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學彬
黃忠七十五歲還要逞勇,貪圖最後一功,結果前功盡棄。
黃忠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他在與東吳交戰時,被吳將馬忠從暗處放來的冷箭射中肩窩,由於傷勢過重,醫治無效,最後在御營裡往生。從這個角度看,他的下場是偶然的,畢竟刀劍無眼,凡上戰場者,隨時都有戰歿的可能。但若從黃忠的性格及其為人處事的態度上尋找原因的話,那麼他的下場卻是必然的,因為他老而不知讓,勝而不知止,進而不知防。
老不知讓,尚逞筋骨
儘管中國有「老將出馬,一個頂倆」之說,但也不可一概而論——若從經驗方面講,此話千真萬確;但若從體力方面講,此說便有不妥之處,畢竟年老血衰是自然規律,誰也抗拒不了。因此「老者不以筋骨為能」,才是基本的處事原則。然而黃忠卻恰在這一點上不肯服氣,一而再、再而三地想用體力與年輕人較勁,這就很不明智了。
在「戰猇亭先主得仇人」一回中,這種不服老的心態終於讓黃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討伐東吳的最初幾次勝仗裡,小將關興和張苞屢立大功。劉備慨歎道:「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復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慮孫權乎!」其實這話本是為了激勵小將而已,並沒有貶抑老將之意。但黃忠聽罷,頓生不服之氣,私下領五六人,不辭而別(第八十二回)。他到了彝陵營中,對吳班等人說:「吾自長沙跟天子到今,多負勤勞。今雖七旬有餘,尚食肉十斤,臂開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馬,未足為老。昨日主上言吾等老邁無用,故來此與東吳交鋒,看吾斬將,老也不老。」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點:一是他的體力因年齡的增長,確實在下降。當初計奪天蕩山時,他自說能開三石之弓,現在不過幾年時間,他便只能開二石之弓了。二是他這次親上戰場,與敵人去拼刀槍,雖說有為國效力的目的,但主要還是想與劉備鬥氣,爭一個「老也不老」的說法。要知這場仗並未到非他不可的地步,如果讓小將們去打,更會手到擒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在年輕人面前,老而不相讓的做法卻是不可取的。老邁年高,體弱血衰,這是自然規律,是每個人都必定會經歷的階段,並非恥辱之事,誰都應泰然地接受這樣的現實。同時,為了後繼有人,在年輕人面前要主動相讓,使他們增加磨練與學習的機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勝不知止,畫蛇添足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裡所說的就是老年人做事要量力而行,要適可而止,見好即收,否則易因畫蛇添足而事與願違。老將黃忠在這方面就沒有把握好,終致遺憾而去。
當黃忠帶領五六個親隨離開劉備而去時,劉備便已猜到他的用意,當即召來關興、張苞說:「黃漢升此去必然有失。賢侄休辭勞苦,可去相助。略有微功,便可令回。勿使有失。」而黃忠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的確不減當年之勇,鬥不到三個回合,便把潘璋部將史蹟一刀斬於馬下。接著又與潘璋「交馬數合」,潘璋敗走,黃忠乘勢追殺,全勝而回。按說這一仗雖不是什麼硬仗,但也足以證明自己「未足為老」,並非「老邁無用」。此時,目的已經達到,本該見好就收,何況關興又勸他:「我等奉聖旨來助老將軍,既已立了功,速請回營。」如果黃忠此時回營的話,既十分體面,又不會有後面的不幸之事。可惜他非但勝而不知止,反而變本加厲,越發貪起功來了。
從黃忠勝而不知止,畫蛇再添足一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啟示。《菜根譚》說:「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又說:「謝世當謝於正盛之時。」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已經達到了頂點,就像裝滿了水的器皿,千萬不能再往裡加水了,哪怕是再增加一點。否則,加進的水要流出,原有的水也會帶出許多。這正說明了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一個人要想保持自己的英名永垂不朽,就應該在事業的巔峰階段急流勇退。而黃忠的下場,主要就是因為他多貪那一功,結果反倒前功盡棄。
進不知防,自恃輕敵
如果再進一步分析黃忠戰歿的原因,恐怕與「太輕敵」脫不了關係。至於輕敵的原因,則在他自恃武藝高強,始終沒有把敵人放在眼裡。
當第一次交戰時,馮習等人便勸諫道:「老將軍且休輕進。」但黃忠根本不聽,只顧「縱馬而去」。何況這次黃忠還允許馮習等人助戰,但到第二次交戰時,他竟拒絕任何協助,「自引五千軍出迎」。此刻,輕敵的心態有過之而無不及。結果,剛剛戰了幾個回合,潘璋便拖刀而走。其實憑黃忠多年的經驗,不難判斷出其中有詐,但因他過於相信自己、過於輕視敵人,致使他直追出三十餘里,終究中了埋伏。這時再想後退,已經來不及了。若非關興、張苞救得及時,恐怕要被生擒活捉。
有句俗話說:「淹死會水的。」意指那些不太會游泳的人,在下水時總是十分謹慎小心,而那些自認游泳技術高超的,常常不做任何防範,一旦出現突發狀況,往往措手不及,遭致滅頂。所以說,人的本領可恃也不可恃。所謂的可恃,是指「藝高人膽大」,能夠不被敵人嚇倒。所謂的不可恃,即是不能把自己估計過高,而把敵人估計過低,要在本領之上再加謹慎小心和充分準備才行。不光是本領不能自恃,就連經驗也不能自恃,畢竟過分相信和依賴自己的經驗而遭致失敗的例子,古今中外也實在不少。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