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以外的才是重點
溫肇東(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
在這停滯紛擾的年代中,鼓勵創新、創業是少數跨越黨派的共識。但更具體地,從個人學習環境的形塑、到政策的鬆綁以及優先的行動方案,卻還沒有大家可以接受的一致想法或參考架構。婷娜‧希莉格這本《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所提出的,從想像、創意、創新、到創業的發明循環,剛好可以作為一個概念框架,讓大家有共同的詞彙與策略邏輯。台灣在她的「發明循環」中每個階段都還有一些缺口有待填補,以及重新設定優先次序,這也是過去二十年我一直努力參與的事。
婷娜的四堂課都有搔到我們的癢處、痛點:
「想像是預見還不存在的事物。」八年前第八屆全國科技會議時,我們提出「未來想像」是台灣教育體系中缺乏的元素。從領導人到莘莘學子,都不太敢去想像未來及現在還不存在的事物。這種務實、現實的心態,往往阻礙了我們的創新及轉型的契機。
「創意是應用想像力解決某項挑戰。」我們太慣於有效率地找出標準答案,雖造就了我們代工的榮景,作為後進者學習正解、模仿當然的過程,但對於下一階段快速變遷、動態的世界,講究原創(originality)及差異、多元、跨界的要求,是我們普遍欠缺的基因。我們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成就與經驗上,動不動就想找一帖特效藥,希望可以立即治病。
「創新是運用創造力產生獨特的解決方案。」在標準化、量產、大眾傳播行銷的世代,要求的是一致、效率,但典範已移轉到平台、分眾、分包、眾籌、個性化等分散式的特性。解決方案的有效性,就不斷會遇到新的挑戰。「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的經驗可能要被「基業長轉」(build to transform)所取代。
最後,「創業是應用創新方式實現獨特的點子,並激發出別人的想像力。」各級學校、各地政府在過去兩年都在創業教育方面不遺餘力,目標是希望多幾家新創公司成立?還是讓大家普遍都有「創業精神」,但大部分的課程以教導寫事業計畫書、創立公司的技巧為主,似乎沒有完全掌握到作者的提醒?
婷娜將這個簡明的「發明循環」串成一個良性循環,並且在每個階段提出關鍵的精神和活動,分別是:與想像搭配的是「投入與預見」,創意講究的是「動機與實驗」,創新需要「專注及重新架構」,創業精神則需「堅持與激勵」。我想提醒大家,這四個循環並不是簡單的線性推演,而是多重、多角度的交纏引繞,作者很用心地在圖示中將這種意念表達出來。
這些關鍵的作為就是我們可以借鏡的地方,婷娜在每個章節都旁徵博引,分享的不只是矽谷或史丹佛的經驗。緣此我認為,最後階段的創業其實還包括了「創業精神」的普及,因為新創的事業還要能激發別人下一輪的想像力,不只是多一家新公司,而是能引發更多不斷超越的新點子、創意。
我們要鼓勵的不只是創新、發明的新科技、新課程等有形的工具與方法,而是想像、熱情、動機、專注、堅持、激勵等較無形的精神,以及充斥在我們周遭的氛圍。就像我所寫過的〈推動創業,天使比基金重要〉,婷娜在整本書中也很少討論到資金的問題。
我和婷娜的認識有多重機緣,也很榮幸曾為她的前二本著作《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及本書《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的中譯本寫導讀。她在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設計思考(d.school)、創業教育圓桌會議(REE)、史丹佛連結(Stanford+Connects)等工作中,有投入、有預見、有專注、有堅持,有實驗、有重新架構與不斷地激勵很多人。書中的內容都是她相信的、她的志業,她是一個馬不停蹄、急於分享的人,希望大家在閱讀與實踐中有所收穫,也能像她一樣感染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