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德(1946.4.29 ─ 2010.8.25)
知名作家陳文德先生於2010年8月25日晚間去世,享壽六十四歲。
文/游奇惠(遠流【實用歷史叢書】主編)、王榮文(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陳文德,台北市人,1946年生,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後赴日本愛育醫院、筑波大學潛修幼教。曾任聯廣公司經理,台視、中視製作人,社會大學教授,北京醫科大學感覺統合教室指導人,高雄縣政府顧問,教改會委員,奇德兒幼教科技董事長,創辦八家直營幼兒園,二百餘家教學聯盟。閒暇之餘好讀史。他的人生觀是:想做便做,將一切事情「正常化」,以達「無為」的理想。
在歷史故事、連環畫、布袋戲中長大的陳文德,從小便對歷史瘋狂的著迷,再加上祖父曾是漢文老師,初中以前便讀遍家中所有的古書:《三國演義》、《封神榜》、《東周列國誌》……等,使他對中國歷史有粗淺的認知,初中高中以後他更是從對中國歷史的狂熱,轉而鑽研世界各國的歷史。每當他看到外國對他們歷史作科學性有系統的重新整理,賦予現代化的觀念,作為現代生活的借鏡,心裡總覺無限的羨慕與焦急,同時也激發他日後對中國歷史重新整理的新動力。
政治研究所畢業的陳文德,卻長期從事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由於受到幾位日本寫史作家的影響,他很早便知道可以從歷史人物身上找到現代人所需要的經營智慧。以前他也曾思索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等日本戰國群雄對經營管理的啟發,後來他發現如果要建立適用本土的中國式管理模式,應先從觀察中國歷史著手,看我們的祖先怎麼來處理他們的管理問題,分析他們成功與否的原因,於是他與遠流合作編寫一套〈商用二十五史〉讀本。
這套〈商用二十五史〉讀本視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或國家為一家公司或企業組織,從這個企業對內對外動態的決策行為與經營活動,分析歸納出經營管理的意義來。在這個概念下,各朝代君王便是各公司企業的老闆,而輔弼大臣則如同公司各部門的經理人,然後透過不同時空背景與事件分析,許多經營智慧和創意的詮釋便一一湧現。
這套讀本的第一號作品《亂世經營術》,以春秋時期的大合併時代為焦點,看齊、宋、晉、秦等九個公司的領袖人物如何使出渾身解數以爭霸權;而《秦公司興亡史》則以企業生命週期的架構來看待以「業務掛帥」的秦公司,如何從開創期到因「組織貧血」而衰亡的過程;《北宋危機管理》更視內憂外患的北宋王朝為問題公司,分析其失敗的因素;而《戰國寡頭競爭》則以戰國群雄爭霸的故智,代換入現代商場的競爭,再次運用「個案研究」的方式,觀察這些面對競爭壓力下的經營者,如何運用周詳的戰略及巧妙的戰術,來贏得最後的勝利。每部作品都能提供經理人實用的經營啟示,給歷史愛好者新的讀史樂趣。可惜〈商用二十五史〉這套讀本完成四部作品後就暫停未再繼續。
此外,以人物為主題,陳文德用同樣的解讀方式,選定中國歷史上的經營天才曹操,寫下〈商用二十五史〉別冊《曹操爭霸經營史》,呈現曹操領導統御與經營管理的智謀,用更寫實的角度,描述一個更人性的曹操。這部作品作為「實用歷史」書系的開館之作,1991年出版時,曾造成極大轟動。之後,又陸續出版了《策略規劃家:諸葛亮大傳》、《弱勢大贏家:劉邦大傳》、《陶朱公傳奇》、《鄭芝龍大傳》、《岳飛和秦檜》等人物傳記。
1995年,在乙未年抗日戰爭百年之際,陳文德寫下了《1895年.決戰八卦山》。人人都記得百年前中國因甲午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的世紀恥辱。然而,被割讓的台灣,也曾經在日軍接收時,經歷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慘烈程度不亞於甲午戰事的戰役──乙未年抗日戰爭。陳文德希望藉由此書喚起國人對台灣史的記憶與重視。
1998年,在社會大學開了七年的「孫子兵法經營學」,一直找不到一本較合適的讀本。面對一批又一批的社會菁英,祇是註解《孫子》的詞語,或將文言譯成白話,已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陳文德決定自己編寫《孫子兵法經營學》作為上課教材。他認為,兵法的表現不在於文字而在於其背後的意義,要徹底又正確的理解,更要洞悉其間實用上的機妙,否則即使將整本兵法背得滾瓜爛熟,也只是紙上談兵。
1999年,陳文德將研究《易經》多年的心得首次發表,寫成《數位易經》。他將陰陽符號的思維轉化成現代電腦的數理邏輯──二進位思考法,而二進位數學在電腦科學中常常被稱為「數位」。於是他用資訊時代的數位化思辨邏輯,成功地以現代語言詮釋古代經典。而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他還現身說法,錄製影片介紹每卦的卦象與能量計算方法,並指導專人設計卜卦程式,製成光碟隨書附贈,方便讀者研讀參照。之後,又完成《數位易經談感情》、《易經危機智囊》、《易解台灣大危機》和《破解易經》等作品。
2000年,出版《無為大智》,討論文景之治及黃老治術。而文景之治的這個盛世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漢高祖在馬上以武力取得天下建立漢朝後,接下來的繼位者能夠守住成果並綿延漢朝的國祚。文景之治以黃老之術清淨無為之方,治理百姓與民休息。讓人感到興趣的則是黃老之術在這個時代裡發揮了穩定社會大秩序的功用。不過陳文德認為,漢代的黃老之術與學術上的老莊哲學是不一樣的,與老莊精神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大不相同,黃老之術是一種方法論,假託黃帝與老子的治國之術,應用在社會大秩序的整頓上。
2001年,陳文德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配以莊子天地一體的透視力及《孫子兵法》的力學運用,完成《老子.莊子.孫子》一書。從宇宙物理學角度來討論競爭力學。希望以最自然的能量,幫助現代人透過老莊與孫子的順應與適應自然的法則,從中理出一條寬心之路,安頓自己的身心。
政治系出身的陳文德,除了鑽研歷史、兵法、易經,對幼兒教育也充滿了熱情,幾乎把大部分的青春歲月投入其中,積極投入幼兒感覺統合、神經組織研究,這樣特殊的背景讓他得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教育,追求「科學的真」、「大自然的善」、「文學的美」。陳文德特別著重幼兒身體的學習、感官的接觸、數學科學觀念的建構、生態環境的接觸,並以生物醫學的角度配合幼兒學習,不拘泥任何派別(蒙氏、雙語、傳統、開放),而以宏觀(未來)、微觀(科技),以及一顆不設限開放的心面對孩子。這方面他的論著有《如何激發幼兒潛能》、《學習困難兒童指導手冊》、《點亮孩子的智慧明燈》、《嬰幼兒感覺教育指導手冊》、《用新教孩子》、《感覺統合遊戲室:從各種遊戲中自然達到感覺統合》、《歡喜學習》、《教孩子發揮潛能》。
陳文德是位生活簡單卻充滿幹勁的謙謙君子,他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不高,但生活態度則是相當積極。面對困境,他都能真誠及平靜的面對與接受。他常說:「對人對事不要有成見,只有誠心的接受」、「要去除不安的方式唯有接受不安,進入暴風圈」。
陳文德有一個從文化轉型角度重新理解中國歷史斷代的看法,其中關鍵是漢武帝。由於工作繁忙,這個題目始終無法正式進行。退休後,原本他希望能夠專心教學研發、寫作及講學的工作,並希望可以將這個概念落實成一部《漢武帝大傳》。可惜天不假年,我們看不到這部有啟發性的作品問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