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一顆美麗的綠色頭顱
「綠頭鴨」因有著一顆美麗的綠色頭顱而得名,然而大自然卻只給雄鴨有這樣特殊的打扮,相較之下,雌性綠頭鴨就顯得樸素了許多。雄鴨不僅有一顆色彩鮮豔的鴨頭,一身羽衣更是亮眼,脖子上還圍著細細一條白領巾,尾巴再添一小撮世上獨有的、捲曲得萬分俏皮的鬈毛,最後再配上一雙鮮橘色的腳——站在陽光下豈止神氣活現,無需擠眉弄眼,似乎即足以「迷倒」眾雌鴨了。
說起綠頭鴨那一雙腳,總覺得彷彿一雙鮮亮橘色的雨鞋。不管刮風下雪,也無論晴陰或陣雨,綠頭鴨終年蹬著這雙迷人雨鞋,在水裏划來划去,上了陸地走動,即使一跩一擺,也不肯脫下來——這是初次邂逅綠頭鴨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第二個特徵。我相信,這雙雨鞋一定讓綠頭鴨覺得十分驕傲。
就外型而言,綠頭鴨顯然不同於牠的遠親:天鵝與雁鵝。以加拿大大雁為例,兩隻站在一起,單從外表往往不易分辨雌雄,然而綠頭鴨卻公母迥然有異。公鴨英俊瀟灑,吸引異性固然有利,但亮眼的外表常招來掠食者危及下一代,因此母鴨一旦開始孵蛋,就會將公鴨趕走,不讓牠在身邊閒晃。反正從築巢到孵蛋,都是母鴨自己一手包辦。
今天我們稱謂「家畜」的鴨子,其最原始的祖先,可以說就是綠頭鴨;現在我們所聽見最標準的鴨子呱叫聲,也是以綠頭鴨為準。
綠頭鴨在北美地區十分普遍,分布廣及歐亞兩洲,甚而遠至部分的紐西蘭和澳洲,大概有水的地方,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在台灣,牠們屬於冬候鳥,譬如台北華江橋下的雁鴨自然公園、台南四草濕地、高雄澄清湖等地,每年九月到翌年的四月,就有機會可以看得到。
永遠一雙鮮橘色的雨鞋
有時候,我不免以為鴨子跟我們人類一樣,也會「思考」,也有「感覺」; 也許,在我心底深處,幻想著能夠跨越那道看不見的演化鴻溝,可以跟鴨子說話。
直到今日,我依然清楚記得那一天穿過湖泊四周稀疏的林子,尚未靠近水緣,老遠就聽見一連串「呱-呱-呱」鴨子的叫聲,似笑似嚷又似嘲,音調十分嘹喨,不禁引人心底發噱,因為那有點粗糙沙啞的聲音,讓我不禁想起了「愛講話」的卡通唐老鴨,「古怪」又「誇張」的神情與模樣——這是我第一次與綠頭鴨相遇的印象。
如今,我知道綠頭鴨只有雌性才會有這樣的叫聲,通常是一串連續五至六個由強漸弱的呱叫音符組合起來,每一聲之間稍有間隔,而以第二聲最為響亮,音調也最為高亢。後來我知道雌性綠頭鴨之所以會發出這樣的叫聲,多半因為與另一半暫時失離了,或是內心有「不安」的緣故。從此以後,我再聽見那幾個令人難忘的音符,心裏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綠頭鴨屬雁鴨科,是我所認識的鴨子圈中,個性比較活潑的一種,不若鴛鴦那麼「敏感」,亦不如綠翼小水鴨那般「羞怯」。以牠們作為研究鴨子行為的「入門鴨」,是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