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做最棒的自己:EQ教育從小處著手,打造孩子的耀眼神采》專文推薦
EQ不但要從小培養,父母還得以身作則才會有效。書中舉了很多例子,把大家都會講、卻很少人知道自己在講什麼的名詞解釋得很清楚。我很贊同作者說的,從正向情緒去鼓勵孩子上進,只要父母態度一致,堅持原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這本書是一群非常有理念、有愛心的教育心理學者,投入幼教這塊園地七年的心得,值得父母一讀。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 閱讀本書,將使你對EQ有清晰的概念……將幫助你更深入的瞭解孩子的氣質和EQ……將使你和孩子們在歡樂中發展EQ。 藉由學理瞭解和遊戲的進行,一方面為親子和師生帶來歡樂,增進親子和師生關係;另一方面加強孩子自我和情緒覺察、表達和管理等能力,提昇孩子的EQ,促進自我和人際的良好發展,此乃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林惠雅 彙集老師們豐富的教學心得、個案輔導、實例的剖析與遊戲式的導引,以簡潔文字呈現在讀者面前,確是一本實用的好書。現代父母若能落實踐行,將可以把家裡的小麻煩鍛鍊成出色的小幼苗~~優雅的小淑女、小紳士。 ──國語日報文化中心主任 紀雪幸 原來透過遊戲可以帶給孩子這樣的改變,原來在生活中就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EQ。對於未來的主人翁,我們可以為他們選擇一種更有用的教材,一種陪伴他們一輩子的知識! ──林育孜(太平洋都會生活俱樂部企劃部副主任) 我們邀請笛飛兒工作室至本校開設「兒童社交能力活動」課程,希望能協助外籍配偶子女於人際行為能力之發展及情緒管理。這些活動孩子們都很有興趣,也都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 ──黃愷宜(台北市天母國小諮商輔導中心) 系列EQ課程希望提供家長及孩子們多元的學習機會,期待孩子在完全展現自己的環境下學習問題解決、情緒管理、人際溝通、挫折容忍力等,協助孩子建立健康快樂、積極自主的處世哲學。 ──蔡桂英(台北縣廣福國小輔導主任) 慢慢的我發現,平常下課習慣孤獨的孩子,竟然開始認真的邀請朋友一起玩遊戲,並參與其他人的遊戲。也感染我以更包容、更尊重的方式與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一起讓孩子的EQ動起來吧! ──王瓊凰(台北市天母國小低年級導師) 由於少子化,現代父母對於家中那唯一或唯二的小寶貝都十分疼愛。但是在父母豐厚羽翼保護下的孩子,對於挫折的忍耐度明顯的降低!希望藉由此書,讓父母了解EQ教育的重要性,也讓父母和孩子們因此有所適從! ──吳翠玲(桃園市大友國小中年級導師) 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挫折和各種人際問題而不再只是難過、哭泣或罵人。也因為經由反覆練習和成功經驗的累積,孩子變得更有能力,更有自信的面對生活。 ──子晴媽媽 這樣的課程讓我們家這棵小樹的枝葉在成長中展延得有規律,不再順著自己的習性肆意發展。作為家長,這就是讓小朋友來上課的目的及收穫:寓遊戲而教育,寓活動而潛移默化他們一些未察覺的習慣。 ──小樹媽媽 EQ教育~~一門細水長流的課程,它不似才藝課程般很快看到效果,但這樣的課程訓練對孩子的影響卻是無遠弗屆,一輩子都受用。 ──仁毓媽媽 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及正向的解決問題方法,才是孩子一生幸福指數的依據。隨著孩子學習的腳步,我也跟著進步,畢竟身教重於一切呀!EQ的範圍很廣,我相信只要家長願意深耕,孩子一定會比較快樂。 ──世穎媽媽 以前怡廷在學校生氣時,會用很大的動作影響班上其他同學,總是堅持自己的看法;現在她已懂得該如何討論出整組小朋友都滿意的方式,回家也都會將自己的心情與我分享,這點讓我覺得很開心。 ──怡廷媽媽爸爸 如果你願意花時間了解自己孩子的優劣勢,也願意配合老師們課程後在居家與學校的教學目標練習,相信我,孩子的改變你絕對看得見。當然我的受惠是最大的,因為我明白除了接受孩子的先天氣質外,後天環境的教養更是重要,因為從翎竣身上我看見太多的自己。 ──翎竣媽媽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