲)登極稱帝(二任)。景延廣認為這是他的功勞,從此進入決策階層,禁止京城(首都開封府)人民暗中談話。
最初,石敬塘病重時,下詔徵召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司令官(節度使)劉知遠前來中央任職,當時尚是齊王的石重貴把它擱置一旁,劉知遠因此對石重貴懷恨在心。
六月十五日,石重貴尊劉太后當太皇太后,尊李皇后(石敬塘正妻)當皇太后。
12閩帝國(首都長樂府)富沙王王延政圍攻汀州(福建省長汀縣)。閩帝(三任景宗)王延羲(王曦)徵調漳(福建省漳州市)、泉(福建省泉州市)二州的軍隊五千人增援。又派他的將領林守亮進駐尤溪(福建省南平市東南尤溪口鎮)、大明宮管理官(大明宮使)黃敬忠進駐尤口(尤溪注入閩江處‧福建省南平市東南尤溪口鎮),打算乘虛突襲建州(福建省建甌市);帝國錢糧總監(國計使)黃紹頗率步兵八千人,聲援上述兩軍。
13秋季,七月十日,後晉(首都開封府)太皇太后劉女士逝世。
14閩國(首都長樂府)富沙王王延政圍攻汀州(福建省長汀縣),一連發動四十二波攻擊,都不能攻克,班師而回。他的將領包洪實、陳望,率艦隊阻止中央部隊追擊。
七月十五日,兩軍在尤溪口(尤口‧福建省南平市東南尤溪口鎮)遭遇,中央軍將領黃敬忠戰鬥前,巫法師警告他時辰未到,於是按兵不動,建州(福建省建甌市)將領包洪實等遂率軍渡河登岸,水陸夾攻,斬黃敬忠,殺戮及俘擄二千人;林守亮、黃紹頗逃回。
51七月十八日,後晉(首都開封府)大赦。
七月二十一日,後晉帝(二任)石重貴擢升景延廣當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兼皇家侍衛親軍步騎兵總指揮官(兼侍衛馬步都指揮使)。
政府元老級官員,都贊成恢復帝國參謀總部指揮官(樞密使)一職(撤銷事,參考去年【九三九】四月)。宰相馮道等一連三次呈遞奏章,請求把宰相職掌中有關軍事部份,劃歸參謀總部(樞密院),石重貴不允許。
16南漢(首都興王府)博羅縣(廣東省博羅縣),有位神仙降臨民家,祂可以跟人說話,人卻看不見祂,街巷鄉里的人前去請祂卜卦預測吉凶,往往靈驗。縣政府一位小職員張遇賢,信奉得十分虔敬。這時,循州(廣東省龍川縣)遍地變民(博羅縣屬循州),沒有統一指揮,變民首領們一同向神仙祈求指示,神仙高聲宣佈說:「張遇賢當你們的王。」於是,大家共同擁戴張遇賢,稱中天八國王,改年號永樂,設置文武百官,向沿海地區剽掠攻擊。可是,張遇賢的年紀實在太輕,又沒有謀略,各將領只不過進出時向他報備而已。
南漢帝(二任)劉弘度(劉瑞)命越王劉弘昌當總指戰官(都統)、循王劉弘杲當副總指戰官,率軍討伐張遇賢,在錢帛館(今地不詳)會戰,政府軍失利,兩個親王都被變軍圍困,指揮官(指揮使)陳道庠等竭力奮戰,才把他們救出來。東方州縣多半被張遇賢攻佔。陳道庠,是端州(廣東省肇慶市)人。
17後晉(首都開封府),中央軍將領高行周,包圍襄州(湖北省襄樊市)將近一年(安從進【山南東道司令官】叛,高行周討伐,參考去年【九四一】十一月),不能攻克,而城裏糧食已經吃完。奉國軍總糾察官(奉國軍都虞候)曲周(河北省曲周縣東北)人王清,向高行周建議說:「城裏盜匪已臨危亡關頭,我們的軍心士氣卻疲倦衰弱,人民的財力體力更都枯竭,不早早施加壓力,還等待什麼?」遂跟奉國軍總指揮官(奉國都指揮使)元城(鄴都廣晉府所在縣‧河北省大名縣)人劉詞,率軍先行攀登城牆。
八月,中央軍攻陷襄州(湖北省襄樊市)。變軍首領安從進全族自行縱火燒死。
八月十三日,後晉帝(二任)石重貴命趙瑩當最高立法長(中書令)。
18閩帝(三任景宗)王延羲(王曦)派使節帶他自己親筆寫的詔書,連同金器九百件、錢幣一萬串、中央政府空白人事任命狀六百四十張,前往建州(福建省建甌市),請求富沙王王延政同意和解,王延政不肯接受。
八月十五日,王延羲(王曦)在九龍殿擺設筵席,大宴文武百官,侄兒王繼柔沒有酒量,王延羲(王曦)強迫他喝,王繼柔暗中把酒減少一點,王延羲(王曦)大怒,連同禮賓官(客將)一併斬首。
閩政府鑄「永隆通寶」大鐵錢,一大鐵錢當一百鉛錢(閩國鑄造鉛錢,參考九一六年十二月)。
19南漢(首都興王府)把前任帝(一任高祖)劉巖(劉龔)安葬康陵(位廣東省廣州市北),綽號天皇大帝,祭廟稱高祖。
20南唐帝(一任烈祖)李弁(徐知誥。弁,音bian【變】)自從擔任南吳(首都江都府)的宰相以來,興利除弊,大量廢除或刪除舊法,另訂新法(李弁【徐知誥】當宰相,始於九一九年四月)。後來,登極稱帝,命司法有關官員及國務院(尚書),編纂昇元法令全書(昇元條)三十卷(昇元是南唐本年年號)。
九月九日,李弁(徐知誥)下詔實施。
21閩帝(三任景宗)王延羲(王曦)命宰相(同平章事)候官(福建省閩侯縣東南侯官城)人余廷英當泉州(福建省泉州市)州長。余廷英貪贓枉法,掠奪民間的女子,對外宣稱接到詔書,教他挑選美女,準備送往皇宮。事情被人檢舉,王延羲(王曦)派監察官(御史)調查審問。余廷英恐懼,急回首都長樂府(福建省福州市)投案,王延羲(王曦)當面查證,對他嚴厲的斥責,打算把他交付審判。余廷英退出後,呈獻「買宴錢」一萬串,王延羲(王曦)大為高興,明天,召見余廷英,對他說:「宴席已經買了,你進貢皇后的東西在哪裏?」余廷英再向李皇后呈獻巨款。王延羲(王曦)乃命余廷英仍回泉州(福建省泉州市)原官。從此之後,各州都另行向皇后進貢。不久,王延羲(王曦)召余廷英回京(首都長樂府),命他恢復宰相職務。
22冬季,十月二十六日,南漢(首都興王府)變民首領張遇賢,攻陷循州(廣東省龍川縣),斬州長劉傳。
23南楚王國(首都長沙府【湖南省長沙市】)國王(三任文昭王)馬希範(本年四十四歲),興築天策府,房舍樑柱,都豪華絕倫,無論窗框門戶、欄杆扶梯,都用黃金璧玉裝飾;僅塗抹牆壁的丹砂,就消耗數十萬斤。春夏地毯用細竹片編成,秋冬地毯用木綿織成。馬希範常跟他的子弟和部屬,在裏面遊玩歡宴(後晉政府封馬希範當天策大將軍,參考九三九年五月七日)。
24十一月十日,後晉政府(首都開封府)把前任帝(一任)石敬塘安葬顯陵(位河南省宜陽縣西北),綽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祭廟稱高祖。
先前,黃河南北各州州長,各自販賣海鹽,每年收入十七萬錢;又分配給民間「蠶鹽」(春季把鹽預借給民間,等夏季徵收鹽價),聚斂民間現錢。關心民生疾苦的官員指出:民間因販賣私鹽而犯法判刑的人太多,不如取消專賣制度,由人民自行買賣,每年依照專賣所得的總數,向人民徵收捐稅,稱「吃鹽錢」(「食鹽錢」)。石敬塘批准。於是,頃刻之間,鹽價下跌,每斤只賣十錢。
而今,中央財政三單位管理總監(三司使)董遇,打算提高國庫盈餘,卻一時難以改變石敬塘的決定,於是加重鹽商的稅額:過路稅每斤徵收七錢,零售稅每斤徵收十錢。鹽商無法承受,幾乎絕跡,政府只好恢復過去專賣制度,但「吃鹽錢」卻仍然要繳(食鹽專賣制度奠定於唐王朝,參考七八○年七月)。
25閩國(首都長樂府)鹽鐵專賣暨運輸總監(鹽鐵使)、國務院右最高執行長(右僕射)李仁遇,是李敏的兒子(李敏,是二任帝康宗王繼鵬【王昶】皇后的老爹),是現任閩帝(三任景宗)王延羲(王曦)的外甥,年輕美貌,很受王延羲(王曦)的寵愛。
十二月,王延羲(王曦)命李仁遇當國務院左最高執行長(左僕射)兼副立法長(兼中書侍郎),命皇家文學侍從官(翰林學士)、國務院文官部副部長(吏部侍郎)李光準當副立法長(中書侍郎)兼國務院財政部長(兼戶部尚書),二人都任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
王延羲(王曦)荒淫無度,有一次夜間宴會上,李光準喝醉了酒,言語間不合王延羲(王曦)的意,王延羲(王曦)大怒,下令綁到街市斬首,執法官不敢執行,只把李光準囚禁到監獄裏。第二天,王延羲(王曦)登殿主持朝會,教李光準復位。當天夜晚,又在宮中宴會,再逮捕皇家文學侍從官(翰林學士)周維岳投入監獄,看守員整理出一張空床招待,說:「李相爺昨晚住在這裏,部長(尚書)不必擔心!」王延羲(王曦)酒醒之後,果然把他釋放。另一天,王延羲(王曦)又在宮中擺設筵席,左右服侍的官員,全都喝醉,離席退出,只周維岳一人還在,王延羲(王曦)問說:「周維岳身材短小,酒為什麼喝得那麼多?」左右有人說:「酒下肚後,流到另外一條特殊的酒腸裏,所以身材不一定要高大。」王延羲(王曦)大為高興,命武士揪住周維岳摔下台階,打算剖開肚子,查看那條特殊的酒腸,旁邊有人說:「殺了周維岳,以後再沒有人陪陛下痛飲!」王延羲(王曦)同意,才饒周維岳一命。
26後晉帝(二任)石重貴剛登極的時候,高階層官員討論用什麼方法向遼帝國(首都臨潢府【內蒙古巴林左旗】)皇帝(二任太宗)耶律德光(本年四十一歲)上疏稱臣告哀,景延廣建議不必用奏章,只要寫封信就可以了,而且只稱「孫」,不稱「臣」。李崧反對,說:「為了國家而委屈自己,並不算羞恥,陛下如果不肯委屈,最後勢必頭戴鐵盔,身穿鎧甲,跟遼國作戰,到那時候,後悔已來不及。」但景延廣強烈堅持,而馮道沒有定見,模稜兩可,最後石重貴接受景延廣的建議。耶律德光大怒,派使節前來斥責,並且質問說:「為什麼不先行報准,就擅自繼位?」景延廣執筆回信,措辭傲慢。
遼國(首都臨潢府)盧龍戰區(總部設幽州【北京市】)司令官(節度使)趙延壽(劉延壽)企圖擠掉石重貴,而由自己繼任中國皇帝,屢次游說遼國討伐後晉(首都開封府),耶律德光同意。
書號:B1070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1.2 cm
類別:史地類
分類號:624.5
頁數:272頁
重量:29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1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