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裂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六十六冊(908A.D.-916A.D.)
《三國演義》這部偉大的歷史小說第一句話是: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出中國歷史發展的循環性,呈現在外的規律性。實際上的運作情形是:政治黑暗、農村經濟破產後,失去土地的農民及失去生活條件的商人及知識份子,結合在一起,用流血殺戮手段,消滅舊王朝,建立新王朝,直到另一波政治黑暗、農村經濟破產出現。如此走馬燈式的原地盤旋,政治理念(儒家的君聖臣賢)及經濟結構(耕田種桑),也同樣一直停在原地踏步,沒有提昇,也沒有提昇的衝動。我們祖先就在這種環境下過中國人的「盛世」或「亂世」,「統一」或「分裂」。
九世紀中葉以降,中國被軍閥片片分割,中央不過一個橡皮圖章,但直到十世紀九○七年,朱全忠稱帝,唐王朝消失,很多其他軍閥不承認朱全忠所建的政權是新的中央,中國才正式出現分裂之局。
比起縱跨四世紀○○年代到六世紀八○年代漫長的大分裂,我們稱這短短七十年的分裂為「小分裂」。小分裂不同於「五代」,中原五代被消除後,小分裂仍在,直到宋王朝再一次統一──那已超過了《通鑑》年限。
柏楊版/資治通鑑 第六十六冊 小分裂
通鑑圖粹 張香華輯
柏楊版/資治通鑑 司馬光編著 柏楊譯
武照晚年何事回長安? 寧恩寶
.前言
十世紀○○年代
.後梁遷都洛陽
九○九年,春季,後梁帝朱全忠將皇家祖廟的牌位,從開封遷到洛陽,命博王朱友文當開封留守長,正式遷都。抵達洛陽後,祭祀天神,大赦天下。
十世紀一○年代
.後梁與晉柏鄉會戰
九一○年,後梁帝朱全忠懷疑趙王王鎔與晉相通,派王景仁發兵討伐,事情洩漏,王鎔向晉求,晉王李存勗出兵,與後梁在柏鄉對峙,翌年,春季,會戰爆發,轉戰至高邑,晉軍吶喊猛攻,後梁軍大潰。
.劉守光稱燕帝
柏鄉會,戢後梁兵敗,燕王劉守光遂稱帝,建都幽州,國號大燕。
.朱全忠被刺死
九一二年,朱全忠病危,命博王朱友文之妻王氏召喚朱友文前來洛陽,欲託後事,郢王朱友珪之妻張氏得知,告訴朱友珪,剛好,朱全忠外放朱友珪當萊州州長,當時,遷官都於中途被殺,朱友珪恐懼,死中求生,情急智出,決定採取行動,深夜,砍開寢宮大門,直奔寢殿,朱友珪的僕夫把刀筆直刺進朱全忠肚腹。
.劉守光父子被擒
九一三年,晉王李存勗大舉攻燕,陷首都幽州,生擒劉仁恭、劉守光,翌年,李存勗將劉仁恭父子呈獻皇家祖廟,親自到刑場監斬劉守光,押解劉仁恭至代州,在李克用墓前,刀刺劉仁恭心臟出血,斬首。
.朱友珪被弟朱貞誅殺
後梁朱友珪登極後,大權在握,志滿意足,立刻荒淫無度,人心不服,均王朱友貞起兵討伐,斬朱友珪,在大梁登極稱帝。
.魏州叛後梁
後梁天雄節度使楊師厚逝世,後梁帝朱友貞認為魏博割據二百餘年,由於地廣兵眾,分相州、澶州、衛州,另置昭德軍,以賀德倫為天雄節度使,天雄官兵都是父子兄弟相承,歷時百餘年,又互相通婚,盤根錯節,不願分離,遂叛。
.契丹酋長阿保機稱帝
九一六年,契丹部落日益強大,酋長耶律阿保機乃自稱皇帝,本國人則稱他為天皇王,耶律阿保機封妻子述律女士當皇后,定都臨潢府,建立中央政府,設置文武百官。
三國演義這部偉大的歷史小說第一句話是:「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出中國歷史發展的循環性,和呈現在外的規律性。實際上的運作情形是:政治黑暗、農村經濟破產後,失去土地的農民及失去生活條件的商人及知識份子,結合在一起,用流血殺戮手段,消滅舊王朝,建立新王朝,直到另一波政治黑暗、農村經濟破產出現。如此走馬燈式的原地盤旋,政治理念(儒家的君聖臣賢)及經濟結構(耕田種桑),也同樣一直停在原地踏步,沒有提昇,也沒有提昇的衝動。我們祖先就在這種環境下過中國人的「盛世」或「亂世」、「統一」或「分裂」。
九世紀中葉以降,中國被軍閥片片分割,中央不過一個橡皮圖章,但直到十世紀九○七年,朱全忠稱帝,唐王朝消失,很多其他軍閥不承認朱全忠所建的政權是新的中央,中國才正式出現分裂之局。比起縱跨四世紀○○年代到六世紀八○年代漫長的大分裂,我們稱這短短七十年的分裂為「小分裂」。小分裂不同於「五代」,中原五代被消除後,小分裂仍在,直到宋王朝再一次統一——那已超過了通鑑年限。
一九九一‧一二‧一五
柏楊版/資治通鑑
十世紀‧○○年代‧九○八年
九○八年戊辰
後梁‧開平二年前蜀‧天復八年
晉‧天祐五年 武成元年
岐‧天祐五年南楚‧開平二年
弘農‧天祐五年吳越‧天寶元年
1春季,正月一日,前蜀帝國(首都成都府【四川省成都市】)皇帝(一任高祖)王建(本年六十二歲),登興義樓。一位佛教和尚挖出一隻眼珠呈獻,作為祝福,王建大為感動,下令招待一萬名和尚進餐回報。皇家文學研究官(翰林學士)張格說:「小人物無緣無故傷害自己的身體,應該給他嚴重的處罰!現在赦免他、不處罰他,已經夠他幸運的了,反而對他褒獎,就更傷風敗俗。」王建才停止行動。
正月五日,王建命韋莊當副監督長(門下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
正月九日,王建前往京師(首都成都府)南郊祭祀天神。
正月十日,王建下詔大赦,改年號武成(之前是天復八年,之後是武成元年)。
2晉王(首都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李克用頭上生出毒瘡,病勢沉重。周德威(潞州援軍總指揮官)等退軍亂柳(山西省沁縣東南。增援潞州事,參考去年【九○七】六月)。李克用吩附他的老弟、內外華洋總作戰司令(內外蕃漢都知兵馬使)、振武戰區(總部設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司令官(節度使)李克寧,監軍宦官(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吳珍,機要秘書(掌書記)盧質,同心合力,輔佐他的兒子、晉州(山西省臨汾市)州長(空頭官銜。此時晉州屬後梁【首都開封府】)李存勗繼承王位(司馬光考異:「五代史闕文說:『民間傳說:李克用臨死時,把三支箭交給李存勗,說:『第一支箭討伐劉仁恭,你如果不先攻克幽州,黃河以南不可能到手。第二支箭攻擊契丹部落【王庭西樓城】,耶律阿保機跟我指天盟誓,結拜兄弟【參考去年〔九○七〕五月】,誓死重建唐王朝,竟突然背盟,歸附後梁【首都開封府】,你一定要擊敗他。第三支箭消滅朱溫【朱全忠】,你能完成這三件事,我死而無恨。』李存勗把三支箭藏到李克用祭廟裏。後來討伐劉仁恭,命屬官用少宰【豬羊各一】祭祀稟告後【參考九一四年正月】,取出一箭,裝到錦箭袋之中,派近身將領揹在身上,作為前鋒。凱旋的那天,隨著呈獻俘虜的人頭,把箭送回李克用的祭廟。討伐契丹,消滅後梁,都用這個方法。』考察舊五代史‧契丹傳記載:『李存勗初繼位時,曾派使節去契丹告哀,並賄賂黃金綢緞,請求派軍解救潞州,契丹回答說:我跟前王【李克用】結拜成為兄弟,他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哪有老爹不協助兒子的道理!允許派軍。但不久潞州包圍解除,才停止行動。』廣本說:『劉守光被劉守文攻擊,屢次向晉國求救,李存勗派軍五千人增援。』據此,李存勗根本沒有跟契丹和劉守光對立。所以有此傳說,是後人在李存勗成功之後,杜撰李克用臨終場景,誇耀李存勗少年英雄而已。」)。李克用強調說:「這孩子眼光遠大,心胸寬,一定可以完成我的大事,你們要好好協助教導!」
正月十九日,李克用告訴李存勗說:「嗣昭身陷孤城,危險萬狀(李嗣昭被困潞州,參考去年【九○七】五月),我已來不及再見他一面,等到把我安葬完畢,你跟德威(周德威)們,要竭盡全力,急去援救!」又囑咐李克寧等說:「我把亞子託付給你們!」亞子,是李存勗的乳名。李克用說完,逝世(年五十三歲)。李克寧接管總部軍政,無論內外,沒有人敢乘機鬧事。
李克寧長久以來,手握兵權,有兄終弟及、接替老哥官爵的可能性。當時,上黨(潞州州政府所在縣‧山西省長治市)的包圍,仍沒有解除,官兵們認為李存勗年紀還輕(李存勗本年二十四歲),很多人交頭接耳,私下議論,軍心震盪不安。李存勗恐懼,把官爵讓給叔父李克寧,李克寧說:「你是嫡長子,理應繼承,何況又有先王(李克用)的命令,誰敢違抗!」文武官員打算參見李存勗,李存勗正在靈柩前悲哀哭泣,不能馬上出來,張承業到靈堂對李存勗說:「最大的孝,是完成老爹的事業,光哭有什麼用!」遂把李存勗扶出來,登上公堂,正式就任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司令官(節度使)及晉王爵位(胡三省註:「張承業扶李存勗,好像張昭扶孫權【參考二○○年二月】。」)。李克寧領先率各將領叩頭祝賀,李存勗把總部的軍政大事,全交給李克寧處理。
李存勗命李存璋當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軍城司令(河東軍城使)、步騎兵總糾察官(馬步都虞候)。李克用時代,信任胡人蠻族,放縱官兵戰士,對他們欺壓平民、擄掠街市,都盡量包容;李存璋接事之後,在蠻族部落和軍隊戰士中,找出最凶暴的人,全部誅殺,短短十天半月之間,城裏的秩序,完全恢復正常。
3吳越王(一任武肅王‧首都杭州【浙江省杭州市】)錢鏐(本年五十七歲。鏐,音liu【流】),派軍進攻弘農(首都揚州)甘露鎮(江蘇省鎮江市東北),用來紓解信州(江西省上饒市)所受的壓力(弘農軍隊進攻信州,參考去年【九○七】十二月)。
4前蜀(首都成都府)最高立法長(中書令)王宗佶(甘宗佶),在所有義子裏,年紀最大(十國春秋‧王宗佶傳:王建【前蜀帝】在忠武【總部許州】當兵時,擄掠到甘家小兒,遂收作義子,長大後建立不少功勞),仗恃他的功勞,專權蠻橫,驕傲任性。唐道襲已升任帝國參謀總部指揮官(樞密使),王宗佶(甘宗佶)卻仍呼喚他的名字,而不肯稱他的官銜(唐王朝時,「樞密使」譯作「宮廷機要室主任宦官」。五代十一國時代開始,很多官位名稱依舊,職掌已改,性質也不相同,為了切合實際,改譯新稱。如「樞密使」一職,改由常人擔任,專管軍事,地位漸與宰相相等,有時甚至更高,參考九二三年四月),唐道襲深為痛恨,但表面上對王宗佶(甘宗佶)越發必恭必敬,小心謹慎。王宗佶(甘宗佶)交友廣闊,眾朋結黨,王建心裏也十分厭惡。
二月三日,王建擢升王宗佶(甘宗佶)當太師(三師之一),剝奪他的軍權。另命國務院財政部副部長(戶部侍郎)張格當副立法長(中書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張格當宰相後,處處逢迎王建的旨意,對於比自己有能力的人,一定千方百計把他排斥出去。
5最初,晉王李克用收養很多軍隊中的勇士健兒,當作義子,對他們的寵愛和待遇,跟對親生兒子一樣(李克用的義子,號稱「義兒軍」,參考八八四年五月)。現在,李存勗繼承官爵,其他義子的年齡都比李存勗大,而且都手握軍權,大家悶悶不樂,難以釋懷,有的聲稱有病,在家療養,有的看見新王也不行禮。李克寧手握大權,地位尊貴(他是李存勗的叔父),軍心都盼望他能繼承,義子李存顥(音hao【浩】),暗中游說李克寧說:「老哥逝世,老弟接替,自古以來就有這種情況。何況,叔父向侄兒叩頭,在道理上怎麼說得過去!上天交給你,你卻拒絕,後悔時已來不及。」李克寧說:「我們李家,世世代代以父慈子孝,聞名全國(李克用對老爹李國昌【朱邪赤心】至為孝順)。先王(李克用)的功業只要能交給恰當的人繼承,我還要求什麼!你不要挑撥離間,看我砍下你的人頭!」李克寧的妻子孟女士,性情剛愎強悍,各義子遂紛紛派妻子到李克寧家游說孟女士,孟女士同意,考慮到陰謀洩露,會招來大禍,所以不斷壓迫李克寧下手。李克寧性情軟弱,被大家日夜包圍煽動,不能不有點動心。而李克寧又跟張承業、李存璋的意見不合,屢次對二人譏誚斥責。不久,李克寧擅自誅殺總糾察官(都虞候)李存質。李克寧請求另行設立大同戰區(大同戰區於唐王朝末年撤銷,併入河東戰區【總部太原府】),由自己出任司令官(節度使),管轄蔚(河北省蔚縣)、朔(山西省朔州市)、應(山西省應縣)三州。李存勗都尊重他的決定。
李存顥等替李克寧設計:利用李存勗到他家的機會,發動政變,誅殺張承業、李存璋,擁護李克寧當戰區司令官(節度使),獻出河東戰區(總部設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的九個州府(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遼【山西省左權縣】、麟【陝西省神木縣】、汾【山西省汾陽縣】、石【山西省離石縣】、忻【山西省忻州市】、代【山西省代縣】、嵐【山西省嵐縣】、憲【山西省婁煩縣】),投降後梁(首都開封府),生擒李存勗,連同太夫人(李克用妻)曹女士,解送大梁(後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太原(山西省太原市)人史敬鎔,從小追隨李克用,在總部做事,很受寵愛信任。李克寧打算探知王府秘密,召見史敬鎔,告訴他秘密計劃。史敬鎔表面上承諾合作,但一進王府,就報告曹女士,曹女士大驚失色,立刻召見張承業,指著李存勗對他說:「先王(李克用)握著這孩子的手臂,交給你們,如果聽到外面政變陰謀,想改變立場,只要把我們母子安置在一個地方就心滿意足,不要送到大梁(後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其他不敢多求。」張承業惶恐說:「老奴即令一死,也執行先王(李克用)的命令,太夫人怎麼說這種話?」李存勗把李克寧的陰謀告訴他,並且說:「骨肉至親,不可以互相殘殺,我如果辭職,大亂就可避免。」張承業說:「李克寧打算把大王母子投入虎口,如果不把他除掉,豈能安全。」於是召見李存璋、吳珍,及義子李存敬、總部常備軍基地司令(長直軍使)朱守殷,命他們暗中作反政變準備。
二月二十一日,李存勗在王府大庭擺設筵席,大宴各軍將領,伏兵突起,就在座位上逮捕李克寧、李存顥。李存勗痛哭流涕數落李克寧說:「侄兒一開始就把官爵讓給叔父,是叔父自己拒絕。而今,大事已定,為什麼又用這種陰謀,忍心把我們母子交到仇人之手!」李克寧說:「這都是野心小人煽風點火,事到如此,我還能說什麼。」當天(二月二十一日),斬李克寧及李存顥。
柏楊曰:
政治上,一個人一旦成為抬轎伕鎖定的目標,當作榮華富貴的資源,他想不被抬上轎,都不可能。古語云:「樹欲靜而風不息」,用以哀傷父母早逝,實際上被抬上轎的人,也有同感,「本無意於坐轎,而抬轎伕非抬不可」,結果他就只好上轎。抬轎伕暫時沒有當老大的能力,所以希望別人當老大後,他當老二、老三。他們有四項法寶,一旦祭出,被抬的「金主」,就一定會乖乖上轎。這法寶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告訴老大:一,國家人民需要你;二,我們誓死效忠你;三,機不可失,上天眷顧你;最後一招是:如果你不識抬舉,仍不肯上轎,莫怪俺弟兄們翻臉無情。
歷史上也有過拒絕上轎的人,最激烈的是西蜀國王譙縱,他曾向一群抬轎伕下跪叩頭,投水自殺(參考四○五年二月),但在四箭齊發之下,仍不得不踉蹌上轎。十世紀的李克寧和二十世紀的袁世凱亦然,折騰了一陣,仍在一群抬轎伕指揮棒下,輕移蓮步,扭扭捏捏,坐上花轎。似乎只有一位英雄人物,拒絕成功,那就是曹操,他斥責勸他當皇帝的孫權說:「這小子想叫我坐到火爐上!」(參考二一九年十二月。)一個人如果把抬轎專家跟燒火爐專家看成一丘之貉,不要使慾望隨便升級,不要太偏離正常的航道,不要一見轎屁股就先發癢,世界上自會減少很多醜劇、悲劇、鬧劇。
6二月二十二日,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本年五十七歲)派人前往曹州(山東省定陶縣),用鴆酒毒死唐王朝末任帝(二十五任帝)李柷(李祚。年十七歲),追贈綽號:唐王朝哀皇帝。
7二月二十三日,前蜀軍(首都成都府)攻陷歸州(湖北省秭歸縣),生擒州長張。
8二月三十日,後梁政府(首都開封府)命韓建當最高監督長(侍中),兼後勤總部總監(兼建昌宮使)。
9後梁(首都開封府)特遣兵團總指戰官(行營都統)李思安等,圍攻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已久,不能攻克(自去年【九○七】八月,為時七個月),士卒筋疲力盡,大量逃亡。晉國(首都太原府)援軍仍駐紮余吾寨(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朱全忠(朱溫)懷疑李克用假裝死亡,打算把圍城大軍召回,恐怕晉軍(首都太原府)追擊,考慮親自前往澤州(山西省晉城市)接應班師,命匡國戰區(總部設同州【陝西省大縣】)司令官(節度使)劉知俊,率軍直向澤州(山西省晉城市)。
三月一日,朱全忠(朱溫)從大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出發。
三月六日,朱全忠(朱溫)抵達澤州(山西省晉城市)。
三月十日,劉知俊也抵達澤州(山西省晉城市)。
三月十一日,朱全忠(朱溫)命劉知俊當潞州(山西省長治市)特遣兵團征剿司令(潞州行營招討使)。
10三月二十二日,後梁(首都開封府)副監督長(門下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張文蔚逝世。
11後梁帝(一任太祖)朱全忠(朱溫)因李思安一直沒有功勞,將領卻陣亡四十餘人,士卒們陣亡也以萬為單位計算。最後更緊閉營壘,改攻為守,朱全忠(朱溫)派人召喚李思安到皇帝所在地(此時朱全忠在澤州)。
三月二十三日,朱全忠(朱溫)下詔剝奪李思安所有官爵,押解返回原籍充當勞役;斬總監軍官(監押)楊敏貞。
晉國(首都太原府)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守將李嗣昭,固守城池,已過一個年節,城裏物資就要用完,李嗣昭曾在城樓宴請各將領,飲酒取樂,一支流箭射來,正射中李嗣昭的腳,李嗣昭不動聲色,暗中把它拔下,在座的人都沒有發現。朱全忠(朱溫)好幾次派使節攜帶詔書,送給李嗣昭,要他投降,李嗣昭都把詔書燒掉,把使節斬首。
朱全忠(朱溫)在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停留十餘天,打算解除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包圍班師;先派使節跟特遣兵團各將領商議,各將領認為:李克用已死,余吾寨(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晉國援軍又要撤退,上黨(潞州州政府所在縣)一座孤城,內沒有糧食,外沒有救兵,勢不能長久支持,建議再繼續包圍十天半月,觀察變化。朱全忠(朱溫)同意,命增加特遣兵團的糧草補給。劉知俊率精銳部隊一萬餘人,向晉軍發動攻擊,殺戮及俘擄很多人,上疏朱全忠(朱溫),請求留下來繼續進攻上黨(山西省長治市),建議朱全忠(朱溫)先回京師(首都開封府)。朱全忠(朱溫)考慮到關中(陝西省中部)空虛,恐怕岐國(首都鳳翔府【陝西省鳳翔縣】)軍隊入侵同(陝西省大荔縣)、華(陝西省華縣)二州,於是命劉知俊停止前進,先在長子(山西省長子縣)休息十天,退駐晉州(山西省臨汾市),等到五月,再返回本戰區(匡國【總部同州】)。
12前蜀(首都成都府)太師(三師之一)王宗佶(甘宗佶)自被免除宰相職務(參考本年【九○八】二月三日),怨恨在心,暗中招募敢死隊勇士,準備發動政變,上疏給前蜀帝(一任高祖)王建說:「在公,我是帝國的高級官員;在私,我是陛下最年長的兒子;帝國禍福,跟我同步。現在,皇太子是誰,還沒有決定,一定會成為動亂的根源。陛下如果認為宗懿(王建的次子)的才能,可以繼承大業,最好早日冊封,而由我擔任元帥,統率全國所有武裝部隊。假如陛下認為世局仍動盪不安,恐怕宗懿年紀還小,難以承擔,我怎麼可以為了表示謙讓,而拒絕負起更重大的責任!陛下既已面向南方,正式登極稱帝,軍隊的事情,最好交給臣屬。我建議由我設立元帥府,鑄造六軍印信,無論徵討調遣,都由我獨斷獨行。皇太子在宮中早晚向陛下問安,我則在宮外統御大軍,四週保護。萬代的基業,就可以建立,請陛下裁定。」王建看了,勃然大怒,但仍忍了下來,沒有發作;詢問唐道襲的意見,唐道襲回答說:「宗佶有很高威望,政府官員,都對他害怕,足可以統御所有將領。」王建更加懷疑。
三月二十八日,王宗佶(甘宗佶)入宮朝見,言辭和臉色,都凶暴傲慢,王建對他種種解釋,王宗佶(甘宗佶)都聽不進去,又拒絕退下,王建氣得發抖,命衛士把王宗佶(甘宗佶)當庭撲殺。把他的黨羽、副總監察官(御史中丞)鄭騫,貶作維州(四川省理縣)戶籍官(司戶),把軍械供應部副部長(衛尉少卿)李鋼,貶作汶川(四川省汶川縣)縣政府防衛員(尉)。在他們上任中途,王建下令二人自殺。
13最初,前任晉王李克用逝世,周德威率大軍在外地駐紮(退屯亂柳,參考本年【九○八】正月),大家都猜疑不安。新晉王李存勗命周德威班師。
夏季,四月一日,周德威抵達晉陽(首都太原府所在縣),把軍隊留在城外,獨自一人步行進府,在李克用靈柩上痛哭,極為哀傷。退出後,晉見李存勗,必恭必敬,大家心裏才放下一塊石頭落地。
14四月三日,後梁(首都開封府)副監督長(門下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楊涉,被貶作國務院右最高執行長(右僕射);中央另命國務院文官部副部長(吏部侍郎)于兢,當副立法長(中書侍郎);命皇家文學研究院院長(翰林學士承旨)張策,當國務院司法部副部長(刑部侍郎);二人同時兼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于兢,是于琮的侄兒(于琮,曾任唐王朝宰相,參考八七二年二月)。
15後梁(首都開封府)「夾寨」(後梁軍大營,參考去年【九○七】八月十二日)奏報說:「余吾寨(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晉軍已經退走。」朱全忠(朱溫)認為援軍不可能再來,潞州(山西省長治市)一定可以攻克。
四月六日,朱全忠(朱溫)從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南還。
四月十二日,朱全忠(朱溫)抵達大梁(首都開封府所在城)。後梁「夾寨」大軍,認為勝利在即,也不再嚴密戒備。晉王(首都太原府)李存勗跟各將領商議說:「上黨(潞州州政府所在縣‧山西省長治市),是河東(總部太原府)的屏障。沒有上黨(山西省長治市),就沒有河東(總部太原府)。朱溫(朱全忠)所畏懼的,只先王(李克用)一個人,聽到我新近繼位,準認為我不過一個少年,不懂帶兵打仗,必然自傲自大。我們如果挑選一批精銳部隊,強行軍前進,作閃電進攻,出其不意,一定會把他們擊破。傳播聲威,奠定霸業,就看這次,機會不可流失。」張承業也勸李存勗出動。於是李存勗派張承業及執行官(判官)王緘,向岐國(首都鳳翔府【陝西省鳳翔縣】)請求發兵協助,又派使節餽送大批金銀財寶給契丹部落(王庭西樓城【內蒙古巴林左旗】)酋長耶律阿保機,請求派騎兵支援。岐王(一任忠敬王)李茂貞(宋文通)年紀已老(本年五十三歲),軍隊衰弱,民窮財盡,無法呼應。李存勗擴大檢閱所屬官兵,命前昭義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司令官(節度使)丁會(丁會歸降,參考前年【九○六】閏十二月)當總征剿司令(都招討使)。
四月二十四日,丁會率周德威等從晉陽(首都太原府所在縣)出發。
16弘農(首都揚州【江蘇省揚州市】)軍隊進攻後梁(首都開封府)所屬的石首(湖北省石首市),後梁山南東道戰區(總部設襄州【湖北省襄樊市】)派軍迎戰,在濫港(石首市東北)把弘農軍(首都揚州)擊敗。
弘農再派將領李厚(原孫儒部將,參考八九五年四月),率水軍一萬五千人,進攻後梁所屬荊南戰區(總部江陵府),高季昌(荊南【總部江陵府】司令官)迎戰,在馬頭(湖北省荊州市長江南岸)把李厚擊敗。
17四月二十九日,晉王(首都太原府)李存勗率大軍南下,進抵黃碾(山西省潞城縣西北),距上黨(山西省長治市)四十五華里。
五月一日,李存勗在三垂岡(潞城縣西)下,設下埋伏。第二天(五月二日)凌晨,大霧瀰漫,李存勗繼續挺進,直到「夾寨」。「夾寨」根本沒有斥候,將士們正蒙頭大睡,還未起床,突然發現晉國軍隊湧到,全營立刻混亂,李存勗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兩路,周德威攻「夾寨」西北角,李嗣源攻「夾寨」東北角,用土填平壕溝,縱火焚燒柵欄,戰鼓雷鳴,吶喊聲震動天地,士卒前仆後繼,殺入「夾寨」;後梁軍(首都開封府)霎時崩潰,向南逃命。征剿司令(招討使)符道昭戰馬栽倒,被晉軍格殺。後梁損失將校士卒以萬為單位計算,拋棄的物資、糧食、武器,堆積如山。
周德威等直到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城下,招呼城樓上的守將李嗣昭說:「先王(李克用)已經逝世,今王(李存勗)親自前來,攻破夾寨,盜匪(後梁軍隊)已經逃走,可以打開城門!」李嗣昭不相信(苦難太久的人,有權利不相信好消息),對左右說:「這個人一定被敵人俘擄,派他來騙我!」打算發箭射擊,左右連忙勸住,李嗣昭說:「大王如果真的來了,能不能見面?」李存勗親自到城下呼喚,李嗣昭看見李存勗身穿白盔白甲,知道李克用已死,悲慟哀號,幾乎昏厥,滿城痛哭,遂開城門。最初,周德威跟李嗣昭不睦,李克用臨死時,對李存勗說:「進通忠孝雙全,我愛他最深,可是到今天仍不能解圍,難道德威忘不了舊怨,不肯竭力援救?你把我的意思告訴德威。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包圍不解除,我死也不能閉眼。」進通,是李嗣昭的乳名。李存勗轉告周德威,周德威感動流淚,「夾寨」之戰,奮勇無匹。跟李嗣昭見面後,二人重新和好。
康懷貞(後梁【首都開封府】將領)自天井關(山西省晉城市南)率騎兵一百餘人逃回。朱全忠(朱溫)聽說「夾寨」失守,大為震驚,呆了一會,嘆息說:「生兒子當像李亞子(李存勗的乳名),李克用可以說還沒有死;至於我的兒子,一群笨豬而已(這是曹操稱讚孫權語,參考二一三年正月)。」下詔各地收容逃兵,妥行安頓。
周德威、李存璋乘勝直撲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後梁任命的州長王班,一向被人痛恨,軍民都不聽從差遣。龍虎軍(禁軍第三、四軍‧原總部左、右常備隊改)統軍(正三品)牛存節,自西都(河南府‧河南省洛陽市)率軍北上接應「夾寨」殘兵敗將,到達天井關(山西省晉城市南),對部眾說:「澤州(山西省晉城市)是險要之地,不可以喪失,雖然沒有皇上命令,也應援救。」大家都不同意,說:「晉軍(首都太原府)銳不可當,而且我們人數又少,寡不敵眾!」牛存節說:「看見朋友危險而不救,違反正義。畏懼敵人強大而逃避,不是勇士。」揚起馬鞭,率領大家北進。抵達澤州(山西省晉城市),城裏居民已到處縱火,奔走喊叫,打算迎接晉國大軍,王班緊閉內城(牙城)城門防守;牛存節到後,秩序才恢復。晉軍不久抵達,沿著城牆挖掘地道進攻,牛存節日夜抵抗,凡十三天,劉知俊(後梁【首都開封府】將領)自晉州(山西省臨汾市)率軍增援,周德威燒掉攻城武器,退守高平(山西省高平縣)。
晉王李存勗返回晉陽(首都太原府所在縣‧山西省太原市),讓官兵休息,並論功行賞。命周德威當振武戰區(總部設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司令官(節度使),遙兼二級宰相(同平章事‧使相)。李存勗下令州政府推荐賢能人才,罷黜貪官汙吏、減少賦稅、安撫貧苦、伸冤救屈、禁止姦淫偷盜,全國秩序井井有條。只因河東(山西省)地方太小,軍隊也太少,於是加強官兵軍事訓練。李存勗下令:騎兵一律步行,不見敵人,不准騎馬;任務分配決定後,應各自遵守,不可以超過界限,不可以交換工作,不可以隨意逗留,不可以躲避危險;分兵數路前進時,會師時間不准耽誤十五分鐘以上,如有違犯,一律斬首,軍令森嚴,所以不久就吞併山東(太行山以東),佔領河南(黃河以南),都由於部隊全屬精銳的緣故(李存勗緊遵休養生息政策,參考九二年三月)。
當初,李克用誅殺王行瑜(參考八九五年十一月),唐王朝皇帝(二十二任昭宗)李曄(李敏)特別授權給他,准許他用皇帝名義任官封爵。當時,很多戰區道都有這項特權,經常發佈墨寫詔書,李克用認為自己如果也跟大家一樣,並不光榮,所以每次任命官吏,一定奏報中央。而到現在,李存勗才開始用皇帝名義委派州長。
李存勗對監軍宦官張承業,感激至深,當作老哥一般敬愛,每次到張宅,都去後堂叩見張承業的娘親,餽贈、賞賜,十分優厚。
潞州(山西省長治市)被包圍一年有餘,人民凍死、餓死大半,街市巷里,人跡稀少,一片蕭條。李嗣昭(昭義【總部潞州】司令官)推動農耕,鼓勵養蠶,減少租稅,延緩繳納日期,放寬刑罰,幾年之後,終於恢復往日繁榮。
18南楚(首都潭州【湖南省長沙市】)所屬靜江戰區(總部設桂州【廣西省桂林市】)司令官(節度使)、遙兼二級宰相(同平章事‧使相)李瓊逝世(李瓊守靜江,參考九○○年十月)。南楚王(一任武穆王)馬殷(本年五十七歲)派他的老弟、永州(湖南省永州市)州長馬存,代理桂州(廣西省桂林市)州長。
19五月二日,後梁(首都開封府)把忠武戰區(總部許州【河南省許昌市】)改名匡國戰區。把匡國戰區(總部設同州【陝西省大荔縣】)改名忠武戰區(兩戰區名稱對調,不知道什麼原因,多此一舉)。把保義戰區(總部設陝州【河南省三門峽市】)改名鎮國戰區。
20五月五日,南楚(首都潭州)軍隊攻擊弘農(首都揚州)所屬的鄂州(湖北省武漢市),代理州長秦裴把他們擊破。
書號:B1066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1.2 cm
類別:史地類
分類號:624.2
頁數:256頁
重量:27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1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