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價套數 標 金 額 度 贈 品
0套以上 1320元
1套以上 990元
5套以上 920元
10套以上 860元
15套以上 799元 4

截止日:2015/3/25

799 俱樂部選書額度:4

議價中套數:120


簡易議價流程:加入會員參加議價收到EMAIL答標通知至指定網址答標,完成購買。
 
 

【成吉思汗一族】(全四冊)

 
   
 
 
 
 
 
融合東西文化、開創全球通路的「世界征服者」傳奇

 

★2015年英國遺傳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亞洲 1.6 億男性都是成吉思汗後裔

 

★成吉思汗一族是「世界是平的」0.1 版!(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推薦語)

 

★一部跨族群、超宗教、多文化、全視野的磅礴文學史詩,徹底洞見蒙古帝國的經營哲學與戰略思維

 

★許士軍 (政大企管系兼任教授)、蔡明介 (聯發科技董事長)、胡忠信 (政治評論家)、朱耀廷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 強力推薦

 

★陳舜臣用意志戰勝病苦、以藥水交融血汗的生命之作!套書大賣場首度議價,議價最低 6 折

 

【Hot News!】
《文訊》2015年3月號第353期|作家 晏山農專文〈驚濤甲午凝思陳舜臣〉:「陳舜臣大學鑽研的是印度、波斯語文,他又曾隨NHK《絲路》工作團隊深入新疆、中亞,所以他寫中國史不會落入中原/漢族沙文主義窠臼,他筆下的耶律楚材、成吉思汗一族就有銜接東西文化的宏願旨趣。」……〔詳全文〕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2015年一月份的報導,英國萊斯特大學遺傳學家喬布林(Mark Jobling),分析亞洲 127 個地區 5321 名男性的 DNA,在其中 38.7% 的人身上發現,有 11 組不同的 Y 染色體序列反覆出現在基因組中,這顯示他們來自十一個世系龐大的古代家族。其中一組是八百年前起源於蒙古的 Y 染色體,遺傳後裔多達 1.6 億人,喬布林相信,擁有如此巨大影響力的亞洲男性,恐怕只有成吉思汗。因為通過游牧、征戰、貿易等方式,成吉思汗及其子孫一族,得以急速擴張、繁衍,建立一個橫跨中國、伊朗、巴基斯坦、朝鮮乃至南俄羅斯的龐大帝國,向全世界散播自己的基因。

 

  「成吉思汗一族」 隨著征服戰爭的發展,從蒙古草原走向了中國北方,走向了中亞和歐洲,後來又統一了中國,並曾東征朝鮮和日本,南征安南、占城與緬甸。三次西征、四大汗國,再統中華,數次東征、南征,當時的蒙古帝國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帝國,成吉思汗一族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征服者」。描寫與反映成吉思汗一族,其實就是在描寫與研究各種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就是研究當時的世界史。然而,翻閱中國史籍,由於蒙古人對文字記錄並不熱中,記述工作多半交由伊斯蘭教徒,主要以波斯語撰寫,俾使許多史家寫到元朝一代不得不擱筆停頓。

 

  對此,與司馬遼太郎並稱日本歷史小說雙璧的陳舜臣直言,「想寫中國通史的人,在『元』朝之前停筆,是很平常的事。因為,成吉思汗上場以後的歷史,已超越『中國史』以外了。」為了將中國史整個串連起來,「成吉思汗一族」的時代,無論如何都是他「當仁不讓必須盡力解決的課題」。《成吉思汗一族》從公元 1187 年十字軍自耶路撒冷撤退寫起,一直寫到元朝滅亡、北元建立的十四世紀下半葉。其時間跨度長達三百年,包括了通常所說的蒙古史、元史,又涉及到了金史、西夏史、宋史,以及古代畏兀兒、大理、吐蕃、西遼、花剌子模、波斯、欽察、斡羅思、伊拉克、敘利亞等中亞乃至歐洲的歷史。因此這部作品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是絲路、海上絲路外,另一從草原通路的探討,為讀者打開全新的視野。

 

  全書分為《草原的霸主》、《征服中原》、《往滄海之道》、《斜陽萬里》四卷,起於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南下伐金、蒙古的三次西征;其後經歷窩闊台、貴由、蒙哥三任大汗統治時期,中間還夾有短暫的拖雷監國時期及脫列哥那、斡兀立海迷失兩位皇后攝政時期;繼而忽必烈完成中國歷史上的第四次統一,蒙古貴族諸王之間爆發戰爭、忽必烈展開東征與南征,一直到元朝滅亡。陳舜臣充分發揮自己精通五種語文的優勢,閱讀並利用了中、英、日、波斯等大量的史料典籍,以及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

 

  《成吉思汗一族》對雙方的描寫都是一分為二,對最偉大的人物也是將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加以人性化的描寫,展示出其情感的複雜性,對於主人翁的對立面也要看到他們的優點與長處。譬如小說中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既有王者風範,又有普通人的心腸;既表現他們對社會發展所做的卓越貢獻,也表現了他們身上的局限性,包括他們的人性深處的弱點;既賦予這些歷史偉人一些理想主義光彩,但又沒有把他們神化。陳舜臣兼顧了歷史真實及藝術真實,在描述殺伐與戰爭之外,也營造出脈脈溫情。

 

  在蒙古帝國的天空下,貿易自由,交通開放,科技整合,人口移動加速,東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成吉思汗一族」可以說是 21 世紀全球化現象、「世界是平的」概念的原創始祖。究竟,成吉思汗一族憑著什麼樣的戰略眼光,得以從世界邊緣角落迅速崛起?這個游牧民族的帝王學和經營學,是否有其獨特深奧的內涵?歷經三個世紀後,人類史上的最大帝國,為何仍避免不了衰敗的命運?陳舜臣用意志戰勝病苦的嘔心瀝血之作──《成吉思汗一族》,將帶領讀者宏觀一個草原部族用力打開全球通路、改寫世界版圖的狂飆時代!

 

  《成吉思汗一族》,全套共四冊,原價 1,320 元,現只要15人前來議價,即可享有 799 元(約 6 折)的限時優惠,機會難得,敬請把握!

 

【作者的話】

 

《成吉思汗一族》自序/後記
◎陳舜臣

  

成吉思汗和他的部族所建立的政權是「世界帝國」。中國過去經歷過幾度「準世界帝國」,如唐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清朝。現代中國立志要塑造的,也無非是新的「世界帝國」形象。而蒙古留給我們一個「失敗了的世界帝國」的範本。有許多活生生的教訓擺在我們面前,再也不能重蹈的錯誤鑲嵌在歷史上。在他們的帝國成立過程中,存在不少預先要消除的缺失。這部小說是意識到這一點才寫成的。

* * *

  想寫中國通史的人,在「元」朝之前停筆,是很平常的事。因為,成吉思汗上場以後的歷史,已超越「中國史」以外了。

 

  蒙古軍席捲中亞,翻越高加索山並進軍至歐洲。但是,蒙古人對於記錄一事並不那麼熱中。這方面的歷史記述,多半都交給伊斯蘭教徒做,主要以波斯語撰寫,此與漢字撰寫的記錄,風貌迥異。

 

  東方的歷史家在此擱筆是當然的。在中國,連被翻版的日本人那珂通世的名著《支那通史》,也是寫到宋朝以後就結束。這些作品,都明顯地停頓在「元」朝以前。那珂通世之後的大作是《成吉思汗實錄》。

 

  為了將中國史整個串連起來,非好好地處理成吉思汗不可。對於將撰寫中國歷史小說當作職志的我而言,「成吉思汗一族」的時代,是我當仁不讓必須盡力解決的課題。就在我想開始撰寫的時候,朝日新聞社向我表示,要闢一個專欄。而且,題目竟然就是成吉思汗,還開出了至少要連載兩年的條件。

 

  這簡直道中我的心事。但仔細一想,其實是優秀的編輯在準確的時機,掌握到了作家的願望。一九九三年,我所撰寫以成吉思汗的宰相耶律楚材為主題的小說,在雜誌上連載了約一年。在更早以前,我的隨筆《西域餘聞》連載了一百回(《朝日新聞》,一九七九年),四年後,《錄外錄》連載了半年。尤其《錄外錄》中,有「伊兒汗國」、「集史之人」、「鷲之巢城」、「黑契丹」等篇目,可以說這些都是為撰寫成吉思汗所作的調查紀錄。

 

  一九九一年,我宣稱要尋找成吉思汗的墳墓,於是,尾隨江上波夫老師之後走遍蒙古。當時,我作了一首五言律詩:

 

    <蒙古行>

 

    漠北平蕪遠,
    天寒七月初。
    驚雷鳴牧圉,
    疾雹鼓穹廬。
    起輦風痕碎,
    斡難雲影疏。
    可汗埋骨處,
    奔馬散丘墟。

 

  翌年,為了撰寫追尋造紙術傳到西方之蹤跡的《紙路》,我前往中亞的塔拉茲、撒馬爾罕、布哈拉。這都是成吉思汗的軍隊曾走過的地方。站在與成吉思汗淵源頗深的阿富拉夏普山丘上,我作了一首追憶往昔的詩:

 

    <颯秣建>(譯注:撒麻耳干)

 

    喚拜聲音喨,
    頹垣動客愁。
    眼前風物在,
    胸底興亡收。
    塔下紅塵埋,
    穹顛白日浮。
    河中颯秣建,
    廢瓦遍陵丘。

 

    【注】喚拜:Adzan,伊斯蘭教告知禮拜時間,人聲的叫喚。
       河中:撒麻耳干舊稱河中府。

 

  在《朝日新聞》連載前,採訪工作幾乎已完成,只剩埃及、敘利亞了。一九九四年,完成剩餘的部分採訪後,我正準備要動筆寫。對我而言,可說一帆風順。因為,並非我開口要求,而從以前就想寫的題目,竟在適當的時機送上門來。何況採訪工作差不多都結束了,我吸了一口大氣,感謝命運之神的好意。

 

  但是,就在那年的八月十日,在寶塚八十周年典禮的專題演講中,沒有任何預兆地,我突然暈倒了。是腦溢血。意識不明的狀態持續了大約一個月。我自己雖已不記得,但聽說在那段期間,我似乎還能與外界應對。

 

  當我自覺意識恢復之時,右手右腳卻完全無法動彈了。這個事實令我感到愕然。原以為是命運的寵兒,卻轉眼就變了,我感覺自己正走向地獄的深淵。

 

  我不曾如此深刻地感受無法寫字的痛苦。幸好說話方面沒有發生任何障礙,記憶也急速地恢復。

 

  ──對了,左手還可以動呀。

 

  我拿出孫女小學一年級時用的習字簿,每天在醫院練習塗鴉。不久之後,總算能寫出還看得懂的字。

 

  一九九五年正月,我在醫院度過。一月十三日出院。在醫院的生活長達五個月。

 

  隨後,一月十七日,凌晨五時四十六分,我居住的神戶市發生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才出院不久的我,還是一個拄著拐杖的病人,完全無能為力。我只能在劇烈的搖晃下,茫然地躺著。家裡,四處散落著玻璃碎片。幸好我居住的六甲山麓,因地盤堅固,屋頂並未受到破壞。只是書櫃倒了,書齋進不去。

 

  我的報紙連載排在遠藤周作先生的後面,而他似乎很早就完成了,所以,由其他作家以三部作品作短期的連載,我的作品於一九九五年四月開始,這是早已決定的日程。

 

  我嘗試用左手寫作,一天能寫一張稿紙,而報紙刊登一回的分量不到三張。在入院期間我大約寫了二十回的分量。我稱其為測試版,請前來探病的編輯先讀讀看。

 

  出院前,我已能一面用左手支撐、一面用右手寫。雖曾接受打字的特別訓練,但打字並不適合我的個性。

 

  地震過後,我前往京都住了十天,而後在沖繩又住了五十八天,努力地做復健。

 

  這部小說一開始,因為我腦溢血,所以用左手寫,醫院的藥水味、地震,以及前往京都、沖繩做復健等等,全都交織在一起了。每一天都是想忘都忘不了的日子,這些事都與這部作品緊密地結合。

 

  連載期間,我又做了幾次旅行。十月,接受台北故宮博物院接待,我參加了故宮創立七十周年紀念典禮。從台灣返回日本前,曾到香港稍作停留。翌年,又前往香港、新加坡、彼南(譯注:Penang,位於馬來半島西方的小島,現在是馬來西亞的一州)旅遊。回家後,又前往中國,完成了第三次的敦煌之旅。小說連載快結束前,我遊歷了北京、杭州、廣州、香港。

 

  每一次都是愉快的旅行。連載前,以及連載初期,儘管其間的遭遇很苦澀,但苦澀都因愉快的旅行而多少淡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我曾回台灣,做了幾年中學教師。如今,當時的學生都已過了花甲之年,隔了許久才見到他們,非常高興。而這些發生的事情,說不定也反映在作品裡了。

 

  這部作品的基調是「興隆」,但到了忽必烈的時代以後,大異其趣,所以,元朝末年就簡單地敘述。

 

  忽必烈的兒子真金如果不早逝,蒙古歷史的走向說不定會有些微的改變。元朝最後的皇帝妥歡帖睦爾,以順帝之名著稱,由於他的謚號是明王朝所追謚的,在北元(北走後的蒙古政權)則稱為惠宗。他自幼生長在高麗和廣西等邊疆地區,即使被迎入京而登上帝位,也沒有實權。但是,他是一個小說式的人物,情婦是高麗人奇氏,他本身則浸淫於漢文化中。《元詩選》裡有他的作品。

 

  民間流傳著謠言,說妥歡帖睦爾是南宋幼帝的兒子。妥歡帖睦爾出生那一年,向元朝投降的「幼帝」已長大成人,五十歲了,所以,從年代來看,並非不合理。對於娶了蒙古的公主為妻、後來出家成了喇嘛的「幼帝」,也有各種傳言,若寫成小說,應該很有趣吧。而謠傳是他兒子的妥歡帖睦爾,據說沉溺於吐蕃的房中術。妥歡帖睦爾的兒子愛猷識里達臘是北元的第一代皇帝。

 

  妥歡帖睦爾及周圍的人們,距興隆的時代已相當遙遠。應該把他當作在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的身邊群星之一來描寫。

 

  我想,《成吉思汗一族》在蒙古最強盛時落幕,是恰當的。

 

【作者簡介】陳舜臣

 

1924年生,1961年以《枯草之根》榮獲第七屆江戶川亂步賞後,開始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四十多年來始終創作不輟,作品不下百餘種,寫作範圍擴及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現代小說、隨筆、遊記與歷史書等。翻開他的得獎紀錄,更是光燦奪目,可說是一位「得獎作家」。2015年1月21日凌晨病逝於日本神戶市的醫院,享年90歲。

★得獎紀錄:
1961年 以《枯草之根》獲第七屆江戶川亂步賞。
1969年 以《青玉獅子香爐》獲第六十屆直木賞。
1970年 以《再見玉嶺》及《孔雀之道》獲四十五年度推理作家協會賞。
1971年 以《實錄‧鴉片戰爭》獲每日出版文化賞。
1974年 獲神戶市文化賞。
1976年 獲第三屆大佛次郎賞。
1983年 以《叛旗──小說李自成》獲第二十屆翻譯文化賞。
1985年 參加NHK《絲路》電視節目演出,獲第三十六屆放送文化賞。
1989年 以《茶事遍路》獲第四十屆讀賣文學賞的隨筆‧紀行賞。
1992年 《諸葛孔明》獲第二十六屆吉川英治文學賞。
1993年 獲朝日賞。
1995年 獲日本藝術院賞。
1996年 獲第三屆井上靖文化賞、大阪藝術賞。
1998年 獲日本皇室頒贈勳三等瑞寶章。
2003年 獲第七屆海洋文學大獎特別獎。

 

【名家推薦】

 

歷史是人類最有價值的瑰寶,能夠讀到有關成吉思汗的歷史更是滿足了人們內心深層的渴望。令人感動的是,有陳舜臣先生這樣一位名家長期的決心,十幾年後,歷經腦溢血和大地震而未受阻撓,終於替人類歷史增添這珍貴的一頁,也替讀者見證了作者的功力和毅力。

 

──許士軍(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兼任教授、台灣評鑑協會理事)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鐵騎征服歐亞及東西交流故事,包含種族、皇室、謀臣、宗教、戰爭、商旅,有人性與智慧面。蒙古帝國是「世界是平的」之零點一版,一代天驕智慧不只是彎弓射大鵰而已。

 

──蔡明介(聯發科技公司董事長)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做過「千年風雲人物」民意調查,成吉思汗被視為第一位。集智慧、意志、膽識、謀略、執行力於一身的千古英雄成吉思汗,他的心胸開闊,見識深遠,具有信心,實事求是,讀畢本書以後,我們可體驗成吉思汗的魅力來源,以及他自我成長成為世界級領袖的心路歷程。這是一本與成吉思汗心靈對話的歷史小說,值得向大家推薦。

 

──胡忠信(政治評論家、歷史學者)

 

描寫與反映成吉思汗一族,就是在描寫與研究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就是研究當時的世界史。《成吉思汗一族》不僅是陳舜臣幾十年歷史文學研究的結晶,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開卷引人入勝,閉卷回味無窮」,應該說是這部小說又一特色。

 

──朱耀廷(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

 

【精采特色】

 

萬里行旅實地考證,追索昔日帝國的遼闊版圖和輝煌榮光

 

  這是一個叱吒風雲、曠古絕今的鐵騎英雄的傳奇故事;也是中國以征服者之姿,首度佔據世界歷史舞台的關鍵時代。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天才和政治領袖——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不僅建立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龐大帝國,更創造了一套跨地域、跨族群、融合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新世界體制,甚至有美、日學者從商業流通、文化交流、科技整合、宗教自由、外交豁免權的論點,定位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為締造今日「全球化」世界體系的第一人。

 

  為了寫作這部以游牧民族稱霸世界的歷史小說,陳舜臣耗費數載光陰實地取材,不辭萬里跋涉,走遍蒙古大漠,尋找成吉思汗的墳墓,遊歷了中亞的塔拉茲(塔剌思)、撒馬爾罕(撒麻耳干)、布哈拉(不花剌)、中國的敦煌、北京(燕京/大都)、杭州(臨安)等蒙古戰馬曾經踏過的地方,親身驗證每個歷史現場的壯麗遺跡,如實重現當時世界霸主的輝煌武功。

 

廣泛鑽研大量史料,體現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假如蒙古帝國未曾遠征歐洲,那麼世界歷史可能會如何改寫?」幾世紀以來,對於這個席捲歐亞的世界帝國所帶來的影響,在重視獨立思考訓練的西方歷史教育中,往往佔有舉足輕重的討論和記載。反觀中國歷史,由於蒙古人對文字記錄並不熱中,記述多半交由伊斯蘭教徒負責,主要以波斯語撰寫,俾使許多史家寫到元朝一代不得不擱筆停頓。

 

  精通中、英、日、波斯、印度等五種語言的陳舜臣,在寫作《成吉思汗一族》時,正好發揮其語文能力的優勢,將東、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各種珍貴的文獻史料,融入文學創作之中。他鑽研日本學者那珂通世的《支那通史》、《成吉思汗實錄》,深入研讀波斯學者拉施德的《史集》、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以及大量的英文史籍,還廣泛整合了《元史》、《新元史》、《金史》、《宋史》、《資治通鑑》、《蒙古祕史》乃至漢文筆記、小說等內容。此早已超越單一民族的狹隘視角,體現了中日、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充分輝映著這個世界帝國的博大多元,也為小說提供更宏觀、全方位的視野。

 

橫跨三百年,涵蓋歐亞歷史,充分展現民族風俗與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成吉思汗一族》從1187年十字軍撤離耶路撒冷開始,一直寫到元朝滅亡、北元建立的14世紀下半葉。其時間跨度長達三百年,包括蒙古史、元史,也涉及了金史、西夏史、宋史,以及古代畏兀兒、大理、吐蕃、西遼、花剌子模、波斯、欽察、斡羅思、伊拉克、敘利亞等中亞乃至歐洲的歷史,地理空間遠遠涵蓋歐、亞兩大洲。

 

  這個來自草原的黃金部族,宛如不斷吸納百川細流的長江大河,隨時都能聯結、融合「他者」的文化精髓,然後將之內化成為一個更嶄新壯大的「自己」。隨著帝國的大幅拓展,小說中涉及了幾十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傳統和習俗,陳舜臣也盡可能地描繪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唯有充分展示「民族性」的殊異,才能突顯出包羅萬象的「世界性」。

 

兼顧歷史真實與藝術想像,人物刻畫細緻豐滿,另以女性視角來反襯戰爭主題

 

  成吉思汗、窩闊台、拖雷、蒙哥、忽必烈、旭烈兀、耶律楚材、伯顏、文天祥、賈似道……這些曾經縱橫在蒙古帝國舞台上的歷史人物,在華裔日本文壇巨人陳舜臣的筆下,格外顯得血肉豐滿。他力圖塑造符合史實的人物形象,更發揮藝術想像力,設計了許多精采對話及生動情境,既描述諸位主角的願景理念、經營策略和勇猛進取,亦呈現了他們性格的殘酷凶悍、情感心理的矛盾猜忌、政權交替之際的紛擾衝突。陳舜臣還鋪陳「被內定為漢土總督的忽必烈學漢語,內定為波斯君王的旭烈兀學習波斯語」這樣的情節,讓我們看到一個「學習型組織」的深謀遠見,以及游牧兒女與生俱來的強韌生命力。

 

  作為一部描繪征戰殺伐的歷史小說,陳舜臣別具深意地創造了幾個女性角色,企圖以「她者」的柔性眼光和角度,來映照帝國的春秋與霸主的征途。包含:自始至終貫穿全卷的基督教修女瑪利亞、來自金國篤信佛教的岐國公主、忽必烈的母親唆魯禾帖尼、忽必烈的皇后察必、旭烈兀的正妃脫古思——她們恬淡溫和,卻能對世界征服者產生重大影響力,隱然象徵一股安定、祥和與救贖的心靈力量,使整部小說不只飽含著開疆拓土、氣吞萬里的巨大張力,也營造出兩性對話、剛柔互動的溫情空間,深刻反映了作者慈悲敦厚的情懷與價值觀。

 

【審訂者導讀】

 

開卷引人入勝,閉卷回味無窮
◎朱耀廷(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

 

  擺在我們面前的《成吉思汗一族》,是華裔日籍學者陳舜臣先生的一部歷史文學巨著。全書共四部,近百萬字。這不僅是他幾十年歷史文學研究的結晶,是他個人辛勤耕耘、嘔心瀝血、盼望已久的成果,也是中日、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是世界各國、各地人民熱切希望早日看到的一部作品。我相信,將這部作品翻譯成漢文,既可以進一步豐富蒙古學、元史研究的文化寶庫,也一定會受到廣大漢文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陳先生的小說從公元一一八七年十字軍自耶路撒冷撤退寫起,一直寫到元朝滅亡、北元建立的十四世紀下半葉。其時間跨度長達三百年,包括了通常所說的蒙古史、元史,又涉及到了金史、西夏史、宋史,以及古代畏兀兒、大理、吐蕃、西遼、花剌子模、波斯、欽察、斡羅思、伊拉克、敘利亞等中亞乃至歐洲的歷史。各地風俗不同,信仰有異,僅書中涉及的宗教就有中國?地土生土長的道教、蒙古草原各部信仰的薩滿教、自唐朝傳入中國的景教(即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又有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喇嘛教)、中亞人信仰的伊斯蘭教各派,以及東正教、天主教等,可以說是地跨歐亞二洲,風俗無奇不有,宗教包羅萬象,人物三教九流。其人名、地名多數根據音譯,審訂起來難度相當大。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我先後參考了幾十部中文著作,包括中華書局出版的《元史》、《金史》、《宋史》,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的拉施德的《史集》(其他版本或譯為《集史》),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辭源》,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的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近年來中國大陸翻譯出版的《蒙古祕史》、《馬可波羅行紀》、《元代史》、《草原帝國》、《元世祖忽必烈》,以及本人寫作出版的《成吉思汗全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傳》等。以上這些著作,就是本書審訂的主要根據。對於元史和蒙古史中的人名、地名,無論大陸、台灣乃至世界各國,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翻譯標準,但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界經過多年的研究討論,已基本上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讀音和寫法。「讓懂漢語的讀者能夠讀懂、看懂」,是我此次審訂的基本指導思想。儘管我的校改不一定都十分準確,但我認為還是可以達到以上目的的。

 

  審訂本身也是學習。通過校改《成吉思汗一族》,我的確學到了不少知識,同時也受到很大啟示。

 

  首先,陳舜臣先生鍥而不捨、勤奮治學的精神不僅使我深受感動,而且值得世人學習與發揚。早在十幾年前,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陳先生就下定決心:「對於將撰寫中國歷史小說當作職志的我而言,『成吉思汗一族』的時代,是我當仁不讓必須盡力解決的課題。」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他先是以尋找成吉思汗的墳墓為名,走遍了蒙古;然後又為了撰寫追尋造紙術傳到西方之蹤跡的《紙路》,走訪了中亞的塔拉茲(塔剌思)、撒馬爾罕(撒麻耳干)與布哈拉(不花剌)等地;一九九四年基本完成採訪任務之後,他準備開始寫作,但「天有不測風雲」,他突然腦溢血,得了半身不遂,右手右腳都不能動彈了。經過治療,幸好說話和記憶沒有發生大的障礙,於是他用左手練習寫字,包括一九九五年日本神戶大地震之後,他也一直沒有間斷練習與寫作。由一天的一張稿紙到三張稿紙,再到出院後恢復右手寫作,終於完成了一部「醫院的藥水味、地震,以及前往京都、沖繩做復健等等,全都交織在一起」的稿本,《朝日新聞》如期連載了。這就是我們今天有幸讀到的這部《成吉思汗一族》。人們常說:「每部著作都凝結著作者的心血。」對於近年來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那些粗製濫造、東拼西湊的作品,本人不敢恭維,但陳先生的這部病中力作卻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其次,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陳先生在〈後記〉中寫道:「想寫中國通史的人,在「元」朝之前停筆,是很平常的事。因為,成吉思汗上場以後的歷史,已超越「中國史」以外了。」作為一位華裔日籍學者,陳先生十足發揮了自己文字語言的優勢。為了完成《成吉思汗一族》這部歷史文學巨著,陳先生不僅認真鑽研了日本學者那珂通世的《支那通史》、《成吉思汗實錄》,充分利用了日本學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而且閱讀並準確地利用了波斯學者拉施德的《史集》、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以及大量的英文史料;還廣泛利用了《元史》、《金史》、《宋史》、《資治通鑑》、《蒙古祕史》乃至大量的漢文筆記、小說等。這本身就體現了中日、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從小說的內容看,作者主要描寫的是成吉思汗一族,隨著征服戰爭的發展,這一族人從蒙古草原走向了中國北方,走向了中亞和歐洲,後來又統一了中國,並曾東征朝鮮和日本,南征安南、占城與緬甸。三次西征、四大汗國,再統中華,數次東征、南征,當時的蒙古帝國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帝國,成吉思汗一族的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征服者」。描寫與反映成吉思汗一族,就是在描寫與研究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就是研究當時的世界史。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雖然寫的是以征服戰爭為主要內容的《成吉思汗一族》,但作者自始至終都盡可能地反映了當時的風俗民情、宗教信仰;作品的主角本來應該是以征戰殺伐為生的青壯年男子,但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卻是幾位善良的女性。作品一開場就描寫了一位出身乃蠻部、到西方朝聖的基督教徒瑪利亞,隨後又描寫了忽必烈的母親、虔誠的景教信徒唆魯禾帖尼,信奉佛教的來自金國的岐國公主,信奉景教的旭烈兀的正妃脫古思,由薩滿教改信西藏薩迦教的忽必烈的皇后察必,以及到西方朝聖的列班騷馬、景教總主教馬兒雅八剌哈三世馬古思等。她(他)們有的是當時事件的旁觀者、評論家,有的則是世界征服者的至親好友。實際上,這些人都或強或弱、或大或小地對歷史的進程發生了一定影響和作用。忽必烈兄弟的成長以及性格的形成自然與母親的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包括他們如何度過難關、奪取政權,如何處理某些軍國大事,不能不說曾經受到唆魯禾帖尼王妃的影響;甚至包括瑪利亞、岐國公主,在蒙古汗廷和忽必烈兄弟中也成為受尊重的特殊人物。作者這種精心的安排不僅體現了多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而且給當時的殺伐與戰爭送來一股股溫情脈脈的清風,同時也增加了小說的故事性與可讀性。

 

  第三,如何正確處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可以說是歷史小說創作中遇到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成吉思汗一族》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是比較合理、比較恰當的。此書的主要特點是尊重歷史,從頭到尾如實反映了當時那個歷史時代,其中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甚至一些重要的故事情節都有歷史根據,有史料來源。包括不少對話都是引自《元史》與《史集》等。「無一事無來歷,無一事無根據」,是編寫歷史著作的基本要求。我們當然不能如此苛求歷史小說的作者們。但這部歷史小說卻基本上遵循了以上的原則,其材料來源和主要根據是《史集》、《元史》、《新元史》、《蒙古祕史》,還有中國、日本及世界各地的相關歷史著作。這正體現了這部小說的歷史真實性與可靠性。另外,此書雖然反映了作者的價值傾向,但作者還是力圖塑造一個個符合歷史真實的人物形象。對作品中的主人翁和主要人物,作者並沒有故意抬高,也沒有存心貶低,基本上沒有根據現代的需要、現代的觀點演繹古人。當然,作為一部歷史小說也不能寫成歷史教科書,更不能寫成學術論文,因此必須有不少虛構。《成吉思汗一族》的虛構,並不是隨心所欲地胡編亂造,不是「純屬虛構」,小說中的故事主要由歷史上已經發生的事和可能發生的事組成,是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將一些人物與事件典型化。而藝術虛構的部分,也是基於對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的事件的大量掌握和歷史文獻的大量占有為基礎的。小說集中突出了十幾個人物、若干個事件,並努力創造典型的環境,創造故事情節、藝術衝突,甚至創造了不少文學語言。而所有這些創造,從歷史學的角度看來,在當時都有可能發生,但在歷史上並不一定都是真有其人其事。我認為,這樣做正是符合了藝術真實。

 

  第四,這部小說分為《草原的霸主》、《征服中原》、《往滄海之道》、《斜陽萬里》四卷,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寫到南下伐金、蒙古的三次西征;從忽必烈完成中國歷史上的第四次統一,寫到蒙古貴族諸王之間的戰爭、忽必烈的東征與南征,一直到元朝滅亡。可以說,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蒙古史和元朝史。通過這部歷史小說,讀者可以對這段歷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大體的把握,這正是成功的歷史小說應當承擔的一種社會責任。作為一種文學作品,虛構與編造本來都是允許的,但我認為既然名為歷史小說,基本情節就不應該違背歷史真實。如果作者不惜通過以假亂真取悅於讀者,那就只能導致廣大讀者以假當真、以訛傳訛,這樣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不良後果。陳先生的這部《成吉思汗一族》既有可讀性,又比較成功地避免了這一問題,這也是值得同行作家學習與借鑑的。更為可貴的是,陳先生並不僅僅停留在如實地介紹歷史上,還通過小說中人物的活動與對話,對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進行了評說和解析,從而更能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更能給予人啟發與思考。「開卷引人入勝,閉卷回味無窮」,應該說是這部小說又一特色。作者努力做到了人物的行為符合邏輯性,即在當時人看來是合情合理的,或者在當事者看來是有充分理由的。譬如寫到戰爭,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征戰殺伐了一生。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好戰,也不是因為什麼黃種人的本性,而是由於他們處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階段,歷史逼迫他們不得不選擇戰爭。成吉思汗新婚燕爾,妻子就被搶走了,哪一個熱血男兒能夠忍氣吞聲呢?他聯合克烈部和札木合發動了對蔑兒乞部的戰爭,難道這是應該指責的嗎?四百五十名和平商人,被花剌子模邊將無端殺害了;要求引渡罪犯的正使又被對方的國王殺死了,副使則被燒掉了鬍鬚,受到人格的侮辱。為了維護國格與人格,難道不應該替商人和使者報仇嗎?這正是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的主要原因。正是為了對付古代的恐怖主義者──亦思馬因的暗殺集團,蒙哥才派旭烈兀進行了第三次西征;而為了統一中國,忽必烈才組織了二十萬大軍南下滅宋;為了維護元朝的統一與國家的穩定,忽必烈才不顧七十歲高齡,親自指揮了討伐乃顏的戰爭,等等。人們嚮往和平,厭惡戰爭。但對歷史上發生的戰爭也應進行具體分析,作為反映戰爭時代的歷史小說既不能一味宣揚戰爭的恐怖,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對一切戰爭進行鞭撻與否定。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對古人發動的戰爭進行辯護與歌頌。小說通過瑪利亞、岐國公主、耶律楚材、忽蘭妃、唆魯禾帖尼、長春真人丘處機、列班騷馬等,對某些戰爭提出了懷疑和批評,對某些蒙古將領的殺人過多等進行了否定。這是藝術的否定,但它卻體現了作者的愛憎與好惡。

 

  再譬如對成吉思汗子孫內部紛爭的描寫,其中有爾虞我詐、你爭我奪,暴露了人性惡的一面;但從某種意義上又反映了進步與保守兩種勢力的不合與鬥爭。這種不合與鬥爭並不是來自於人們的個性,而是與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周圍的同胞及戰友的追求、好惡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當描寫南宋滅亡時,作者如實分析了賈似道、丁大全以及南宋帝后的腐朽與無能,但也從某種意義上歌頌了文天祥及其戰友的民族氣節與反抗精神。

 

  第五,歷史小說是否成功,關鍵在於人物性格的刻畫。《成吉思汗一族》在刻畫人物性格時,也注意了事物的邏輯性和歷史的真實性。比方說,對幾次宗教事件和與之有關的宗教人物的描寫,既反映了成吉思汗以來宗教政策的正確性,又反映了某些人物的愚蠢與缺乏人性。譬如乃蠻王子屈出律在用陰謀手段篡奪了西遼的王位之後,又強迫當地人民放棄了自己的信仰。成吉思汗的大將哲別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事件,輕而易舉地打敗了屈出律。再譬如窩闊台、貴由死後,脫列哥那、斡兀立海迷失婆媳先後重用邪教人士,搞得政治黑暗、朝政混亂,最終導致了汗權的喪失。小說多次分析了成吉思汗的宗教政策是主張政教分離,即認為宗教世界與現實世界是不同的,不應該用宗教的主張與利益干預現實的政治。而另外卻有一些人主張,政教必須合一,由此又導致了不同派別乃至不同政權之間的矛盾與戰爭。朮赤後王與伊兒汗國之間的對立與戰爭,以及旭烈兀後王內部的爭奪與政變,實際上都與宗教政策有關。宗教與民族問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如何正確地解決這一問題,小說本身雖然沒有提出答案,但卻可以引起人們的深思與回味。如何對待好人與壞人,也是人物性格刻畫時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般的文藝作品往往將自己的主人翁寫得完美無缺,而將主人翁的對立面寫得一無是處。《成吉思汗一族》對雙方的描寫都是一分為二,對最偉大的人物也是將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加以人性化的描寫,展示出其情感的複雜性;對於主人翁的對立面也要看到他們的優點與長處。譬如小說中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既有王者風範,又有普通人的心腸;既表現他們對社會發展所做的卓越貢獻,也表現了他們身上的局限性,包括他們的人性深處的弱點;既賦予這些歷史偉人一些理想主義光彩,但又沒有把他們神化。在陳先生的筆下,他們既有雄才大略,也有殘暴凶悍;既有廣闊胸懷,能聽取逆耳忠言,求賢若渴,善於化敵為友、羅致人才的美德,又不斷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教訓,使自己的心靈得以逐步昇華──從而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豐滿的活生生的人物。而對於他們的對立面,包括札木合、王汗(脫斡鄰)、海都、篤哇、乃顏以及南宋的賈似道等,也挖掘了他們的優點與長處,以及他們與成吉思汗、忽必烈對抗的理由等。

 

  第六,小說全面反映了民族風俗與各地的風情。無論是歷史上已經發生的事和可能發生的事,作者都注意了要合於民族風俗。只有充分展示了民族性,才有世界性。小說涉及了幾十個民族,每個民族語言不同,服裝各異;各個民族都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傳統。譬如蒙古草原結拜安答的形式,絕對不同於桃園三結義和日本人的結拜形式;蒙古人喝酒時先敬天敬地,然後才一飲而盡;騎馬行進之中換乘坐騎;對長生天的崇拜,凡事求助於長生天保佑;以及幼子守灶的傳統……,等等。而漢人、色目人又各有自己的信仰與風俗。唆魯禾帖尼王妃的聰明之處,就是注意尊重不同人的不同信仰與習慣,包括自己的兒子,她都不強制他們改信自己所信奉的景教。忽必烈較多地接受了母親的影響,形成了重視人才、尊重他人的優良作風,這正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審訂人簡介】朱耀廷

 

河北省安平縣人,一九四四年出生。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畢業。曾任北京大學文理學院教務處長兼歷史系主任,現任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為知名的元明史及北京史專家。主要著作有《成吉思汗傳》、《成吉思汗全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傳》、《正說元朝十五帝》、《諸子百家論人才》、《中國古代人才觀》、《諸子人才觀與現代人才學》(合著)、《中國古代的學校、書院及其刻書研究》(合著),主編了《元世祖研究》、《中華文物古跡旅遊》、《諸子百家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通論》、《北京文化古跡旅遊》、《北京文化史》等,同時編寫了電視連續劇文學劇本及長篇歷史小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合著)、《元世祖忽必烈》等。

 

【內文試閱】

 

◆從經營管理思維看《成吉思汗一族》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給予成吉思汗極高度的評價:「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家暨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胸襟開闊,氣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度統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揮出高度的才能。」究竟,這個草原霸主的帝王學和經營學,有何獨到之處?他如何識人、用人?如何思考接班人的問題?以下摘選《成吉思汗一族》幾個小故事,來看成吉思汗的領導智慧與組織能力。

 

看!前進的動能‧開放的氣魄

  金國宰相完顏襄率領各部族討伐塔塔兒,接著鐵木真被授與「札兀惕忽里」之職是在公元一一九五年。
  塔塔兒在各部族中位於最東南方,很早就與中國文明接觸,而且是獨占性的。鐵木真第一次在這裡見識到了縫綴珍珠的美麗地毯。
  ──世上竟有如此漂亮的東西!
  他讚嘆著。
  再搶一次。──大部分的人會如此想。但是,鐵木真有些許不同,想的是:搶奪會做這種東西的人。也許這是受到達達瑪斯的影響。
  如果只有一張地毯,欣賞的只有自己一個;但是如果有兩張,那就可以一張送人,另一張賣錢。把會製造的人帶來,那可不只做一兩張了。鐵木真從這時候開始,將做生意的事放在心上,而且尊重起技藝匠人來了。

* * *

  成吉思汗有另外一個不同的人生。是追隨保羅老師四處宣傳人間之道的人生。它在成吉思汗的記憶中,平時模模糊糊的,但偶爾會變得濃烈,以至於達到令人恐懼的鮮明的程度。
  保羅老師出身乃蠻,從草原越過沙漠行走。他理應傳布的是基督的教義,但他談的神,卻是草原之神、沙漠之神。
  那個時期,成吉思汗企圖創造一個人人無爭、和平相處的世界。為了這個目的,他認為,先以劍的力量整合許多人是先決條件。
  ──這種想法很奇怪。鐵木真呀,你的確是很有力量,不過,那個力量是有限度的。你如果想靠力量創造一個理想的世界,那麼世界必須成為一個才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呀!
  ──力量是無限的。總有一朝,世界會變成一個!
  ──從現在開始,試著活三十年看看吧!與像我如此四處遊走,向人們傳教相比,繼續作戰三十年,看看哪一種更接近理想呢?
  ──結果會怎樣呢?要做做看才知道!
  這是成吉思汗與保羅老師最後的談話。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壹)草原的霸主》

看!卓越的領導‧統合的智慧

  鐵木真是個務實主義者,但被誤認為浪漫主義者的時候居多。
  在錄用人才時也一樣。突然地賞識某人,然後就那樣終生成為主從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對家臣而言,也許很幸運,但從主君的角度來看,就太過於率性了。
  然而,實際上是經過很仔細地測試,最後才加以錄用的。被錄用者方面,對此種測試,有的人察覺得出來,有的人則懵然未知。
  據說成吉思汗有八大功臣。將八大功臣分開來說,也叫作「四駿」、「四狗」。其中,從即位以前就跟著他的只有半數的四個人。
  「四駿」之一的孛斡兒出,偶然間在草原上與鐵木真相遇。
  「我的馬跑了。能不能幫忙?」
  鐵木真開口搭訕道。
  「啊,好哇。是栗色毛、鼻子上有斜斜的傷痕的傢伙嗎?」
  「正是如此。」
  「往森林裡去,至少要追個兩三天。」
  「你真像馬賊似的,對馬這麼清楚呀!」
  「雖然很想要,但俺制不了那匹馬。而且,覺得飼主似乎就在附近。那個飼主,俺也應付不來。不過,要是找尋的話,那就有趣了。」
  這就是孛斡兒出和鐵木真邂逅的經過。
  孛斡兒出花了三天為鐵木真找馬。馬找到了,鐵木真也將他網羅為部屬。這樣的事例,經常被人視為鐵木真隨興用人,而孛斡兒出鴻運當頭。
  然而,利用找馬的過程,鐵木真仔細地觀察,同時,對孛斡兒出待人的高明之處予以極高的評價。這的確是鐵木真式的舉才方法。

* * *

  每個人都讚揚鐵木真的勇敢。但是,比起勇敢,他最出色的還是智慧,以及驚人的記憶力。任何事情進到他的頭腦裡,就彷彿永遠停留在那裡似的。
  剛開始,他無論如何都不相信人竟然會遺忘事情。他不明白,為何乃蠻和畏兀兒的人們,或者吉尼(中國人)要擁有文字。
  他無意中從經驗得知,用文字記下事情是為了防止遺忘。因為普通人還是會遺忘。
  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深刻感受到創造文字的必要。儘管他自己並沒有必要認識文字。
  攻陷乃蠻時,捕獲了大量俘虜,其中,有一個叫作塔塔統阿的人。
  他原是畏兀兒人,是政治、經濟的顧問,保管印信的宰相。如同乃蠻,在國王以外還有主張正統的人,於是被保管的印信就具有重要的意義。
  塔塔統阿想逃,但被捉住了。不懂印信之權威的一般蒙古人並不知道他為何要脫逃。
  然而,鐵木真知道。他是個想創造文字的人。表現自己國家的語言,畏兀兒文字似乎是最合適的。
  「用畏兀兒文字表現我們的語言吧!我命令塔塔統阿做這件事!印信也委託塔塔統阿保管!」
  鐵木真下達這樣的命令。
  保管印信代表什麼意義,在軍隊裡,只有鐵木真知道。印信代表鐵木真說的話。因此,印信保管者的權威特別高。
  塔塔統阿的力量,頃刻間變大了。蒙古的武將們對這件事很不滿。
  「我並沒有賞給塔塔統阿任何權威。我只是讓我說的話更有力量而已。他記錄我說的話。目前,最了解這件事的是塔塔統阿。」
  鐵木真如此說明。
  於是,他讓蒙古的王族子弟學習畏兀兒文字。……
  根據畏兀兒文字形成的蒙古語,最先用在軍事命令以及跟軍事有關的文件上。而保管那些文書的工作,主要是由有語言學才能的乃蠻人、克烈人或者做客的畏兀兒人擔任。
  用的文字雖是畏兀兒文字,但被表現的卻是道地的蒙古語。蒙古人本來就應該做這些工作的。
  但是,一心一意想出人頭地的蒙古人選擇了練武的路。鐵木真由於了解蒙古人的這種稟性,因此特別重視蒙古語的才能。
  為了表示重視語言學的才能,針對能夠用畏兀兒文字表現蒙古語者,採取了各種優遇的辦法。例如,為了表彰這種人才,也考慮過讓他們身上帶著做成筆的形狀的東西。
  雖一眼就會被注意到,但受注意反而麻煩,所以沒有人願意帶那玩藝兒。即使強制帶著,那人也會盡可能設法不被瞧見。
  文字,對蒙古人而言,竟如此程度地遭到輕視。鐵木真絞盡腦汁製造重視文字的氣氛。而且盡可能不被察覺地在做,原因是事關鐵木真的驕傲。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壹)草原的霸主》

看!務實的思考‧嚴密的紀律

  西征以前,成吉思汗曾想決定繼承人的問題。以蒙古的風俗習慣來說,這種問題應該由庫力爾台決定。但是,主宰者也可以陳述意見。作為重要的參考意見,多少能夠左右庫力爾台的決定。不過,並非做決定。
  庫力爾台是「集會」的意思,決定重要的問題。
  在成吉思汗出現以前,並沒有什麼必須決定的大問題。鐵木真就任汗位也是在庫力爾台中所做的決定。
  由於鐵木真當時人在庫力爾台中,因此他具有制服人的力量。
  但是,決定了繼承人的下一次的庫力爾台裡,由於成吉思汗人已不在其間,因此並不知道他的發言會被尊重到何種程度。
  他希望在死以前做出決定。……
  此時,他指定了窩闊台。
  這個指定畢竟是正確的,不久即證明了這個事實。長子朮赤與察合台原來就不和,兩人連手攻打玉龍傑赤,但卻未能攻陷它,獲得三子窩闊台的支援後,才終於達到目的。
  然而,在嫡子當中,么子拖雷的器量尚未被清楚地證明。將他除外而在三人中決定,也是有問題。
  在游牧民族之中,有尊重么子的習慣。
  以長子為首,排在前面的哥哥們成人後,由於必須離開父親的帳篷獨立的關係,和年老的雙親們一起生活的,無論如何都是么子。「斡赤斤」(Otchigin)一詞的意思是守護灶火者,這也是么子的別稱。成吉思汗的么弟叫作帖木格斡赤斤。成吉思汗的父親的么弟叫作答里台斡赤斤。
  這是尊重么子,但與繼承不太有關連。因此,並不是么子在繼承汗位上特別有利。
  成吉思汗的家庭裡,長子的身世是一個問題。母親孛兒帖在懷孕中,曾一時被蔑兒乞部擄走,以此為事實,有人造謠說出生的孩子的父親是蔑兒乞人。這恐怕與繼承也有關連。朮赤本人也聽說過這種謠言,使他非常煩惱。
  成吉思汗因為知道孛兒帖的懷孕,所以完全無視其為問題。而且,還特別寵愛長子。
  不過,兄弟無法做到如此。尤其是下面的弟弟察合台,毫不在意地說哥哥是蔑兒乞人的孩子。
  成吉思汗對這樣的察合台評價不高。尤其是作為必須團結本族的大汗,他已失去了資格。不過,他心想,那種不原諒別人的性格,若是作為法令(雅撒)的看守人倒挺合適也說不定。
  至於朮赤,由於惡性謠言的關係,使他的性格也變得似乎有些扭曲。最重要的是,他缺乏作為蒙古的統率者那種不可缺的必須無情的性格。
  戰後要請求作為領地,所以不太想破壞的說法,是因為原本就討厭破壞吧。
  長子與次子不予考慮,指定三子,被認為很妥當。
  但是,四子拖雷呢?
  拖雷太熱中作戰。成吉思汗心想,自己的事情先暫時不去處理。至於戰爭,他已經做得很夠了,而窩闊台這樣的人才正好。

* * *

  無論敵方我方,成吉思汗決不原諒背叛者。想出賣自己的君主的人,無論抓到那個君主是多慶幸的事,也不可原諒。直到目前為止,已有許多例子。
  成吉思汗經常原諒堂堂應戰卻失敗的敵人。討伐屈出律的將軍哲別,曾是與成吉思汗作戰的泰赤烏部的將軍。
  相對於擅長武事的哲別,還有一個精通文理的塔塔統阿。蒙古其實可以說是由投降者所組成的。
  拚盡全力而遭逮捕的人,或者像塔塔統阿這種擁有文字技術的人,因為已見識為人了,所以准許投降。有時候,也會設法說服有意找死的人,並加以重用。
  可是,背叛君主的人,並沒有被原諒的先例。
  王汗的兒子桑昆帶著名叫闊闊出的馬童。戰敗時,闊闊出牽著馬逃走,桑昆無馬可騎被抓了起來。闊闊出有意邀功,就將這件事說了出來。但是,成吉思汗立刻命令將闊闊出處決。
  ──盜馬就是遺棄主人。不忠者立刻斬了!
  如果要研究成吉思汗的事情,類似這樣的底細,不得不說是最基本要先知道的。
  在草原的東方已成了一則傳說,札木合的下場,似乎尚未傳到西方。札木合被他的五名隨從抓起來,交到成吉思汗的面前。成吉思汗在處死札木合以前,先將那五名隨從砍了頭。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壹)草原的霸主》



◆從歷史人物品鑑看《成吉思汗一族》

 

成吉思汗:游牧是生計,游牧也是學校

  成吉思汗之所以成為世界征服者,固然是靠「運氣」,但不得不說是憑他的天才抓住了「運氣」。
  生於小頭目之家,手下並沒有多少士兵,卻在瞬間得以動員大軍,這要歸因於他的個人魅力。套一句現代話,他確實掌握了世界史的潮流。
  塞外游牧民族始終被中原(以黃河為中心的中國一帶)的勢力操縱。他們分裂、相爭,對中原而言,正中下懷。
中原最討厭的是塞外游牧民族的「團結統一」。成吉思汗靠力量完成了這件事。
  克烈、乃蠻、蔑兒乞、塔塔兒、黑契丹等都相繼被征服。把不戰而降的斡亦剌、畏兀兒等合併進來後,就形成可怕的大勢力。
  中原勢力最恐懼的事卻讓天才成吉思汗完成了。被滅亡的民族和部族也參加了「團結統一」。
  成吉思汗的愛妃忽蘭是蔑兒乞部首領的女兒,也遂與也速干姊妹是塔塔兒人。至於四個嫡子的妻子,長子朮赤的妻子必克禿忒迷失和四子拖雷的妻子唆魯禾帖尼,姊妹倆是王汗的姪女,當然是克烈人。三子皇帝窩闊台的妻子脫列哥那是蔑兒乞人,但從名字看來或許是乃蠻人。她初次結婚時,嫁給蔑兒乞人答亦兒兀孫為妻。次子察合台的妻子也速侖,若依據十三、四世紀歷史家拉施德的《集史》中刊出的插圖,則是聶斯脫利派的基督教徒。
  有可能繼承大汗位的四個嫡子的元配,都是聶斯脫利派的基督教徒。但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們有沒有受洗。也有一種說法表示,受洗可能會與即位為大汗的典禮相牴觸,所以才未讓孩子受洗。
  從成吉思汗的時代開始,就對宗教採取不干涉主義。之所以迎請長春真人,似乎是有意解決中國的宗教問題。
  如果從世系看,乞顏部的孛兒只斤氏,蒙古是更籠統的稱謂。成吉思汗認為游牧是生計,游牧也是學校。
  四個嫡子的妻子,選的都是和自己的血緣相當遠的女性,這也是從游牧學到的。可以想見,應該是從畜牧當中學到近親結婚不能生出優秀的孩子,在這個地方,搶婚才會如此之多。近處雖有漂亮的女人,卻故意從別的地方掠奪。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貳)征服中原

忽必烈:要了解人心以前,必須要先知道他有何不同之處

  從忽必烈有記憶開始,他就一直在琢磨,該如何去伺候身為拖雷家之長子的兄長?不僅兄長,他對了解每個人的心也很有自信。要了解人心以前,必須要先知道他有何不同之處。
  揣度兄長蒙哥的心情成為忽必烈的習慣。在牧場上看見健壯的馬匹時,忽必烈先想到的是,蒙哥會喜歡這匹馬。食物擺在眼前,他想到的是,這對蒙哥而言,太鹹了吧。
  比起自己的喜憎,兄長的嗜好更重要。但仔細一想,這正是了解他和自己迥異之處的不二法門。
  ──我的作戰方法和蒙哥大不相同。
  忽必烈對此心知肚明。
  不打沒有把握贏的仗。
  成吉思汗的戰法中,最讓忽必烈感動的就是這一點。
  被問到想打何種戰法時,忽必烈回答說,是最近從姚樞那裡聽來的、宋太祖的武將曹彬的戰法。
  曹彬的戰法是儘量不殺人。而在以殺人如麻為榮的蒙古人中,有意學習曹彬的忽必烈的理想,反而被視為異類。
  害怕殺人,會被當作是卑怯的表現。
  將曹彬的事蹟傳授給忽必烈的當然是姚樞。
  「在咱們的集團中,要打這種戰法相當困難。」
  姚樞在談起曹彬的事蹟時,補充了這麼一句。
  「雖然很困難,但還是要徹底地傳達呀。曹彬的子孫們現在還在宋國嗎?」
  一面嘆息,忽必烈一面說道。忽必烈內心嚮往著文明,卻必須將這份憧憬隱藏起來。

* * *

  忽必烈既不懷柔,也不玩弄詭計。他想的是心與心相撞擊,產生了火花後,再溫暖地擁抱它。
  (如果哥哥辦不到,就只好由俺替代他來做了。)
  他總是這麼想。……
  然後,「改造蒙古」非靠自己不可的決心,在胸中開始沸騰起來。
  從前的蒙古領袖,不管怎樣,都是為了獲得大汗的地位而傾盡全力。但是,新蒙古的領導者,比任何事都要緊的,必須重視:
  ──大義。
  由於重視大義,因而捨棄不了從安南一路走得疲勞困憊、正等候友軍接應的兀良合台的軍隊。
  有如怒濤般地湧到長江,包圍了鄂州,並非是想奪取那兒。為的是讓宋軍慌張地趕緊跑來防衛,沒有北上攻擊兀良合台軍的餘裕。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參)往滄海之道》

耶律楚材:以紊亂先帝法度的方式產生的詔書,臣不敢承接

  窩闊台於公元一二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去世,從年初開始,病勢就很沉重,皇后脫列哥那有足夠的準備時間。
  拖雷家的蒙哥和窩闊台的孫子失烈門,在形式上雖然被指定為繼承人,但實際上貴由是最具有力量的。察合台臥病使事情更容易處理。
  成吉思汗的遺言幾乎是絕對的,由於拖雷的自我犧牲,使窩闊台的登基毫無問題。儘管如此,耶律楚材仍被視為擁立窩闊台的功臣。
  下一任大汗如果是蒙哥就不會發生問題,但脫列哥那拚命地從事非貴由繼位不可的工作。
  楚材也被徵詢了意見,他答道:
  ──此非外臣所敢與者。
  翌年(公元一二四二年)被算作是稱制(攝政)元年。
  歐洲的「長子軍」撤退了,伐宋軍卻繼續作戰,主要由張柔指揮。
  由於在萬安宮有重要的會議,重臣們都聚集在那裡。攝政脫列哥那環顧一下眾人,開口說:
  「為了迅速處理政務,我將蓋上御璽的空白詔書交給奧都剌合蠻,希望隨時讓他填寫內容。怎麼樣,有沒有異議?」
  口氣像是傳達已決定了的事項,而非徵詢意見的態度。
  楚材當場發言道:
  「這個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
  聲音極大。楚材的大嗓門頗為有名。當他一開始大聲起來,已故的窩闊台曾說過:「你想和我打架嗎?」
  「決定下一任大汗的庫力爾台,如今尚未召開。眼前這個天下仍是已故的先帝的天下。在朝廷的憲章中,將空白詔書委付臣下一事,可是隻字未提唷。以紊亂先帝法度的方式產生的詔書,臣不敢承接。」
  楚材的話在現場引起一片騷動。起初覺得有些顧忌,但嘈雜聲逐漸大了起來。
  「我也仍是先帝的臣子,希望遵循楚材所說的先帝時的常規。」
  剛從歐洲歸返的速不台繼楚材之後如此發言。接著,剛從伐宋戰爭回國的張柔站起來說道:
  「無署名的詔書乃前所未聞之事。吾等服喪中的臣下,希望切實地遵循先帝的常規。」
  對軍隊的最高首腦的意見,皇后脫列哥那也必須聽從。她咬著嘴唇,用發抖的聲音說:
  「那麼,就遵循先帝的常規吧。」
  脫列哥那與奧都剌合蠻慘敗。
  他本想乘皇帝駕崩的大好機會,一舉奪取政權。但事情不如預期的順利。蒙古本質上仍是軍事國家,文書政治才剛起步。凡事皆以文書為準的中國只不過是榜樣而已。而且,蒙古大部分的幹部不識字,即使識字者對文書政治也不表敬意。
  實際上,奧都剌合蠻就是瞄準了這一點。文書政治不成熟、不太受重視的現在,才是能藉文書篡奪政治、奠定基礎的機會。
  但也有像楚材這種人物,精通文書,認清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國家會因文書而政治普及。以遵循先帝的常規為名義,讓速不台這種人也能接受,因為這與他憎恨只看重賺錢的「色目人」的情緒是相符的。而進一步地獲得張柔的贊同,顯示了楚材的背後有漢人的實力在支持著,他們以漢族世侯為首,正逐漸地掌握政治的力量。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貳)征服中原》

文天祥:不坐元朝所提供的椅子,不躺元朝所準備的床

  他抵達大都的旅舍後,意外的人前來與他會面了。是柳娘和環娘兩個女兒。文天祥也從其他人嘴裡知道,在空坑戰敗中失散、成為俘虜的人們,被帶到了大都。他感到意外的是,兩個女兒好像在等待自己似的,這麼快就來見他。
  她們被東宮住所的官員帶過來。文天祥收起微笑繃緊了臉。能和女兒們見面是高興的事,但她們並非悄悄地前來相見。
  因為她們和官員一起前來,所以,應該是被迫要說服父親。
  「柳娘、環娘,妳們來得好。為父我如果聽從元國所說的話,那麼,既能和妳們的母親相見,也能和妳們一起生活。只要想到這一點就覺得歡喜。但是,我不能這麼做。為什麼做不到,等妳們再長大一些就懂了。」
  在女兒們開口以前,文天祥如此說。兩個女兒哭倒在地。
  現在,女兒們還沒有說服父親的能力。元朝也並不期待。只是希望文天祥見到兩個女兒後心情動搖。文天祥的內心雖然動搖得很厲害,但那並非為應否歸順而動搖。歸順的問題已克服了。或者,不如說它一開始就不存在。
  文天祥亦為凡夫俗子。
  這是大元皇帝忽必烈與大宋遺臣文天祥之間的戰爭。如果文天祥是凡夫俗子一事被承認,那就是忽必烈的勝利。如果不是,那就是文天祥的勝利。
  「母親大人也說,柳娘如果慢慢地反覆讀父親大人念過的書,就會理解父親大人的心情。」
  柳娘邊哭邊說道。柳娘還能說話,但環娘不管想說什麼,因為哭泣,話都聽不見了。

* * *

  繼女兒之後來拜訪文天祥的,是年次相差十二年,在科舉中以榜首及第的留夢炎。他這個男人認為,文天祥因想自抬身價推銷自己而拖延歸順時間。
  文天祥也很厭憎這個逃亡狀元。他進到旅舍來之後,文天祥說:
  「你是在主上的左右效力的丞相吧。當臨安被敵人包圍的時候,宮廷的任何角落都看不到你的蹤影。主上因為心慌而全身發抖。被你背棄的不僅是主上,江東父老也曾期待著狀元丞相會設法營救呢。你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在地下的項羽看到你的行為,也會氣得跺腳呀。」
  文天祥說出這種罵人的話是很少見的。
  文天祥有個叫文璧的相差一歲的弟弟。兩人一起接受科舉考試,兄長天祥以榜首及第,而弟弟文璧後來做了地方官,當元軍蜂擁而來時,他和許多人一樣地投降了,成為元朝的官吏。
  官員一旦逃走,地方的秩序就恢復得慢,致使庶民難受。因此,文天祥倒並非一概地責備投降這件事。
  然而,身負職責的丞相,背棄年幼的皇帝還有庶民則是不可原諒的。所以,他破口大罵留夢炎。
  留夢炎面色蒼白。他本來是來勸人歸順,卻一句話也沒說,垂頭喪氣地回去了。

 

  「讓那個奇怪的男人去做呀?即使想投降也會作罷吧。」
  忽必烈嘲笑著讓留夢炎去說服文天祥這件事。派人去的是丞相孛羅。
  「那麼,讓我去勸一勸吧。」
  孛羅退下了。他走出去以後,忽必烈說:
  「這樣反而好也說不定。」
  孛羅傳喚文天祥到樞密院去。文天祥照例不坐元朝所提供的椅子。他席地而坐。他在旅舍裡也不躺元朝所準備的床。他攤開南方庶民所使用的草蓆睡在上面。這些東西,都是張弘毅準備的。
  「你無論如何也不肯坐元朝的椅子嗎?」
  孛羅氣得青筋暴露。
  「我是在江南出生的。我想遵循出生地的風俗習慣。」
  文天祥說道。他的臉上露出了微笑。這個表情越發讓孛羅生氣。
  ──文天祥雖是俘虜,但暫時要當成俺的賓客來對待。
  由於忽必烈有此吩咐,所以,必須小心接待他。
  孛羅當然也說服失敗了。

~摘自《成吉思汗一族(肆)斜陽萬里》

產品代號 760 商品原價 1320
議價開始時間 2015-02-24 07:00:00 議價結束時間 2015-03-25 23:59:00

產品規格說明

【成吉思汗一族】
陳舜臣 著,姚巧梅 譯,遠流出版
平裝,25開本,共四冊,書目包含:
《成吉思汗一族(一)草原的霸主》400頁
《成吉思汗一族(二)征服中原》384頁
《成吉思汗一族(三)征服中原》400頁
《成吉思汗一族(四)斜陽萬里》416頁

郵資說明

※國內郵局掛號郵寄,不外加郵資。
※國外另付郵資:郵資對照表   

備註

特價僅限網路訂購,不適用書店、門市或其他通路
議價簡易流程說明:登入遠流博識網會員→參加議價→收到e-mail答標通知→至指定網址答標,完成購買
 
 
 
 

 
 
 
 

套書大賣場曾經議價的產品很多,若仍有您心中的夢幻書單還沒登場,請留下該產品名稱及出版者,小編將極力幫您找尋,讓網友們呼朋引伴共同連署,就有機會可以成功開團議價,享有最優惠的折扣喔!!

推薦產品:
出版廠商:
我的署名:
推薦理由:
  • 感謝您的推薦,您所推薦的夢幻書單將由套書大賣場的評選員審核過後,方出現於下方的「書友推薦書單」
 
 
 
 

書名推薦者連署
《金庸作品集》極品典藏版
獨釣寒江雪
倪匡科幻小說全集
袁耀南
吳姐姐說歷史故事
hamwen
<基度山恩仇記>精裝版+<堂吉訶德>精裝版
yunchin
漢聲小百科
TV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精裝,全4冊)
小馬
柏楊版資治通鑑
007
康熙大帝(平裝版)+雍正皇帝(平裝版)+乾隆皇帝(平裝版)
yunchin
中華五千年全集
經典
高陽作品集
施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