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台灣鳥瞰圖》
【台北市大觀】
|
青翠群山環抱,清澈河溪縱橫,澄澈池沼處處的台北盆地,原為榛莽未闢之境;一六九七年,郁永河曾在此勘探硫礦,其所著《裨海紀遊》中形容此地為「非人所居」的地方。 一七○一至一七一○年,即清康熙四○年代,台灣因亢旱、水患等連續天災,發生饑荒,而有獎勵開墾荒地措施,因此墾殖事業興起,南部墾民始在合股集資所產生的「墾首」帶領下,逐漸向北部地區尋求「新天地」﹗ 一七○九年,泉州移民所成立的「陳賴章」墾號,於取得官方頒發台北平野土地開墾權後,開始有組織、有計劃移墾,開拓者先到新莊,再渡淡水河,逐步拓墾艋舺一帶;艋舺一帶原為平埔族「紗帽廚社」的聚落,「艋舺」即為平埔族凱達格蘭語 Mankah(獨木舟)之漢音。 •台北第一街 艋舺的建街始於濱臨淡水河岸的番薯市街,係以番薯交易得名,此「台北第一街」,後改以雅稱的「歡慈市」。 台北平原的水利建設,使土地拓墾更為發達,人口日增,庄落漸興;艋舺亦因舟楫之利,漸漸成為台灣北部商業中心,進而於道光年間發展為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台灣第三大港市。 一八五三年(咸豐三年),艋舺發生移民分類械鬥,下郊同安人為頂郊三邑人所敗,遷移大稻埕,或匆入大龍峒擇處而居。 大龍峒原為凱達格蘭族之社址,漢譯社名「巴琅泵社」、「大浪泵社」,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處附近,移民以同安人居多,而有 「大隆同」之稱號,取「同安人大興隆」之意。 •稻江頭坎店 大稻埕位於艋舺之北,大龍峒之南;一八五一年,林藍田於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建築店舖,名「林益順」,從事與大陸的貿易,成了「大稻埕第一坎店」。 「大稻埕」一帶原為凱達格蘭族「奇武卒社」居地,因有漢人墾民以農營生,置有一晒稻之大埕(埕,廣場之意)而得名。艋舺「頂下郊拼」,造成的人口遷移,促使大稻埕人口愈來愈多,以廈門為主要貿易對象的廈郊,做為「領航」,促進大稻埕商業漸次發展。一八六○年,北京條約簽訂,外商循著淡水河進入大稻埕,帶進歐風美雨,大稻埕成了洋行林立的港埠,以烏龍茶為代表的「台灣茶」(Formosa Tea)大抵以此為集散地,因而取代了艋舺在「台北」的地位。 •府城建城垣 一八七五年,台北設府,府城擇建於艋舺與大稻埕間。一八八二年,台北城開始興築,大約費時三年始竣工,城廓周圍共長一千五百零六丈,置有景福(東)、寶成(西)、麗正(南)、重熙(小南)、承恩(北)五座城門,「城內」即城廓所圍之區;城內街宅規範,每座標準尺度為廣闊一丈八尺,深二十四丈;行政機關的府衙則建於城內東北角。 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台灣,「城內」仍是做為統治權力中心和「內地人」(日本人)的居地,日本政府為展現「帝國實力」,對其海外第一個殖民地的經營,別有用心,剷除「清國」遺風的建築,自是首要的目標,毀城廓、闢道路,此後一座座壯麗、宏構的「殖民建物」開始矗立。一九一一年夏,台灣北部遭受大颱風侵襲,台北城內房屋倒塌無數,也因此次風災的破壞,台北有了「從頭開始」的建設契機。 一九二○年,台北正式設市,當時人口數為十七萬六千五百二十一人,人口增加速度,以一九三二年為最高紀錄,總人口數已達二十八萬一千八百五十二人;為適應未來發展,乃於該年三月發表「大台北市區計劃」,以六十萬人口的都市為規劃目標,預計在一九五五年之前不會達到飽和: 「這一個六十萬人口的都市需要相當大的區域,但自中心點出發,車程三、四十分鐘均應可到達,修正後的台北都市計劃包括:東到松山,西到淡水河,北以士林為界,南接新店溪,除去山地、河川、沼澤低濕地,實際可利用面積四千七百八十公頃,每人平均可利用面積約零點八英畝。市內道路系統決定主要道路五十九條,東西走向三十二條,南北道路二十七,累積長二百五十七公里,面積約三百八十八公頃,加上既有的公園面積四十九公頃,合計約為四百三十七公頃,約占市區計劃區域利用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引述自溫振華編纂《台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城市篇) 從移墾城市,到殖民城市,台北市不是一天造成的! |
[回作家群像][作家檔案][線上鳥瞰][你知道嗎?][莊永明會客室][購買本書]
[ 回非常作家 ]
1998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YLib is trademarks of Yuan-Liou Publish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