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280元
優惠價:99元
規格
裝訂: 平裝
尺寸:28 x 21 x 0.50 Cm
頁數:0頁
內容簡介
【迎接 數位金錢】 比特幣只是個開端。這類不需中介者就能進行「信任」交易的新型數位貨幣網絡,或許可修正金融體系最大的缺陷,但是這類網絡也衍生出令人不安的疑惑。在全新的金融網絡,從貨幣到個人的任何資產都能交易,並且永久記錄在數位帳本中,但我們已準備好妥善運用它了嗎?要是原本設計用於削弱銀行與政府權力的新興科技,反過來被他們利用、取得前所未有的控制權,我們又該怎麼辦?
目錄
關於封面
當銀行和政府無法做為全球經濟的信任媒介,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應運而生。在透明化交易制度下,我們奪回了金錢控制權,但也可能受到更嚴密的監控,掌握數位自主權是金融新時代必須面對的課題。
---------------------------
28 比特幣迎接數位金錢 文/Scientific American編輯部
30 鑄造全新貨幣秩序
文/李普頓(Alexander Lipton)、 潘特蘭(Alex“Sandy”Pentland)
新的金融網絡讓交易行為變得透明,或許可阻止財富集中在少數富翁手中、瓦解銀行貪婪的賺錢策略,但前提是得小心運用。
36 比特幣不可不知的五問 文/帕夫洛斯(John Pavlus)
全球第一種大型數位貨幣,讓我們重新想像新的金融秩序,其技術衍生出各種創新應用,但引發的問題多過益處。
42 區塊鏈信任遊戲 文/斯莫林斯基(Natalie Smolenski)
我們能否擺脫大企業掌控,或是反而落入更嚴密的監控?關鍵在於誰掌握我們的數位身分識別。
46 金融世界的茉莉花革命 文/王志鈞
比特幣是另一場泡沫遊戲?還是金融革命的序曲?人們的選擇,攸關它能否成為日常交易媒介的關鍵!
【發育學】50 我們一出生就失去的器官
文/厄爾巴赫(Adrian Erlebacher)、 費雪(Susan J. Fisher)
胎盤大概是人體最不受關注的器官,然而研究結果卻充滿驚喜。
【物理學】 58 大強子對撞機量測美夸克
文/威金森(Guy Wilkinson)
粒子物理學仍有許多問題無法解釋。科學家現在透過大強子對撞機的美夸克實驗,可望修補標準模型,並探索大自然更深層的理論。
【物理學】 66 粒子物理很有味道
文/陳凱風
物理學家透過研究粒子風味轉變的過程,以間接方式推敲出更高能量的未知粒子,期望修補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但處理數據與理論計算也必須更加謹慎。
【教育】 72 發教育券給家長好選擇?
文/泰爾(Peg Tyre)
美國政府希望藉由教育券引入市場機制,來改善教育。但研究顯示,該計畫成效不一,參與計畫的學生畢業率雖提高,但數學和閱讀成績反而下降。
【保育】78 加灣鼠海豚輓歌
文/凡斯(Erik Vance)
墨西哥一種小型鼠海豚正走向滅絕,促成其悲慘命運的是糾葛難解的共犯結構:無能政府、組織犯罪、中藥需求,以及科學派系鬥爭。牠們的例子能否對保育其他身陷同樣困境的動物有所啟示?
【科學人觀點】6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文/曾志朗
【總編輯的話】 8 銀兩風流史 文/李家維
10 讀者論壇
12 科學人新聞
宇宙信使揭密中子星合併|社交讓鯨豚更有大腦|誰說樹輪都是同心圓!|鈷元素:電動車新瓶頸|一覽世界科技進展|吃麵包不再拉肚子|最致命的恐攻武器|盜採金礦,禍及雨林
【形上集】21 現象學家 文/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24 在不疑處有疑,然後呢? 文/周成功 圖/陳文盛
【健康與科學】 26 抗發炎的飲食策略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資訊世界】 27 科幻電影真未來? 文/波哥(David Pogue)
【專家看新聞】 89 美國科研人才流失危機 文/羅森堡(Andrew A. Rosenberg)、 瑞斯特(Kathleen Rest)
【真真假假】 90 純粹愛科學 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反重力思考】91 聆聽外星文明的聲音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生物手記】92 棲蘭神木上的附生植物 文/徐嘉君
【我的Lab生活】 96 運動生活的推手 文/李庭葳
【科學人書摘】 100 拼湊物質的基本樣貌 文/摘自《這世界難捉摸》
【圖表會說話】 104 溶在海洋中的殺手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圖表╱克利斯提安森(Jen Christia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