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瓜幾拉
出版日:2019/12/1
適讀年齡:中/高年級
定價:500元
優惠價:79 折395元;
65 折325元
試閱
規格
裝訂: 平裝
尺寸:19 x 26 x 1.30 Cm
頁數:208頁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 有些人的腦子就是生得跟別人不一樣,總會想出一些令人癲癇發暈的點子。硬梆梆的歷史材料,到了瓜幾拉筆下都成了毛茸茸的貓線條,很想把這繪者的腦袋剖開來看看,是不是真有幾隻貓躲在裡面鼓搗?
宋朝是最具有現代感的朝代,無論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工作教育、休閒娛樂,都與現代人幾無二致。看看宋朝的貓,想想現在的自己,我們有的,貓兒們好像都有,差別在於,他們不用上街頭,嘴裡不用喊口號,手上不用舉標語牌,哪一個比較幸福呢?──郭箏(作家、編劇)
• 《跟著萌貓遊宋朝》乍看只是「狸貓換太子」似地將宋代風俗畫中的文人雅士、庶民百工全都替換為貓,但這部以宋朝典籍資料與萌貓插畫混搭出來的作品,其實既蘊含了瓜幾拉還原歷史故事的意圖,又透露出她對貓的情有獨鍾:人模人樣的「宋貓」們仍保持著「貓模貓樣」(看那「錢塘弄潮」貓使勁抖水的活靈活現!),必定會讓貓奴們眼冒愛心;而歷時三百多年的宋朝,其光影與切片,也在瓜幾拉舉重若輕的逗趣說明與細膩插畫下,於讀者眼前絢麗展開。──黃宗慧(台大外文系教授)
• 現代貓奴如果穿越回宋朝,發現全宋皆貓,該如何自處?是狂喜以致昏厥,然後想到底該買多少貓砂盆;還是致力回復人類地位,才能繼續享受毛物賣萌蹭人?或者,根本眼裡心裡全是毛,暈頭轉向,就已經被鍊起來當珍奇物種進獻宮廷,變成身懷奇技的另類崑崙奴?
本書以貓代人,讓貓扮演宋朝的美婦少婢、貴冑巨賈、販夫走卒,帶領我們一探當時的技藝、風土與人情,精緻如平行貓時空捎來的繪葉書,啊,歷史也毛茸茸的可以親近呢。 ──楊佳嫻(作家)
• 超超超可愛!萌軟的貓咪+硬派考證的宋代生活研究=令人愛不釋手的繪本。──謝金魚(作家、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瓜幾拉
獨立插畫家/漫畫家。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
長期潛伏於貓市采風,從古至今,無所不畫。人稱「貓國第一畫貓師」。
代表作包括《瓜幾拉》、《瓜幾拉.窮遊義大利》、《瓜幾拉.記憶的時光機》、《喵星人同學錄》、《汪星人同學錄》、《吃貨》、《話貓》(以上為簡體版),以及《畫貓•夢唐》。
《跟著萌貓遊宋朝》是瓜幾拉畫貓系列的全新升級,以萌貓演繹宋朝風情,趣味十足。
內容簡介
★「貓國第一畫貓師」瓜幾拉筆下的平行宇宙。
★圖文並茂、超療癒萌寵畫集,全書50餘幅貓圖、逾八百隻喵角色。
★首刷隨書附贈「2020跟著萌貓遊宋朝 喵嗚雙月曆」(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收錄繁體中文版作者瓜幾拉專訪。
歷史無貓不風流。
看喵星人行走在街坊市井,穿梭進酒肆茶樓,流連於勾欄瓦舍,
飲茶、蹴鞠、相撲、放牧、吟宋詞、耍傀儡戲,
甚至遊大運河、踏歌醉歸、錢塘弄潮、參加科舉殿試……
宋朝的日常如此活色生香,這樣風雅適意。
唯有萌貓,盡顯其中滋味與神髓!
【宋朝全面喵化】
「貓國第一畫貓師」瓜幾拉,再現毛茸茸、圓滾滾的宋朝時空。
瓜幾拉模擬《貨郎圖》、《村醫圖》與《清明上河圖》等宋代風俗畫作,代之以鮮活靈動的萌貓角色,描繪出五十餘幅,兼具超現實趣味與歷史情調的經典場景。
【喵星人可以逗趣,也可以古典】
擅長漫畫手法的瓜幾拉,勾勒貓咪的千姿百態──嫵媚的新嫁貓、踏歌而歸的醉貓、緊張逗趣的女貓相撲、機伶攬客的夜市貓販、抓周時一臉懵懂的幼貓,以及吟詩填詞的風雅文貓等,俱維妙維肖,軟萌可掬。
瓜幾拉同時善用水墨等傳統國畫技法,以及宋朝常有的溫潤清雅色調,再現宛如浮世繪般的紙上風情。
【貓模貓樣的歷史日常】
書中參考多部宋朝史料典籍,涵括正史、話本、筆記與詩詞,例如詳實記載當時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細節的《東京夢華錄》,以及《宋史》、《夢粱錄》、《夢溪筆談》與《夷堅志》等正、野史籍,或援引典故逸事,或吟誦詩詞歌賦。營造出似擬還真的「宋貓」世界,別富意趣。
尤其聚焦在庶民階層的生活面貌,以〈漁歌子〉、〈醉太平〉、〈畫堂春〉等詞牌命名的各章回,勾繪出宋朝的習俗風尚、技藝行業,酒肆、茶坊、蹴鞠、迎親、抓周、村醫、村學、春遊、賞月、傀儡戲與女子相撲等市井街坊的切片,引人入勝。
名人推薦
郭 箏(作家、編劇)
黃宗慧(台大外文系教授)
楊佳嫻(作家)
謝金魚(作家、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
──萌出新高度推薦(按姓氏筆畫)
【首刷限量加贈】
隨書附贈「2020跟著萌貓遊宋朝 喵嗚雙月曆」(點圖放大)
日期橫跨2020年1月~2021年2月
規格:19*26cm,騎馬釘,穿孔設計可吊掛式。
材料:迪米映畫紙150g、全彩印刷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郭 箏、黃宗慧、楊佳嫻、謝金魚
自序
■ 第一回 漁歌子 宋朝的鄉村閒談
賣貨郎貓/村醫貓/村貓迎親/村貓鬧學/放牧/群盲貓架/踏歌醉歸/酒肆/蠶婦
■ 第二回 閒中好 宋朝的市井雜記
茶坊/大相國寺/傀儡戲/蹴鞠/三月金明池/西湖三塔/女子相撲/雜劇貓/叉爪禮/廚娘貓/夜市
■ 第三回 一寸金 宋朝的風俗記錄
春園博古/春遊晚歸/大儺貓舞/荷香消夏/錢塘弄潮/秋山紅樹/瑤台步月/雪堂貓話/周晬盛禮
■ 第四回 醉太平 宋朝的生活筆談
大運河/海上絲綢/榷場貿易/雕版印刷/科舉殿試/鞫讞分司/蒸骨驗傷/宋瓷/馬/步貓甲
■ 第五回 畫堂春 宋朝的文貓趣聞
宋詞小曲/西園雅集貓/文貓生活/藝貓/河東獅吼/榜下抓婿/蕉蔭戲貓/戲貓崽
■ 第六回 鳳來朝 宋朝的朝堂逸事
大駕鹵簿貓/大宋貓皇貓后/仁宗觀相撲/公貓多簪花/撫琴瑞鶴/草書紈扇/南唐後主/遼、金、西夏、蒙古
寫給台灣讀者的話──繁體中文版專訪瓜幾拉
參考書目
精彩試閱
試讀篇章
〈茶坊〉
茶成為貓國貓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是始於宋貓時期。「蓋貓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貓貓都以飲茶為風尚,加上當時商業繁榮,湧入城市的貓如潮水般。於是滿大街都是各種茶坊,方便貓們喝茶、歇息、聊天和娛樂。
根據茶客的不同,茶坊有多種類型:「貓情茶肆」以休閒、娛樂、表演為主,喝茶為次,茶客們在此可以欣賞樂曲和學習曲藝;「市頭」是會集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貓交流談生意的場所,若是生意不成,還能以茶會友不傷和氣;「花茶坊」則是借茶坊之名開妓院的情色場所,登徒浪子貓最常光顧。當時臨安城有一家叫「王媽媽茶肆」的茶坊,又被稱作「一窟鬼茶肆」。是由於茶坊請的一隻說話藝貓,他的一個故事《西山一窟鬼》特別受茶客喜歡,茶坊也因此而得名。
茶坊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門,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髏茶坊、郭四郎茶坊、張七相干茶坊、黃尖嘴蹴球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等。
但有身分且精通茶道的文貓士大夫們極少光顧這些茶坊,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茶坊不僅是低俗之所,還很危險。南宋史學家洪邁就在《夷堅志》記載了一個發生在以上這類茶坊裡的真實案件:宣和年間,有一外省官員貓到京城來辦事。因為起太早,吏部還未有貓來辦公,他便打算在附近的茶肆稍作休息。結果茶肆的店主見他長得肥胖又身著裘皮,便趁其不注意勒住他的脖子,打算奪取他的衣服,再把他做成貓肉包子……幸好這隻官員貓後逃出呼救才得以保命。
〈蹴鞠〉
宋貓時期的球類運動統稱「球鞠之戲」。尤其是蹴鞠,上至達官貴貓下至販夫走卒,無不熱愛這項運動。而且當時的蹴鞠樣子已經和現今的足球差不多,是用牛或豬的皮縫製外殼,裡面塞一個和外殼差不多的動物膀胱做球膽,再用鼓風箱打滿氣,使球膽和外殼貼合。和以前實心的球相比,就變得很輕巧又充滿彈性。
宋貓蹴鞠就兩種玩法:一是白打,二是築球。白打就是球藝表演,用頭、肩、背、膝、爪等部分觸球,配合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其間球不能落地;而築球更像現在的足球比賽,是利用球門進行對抗賽的形式,只不過只有一個球門。球門設在球場中間,豎立高約三丈的球杆,除了上方中間位置留出一個比球略大的圓孔,其餘地方用彩帶結網,圓孔被叫作「風流眼」。兩隊分別在球門兩邊透過配合把球通過風流眼踢到對方場地。當時還出現了兩隻靠球技而受寵發跡的官貓。一是高俅,便是《水滸傳》裡高太尉的原型。他原是蘇軾身邊一小吏,因球藝高超得端王(宋徽宗)賞識,官至殿前都指揮;另一是李邦彥,他自號「李浪子」,官至宰相,貓稱「浪子宰相」。
正是全貓都狂熱,逢年過節的都會有蹴鞠表演賽,連朝廷接見外國使臣也會在宴會上進行球技表演。受宋貓這股蹴鞠風潮的影響,周邊的國家,像遼、金、高麗也都流行蹴鞠遊戲。
〈雕版印刷〉
一提到宋貓時期的印刷術,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但實際上,當時宋貓社會的印刷技術依舊還是以雕版印刷為主流。
雖然雕版印刷在大約七世紀的隋唐之際已經出現,但當時多用於印刷佛教經典之類的。一直到了宋貓時期,印刷術才大規模用於刻書業。宋貓重文抑武的風氣,使得讀書貓的數量增多,刻書業的需求量更多,而書籍數量多了,接觸知識的貓便增多,刻書業的需求也相繼增多。兩個環節互相影響並帶動發展了整個宋貓社會的文化。當時雕版印刷術的影響令蘇軾都感歎,前貓求書之難,都得爪抄,日夜誦讀,唯恐不及。如今市貓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
當時雕版印刷分官刻、坊刻、私刻三種體系。其中坊刻以營利為目的,在校勘方面不及官刻和私刻來得嚴謹。但出版類型多,產量多,銷售廣而普及各個階層,所產生的影響居於官刻、私刻之首。現存的宋貓雕版古籍仍以坊刻為最多,其中浙本的品質最好,蜀本次之,建本數量最多。宋貓時期刻印的書籍,刻工優良,紙墨精美,版式疏朗,流傳至今都是珍藏品。
〈蒸骨驗傷〉
一提到宋貓時期的「宋慈」,貓國絕大部分的貓都知道,這可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的著作者!《洗冤集錄》完成於淳祐七年(1247),比歐洲法醫學奠基者Fedeli的《醫生的報告》(1601)早三百五十年。
在這部貓國第一部法醫學專著裡,記載了如屍體現象、現場檢查、死傷鑑別、解剖病因等各種法醫學主要方面,並列舉了很多詳細的案例來說明。尤其是檢查骨骼損傷的「紅傘驗骨」法:將屍骨清洗後放置於地窖中,並把地窖四周燒熱,潑入酒兩升、醋五升,燜至一個時辰後,取出屍骨將其放置於紅傘下檢驗。「若骨上有被打處,即有紅色微蔭;骨斷處其接續兩頭各有血暈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紅的,乃是生前被打處。骨上若無血蔭,即便有骨折,也是死後傷痕。」現在看來這種方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用酒來消毒,用醋來清潔,再利用紅傘作為濾光器,用紫外線驗屍。
書中還有如銀針驗毒、明礬蛋白解砒毒、洗屍等都合乎科學依據。
其實宋貓時期還有不少法醫學的著作,如南宋鄭克的《折獄高抬貴手》、桂萬榮的《棠陰比事》等,只不過《洗冤集錄》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