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朱元璋為了江山傳之萬世,將功臣宿將誅殺殆盡,傳給子孫一把無刺的權柄。他起自草莽,卻要杜絕此禍,因此分封諸子,以為京師藩屏,使天下成為真正的「朱明天下」。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中意四子朱棣,但為了避免動亂,還是傳位給仁弱的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因採用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大舉削藩,引發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攻陷京師,最後更成功地奪走了侄兒朱允炆的天下,成為永樂皇帝。

要選誰當接班人?

周浩正(實學社發行人,以下簡稱):朱元璋認為元朝衰滅的重要原因是沒有早立太子,政局因之動盪不安,所以他即位不久,便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考慮要立朱棣為太子,但他無法突破封建宗法的約束,只好改立朱標次子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歷史上有很多強勢的領導者會視局勢衡量,打破成規;朱元璋為了避免動亂而遵循法統,但在他死後,仍造成嚴重的政權傾軋,究竟遵守正統或破除正統有何利弊?

 

張京育(政治大學教授,以下簡稱):任何一位統治者──尤其是開國之君,在面臨抉擇時,特別會從歷史實例中加以思考,再決定自己要怎麼做。朱元璋來自民間,卻將國家當作私產,希望子孫世世代代能繼承這個財產,他看到元朝的弊病,所以他要建立一套牢不可破的規範。

  如果以「賢能」作為立太子的標準,大家都有機會,便可能造成兒子欺騙父親,手足翻臉無情,而且賢與不賢的標準也會引發爭議。因此,他認為立嫡立長最確切不過,所以他後來仍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繼位人選。

周:朱元璋想要江山傳之萬代,建立了這樣一個規範。但在他大封諸子、賦予軍事權力時,有官員上奏說,這樣會造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要朱元璋以漢朝「七國之亂」與晉室「八王之亂」為戒,朱元璋立刻把他給殺了。朱元璋真的沒看到大封諸子的後遺症嗎?

張:朱元璋出身貧困,沒唸過書,但從軍開始就非常重視自我教育,所以他後來能夠寫文章、作詩,也知道漢、晉的歷史。他分封諸子時,讓邊塞地區的藩王握有較強的兵力,但仍屬有限,因為他也暗中派人監視這些藩王。為了防患未然,朱元璋更在《祖訓錄》中明訂新君登基時,要藩王們「謹守邊藩,三年不朝」,只准他們「三年之後,諸子依次來朝」。

  朱元璋注意到分封諸子的問題──只要地方累積了足夠的政權、軍權與財權,就可能對中央形成威脅。因此,朱元璋最後將宰相一職給廢除了,直接管理六部,全向他負責。任何制度還是要有人去執行,所以朱元璋實行漢與晉的制度,是認為此制仍是最能鞏固一姓之天下者,只可惜他未能完全如願;即使朱棣當了永樂皇帝之後,也是將國位傳給孫子,而朱棣的兒子也起來反叛,同樣的歷史再度重演。

性格決定命運

周:朱棣以弔祭朱元璋為名,與三位皇子帶兵入京,他認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來表明自己心懷坦蕩;二來可探聽朝中虛實。朱允炆身邊的大臣說,這正好甕中捉鱉,但朱允炆認為證據不足,沒有下手;後來,朱允炆派朝中大將領兵與燕王軍隊作戰時,還再三囑咐「勿使朕揹上殺皇叔的罪名」;朱棣後來知道了,反而嘲笑朱允炆的迂腐。朱允炆這個領導者,是不是敗在優柔寡斷的個性上?

張:就小說情節來看,「柔弱仁厚」的朱允炆與「勇武有謀」的朱棣,形成了強烈對比,而且朱棣是奪權的人,他採取的是「無限戰爭」的策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管道德仁義的約束,為了奪權,要他裝瘋賣傻,也沒什麼不可以;朱允炆則不同了,他是要維護政權的一方,顧忌較多;加上他受儒家影響,在乎作明君的形象,包袱太多,完全有別於朱棣。

  朱元璋一死,朱棣帶二百兵士入京,明明就有違祖訓,朱允炆大可派二千人將他逮捕,永絕後患,可是朱允炆非但縱虎歸山,在後來的戰役中,還下令不准傷害他的皇叔朱棣,所以大將們綁手綁腳,使得朱棣再三逃脫,朱允炆最後失掉整座江山,嚐到自己種下的苦果。

周:朱棣一直以「清君側」為名,使朱允炆在兵敗如山倒時,仍以為朱棣對帝位毫無威脅,他想,只要將大臣治罪,消除朱棣起兵的口實,朱棣就會退兵。他不了解老虎要把羊吃掉,可以完全不需要理由;也不知道朱棣喊此口號,是為了號召天下義勇,為己所用。朱允炆為什麼完全看不清楚朱棣的陰謀詭計?

張:我覺得這是朱允炆性格與判斷上的弱點。朱棣公然起兵對付朝廷,也攻佔了不少地方,朱允炆竟還以為朱棣沒有任何政治野心,這樣的帝王實在太奇怪了。再說,齊泰、黃子澄建議削藩,但最後的決策者是朱允炆,後來朱允炆卻照著朱棣所說,罷黜齊、黃二人。

  假如朱允炆將心腹大臣罷黜後,維護了自己的利益,那倒說得通。但朱允炆罷黜齊、黃二臣後,不僅讓朱棣看出他的黔驢技窮,原本支持他的人也不敢再有任何意見,朱允炆這麼做,不僅傷及自己的實質利益,道德的問題更不用說了。
成功的策略應用。

周:朱棣在靖難期間,運用「指桑罵槐」之計得到勝利,可否談談整個計策的思考軌跡?

張:朱棣知道自己不是馬皇后所生,但他一直向將士宣稱自己是太祖高皇帝的嫡子,唯有這樣,才是嫡系皇族,才具有掌權的正當性。而在靖難之役中,他也以維護《祖訓錄》為名,大張旗鼓,讓自己的行為合法化,這些都是重要的步驟。
朱棣起兵,選擇阻力最小的方式──高舉「清君側」大旗,好處很多:一者、可以拉攏其他藩王,得到更多同盟軍;二者、也可集中攻擊齊泰、黃子澄二人,縮小打擊面;三者、更給皇帝一些想像空間,不致對朱棣採取正面決裂的行動,朱棣便贏得更多時間壯大自己。整個戰略構想方向準確,對朱棣極為有利。

  不過,仔細探討朱棣奪權的主因,實在難有定論。有人曾向太子朱標問說朱元璋最欣賞誰,朱標答說「無如燕王」;朱標死後,朱元璋召集大臣商議改立朱棣為太子的可行性,加上朱元璋的寵妾張美人曾送來密信告訴他說朱元璋死前還在問:「為什麼沒看到燕王?」朱棣心中可能不禁犯疑:這朱允炆是不是矯詔繼位?他的削藩之舉,是不是先下手為強,為自己清除政治障礙?另一方面,朱棣雖然一再地說他無意當皇帝,事實上,從道衍對他說要送他一頂白帽子戴時,朱棣想當皇帝的野心就極為明顯。

  因此,究竟是朱元炆的削藩引發朱棣的「靖難之變」,還是朱棣本就有意奪權,這實在很難講,二者都有可能。

權力來源的正當性

周:朱元璋登基後,昔日一同打天下的老戰友功高震主,例如徐達、李善長、李文忠、藍玉等人都被他一一除去,這對於後來「靖難之變」的發生,有沒有影響?

張:我想是有的。朱元璋自己是如何得位的?是如何將郭子興的部隊變成自己的部隊?如何本來接受小明王的分封,結果卻將小明王沉諸於水底?因此,朱元璋曉得哪些人握有軍權,也知道是誰可能玩弄陰謀詭計。他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兒孫們沒辦法鎮懾住那些功臣宿將,所以他利用各種口實,將他們一一翦除,而且消滅得極為徹底,光是胡惟庸案就死了三萬人,藍玉案也有一萬五千人被誅殺。

  朱元璋大開殺戒是為了替子孫消除政治障礙,事實上卻使得忠於朝廷的元老重臣都被殺光了,到了朱棣領兵對抗朝廷時,朝廷連個帶兵的將領都找不到,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周:朱元璋自信「坐江山」沒問題,但對於「傳江山」就沒把握了。朱元璋的想法也是自古以來帝王們共同的憂慮。您剛才提到朱元璋會掃除接班人的障礙,這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可否就這個現象分析一下君王的心理?

張:這跟權力來源的正當性以及個人的格局有很大的關係。

  朱元璋當上皇帝,把有功將領加封,如果皇帝是萬歲,那些人就是九千歲,那種被好幾個九千歲環伺的壓迫感很大;尤其朱元璋一開始也只是個小兵,既非大將,也不是皇帝後裔,都是親兵出身而已,你做了皇帝,我們這群人都了解你的權威與神話,所以禁忌較多。

  專制政治的本質是要「家天下」,在「家天下」的思想中,外人並不可靠,甚至連弟弟也不可靠──例如趙匡胤剛取得天下,卻馬上被弟弟趙光義奪走,這可以說是專制政治中,很難避免的事情。所以說權力來源的正當性很重要,權力的正當性穩固,任何事都不會威脅到他。

周:感受到威脅就會形成猜疑,就像隋文帝楊堅一樣,取得政權後極為獨斷,以前有事情還要找親信討論半天,現在自己就可以決定了,這實在是很過癮的事情。
張:真的是這樣。從幾位古代君王的歷史中可以發現,這些君王可能在某個時期,做了極正確的決定,但在另一個時期中,卻做了很多錯誤的選擇。照理說,有了前面的經驗,做人應該更高明,但是「明君」與「昏君」根本是同一個人。在獲得權力的前後,出現這樣極端的行為差異,乃因專制政權下的權力運作是個封閉性的系統,不是個透明化的運作,不准有多元決策的思考,也不許公開的討論與批評。

實用主義者

周:朱棣在戰場上,對朝廷的將領極為寬容;打到京師後,對朱允炆的重臣卻極為心狠手辣,為什麼他的個性與行為是如此兩極化?

張:我想,朱棣跟朱元璋很像,都是「實用主義者」。朱元璋開始創業時,周圍的人都比他強大,所以他知道忍耐,靜觀虎鬥,甚至跟元朝建立一些關係;同樣的,朱棣在一開始時,也是弱勢的一方,他跟朝廷將領明白表示,只要不跟他敵對的話,他不僅可以容忍他們,還會重用他們,這是他拉攏人心的一種作法。

  朱元璋掌政後,將大將們一個個除去;朱棣即位之後,也差不多是這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何況你功高震主,威脅到我或是我的子孫;朱棣對降將的寬容,也是在取得權力之前,因為他需要他們來增強自己的兵力,幫自己打仗。如果把所有降將全部殺光,還有誰願意投靠?又如何增強自己的兵力?但是,取得權力之後,朱棣對待建文帝的舊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周:朱棣從十歲受封開始就領略到,討父皇歡心才能保住現有一切;而且,他也看到了太子與兄弟之間表面和氣、暗存危疑的關係。朱棣具備敏銳的政治觸角,他的特質也是天生的領導者所具備的特質嗎?

張:各行各業都有領導者,出版界也有。談到政治的領導者,仔細去比對,我們很難說能找到一個共同的標準。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政治領導者本身對政治極為敏銳,他想要獲得權力、保有權力並且運用權力。我們無法用一般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古代帝王的作法,這方面最著名的學說就是馬基維利的「君王論」:狠的時候,要像一頭獅子;狡猾的時候,就像隻狐狸,端看他在各種場合裡如何去運用,朱棣與朱元璋都可算是箇中翹楚。

周:道衍是朱棣身邊重要的謀士,他給了朱棣很大的支持,甚至是朱棣成功率師攻入京師的關鍵,但是他後來也看出朱棣「成者為王」之後的跋扈與殘暴,於是掛冠求去以保全自身,可否談談小說中的道衍是怎樣的一個人?

張:道衍是這部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曾二度應詔入京,卻都沒能入選為高僧;而他的好友高啟被朱元璋下令腰斬,這些都使他對朱元璋懷恨在心,所以,他潛意識中對朱元璋產生了一種報復心態──就跟張美人一樣,無法報復在朱元璋身上,就報復在他的子孫身上。於是,道衍尋找機會,利用朱氏叔侄之間的矛盾,激化二人的衝突。他不停地鼓動朱棣,一開始就說要拿一頂「白」帽子戴在燕「王」頭上,而好朋友袁珙初見朱棣時,直說他是九五之尊,還暗中作了〈逐燕歌〉,使朱棣被逼到必須走上篡奪皇位的路子上。

  道衍早已看穿朱棣想當皇帝的野心,他本人見聞廣博,巧妙運用了儒學、陰陽之學以及兵書,在各個關鍵時刻,鼓勵士氣,堅定朱棣與將士們的信心,務使奪權之役一舉成功。此外,道衍算是個有良心的謀士,他見朱棣奪權之後,不僅誅滅「讀書種子」方孝孺十族,對付建文帝其他舊臣的手段都極為殘忍,令人髮指,他感到寒心,所以功成身退、掛冠求去。

更宏觀的思考

周:對於這部小說,您給予什麼樣的評價?對於讀者在閱讀歷史小說時,有什麼建議?

張:我想,一部成功的小說不外乎要能引人入勝,令人愛不釋手。當然文筆好、故事好,又能不悖乎情理,自然容易讓人接受,這本書將這些要點都涵蓋了,而且還多了些懸疑的場面,穿插女性角色,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算是一部成功的小說。

  至於要給讀者什麼樣的建議,我想,這部分就由讀者去領會吧!中國人應該做個世界人,不要侷限在實用性上。就我自己來說,我看完這個故事,知道古人為了「家天下」,要費多少心思?過程中有多少人被犧牲?這種普遍的鎮壓、猜疑、控制,又使中國人承受了多少痛苦?喪失了多少創意?

  僅僅為了「家天下」,不允許有多方的思考,更不用說集會、結社……等等,因為都可能威脅到皇權。如果一個民族變得不能溝通,變成啞巴,沒有自己的看法,那這個民族還能夠往前走多長?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這部小說也能給我們更為宏觀的思考。

最新更新日期:91.07.17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