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採集昆蟲?

站在學術的立場,採集昆蟲是從事昆蟲研究最基礎的一項工作。相同地,一般人從事休閒活動或業餘研究時,無論是為了細部欣賞、分類鑑定、科普教學、飼養觀察等目的,同樣必須藉著採集昆蟲來達成。當然,想要從事昆蟲標本收藏者,採集昆蟲更是必修的學分。

為什麼要飼養昆蟲?

飼養昆蟲有以下幾項優點:其一,昆蟲的壽命短,不會發生棄養問題、造成社會負擔;其二,昆蟲不必自國外引進,不慎逃逸,也不會對本土相關物種產生競爭威脅;其三,飼養昆蟲的空間小,容易保持居家衛生;其四,昆蟲種源的取得可以不花費金錢,從野外直接採集即可。更重要一點,由於昆蟲的生活史短且變態情形豐富,無論就生態觀察、科學實驗、基礎生物教學或攝影創作來說,均是最佳的題材。

為什麼要做昆蟲標本?

對於一般的業餘昆蟲愛好者來說,製作標本除了可滿足收藏興趣外,由於製作過程中,必須長時間仔細面對昆蟲,因此,鑑定比對的功力也會有所精進。更何況,對於自己無法辨認出種類的昆蟲,如能留下標本,便可請更專精的分類專家來協助鑑定,或乾脆將較難得的標本貢獻給分類專家們,以從事進一步學術的研究與發表。

為什麼要做觀察記錄?

根據估計,台灣各地尚未被確認身分的昆蟲可能比已知的種類還多很多,因此每個經常觀察、採集昆蟲的同好,均有機會遇到較稀有或身分未定的種類。假如從事昆蟲生態觀察時,能夠留下完整的觀察記錄,不但可以訓練自己的觀察力與組織力,增進本身的昆蟲相關知識,而且亦可能對新種昆蟲的發現有所貢獻。

採集昆蟲會不會破壞生態?

在媒體誤導下,許多人認為,採集昆蟲做標本是破壞生態的行為。然而,大部分的人都吃魚,為什麼少有人自責會破壞魚類生態呢?其間的道理是一樣的。只要我們不剝奪魚類或昆蟲的生存空間,多吃魚和多採集昆蟲並不會造成這些繁殖能力強盛的動物走向滅絕。那麼,今天台灣的昆蟲為什麼會越來越少呢?這是因為台灣人對土地的利用與破壞能力與日俱增,許多野生植物群落接連消失無蹤,植食性昆蟲哪有不變少的道理?於是,肉食性昆蟲、兩棲爬蟲、鳥類也會跟著減少。所以,常吃檳榔、喝高山茶、打高爾夫球、用免洗竹筷的人,對昆蟲生態的破壞,其實還遠大於採集昆蟲的人。


更新時間:1999/4/20 下午 02: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