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馬丁貝克探長
作家的秘密檔案
口碑書評
全十冊書目
推理擂台
謀殺專門店
回首頁
  寫在小說前頭的推薦文,必須肩負起相當的指引責任,所以得先把一些原則說明白了,才不至於壞了讀興。

  如果您是「馬丁.貝克刑事檔案」的忠實讀者,早已讀過此書之前的八部作品,建議跳過推薦直攻正文,閱畢後再回頭看看這篇必須講得有所保留的文章。如果您因著某些理由非得先讀敝人的拙文不可,建議您先抽空讀過前八本小說,否則很可能會錯過此書帶來的美好閱讀經驗。

  於是,當您決定往下讀這篇文章時,我假設您已做好準備(或符合前述條件),雖然本文並未提及任何與結局相關的線索,聰穎的讀者總會在心裡頭揣想著接近真相的佈局,但這往往會漏失單純懷抱「看一本精采小說」的心情時所帶來的震撼──

  好,達成協議,我們在此談談《弒警犯》

  警察小說屬推理小說中的一支,但「警察」這個角色在推理小說的發展上,卻變換了多次位置。警察制度創始之際,小說中「提出調查報告與逮捕人犯」的功能性常與神探的睿智成對比,從而顯得平庸甚至愚笨,只能像頭獵犬般四處嗅嗅或拔腿追凶。這一方面起因於彼時作者對警務工作認識不多,且警察多為特權階級的使喚人手,未被賦予服眾的公權力,以至於企圖在虛構的小說中尋找英雄的讀者們都偏愛具有怪癖、行動自由的神探,而非穿著制服、講求辦案程序的警察。當社會治安轉壞,警察組織系統化之後,這股「社會必要之惡」的力量隨之抬頭,才逐漸被推理小說家重視,進而以他們為主角創作出一篇篇的「警察程序辦案」故事。

  因此,我們得認清,警察工作的複雜性與專業程度,不能只限於單純地處理一間密室、一座孤島等的封閉空間,更鮮少達到「向讀者挑戰」那種線索早已具足的遊戲感。有趣的是,在神探當道的世界中,讀者可以像認同「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般對偵探口中的真相深信不移,而且多半只有神探質疑他人、凶手俯首認罪的份。但在警察小說中,任何人都可以要警察「拿出證據來」,其中不乏私家偵探、辯護律師、嫌犯自己,甚至是閱讀這篇故事的讀者。於是,讀者不能容忍「憑藉直覺」、「套取自白」式的破案,認為這是一種手段低劣的逃避、詭辯與欺瞞。

  是的,我們當然能站在絕對服膺理性的這一端去質疑任何欠缺說服力的情節鋪陳,但如果以為設定得精巧細膩的詭計才是推理小說的全部,恐怕是太過偏頗地狹化了此一文類的書寫可能。尤其在理性當道、邏輯至上的古典黃金時期過後,回歸推理創作起點「Whodunit(誰幹的)」、「Whydunit(為何而幹)」、「Howdunit(怎麼幹的)」而寫成的作品,警察便成為一個方便的角色:因為他的的確確得將上述的疑惑給釐清了,故事才有個結束。

  然而,相較於其他趁警察職務之便而架空情節或強調神探精神的警察小說,我倒是傾向相信馬丁.貝克存在的瑞典警察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緊密連結,才有拳拳到肉的紮實感。因此,當小說的筆鋒愈往寫實靠近,愈往人性掙扎的複雜面探索,也愈容易碰觸到一些單純到某種恐怖的命題──例如弒警。

  讓我們暫先倒回去看看馬丁.貝克前八部探案作品,從《羅絲安娜》《上鎖的房間》,因警務系統無法在單一時間處理單一案件,這些故事皆採雙線以上的敘事,但在作者刻意安排下,每一部作品皆突顯出一件被關注的話題,並逐步累加起來,用十部作品構築出一個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的警察世界。於是,我們看到馬丁.貝克離了婚,陞了官,抓了各式犯罪者,與過去的搭檔離別(或生或死),某些事情因著他們的年歲漸長、職位漸高、社會變遷等,開始發生無可預料的變化,並與過去的人事物再度交會,至此我們才看清了所謂真相──這一切究竟是誰幹的,為何而幹,怎麼幹的。

  幾發子彈穿過值勤員警的軀體,釀成一死二重傷的重大社會新聞事件--這種罪無可赦、窮凶惡極的「弒警」慘案,真相到底為何?它又與馬丁.貝克先前跟蹤的「麵包人」、接手承辦的女子失蹤案有何關聯?荷瓦兒與法勒夫婦在這部作品裡處理了警察小說中最殘暴的凶殺事件,並在撥雲見日之章冷靜地完成極具爆炸性的解謎,「弒警犯」真正身份的線索幾乎遵從解謎推理的脈絡安排妥當。但掩卷之餘,「我們看到了什麼、相信著什麼」的茫然與失落,正一波波打上心頭,並不能伴隨事件的落幕消退遠去......

  馬丁.貝克探案系列每一部作品持續遵從「製謎─解謎」的設計,我們或可擴大解釋作者藉此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解開瑞典這個社會福利國腐朽衰敗的一面),或縮小聚焦在單一犯罪事件上公理正義的相對詮釋(揪出每一件重大刑案的真凶),但藉由小說形式達到多重目的之設計,則是一般推理小說難以望其項背、值得閱讀咀嚼的,列名經典當之無愧,在此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