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 往幸福走:相知相愛共經營,幸福婚姻款款行



作者:鄭石岩

出版日:2013/08/01

定價:240元

優惠價:79折190

內容簡介

相知相愛共經營,幸福婚姻款款行!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關係著個人幸福、子女的成長和父母的照顧,還是維繫文化傳承的基礎,也是社會安定的磐石。經營婚姻必須相知相愛,彼此關懷、負責、尊重和了解。要做好這些事,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能力之外,還要懂得善巧,將情感表現得自然且恰到好處。
 
本書提供鄭石岩老師從四十多年的婚姻輔導和晤談經驗中,歸納出的幾個維繫幸福婚姻的核心要領:
 
‧保持親密互動的習慣
 
‧保持正向的情緒習慣
 
‧維護彼此的信賴
 
‧適當參與家族親友的活動
 
‧培養共同持家的理念
 
‧保持性生活的熱情
 
‧學習互相理解和尊重
 
婚姻生活有苦有樂,如果你把它美化成「快樂似神仙」的期盼,那麼現實生活會令你失望;若能切合實際,懂得先苦後樂,在苦中作樂,那麼你會願意去承擔挑戰,因為你所得到的快樂和幸福,將比付出的努力多出許多。
 

作者.譯者簡介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目錄

新版序/夫妻相知相愛的藝術 6
 
原序/締造幸福婚姻 11
 
1 為婚姻扎根 15
 
2 沃壯婚姻樹 25
 
3 牽手相愛 35
 
4 交心之道 45
 
5 培養默契 55
 
6 溝通的箇中三昧 65
 
7 感情智慧 76
 
8 改變與成長 86
 
9 活得快樂幸福 96
 
10 談心之樂 107
 
11 防範失和 117
 
12 觀念上的禁忌 127
 
13 怨偶的警訊 137
 
14 爭吵的藝術 147
 
15 力爭上游 157
 
16 生活的興致 167
 
17 雙薪族的生活 177
 
18 養兒育女 187
 
19 孝養父母 197
 
20 拒絕婚外情 207
 
21 不輕言離婚 217
 
22 閨房之樂 227
 
23 悠哉牽手 237
 
24 幸福的紀律 246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amoxil dose

序文前言

新版序
 
夫妻相知相愛的藝術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經營得好,會覺得溫馨幸福,覺得自己有個美好的窩;經營不善,會覺得傷痛孤單,好像在感情生活上沒有個歸宿。經營婚姻必須相知相愛,彼此關懷、負責、尊重和了解。要做好這些事,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能力之外,還要懂得善巧,將情感表現得自然,恰到好處。
 
我很能了解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 Fromm)把愛詮釋為一種藝術和能力的結合。夫妻間的愛需要學習,讓自己有能力去愛對方,更需提升愛成為藝術,表現得美和恰到好處。情人的愛是浪漫的,美在浪漫揮灑;婚姻的愛則是有能力的愛加上藝術,才能經營出更多幸福、相知和相愛。從而在這塊園地上落置人生和莊園,讓家人、子女在上頭同享生命的溫馨美好。
 
四十多年來的婚姻輔導和晤談經驗,讓我更了解夫妻間相知相愛的藝術。我簡單歸納出幾個核心要領:
 
●保持親密互動的習慣:了解對方的感受和觀點,先安撫再溝通,透過關愛先讓彼此的精神能量提升,再進行歧見的溝通。記得!夫妻的溝通精義在事緩則圓,要避免硬碰硬。
 
●保持正向的情緒習慣:告訴自己絕不賭氣,更不當著配偶的面對他發脾氣。賭氣像毒液,能腐蝕美好婚姻的平合,發大脾氣像龍捲風,能摧毀家園。
 
●維護彼此的信賴:避免做出傷害互信的事,特別是婚後偷情,一定要避免。此外,有福同享,對財富也要建立互相信任和了解的共識。
 
●適當參與家族親友的活動:這有助於形成家庭的人際支持,帶來更多溫馨和友誼。
 
●培養共同持家的理念;在一起做家事和照顧子女中,可以享受許多笑聲和樂趣,領受天倫之樂,又對孩子潛能發展有益。
 
●保持性生活的熱情:有必要安排夫妻親密的生活,這能在忙碌和沉重的家庭生活中,找到心心相應的情懷,讓彼此更互信更互愛。
 
●學習互相理解和尊重:夫妻專長或許不同,但在生涯上宜保持互相尊重和鼓勵,要盡可能讓彼此都有實現生涯美夢的機會。
 
台灣現在是亞洲離婚率最高的國家,近二十年來已有一百萬對夫妻離婚,平均一年超過五萬對夫妻的婚姻以分手收場,這是值得我們共同關注的社會現象。於是,我從婚姻諮詢的立場,提出相知相愛的藝術,寫這本書。
 
本書自二○○三年發行以來,獲得讀者熱烈迴響,各地讀者會紛紛研讀討論;除了得到許多年輕夫妻的贊許之外,即將步上紅毯的新連理也衷心接納。諸多好評中,心臟科名醫廖教授及夫人認為本書是經營婚姻、締造幸福的經典之作,訂購了一百本送給親友和學生。高雄少年家事法院的陳法官說:「這本書很實用,對夫妻和睦相處的關鍵因素做了分析,指出夫妻之間的禁忌,以及溝通、學習和互愛之道,是本有價值、值得讀上好幾遍的書。」
 
一位女性工程師讀者寫了一封信感謝我說:「我們夫妻經常吵架,家裡瀰漫著緊張氣氛,連孩子都受影響。有一天我在報上看到《牽手》一書的介紹,當天下班後專程到書店買到。我慢慢讀,花了幾天才讀完。發現自己和先生都有書中所謂:爭勝和輸不起的習慣。於是,我決定不再踩上這個爭吵的地雷。這一來,也感動了先生一起閱讀、學習和成長。這本書成為我們相互砥礪的鏡子,從中清楚地看到衝突的來源,謹慎地避開錯誤的言行,讓我們知道怎麼表達愛。其實我們夫妻的愛本來就存在的,只是我們有了走樣的演出,愛卻變成了衝突。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怎麼互愛了……」
 
卓校長和黃老師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有個溫馨的大家庭,認真教職,教養著一個聰明可愛的男孩。他們讀完這本書時,打電話告訴我閱讀的豐收和喜悅:「經營幸福婚姻的意願固然重要,但有人作正確的指導更是重要。書中精闢的解析、感人的故事和中肯的建議,是指導締造幸福婚姻的有效方法。這本書對我們有許多啟發,每一對追求幸福的夫妻都能受用。」
 
陳先生是一位科技新貴,對這本書的回饋是:「當我讀到(怨偶的警訊)這一章時,我已全然明白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了。這一章所指出的錯失,正是我們夫妻所犯的毛病。我們互相挑釁和爭吵,甚至彼此冷戰,眼見婚姻生活品質明顯滑落。還好,現在我們有了警覺,學習約束自己,實踐新的感情智慧。」
 
令我感動的讀者,還有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他們快樂認真,有信心經營幸福婚姻。他們一起閱讀、討論和分享,還一起來見我說:「我們讀《牽手》當做婚前準備的功課,並已開始實踐。現在我們對幸福更有把握,只要用有能力的愛來經營,美好的婚姻就在掌握之中。」
 
本書出版至今十年,讀者的回饋殊多,能贏得讀者的真心喜愛,對作者是莫大鼓勵。以上只舉出幾個代表性的迴響,改版發行希望有更多讀者青睞和受益,攜手創造幸福婚姻的台灣社會。
 

精彩試閱

感情智慧
 
感情智慧是學習來的,只要你保持清醒和覺察,將心比心。
 
包括互相了解和尊重以減少衝突,情緒覺察能力的訓練,
 
懂得自我控制激動情緒、感情舉止、金錢和衝動,
 
都是培養夫妻感情智慧重要的項目。
 
婚姻生活的品質,跟個人的資歷、社會地位和成就無關。才華美貌出眾,不一定就有好的婚姻生活;聰明學問受人稱道,也未必感情生活幸福。決定婚姻生活品質,最主要的是個人的感情智慧。
 
一位女士在結婚之後,先生逼著她要上研究所,看她的學術報告,批評她的錯誤,挑剔做不好的地方。她說:「我的婚姻生活變成研究所學術討論會,他要指導我,要求我做出他認為有水準的報告。」接著他們生了孩子:「又要照顧嬰兒,又被逼著讀書,還要負擔家事工作,一時我深陷痛苦之中。」先生是受過高等學術訓練的人,但他的感情智慧缺乏,幾乎把婚姻生活給弄砸。
 
另一位太太只要先生說出不同的意見,就會發脾氣或賭氣;她會把原本善意的建議,解釋成先生對她的批評和挑剔,所以經常為小小的事大發雷霆。先生無可奈何,開始從婚姻現實生活中退縮,每天早出晚歸,很少跟太太說話,彼此分房睡,甚至不一起共進晚餐。他們沒有什麼婚外情,沒有難解的爭執,為什麼把婚姻弄得這麼緊張?為什麼彼此嚴重對立呢?我發現他們需要感情智慧,需要留一點空間,才能把婚姻生活處理得和諧。
 
夫妻之間應該陶冶感情智慧。別以為感情智慧不能培養,只要你願意,就能培養得出來。幾乎享有幸福婚姻的夫妻都說:「感情智慧是學習來的,只要保持清醒和覺察,就能了解對方的心情;只要保持赤子之心,就有將心比心的感情智慧。」以下是夫妻感情智慧的一些要素,同時也是培養這種寶貴智慧的方法。
 
□了解與尊重
 
夫妻的感情建立在互相尊重上,有尊重才有愛,有尊重才覺得自己得到支持和肯定,從而領受到溫暖。所謂尊重是彼此互相了解,知道對方的性向、興趣和需要,予以尊重。如果有衝突的地方,應做協調,達到雙贏的目的。夫妻是共命鳥,必須做到共同實現,而非只顧自己。因此在個性上的差異,可以得到包容;在工作與興趣上,能互相鼓勵。
 
夫妻不可以比較和競爭。兩個不同個性的人,做不同的工作,對家庭的貢獻亦各有不同;既然不同,就不能比較誰有成就,誰對家庭貢獻多。不互相比較就是尊重,它是對人無條件的愛與接受。
 
尊重表示能體諒對方,無論是在工作、遭遇和心情上,彼此互相了解,懂得支持和包容,所得到的溫愛和相知,能促進相愛相惜,更能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
 
夫妻能互相了解和尊重,衝突自然減少。「你知道對方最近工作壓力大,情緒浮躁,就該多安撫,而不是起爭吵。」這是幸福婚姻經驗者共同的肺腑之言。「尊重與了解,往往給我們很大的迴旋空間,並在事後彼此感恩。這種感恩和相知,越來越多,終究會昇華成美妙的感情智慧。」
 
夫妻之間最大的忌諱,就是得理不饒人。一對享有幸福婚姻的夫妻說:「如果你逮到機會,得理不饒人,猛批對方,不留情的諷刺和嘲笑,那是很缺乏感情智慧的人幹的事。」此外,夫妻之間總有個人的隱私,這些隱私有時是他的沉痛,有時涉及個人的自尊。一方不想說出來,配偶也有所知悉,保持心照不宣,就是一種默契和相知。
 
此外,支持和協助對方完成工作或人生的抱負,彼此成為互助、欣賞和鼓勵者,亦能增進親密和相知的感情。這種需求對於現代人的婚姻,已逐漸普遍和重要。懂得互相支持、鼓勵的夫妻,往往領受到更豐富緊密的互愛。
 
□情緒的覺察
 
夫妻生活受彼此情緒習慣影響殊大。容易憤怒,就容易造成衝突和爭吵;傾向於悲觀,自然會走向憂鬱的家庭氣氛。了解自己的情緒,懂得從負面情緒中抽腿,擺脫它的不利干擾,是人生有智慧的大事。
 
情緒會干擾思考。如憤怒、緊張、性急、厭倦和沮喪,會壓抑積極表現的態度,阻礙創造的思考,影響健康和環境適應能力。夫妻生活中,如果經常摻入這些負面的情緒,而不能覺察,婚姻幸福就有可能被踐踏。一位太太說:「我實在不能忍受,先生一回到家裡就殺氣騰騰,連孩子都噤若寒蟬。」有許多人回到家,什麼事都看不慣,一肚子火氣,罵大罵小,責怪東責怪西。這對家裡的每一分子,都會有負面影響,特別是心理健康受損、人際溝通的障礙、情緒焦慮和緊張的困擾。
 
人很容易用情緒來解釋所遭遇的事,一方表示憤怒,另一方會解釋成你鄙視;一方沮喪不說話,對方會認為你瞧不起他。因此,如果雙方不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作些調整,夫妻間很容易旋入其中,製造更多的誤會和爭端。夫妻有一方陷入沮喪時,另一方應該提醒,「有什麼我可以替你分憂的嗎?」或者「我有什麼錯誤令你不高興嗎?」這樣的問話較能引起對方覺察自己的情緒。若有一方脾氣不好時,另一方要保持冷靜,生活步調照常進行,等他冷靜下來,再婉轉詢問。
 
情緒上的自我覺察能力一方面能避免誤會和爭吵,另一方面能控制自己,在情緒不安定時,不要做決定,不要爭辯。情緒覺察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夫妻感情智慧很重要的一項。
 
□自我控制
 
在情緒激動時,要懂得自我控制。當你覺察憤怒湧上心頭時,保持自我控制的過程是:停下來,想清楚,再去做。憤怒會壓抑理性思維,這時最忌諱借題發揮,口無遮攔,魯莽地動手揮拳。無論自己有多氣憤,此時要閉上嘴巴,離開現場,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冷靜地想一想。思考的重點為捫心自問:
 
●現在我碰到什麼問題,真正的癥結是什麼?
 
●我現在正在做什麼?準備做什麼?
 
●這樣做對彼此有什麼好處?能解決問題嗎?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該怎麼做才對?
 
當夫妻的一方,能在激怒當頭時,作出理性思維,就能保持冷靜,維持和諧的溝通關係。
 
每當自己感到緊張和性急時,不妨把手邊工作暫時放下來,讓自己有機會去散散步,做些運動,這能使彼此的關係緩和下來。夫妻最好能安排每天一起運動或散步的時間,這不但有助於紓解壓力,調劑緊張的生活,同時有益於健康和增進體能。此外,一起郊遊、定期旅行,或者多接近大自然,對情緒的調節亦大有助益。對於這件事,我素有心得,每次登山和旅遊,或者接近大自然回來,心靈總是受到洗滌,復甦的心力令我們活得更快樂幸福。
 
自我控制還有一個向度,值得每一對夫妻重視。夫妻在婚後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舉止,才不會旁生枝節,有了婚外情或不必要的誤會。非有必要,務必避免與異性單獨隱密約會,甚至一起吃飯、喝咖啡、看電影之類,都應避免。你可以約同事聯誼,並邀請配偶參加,社交本來就是公開的,只要你能作自我控制,既能免掉很多煩惱,又能帶來人際的溫暖。這不是誰怕誰的問題,而是幸福生活的藝術。
 
自我控制金錢花費,也是夫妻生活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年輕時有衝動購買慾,但共組家庭之後就必須懂得量入為出,知道做點儲蓄或投資,為將來生活打算,這能使雙方感情持久堅固。不能自我控制金錢花費的夫妻,經常捉襟見肘,他們的心靈世界有著遠水救不了近火的不安。金錢的自我控制,不是要你成為守財奴,更不是要你吝嗇小氣,而是從中表現出富裕的用錢藝術。
 
最後,夫妻要學習控制衝動,凡事要想一想,你不是自己一個人活,而是一個家庭在仰賴你。你有配偶、父母、子女相隨,不要為一時衝動而行事,不能為一時逞強而越分。凡事需要理智去思考,那才會中肯。
 
□互相啟發
 
一個人看問題,不如兩個人來得周延;一個人的創意,往往不如兩個人激發出來的新點子多。夫妻互相啟發,彼此交換意見,能產生加倍的創意和意志力,並使雙方的幹勁和信心大大的提升。
 
互相啟發做人做事的態度,使兩個人更貼心,更知道生活為何物。他們知道去爭取成就,實現彼此的抱負;但也明白真正幸福的寶藏,更多存潛在感情世界中的真愛,以及對生命意義的領悟。
 
夫妻在生活與工作中學習、成長和互愛,他們的經歷越來越多,看到人生的真理也越來越清楚,形成一種開朗、無私和豐富的人生經驗。他們變得穎悟有智慧,在婚姻中找到更寶貴的東西─彼此的真我。這時,他們得到更多自由和默契,內心裡有更多的快樂和自在感。我認為這部分的感情智慧,是最難能可貴的。
 
秀真和我結婚三十年,這樣的婚齡在這個社會不算長,但已有不少時間,供我們淬煉感情的智慧,體驗也漸多漸深。與我們上下年齡的夫妻好友,悠閒時聊起彼此對感情智慧的領悟,交集總落在本文描述的幾個向度上。不過,好幾對幸福夫妻還是告訴我:幸福的道理很簡單,學習真心相愛,不斷學下去,總有啜飲不盡的美好。
 

產品規格

書號:A3A39

裝訂:平裝

尺寸:14.8 × 20.9 × 1.55 cm

類別:社會科學類

分類號:544.3

頁數:256頁

重量:360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724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