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精彩內容
莫那魯道 Q:總督府安排莫那魯道和其他部落頭目前往觀光日本,目的是: 1將日本的櫻花帶回霧社種植 2 招待大家去日本泡湯 3 激發眾人對日本的效忠 4 與日本原住民開聯誼大會 A:3 激發眾人對日本的效忠 「日本內地觀光」,是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台灣原住民的重要政策之一,「觀光」活動的內容主要是參觀日本的現代化大都市,如東京、大阪、長崎等地,以及其他的軍事設施與各項經濟建設。殖民者希望藉由參觀活動,讓台灣原住民感受到日本國力的強盛,進而臣服於日本政府的統治。 1911年,日本政府舉辦了第2次「內地觀光」,包括莫那魯道在內的霧社地區各部落頭目,都被安排參加這次為期4個月的旅行。回到台灣後,莫那魯道不但沒有因為日本強盛而產生效忠的心,反而更加厭惡日人不平等的統治方式。然而也有些頭目畏懼於日本的國威,而產生親日的念頭。 【人物小傳】 反抗強權的泰雅族頭目── 莫那魯道 1882~1930.12.1 莫那魯道(MonaLudao),是南投霧社泰雅族賽德克人,在青少年時期就以驃悍善戰聞名,13歲就開始出草獵首級。莫那魯道的父親魯道魯黑(LudaoLuhei)是泰雅族馬赫坡社的頭目,魯道魯黑死後,莫那魯道成為馬赫坡社新的頭目,也是霧社地區幾個具有影響力的領導人物之一。 1895年,日本人開始統治台灣,也開啟了泰雅族人日後悲慘的命運。1911年,莫那魯道與其他部族頭目被安排前往日本參觀,他看到日本警察對待同胞的態度相當溫和,不像台灣的「理蕃警察」,動不動就對原住民惡言相向、拳打腳踢。在這趟旅行中,他深深感受到統治者的不平等對待。 1909年,莫那魯道的妹妹狄娃絲魯道(Tewas Rudao)嫁給日本警察近藤儀三郎。婚後數年儀三郎意外失蹤,日人對狄娃絲卻沒有加以撫卹,狄娃絲後來的生活情況一直不是很好,兩個女兒也相繼病死。面對妹妹的悲慘遭遇,莫那魯道對於日人更加懷恨在心。 1920年,在今天台中縣和平鄉地區,爆發了沙拉茅社(Salamao)抗日事件。莫那魯道原本打算利用這個機會聯合族人發起抗日行動,但是被日警樺澤崇次郎察覺,就將他們全數編入討伐隊伍中。1924年,莫那魯道再度聯合族人,計畫襲擊日警駐在所,然而消息再度走漏,莫那魯道不得不放棄這次行動。事實上,日人對於原住民的監控相當嚴密,因此莫那魯道雖然屢次有抗日的計畫,卻苦無適當的時機。 1930年,日人計畫興建學校宿舍,馬赫坡社族人負責搬運木材,不僅工資低廉,還必須用肩膀扛運或挑送碩大的木材。最令族人憤怒的是,砍伐木材的地方竟選在族人的狩獵區,也是祖先發源的聖地。同年,莫那魯道的長子與日本巡查吉村克己因故互相鬥毆,莫那魯道事後數次帶著小米酒前去賠罪,吉村不但不接受,反而出言恐嚇。 全族的公憤加上私人的仇怨,讓莫那魯道更加堅定其抗日的決心。1930年10月27 日上午,莫那魯道率領馬赫坡、勃阿倫、荷戈、羅得福、太羅萬、束庫等6個部落的300多名壯丁,突襲參加霧社公學校運動會的日人,然後進攻派出所、行政機關及宿舍,奪取武器彈藥。當時被殺死的日人有134名之多,歷史上稱之為「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發生之後,日人出動大批軍隊,並派出多架飛機,進入霧社鎮壓反叛的族人。英勇的戰士們終究難敵精良的軍事武器,族人傷亡慘重,莫那魯道眼見大勢已去,下令全家人集體自盡,他自己為了不讓敵人取走他的頭顱,便走入深山之中,用他隨身的長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時莫那魯道正值48歲的壯年。 1933年,日人意外尋獲他的遺骸,將他的遺骨在某次展覽會中公開展示,之後又送到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當作學術研究的標本。1974年,才遷葬到霧社的「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1027 【台灣歷史報】 發行人:王阿舍 發行所:遠流舊聞社 台灣歷史報 穿越時空 獨漏舊聞 日期:1930年10月30日 讀報天氣:陰雨 被遺忘指數:●●● 舊聞提要: 1. 台灣文化300年紀念會於10月27日召開,預計為期10天。 2. 台灣共產黨於10月27日的松山會議上成立「台灣赤色總工會」。 3. 因不滿長期受欺壓,泰雅族原住民10月27日爆發「霧社事件」。 4. 夾在日本人和泰雅族人之間的花崗一郎和二郎,於10月30日率家族集體自殺。 同化樣板花岡一郎、二郎 率家族全體自殺 【本報訊】服務於霧社蕃童教育所的花岡一郎,與任職於警察駐在所的花岡二郎,在霧社事件發生後的第3天,帶領家族中20餘名老弱婦孺到荷歌社東方的小富士山丘中,在大樹上集體上吊自縊。數日後,屍首被日警尋獲,在場者都被這種壯烈的死法所震懾不已。 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是日本政府一連串原住民同化政策下所產生的樣板人物。花岡2人皆是霧社地區泰雅族荷歌社人,在日人的教化政策之下,從公學校畢業之後,隨即被安排進入埔里尋常小學校高等科。一般而言,小學校是只有日人的子女才能就讀,由此可知他們是日人刻意栽培的對象,其目的就是希望將他們培養成統治工具,並藉此來改造原住民。 花岡一郎從小學校高等科畢業之後,繼續至台中師範學校講學科就讀,畢業後返回霧社,擔任霧社分室警察。花岡二郎自埔里小學校畢業後,同樣回到霧社警察官吏駐在所,擔任基層警察的職位。之後兩人在日人的安排下分別與川野花子、高山初子兩名泰雅少女結婚。他們的婚禮不僅完全遵照日式儀禮,穿著和服在霧社分室的神前舉行,婚後一切日常生活起居,包括穿著打扮、生活習慣,都與一般日本人沒有什麼兩樣。 霧社事件發生之後,花岡家族的壯丁們皆義無反顧地投入抗日的行動,然而花岡2人卻不得不面臨情感上的重大矛盾,因為一方是與自己血脈相連的族人,一方是栽培自己多年的恩人。而這兩方皆毫不留情地對花岡二人發出質疑與指責,認為他們是不忠於自己的叛徒。花岡二人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在這場抗日事件當中,花岡這類人物在民族認同上的失焦,被強烈的凸顯出來,因此造成了無法避免的悲劇。 莫那魯道年表 1882~1930.12.1 1882 •出生於霧社泰雅族部落。 1911 •與其他部落頭目赴日觀光。 1920 •被編入沙拉茅社討伐隊。 1924 •計畫襲擊日警駐在所,因消息走漏而取消行動。 1930 •其子與日警發生口角衝突,莫那魯道前去賠罪被拒。 •10月27日,率6個部落300多名壯丁發動抗日,史稱「霧社事件」。 •12月1日自殺,時年48歲。 1933 •遺骸被意外尋獲,並被日人安排送至台北帝國大學作為學術標本。 1974 •在族人的強烈要求下,遷葬至霧社的「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 延伸閱讀 •邱若龍,《霧社事件》,1991,時報文化。 •鄧相揚,《霧社事件》,1997,玉山社。 •鄧相揚,《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真相及花岡初子的故事》,2000,玉山社。 圖說 P093-001 莫那魯道(中)與族人合照。 P093-002 殖民政府安排各部落頭目前往日本觀光,藉此宣揚國威。 P093-003 日軍以精銳武器對霧社泰雅族部落發動猛烈攻擊。 P093-004 莫那魯道的骨骸,一旁是他生前隨身攜帶的長槍。 P093-005 「霧社事件殉難殉職者之墓」設立於昭和初年,用來紀念霧社 事件中殉難的日人。此碑已於戰後初期被泰雅族人拆除。 歷史報圖說 P093-006 花岡一郎在台中師範學校就讀時的留影。 P093-007 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的妻子--花子(前坐者)、初子,婚前兩 人穿著和服合影。 P093-008 身穿傳統服飾的泰雅族少女 P093-009 花岡一郎在警察宿舍牆壁上所留下的遺書,由花岡一郎、花岡 二郎兩人共同署名。 P093-010 霧社事件發生後,日人所散發的傳單。 P093-011 廣告 P093-012 廣告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