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圍裙的感謝 ◎劉克襄
主辨單位通知得獎時,我在後壁長短樹里,剛剛忙完一整天的農事。
從早上開始,負責活動的友人便央求我,務必要穿上一件農用的黑色舊圍裙。那是一位在地阿嬤從年輕時下田入灶,每天繫在腰身的工作服。圍裙布料是利用讀初中時留下的舊裙子,她親手裁剪,縫織而成。
假如阿嬤還在,今年應該百歲了。友人這麼說,突然間,我從有些困窘,頓時倍感榮耀。當地務農女性向來勤儉持家,早年環境貧瘠下,都會充分利用舊有物資。
能夠穿上阿嬤留傳近半世紀的重要遺物,我彷彿在森林長時打獵,終於被泰雅族耆老認可,允准在額頭上文面。這一榮光,許是來自在地農學前輩,對我過往參與社區和關心蔬果農藝的肯定。也可能,自己在這方面的相關書寫,對他們也多所促發吧。
這一天,從早忙到晚,終日繫著圍裙來去,阿嬤一輩子的刻苦耐勞好像都附身了,我一點也不覺得疲累。當工作結束,卸還給社區時,反而有些悵然若失。
旋即,我獲知得獎,情境跟早上領到圍裙時有點類似。我有些恍神,確定不是玩笑時,當下充滿激動。埋首寫作多年,有時期待的,何嘗不是這般驚喜和榮耀。
最近幾年,我的創作範疇不斷跨出台灣,香港郊野也是長期惦記的環境。感謝評審團的厚愛,感謝台灣和香港兩處家園的啟蒙。獲頒此獎,一如穿上傳統農事圍裙的高貴。未來在鄉鎮郊野的旅次上,大家一定會看到我,繼續繫戴這樣美麗的圍裙。
【劉克襄簡介】
總是風塵僕僕的模樣,在山林小徑,在鄉鎮老路,在城市角落熱血地踏查。與人交往率真誠摯,惟面對動物收斂情感,盡量抽離地觀察。
台灣自然寫作的闢路要角,以鳥類生態散文為起手式,之後觀察對象擴及花草蟲獸,涉獵廣泛,不斷嘗試各種文體和題材的試驗,屢屢引起社會對相關題材的關注,或者帶動書寫風潮。
創作題材涵蓋自然生態、蔬果、古道、歷史、鐵道、旅行、人物等,作品揉和自然因子,兼以繪畫和攝影多樣呈現。代表性作品為《11元的鐵道旅行》、《十五顆小行星》、《男人的菜市場》、《四分之三的香港》等。
★《11元的鐵道旅行》、《十五顆小行星》榮獲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 & 開卷好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