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研究的新視野》序文試閱

作為台灣社會結構快速變遷的一個指標與面向,性與性別文化中的各種騷動不但經常引發激烈對立的公眾討論,更不斷受到國家機器及保守人士的關注。但是短短兩、三年之內,配合著台灣社會婦女解放運動而風起雲湧的女性情慾解放運動和同性戀解放運動,已使得相關議題再也不能被主流的醫學和公衛人士所壟斷,同時也使得婦女解放運動在面對這些議題時增添了新的厚實內容。一個揉合性、性別、以及其他社會差異的跨領域批判研究於焉形成,我們鍾愛的稱呼它為 「性/別」研究。

中央大學的一些人文學者於是在1995年10月成立「性/別研究室」,我們不但關注性和女性方面的議題和研究,也以階級、族群、年齡、,性別(gender)等社會「差異」或「別」(differences),來結合同性戀等「性」(sexualities)議題,以關照這些軸線之錯綜複雜糾葛。因此「性/別」之間的斜線不但表明了人類情慾的多元差異(性中有別),也展現了「性」與「別」與「性別」之間的重疊共生,同時點出了它們之間的區隔和鴻溝。

針對台灣的性教育(sexuality education)與性學(sexology)亟需結合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暨同性戀研究(lesbigay studies),進行從跨領域視野出發的學術研究,也為了提出和1996年7月主流性學人士要舉辦的亞洲性學會議截然不同的批判視野,我們籌劃了第一屆『性教育、性學、性別暨同性戀研究』學術研討會(暱稱為「四性研討會」),並且邀請了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以及台灣大學城鄉所的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共同協辦,算是同一類型研究室的一次歷史性集結,也是主流與邊緣的另一次捉對廝殺。雖然我們在申請經費的過程中幾乎被教育部封殺,但是我們還是熱熱鬧鬧的在1996年6月29至30日台灣大學思亮館國際會議廳中成功的召開了四性研討會。

這次的會議除了有國際視野的理論探討外,也探究西方社會科學與人文的學術研究在本土社會所關懷的現實議題中所可能產生的滲透和效應,希望能更進一步深化本地「性/別」(gender and sexuality)研究學術社群之論述眼界。除了在思考上具有突破性的學術論文之外,為了引進第一線的性別及性(偏好)議題工作者的實際田野工作心得來與學術研究者對話,我們特別在議程中包含了性/別運動團體的實務工作者,從工作及運動經驗出發,就婦女團體反性騷擾運動的策略,以及同性戀運動所面對的文化政治,提出論文,刺激運動思考。另外,為提供對話的機會,我們還安排了兩場座談,邀請台灣及香港地區知名之性/別運動人士和性/別學者,就台灣同性戀政治的運動脈絡以及發展多元差異的性教育等通盤問題,進行深刻的意見交換。兩天會期參加者計五百餘人,造成社會運動及人文社會學界極大的震動與激盪,後續效應持續至今日。

另外,第一屆四性研討會也激發出對「性(態)(sexuality)及身體(body)的連串探討熱潮,在其後短短一年之內就出現了以這個領域為主要耕耘目標的多場學術會議。例如:

◆「拓邊/扣邊:社會學研討會」中[性別與性]議程(1996年II月9、10日,東海大學社會系、台灣社會學社主辦)

◆「性/身體/現象學」的學術座談會(1996年11月2日,Merleau-Ponty Circle主辦)

◆「性批判研討會」(1996年12月14日,女性學學會、東吳大學社會系主辦,思與言雜誌社、台灣社會學社協辦)

◆「性別的文化建構:性別、文本、身體政治」學術研討會(1997年5月24、25日舉行,清華大學兩性研究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辦)。

◆「第二屆四性研討會(1997年5月31日、6月1日,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再度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協辦)。

這些會議的召開以及它們所生產出來的眾多批判論述,顯示台灣人文社會學界近來對身體、性/別的高度關懷;更重要的是,它將性和階級、族群、性別、年齡、國族等並列為重要的社會範疇,將性和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教育、家庭、法律等並列為重要的學術主題。

同時,這兩三年中,西方學界在性領域的成長變化也益發明顯和驚人。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對於社會的分析,或對文化、科學、文學、媒體、國家、經濟….的分析,必須包括「性如何構成或影響了我們的社會組織、科學知識、文化……等等」的考量。學術研究若沒有性的視野,就像過去沒有性別、階級等視野一樣,缺乏學術批判的可信度。

有別於醫學、公共衛生、生物學等處理「性」(sex)議題時的觀點,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針對的是「性(態)(sexuality)。換言之,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針對的不是性的生理行為、性的解剖、性的物理化學,而是性的言談論述(discourses)、性的表現文本 (text)。許多學者主張:sex(性)是沒有歷史、政治的,但是sexuality(性態)卻是有歷史、文化、政治.….的。更有甚者,人文與社會科學對於sexuality(性態)的研究,甚至會反過來重新建構sex(性),顯出sex(性)的社會建構性;即,sex(性)其實是被sexuality(性態)所建構發明的。這也就是說,人文與社會科學對sexuality(性態)所進行的研究及反省批判,也將進一步變成對於性醫學、性的生理生物學、公共衛生等學科的基本範疇、預設、概念、研究方法、理論建構等,加以質疑、批判、顛覆、反省、解構。

學術界此一對性的認識,不再把性視為個人或私人、道德、生理生物的問題,而清楚的認識到,性乃一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種族/性別/科學研究/媒體…‥等的問題。正如西方學術研究的發展一樣,這個認識亦將使台灣的文史哲和社會科學的每一個科系和學術領域產生新的學術研究題目,並對原來學科中的性/別盲點產生歷史的與方法學的反省。人文與社會科學這種對性的徹底(radical)批判態度正是「四性研討會」的基本精神。

經過原撰稿者一整年的沈澱改寫,許多論文都有部分或大幅度的修訂,甚至超過原來發表長度的一倍;我們以非常嚴謹鄭重、力求完美的態度、將會議中發表的論文集結成書出版。我們也整理了座談會的發言,企圖重現當場的氣氛和討論內容。作為首度集結發聲的性/別研究專書,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思考來更加認識性/別政治以及在其中操作的可能。

在此刻的眼界來看,第一屆四性研討會的論述生產篇篇都是開疆闢土之作。傅大為的性史研究揭露了二十世紀性別身體的性規範如何在(性)醫學領域內操作;何春蕤的美國百年性史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的分析強悍的回應了對性革命的疑慮和悲觀看法;趙彥寧從現象學和符號學的觀點細緻的駁斥了「T婆之分複製異性戀」的說法;倪家珍書寫了9o年代台灣同性戀運動的重大事件並期許運動在看似友善的範圍中進一步的政治化;古明君分析了技職教育體系青少女所承受的身體馴訊以及情慾文化資本的限制;王蘋追溯了反性騷擾運動論述和運動策略在婦女運動陣營中的演變發展;蘇子中從神話、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的角度解讀了摸度殺(Medusa)在性別體制中的境遇;賴守正揭開巴代耶(Bataille)的情色觀以顯示其強大的顛覆動力;朱元鴻指出酷兒政治貝體的挑戰了醫療學系及社會學理論中充滿暴力的常態化政略;甯應斌把性解放運動中的核心矛盾化解成為捍衛性解放傳統的激進主張;羅燦煐以內容分析顯示A片事件中尖銳對立的社會動力學;周華山則對香港近年性教育中的異性戀中心、年齡歧視、性別成見等等提出嚴厲的批判。兩場座談會更是直指此刻同性戀政治以及性教育政治的核心焦點,積極介入這兩個相連領域的運作發展。

在準備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受到許多朋友的關切和敦促,在此特別謝謝那些因撰稿或引言而捲入各種複雜辯論甚至壓迫的朋友們,謝謝講評的朋友們(很遺憾無法收入他們的發言),謝謝存會中和我們激情辯論的各方人士,謝謝辛苦的助理游羽蓁,謝謝謄寫座談會記錄的無名工作者,謝謝元尊文化的楊淑慧熱情邀約,也謝謝元尊文化的葉憶華為我們費力處理龐雜的稿件。第二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的出版工作也即將開始,讓我們熱切期待性/別研究繼續綻放燦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