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淪亡史:在功名和自由之間的掙扎與抗爭

定價350元 7.9折 特價276

★北京圖書訂貨會媒體推薦「2012最值得期待的十本好書」之一

獨立性,是知識分子履行使命的必備品格和條件。但是,「功名,還是自由?」在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裡,卻成了知識分子們萬難的選擇。物換星移,朝代更替,獨立精神竟然逐步萎縮,直至不見蹤影。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政策下,從特立獨行的士,到「只有韜略、沒有立場」的策士、再到「專為帝王服務」的謀士、最後到「完全按奴才標準設計」的進士,一步步地蛻變;學術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從獨創到「為帝王謀」、從儒學到理學、從格物到致良知、從經世致用到考據,慢慢黯淡下去;在「功名,還是自由」的選擇中,知識分子們步步後退:莊子根本不出仕、嚴子陵堅決當隱士、陶淵明迷途知返、李白左右搖擺、蘇軾終身不離官場、柳永在風月場中自我麻醉、唐寅只能寫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詩文。


諸子百家大解讀

定價380元 7.9折 特價300

★還諸子百家本來面目,為中國文化正本清源

本書以大視野、大背景、大系統觀,對中國文化之源──諸子百家進行了全面性、科學性、系統化的解讀。打破「十家九流」舊說,把科學家、經濟學家、實業家、文學家、藝術家都納入諸子百家的範圍。對諸子百家中的天人關係、人文關懷、國家發展與經濟建設、平民主張、民主與法治、科學技術、理性主義等內容,進行了重點闡述。對在歷史上遭到忽視、誤解、曲解的一些諸子百家學術思想和理論,進行重新發掘、整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諸子百家與中、西方各個文化巨變時代的學術思想進行比較,擴大認識諸子百家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並推翻「四書五經」舊說,提出新「四經五書」,「四經」為《周髀算經》《黃帝內經》《管子》《墨子》,「五書」為《左傳》《詩經》《莊子》《論語》《考工記》。


非議歷史:中國歷史的正動與逆動

定價380元 7.9折 特價300

★一部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的作品

作者用健康的心態和理性的方法,創造性地將中國歷史按文化發展的脈絡分為十個階段:神話時代、理想時代、文治時代、競爭時代、帝國時代、信仰時代、復興時代、逆動時代、啟蒙時代、跨越時代;揭示了「智謀文化」和「大一統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影響中國兩千多年歷史的發展。並試圖解決三大問題:為什麼中國會從大漢盛唐的輝煌燦爛走向鴉片戰爭的落後挨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究竟是什麼?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到底應該復興什麼?作者指出,中華帝國是用「智謀」打造出來的,其最大的特點也是最高的價值取向是「大一統」,不僅是領土意義上的大一統,而是包括思維、價值觀、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的大一統。這種大一統文化,決定了中國兩千年的歷史發展軌跡。


拷問歷史:穿越時空的對話

定價350元 7.9折 特價276

★一部文化反思的奇譎之作

作者稟屈原《天問》的探索精神、仿但丁《神曲》的博大體系、揚王充《論衡》的真知卓識、揮莊周《莊子》的如椽巨筆,穿越時空,以頗具時代性和系統性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借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二位被神聖化或妖魔化的歷史人物之口,對中國文化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作系統的批判。其中:因黃帝而談中國文化之源,因西施而談對女人和美的態度,因魯班而談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技術,因孔子而談儒學的由來和演變,因華佗而談生命意義,因關羽而談中國文化之崇文抑武,因諸葛亮而談智謀,因楊廣而談帝王命運,因李白而談文學及文人的命運,因王安石而談改革,因包拯而談官本位,因秦檜而談歷史上政治人物的下場。全書熔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爐,如果歸類,實在不好說是文學、史學還是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