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6年,柏楊歷盡千辛萬苦,作弊作偽,總算熬到大學畢業,畢業典禮後第一件事,就是飛奔到照相館,攝下這張學士照,擔心化成泡影。 |
柏楊軟禁的當年(1976),佳佳在友人羅祖光陪同下,到火燒島探父。左為羅祖光,右立白髮枯瘦老人即柏楊。 |
 |
 |
十年通鑑的寫作期間,柏楊自喻書房宛如「勞改營」。 |
《柏楊版資治通鑑》歷時十年,於1993年三月七日完成,遠流出版公司特在台北誠品書店舉辦「柏楊日」,舉行雙重慶祝。柏楊致詞,深表感謝。 |
 |
 |
「幾番聽雨,報滿懷愁緒,扶欄癡立。已曉無晴還悵望,一抹長空堆積。傷心窗外,潺潺苦雨又急。」這是柏楊獄中的詩句。重回囚房,再次攀窗,心情另有不同。 |
陪伴柏楊寫十年通鑑,與柏楊共同成長的泰國貓咪熊熊。 |
 |

|
人權公義 永世屹立 坐落於台東綠島的亞洲第一座人權紀念碑昨日由李登輝總統與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柏楊(圖左起)二人共同揭幕,低於海平面的特殊建築,象徵對當年為爭取人權而蒙受苦難的人們表達最深的歉意。「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碑文是柏楊的名詩,濕潤了每一位受難者代表的眼眶,綠島小夜曲的音符,讓他們的心海澎湃、沸騰(相關新聞詳刊第5頁)(本報團記者陳正昌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