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

說話不應該傷人

作者:伊莉莎白‧凡迪克
譯者:徐立妍
出版日:2017/4/1

定價:260
優惠價:72187元; 69179

試閱

書封
書封
書封
書封
書封

得獎紀錄

2017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巡迴車選書


規格

裝訂: 精裝

尺寸:22 x 22 x 0.85 Cm

頁數:32頁


作者介紹

作者/伊莉莎白‧凡迪克 Elizabeth Verdick

自1997年起開始為孩童寫作,至今著作無數。她的目標讀者從幼兒至青少年都有,並獲得許多獎項肯定,包括亨利‧博爾獎、歐彭海姆玩具組合金書獎、金牌媽媽選擇獎,以及i家長媒體獎傑出產品等等。

繪者/瑪莉卡‧海因倫 Marieka Heinlen

在威斯康辛大學取得藝術創作學士,也曾至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進修,目前專為童書繪製插圖。


內容簡介

你說話的時候是誰在聽呢?

如果你說了傷人的話,他們會傷心喔!

 

你說話的時候,家人、朋友、老師,還有其他許多人都會聽見,大家喜歡聽你打招呼、說故事、唱唱歌,但是不喜歡聽到你說傷人的話,因為傷人的話會傷了大家的心。

說話之前先想一想,在說出傷人的話之前,先把這些話藏起來;如果不小心說出口了,要記得說「對不起」!

 

美國最受歡迎的成長童書

創意兒童傑出勳章暨優先選擇獎

i家長媒體獎

閱讀吧美國!計畫選書

 

書中附有給家長及照護者的建議,除了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溫暖可愛的書,一起學習成長,家長及照護者也能依照建議,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也要注意別人的情緒:「你覺得他聽到了這句話,是開心還是傷心呢?」

●注意孩子說話的語氣,有沒有表達出生氣或難過的感覺?

●孩子傳達心情的時候,你是否注意到了呢?

●孩子是否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請」、「謝謝」、「對不起」?

 

【幼教專家推薦】

李苑芳/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

周育如/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陳安儀/人氣親子部落客

彭菊仙/親子作家

 

「要教導孩子對與錯的道德界限與差異本來就不簡單,不過有了這本書,幫助可不小。」──"寶貝一起逛街去"部落格

「這本書不但適合在睡前與孩子一起閱讀(當然其他時候也可以),孩子還能學到謹慎說話的重要性。」──寶寶之夜網站

「在教室裡的實用書。」──兒童文學


導讀/推薦文

當發現雙手能幹又好用,「打人」自然一點也不好玩!


親子作家  彭菊仙


 


學齡前的孩子不論是為了引起注意、表達憤怒或是展現威力,他們很快就發現「打人、踢人、說狠話」真是超好用的第一招,既快速又有效,馬上就迷上以「激起別人劇烈的表情與憤怒的舉動」來證明自己的超凡強大。於是,孩子愈打人就愛打人,愈踢人就愈想踢人,愈罵人就愈愛飆狠話!


 


這些舉動雖然能和他人產生立即而強烈的連結,但是孩子卻不知道,這些連結只會讓人不舒服、讓人厭惡、不斷破壞彼此的信任與情感,讓經過社會化的大人們深痛惡絕。於是,大人會毫不猶豫的嚴正制止孩子:你不可以打人!你不可以踢人!你不可以罵人!


 


千方百計阻止人們進入一道地獄之門,多半只會引起更強的試探力道,防不勝防;但是另闢更多的新奇之門,讓人毫無防備地被更具魅力、更有活力的世界所吸引,那地獄之門便會自動關門大吉。


 


告訴孩子不可以做什麼,不如讓他看見能夠做什麼,當他眼睛發亮、心靈悸動時,小手小腳根本就找不到機會打人、踢人、傷害他人!


 


我很喜歡《手不是用來打人的》這系列繪本,清晰簡明的圖像、肯定而直接的話語,馬上能把孩子從負面、狹隘的「打人、踢人、說狠話」此單一念頭引入正向、溫暖、愉悅、豐富的行為想像。


 


每翻一頁,孩子會驚喜自己的小手小腳如此能幹,如此靈活,新奇與美好的世界如此誘人,值得他用雙手雙腳探索嘗試,因此不知不覺就能把打人踢人的意象遠遠拋諸腦後,腦海裡消了憤恨、少了傷害,解除了敵對。


 


這系列書讓孩子看到用手打招呼、畫畫、玩耍、吃東西、穿衣服、握緊媽媽的手安全過馬路、刷牙洗手維護健康、幫弟弟穿衣服、擁抱別人;用腳好好走路、站立、跳躍、跑步、爬高,這些時刻,書中每個人的表情都變得愉悅而舒坦,連旁邊的小狗也惹人憐愛,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在日常中對自己的手腳做另一番的嘗試。


 


闔上書本,爸媽還可以引導孩子繼續腦力激盪,讓孩子用一隻手輕輕握著另一隻手,親自問問自己的小手小腳:「你們還擅長做那些事呢?什麼事會讓別人溫暖開心呢?」當孩子絞盡腦汁思考時,正是做一場深度的「自我認識與探索」,這真是一個很棒也很有趣的親子活動,因為這世上每個人對「認識自己的能幹」都有高度興趣!


 


然而,當孩子學會了不打人不踢人,卻可能被別人欺負,孩子更要進一步學會保護自己。書裡用深刻鮮明的表情讓孩子看到被踢到的痛苦,很快會連結到自己的經驗,因此,當被別人踢打時,就是要清楚嚴正的傳達自己所受到的傷害。讓孩子學習勇敢的告訴對方:「腳不是用來踢人的。噢!踢人很痛。」


 


話語也是如此,當孩子被別人辱罵,教導他們用「我」做開頭,傳達自己的感受,而非以「你」做開頭來指責對方的舉動,這不但能除卻挑釁,也能引起對方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同理心」。


 


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出言不遜該如何反應,正是最好的身教。當孩子說出的話傷害了我們,讓他們看到我們堅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適度加上一點可辨認的表情:「寶貝,『我』聽到你說這樣的話,覺得很受傷,媽媽(爸爸)有點想哭哭…」


 


孩子不平靜的時候,一開口說話多半只下意識地想發洩情緒,因為同理心尚未完善發展,他們不會想到自己話一出口,就一定會到傳遞到別人的耳裡,甚至會深深刻在別人的心底。讓孩子辨認書中每個人的表情吧,甚至讓他們看到連在一旁的小狗聽到罵人的話也垂頭喪氣啊!


 


爸爸媽媽不妨使出渾身解數,來場「嘰哩呱啦說不停」的表演大會, 說出各式各樣討人厭的話,問問孩子聽了之後是憤怒?是害羞?是害怕?是擔心?再說些各式各樣讓人放心、安定、平靜、喜悅、開心、舒坦的話語,讓孩子一句句認真分辨,用心體會,他們才會發現原來話語的力量如此強大。


 


孩子愈長大愈會發現世界的不完美,他們總有忍不住批判的時刻,但這敵對紛擾的世界絕不缺一句損人酸語!這本書提醒大人孩子都要學會說說好話、好好說話;孩子將來也一定會發現隨時都有可能被充滿惡意的話語所攻擊,他們更需要學會正確的回應,勇敢的表達,好好的保護自己!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