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台灣掌故三百篇》
一份源遠流長的臺灣情 ◎寫於《雅言》重刊之前/連戰 一、 民國十九年九月九日,臺南地方有志之士創辦《三六九小報》,以宏揚中華文化為要旨。他們的著眼點是「日化漸厲,華文就微」──在日本對臺灣實施皇民化政策的擠迫之下,臺灣文化越來越趨於弱勢,因而有了這份文化報的發刊。 先祖父雅堂公,樂見文化界這樣的努力,因而在《三六九小報》開闢了「臺灣考古錄」、「臺灣語講座」、「雅言」等專欄,總共發表了三百多則的臺灣掌故,《雅言》一書就是從這裡產生、集結而成的。 二、 發表「雅言」專欄之前十年,先祖父所撰的《臺灣通史》告成,在臺灣刻印問世。《臺灣通史》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上起隋朝,下迄光緒,一千三百年來的臺灣史事盡收在焉。「中華叢書委員會」於民國四十四年重刊《臺灣通史》時說:這部著作「博引舊籍,廣蒐遺聞,其間愛國保種之情,溢於言表,洵足以振奮人心,發揚正氣,不但存臺灣之文獻,亦為近數百年之國史鉅著。」 三、 相較於《臺灣通史》這樣的巨構,《雅言》是一部短篇、雋永的小品,以隨筆的形式寫成。雖是短篇雜記,有的篇幅甚至只有三言兩語,讀來卻倍感親切、新鮮,百年前的臺灣生活諸貌,歷歷如在眼前,有時令人玩薾,有時令人驚嘆。在輕鬆閱讀之際,卻有幾點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其一:臺灣先民的生活習慣、鄉土民俗、思想語言,舉凡一事一物,一字一詞,都有來歷,可以追溯千百年前的根源,譬如: 度晬﹝生子滿周歲﹞,臺灣民間習俗以筆墨、錢幣、紅龜等十二種物品,讓小兒抓取,從其所抓取之物,研判小兒的性向,謂之「試周」;早在北齊時代,顏之推所撰的《顏氏家訓》就已記載江南習俗,「為製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及珍寶玩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謂之『試兒』。」換句話說,六朝時代已有此俗。 又如:查甫﹝臺灣語指男子﹞一詞,可以追溯到《說文》、《儀禮》等幾千年前的典籍,並且可以找出「查甫」語音的傳承與變化。 《雅言》一書,不僅是蒐羅、紀錄掌故而已,更追根究底,理出它們的來龍去脈。 其二:一個社會,其文化發展受到政治、經濟、地理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獨特性。早年臺灣是移民社會,偏處一隅,以及多用漳、泉語,自然衍生出獨特的生活用語,譬如口頭禪「佗去」、「食未」:由於先民篳路藍縷,一出家門,每有災害,路上相遇詢問哪裡去(佗去),有守望相助之義;日常碰面,互問吃了沒(食未),有祝人平安無事之意。這些生活語言,今已習焉而不察,經由《雅言》一書的詮釋,讓人豁然開朗! 其三:臺灣文化在時代的發展變遷之下、在強勢的日本文化的衝擊與排擠下,有許多風俗、禮儀、曲藝、傳統技術等都漸次消失,譬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戲曲日漸式微、擁有特殊技藝的民間藝人凋零、傳統民俗活動變調失色、烹飪古法漸被遺忘等等,即以端午節的習俗為例,《雅言》中說: 「端午競渡,其來已久。五十年前,臺南商業尚盛;『三郊』之外,又有『洋行』。先期製錦標,附彩物,裝詩意,導以鼓吹,遊行市上。至時各駕龍舟,集於五條港口;鳴金為號,擊槳如飛,以奪錦標為勝。觀者雜遝,數日始罷。誠可謂海國之水嬉,而昇平之樂事也;而今亡矣!」 每一個時代,都會面臨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傳承與維護的困境,因素各有不同,難題卻都相似,重讀《雅言》,讓我們了解:保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刻不容緩! 四、 先祖父在書中處處流露出對臺灣文化的熱忱與憂心,其中有一段話說:「一息尚存,此志不泯。余將再竭其綿力,網羅放失,綴輯成書,以揚臺灣之文化。」先祖父以一貫的信念與努力,具體呈現了對臺灣的熱愛。他善盡了一個歷史工作者的時代使命。 臺灣這塊土地,是先民們胼手胝足,共同耕耘而來的,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繼踵先民的足跡,傳承先民的重託,義無反顧。經由《雅言》的重新編排印行,個人衷心期盼,這重新發行的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臺灣情,是一份歷久彌新的臺灣愛;這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也是不可旁貸的責任。 讓我們一起行動!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