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凱斯.唐納修 (Keith Donohue)
譯者:朋萱、朱孟勳
原價300元
亞馬遜的No1

 ★百歲老妖精和七歲小孩,共同寫下最傳奇的故事,成為亞馬遜進軍好萊塢的No1
 ★上市一週,迅即榮登金石堂、誠品、博客來文學類暢銷書排行榜

  如果有人偷走你的人生,你要怎麼辦?

  男孩亨利.戴在七歲時負氣離家出走,被蟄居森林中的妖精綁架。假扮他的妖精隨著協助尋人的消防隊員回家,從此展開新生活。他必須適應新父母,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還得不時捏塑身體跟上歲月的腳步,因為妖精永遠不會長大。

  而那個被妖精抓走的男孩呢?他歷經溺斃而後救活的儀式,重生為妖精,從此告別文明,甚至連書寫和原本的語言都不再熟悉。妖精喚他作「A一袋」,這群「野孩子」徜徉於森林裡,仰望夜空星子,與群獸嬉戲,然而文明的腳步不斷逼近,很快就要危及妖精的林中家園……

  故事以妖精和男孩的觀點交互進行,他們的生命幾度交會,但都擦身而過。當假亨利的罪惡感達到極限,瀕臨崩潰邊緣,他該如何得到救贖?而當林間妖精死傷四散,「A一袋」會選擇原諒,還是毀掉那個偷走他一生的妖精?
部落客感動推薦
★近百位部落客讀者熱烈好評,感動推薦!

■讀者:三月三日〈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讀後感〉
http://blog.pixnet.net/campbell/post/3859631
  這本書可說是老少咸宜,結構完整,沒有前後矛盾,沒有錯綜複雜的情節,娓娓道來的敘述是兩位主角的人生。

  偷走亨利戴這個名字的德國男孩,得到這個身分後依舊不斷的去尋找一百年前的自己,他不快樂,甚至害怕自己的兒子也被調換了。而成為A一袋的小孩卻失去了記憶,他拼命的想記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且努力適應現在的生活,排隊等待下一次的調換。前者用交響曲為自己的故事譜出四大樂章:覺察、追尋、悲嘆和贖罪,後者用筆跟紙紀錄自己的故事。

  其實重點並不是改變身分,而是改變自己。現代人常常覺得其他人過的比自己幸福或是比自己不幸福,那不過是旁觀者的看法,快不快樂只有自己本身最清楚,不是別人來告訴你。

  就像書中所說:到了某個階段,我們必須放下過去,敞開心胸,迎接未來的人生。而結尾寫著:要是你有回來,而我們剛好錯過了彼此,要真是這樣,這本書送給你。我要走了,不會再回來。但是,我會記得每一件事情。然後再翻回第一章的最後一段:我們改變了,我已經改變了。深具意涵。

■讀者:decors weissmel〈『失竊的孩子』凱斯•唐納修〉
http://decbook.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14.html
  嗯!最近我們大哥布林之中出了位作家,原本是人類小孩的亨利.戴變成了我們大哥布林「A一袋」(AniDay);與原本調換成亨利•戴的大哥布林之間發生的故事,而且就和調換的過程一樣,一人寫一章地交叉寫作,又是公平得很。

  我知道調換成亨利.戴的古思塔.盎格蘭其實是非常不快樂的,甚至還活得有些痛苦吧!剛開始需要面對交換家庭成員的懷疑不安;鳩佔鵲巢後,母親對他的關愛和父親的不對勁都讓他無所適從與猜忌;在夢裡彷彿前世的呼喚引發對自己成為大哥布林前的身份的渴望;發現生活中偶爾出現的大哥布林的蹤跡提醒著他對亨利.戴的愧疚;……一切的一切都讓他不快樂。

  說到A一袋也是一樣地不快樂,雖然經過洗禮成為了我們的一員,卻老是想著以前人類的生活,不經意又窺視到自己的真實生活……

  唉!要我說這兩位兄弟,也都太庸人自擾了吧!師父說:『前一袋、後一袋,放下來,輕鬆自在。』何必老是拘泥在以前的生活當中呢!這樣子生活又怎麼會快樂得起來呢?認清楚現在的生活才是最要緊的吧!在《失竊的孩子》慈善音樂會後,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溝通坦白,終於雙雙得到了解放與救贖,正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換了另一個環境,有了新的開始,把握當下、認真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對吧?!

■讀者:萍(瓶)子〈【我看】失竊的孩子〉
http://www.wretch.cc/blog/pyoung0211&article_id=9376146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調換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童年被逐漸成熟的自我遺忘,有多少時候我們還會記得兒時的自己想要什麼?那些書中需要一世紀才會被遺忘的過去,被我們隨意拋棄。我們不斷的在生活中妥協,慢慢變成一個不像自己的自己,就像是書中的調換兒說的優柔寡斷幾乎主宰了我的人生,因此當命運插手干預,免除我為自己的行動抉擇和責任時,我慶幸不已。我們像是急於想要努力適應社會,模仿文明生活中的調換兒,輕易的對過去的自己與夢想道別,卻被時不時跳出的過去侵擾,在過去與現在搖擺。

  又或許,有一部分的我們像是A一袋一樣,被我們遺落在記憶之外,過著最原始的生活,只為了生存、等待希望、友誼這些最初的理由活著。這些最初的慾望,不會老,卻會死。他們不會屬於文明世界,因為他們會躲的遠遠的。他們渴望著回歸正常的生活,盡力的觀察著人類世界的一舉一動。直到有一天,他們準備好一切,決定取代另一個人或被另一個人取代。

  所以故事的最後,如何在過去和現在的自己中找到平衡,就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重點。

■讀者:野貓〈被偷走的•不幸人生──關於《失竊的孩子》〉
http://blog.bs2.to/post/royami/8693
  調換兒雖然已經長大生子,但是在他內心深處仍然是百年前那個想要找人傾訴又求助無門的孩子。只能說命運以殘酷的善意將他們兩個「小孩」擺進迴轉門裡,看起來好像已經事成定局的完備人生,其實還有所缺憾。這是他們所愛的人也沒辦法幫忙,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過去的學習與經歷,就是為了最終的結局──

  向前走。

  如果哪天,我有機會可以跟人調換人生。我想,我還是會繼續過我現在的生活。雖然不盡完美,但卻是只屬於我、無比美麗的人生。

  如果可以,你會想和誰交換人生?

  找不到答案的話,試著翻開《失竊的孩子》靜下心來尋找答案吧。(笑)

■讀者:浩剛〈《失竊的孩子》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http://blog.aquirede.net/read.php/247.htm
  此書並不著重奇幻的部份,而是在人物互動與感情下了功夫。大體可說是個「愛與冒險的故事」,但它揉合了傳說、神話,以及絕妙的角色切換,諒解與懷恨在其中交錯,讓我驚嘆看似平凡的人生,背後竟有那麼多故事。每位角色讀來個性鮮明,可以感覺每個出現的人名都有段故事,我想一個成功的小說便是如此,不只主角是活的,每段文句與每位配角都散發生命力,但讀來卻不複雜。

  這本書或許無法對某些人掀起滔天巨浪,卻可以小口啜飲,不過對於樸實流暢的文筆只怕會一飲而盡吧。要是你碰巧喜歡閱讀或者聆聽古典音樂,本書某些片段會令你愛不釋手。如果你問我最近有什麼好書,我會推薦這本。

■讀者:Vaporlan〈我看失竊的孩子〉
http://tw.myblog.yahoo.com/sequela-necrosis
  合上書頁的那一剎那,悵然若失的寂寥湧上心頭。
  彷彿自己化身為亨利.戴,在痛苦中掙扎,擁有了愛卻又不自主的感到孤獨。

  人生很多時候不也跟故事中一樣,是不由得選擇的,沒有人知道在什麼時候你的人生會來個180度的轉變。不管是人類或是妖精,只要你擁有思考的正向能量,我想都可以活在愛與被愛的世界裡,每一天都應該會充滿歡喜。

  父母親無私的愛,同伴的感情,給予世界的無限希望,一群遺忘在森林裡的孩子。

  看到最後,我笑了,因為這其實是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故事。充滿改變的正向力量,到最後,不都各自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嶄新人生了嗎?

■讀者:Winnie〈自我追尋的歷程:淺談《失竊的孩子》〉
http://blog.roodo.com/hogwarts70/archives/3096969.html
  閱讀凱斯.唐納修(Keith Donohue)的《失竊的孩子》,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經驗。從情節安排到人物塑造,從敘事方式到主題鋪陳,他的縝密細緻讀來令人大呼過癮。他以古老的調換兒傳說做為基底,從葉慈的同名詩作發想,讓兩個因為身份調換而生命重疊的個體,向讀者娓娓道來他們的故事。

  唐納修讓兩人輪流發聲,各自描述進入不同世界的經歷和心境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情勢變化,兩條原本似乎獨立的平行線,重重疊疊後交錯在一起。在這過程中,唐納修利用敘事方式和時空的技巧安排,進而討論兩大命題:大人與小孩、真實與虛幻。

  這本層次豐富的小說節奏抓得剛好,讀來沒有拖泥帶水之感。而且豐富的互文性加強了故事的深度和廣度。看著兩個不同生命個體的變化,看他們拋下過去的包袱,踏上人生的旅程往前邁進。這是一趟生命之旅,抱著希望進行下去。

■讀者:月之言〈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
http://blog.pixnet.net/before35/post/4310703
  「妳叫我亨利。」所有的故事在那一剎那解開了。「那是我,我是亨利,妳是這麼說的,不是嗎?」

  名字的呼喚,引發排山倒海的震撼,彷偌沉寂的火山醒了過來,點燃了火苗,喚起了沉睡已久的心靈,激動的心情再也無法平撫。沒有名字的人,逐漸忘了過去,沒有根,沒有源頭,失去了時空的座標,與所有的一切失去關聯性,那是一種最深沉的驚恐。

   A一袋如此,竊取亨利戴身分的古斯塔盎格蘭也是如此,失去名字的A一袋最初只靠殘存的印象記憶家庭,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中斷了與家庭聯繫的臍帶。古斯塔何嘗不是如此,即使成為亨利戴之後,他仍要追尋自己的家族與身世,只有知道自己的源頭,才有過去,現在的存在才有意義,才能在時空的座標中找到自己的靈魂。

  「世界上最不仁慈的事是愛。當愛逃走後,只會剩下回憶作為報酬。」

  失去自我人生的悲哀中,還有著比這更痛苦的事,那就是愛的失去。……
  
  對一般人而言,愛應是世界上最仁慈的事,唯有愛,才有希望,才有幸福。然而,對調換兒來說,脫離人類的生活,最痛的應是失去了原本沐浴其中的愛,如果還有回憶,至少還有一絲的救贖,最怕的是記憶的消磁與脫軌,陷入不見底的深淵。

■讀者:10〈失竊的孩子〉
http://tw.myblog.yahoo.com/jw!Lr8bv1qGFRloKiMrg4o-/article?mid=789&prev=-1&next=780
  剛拿到書時就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是“失竊的孩子”,當看完後卻認為再沒有比這句話更貼切的書名了……

  當亨利.戴不再是亨利.戴……當我不再是我時……那我到底是誰?
很多人都埋怨自己的人生多不快樂多不幸,但當原本的人生不再屬於自己時真得就能獲得更好的嗎?

  此書描寫很多令人感觸很深的情節,隨著書中人物的情緒起伏彷彿自己也跟著經歷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融入故事中而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是多麼幸福且真實。

  沒有虛假、沒有替換……因為我就是我……

■讀者:小釵嫂〈《失竊的孩子》讀後心得〉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2999869.html
  書中利用兩個觀點交錯書寫,這樣的手法有點類似「姊姊的守護者」,企圖讓讀者能夠藉由不同的視點,感受到兩位主人翁的主觀感情。A一袋一直嘗試不去忘懷自己過去是人類,懷念那個文明而舒適的生活,在荒野中渴望文明;亨利.戴在文明中活得掙扎,時時恐懼自己必須再度回到那個蠻荒的世界,可是在這個文明的世界裡不一定活得痛快,可能必須勉強自己違反本性,勉強自己學會欺瞞。兩個人——一個是在第三次的生命、一個是在第二次的生命,學習到了寬容和認同,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當下的時光。

  黛絲和小黑斑各是影響亨利及A一袋極深的兩個人物。因為這兩個美妙的女性,使得亨利、A一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不可被取代的認知,也許作者是想藉此告訴讀者(即使雲淡風輕、寫得毫不刻意),「愛」仍然是驅使人們面對自身的重要元素吧。唯有學會「愛」和「眷戀」,這個生命才會顯得獨一無二,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一樣。

■讀者:楊億薇〈《失竊的孩子》閱讀心得〉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2999869.html
  《失竊的孩子》告訴我們的是一個調換兒的傳說,是一個成長的故事,被偷走的小孩心裡永遠渴望著回家,過著正常人類的生活,有人愛著。人常常會在心裡面想要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真正地換了一個身份活著,才恍然大悟該如何活的更有意義。可是,這就是「成長」吧,在真實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跌倒中學會走路的,小說中交換身份的兩位男孩也是在摸索中成長,有勇氣的堅持下去,A一袋不放棄找尋過去而堅持寫下故事,亨利.戴對於音樂的愛好使他努力不懈地完成自己。

  故事中有很多可以引申出來談的,包含了調換兒的心裡、父母對於小孩的愛以及無知、調換兒的傳說被合理化為社會機制,可能是現代的人在忙碌社會中失去了童心,或者是更相信科技理性等。

  在現代化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人類不再相信古老的傳說,因為科學理性至上;人類為了找尋更多的居地,向大自然不斷的索取更多的土地;最重要的是人們長大後都失去了童心,腦袋裡的篩子的洞愈來愈大,無法留下一些不易察覺卻彌足珍貴的心靈感受。

■看更多讀者書評及讀後心得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2999869.html
網路時代的童話故事:《失竊的孩子》創作始末
文/灰鷹

  2006 年夏天,亞瑪遜網路書店簽下新人作家凱斯•唐納修的長篇小說《失竊的孩子》電影版權,正式宣告進軍好萊塢。這個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商向來作風大膽,時有驚人之舉。他們從圖書業起家,早已把音樂、玩具、廚具、服飾全都納入事業版圖,現在又將目光轉向電影產業,準備運用自身的媒體優勢,將原著小說、電影原聲帶、DVD 等相關產品的商機發揮到最大。這是一個網路時代的童話故事,而唐納修初試啼聲便一夕成名,更要讓無數寫作者羨妒交加。

  然而唐納修的出道過程並不順遂。他出生於典型的愛爾蘭裔美國家庭,七個子女他正好排名中間,「就像甘迺迪家族,只是沒錢也沒勢」。他離家前往匹茲堡念大學,在賓州的桂冠詩人山繆•海澤(Samuel Hazo)門下求藝,並靠寫作獎學金完成學業,夢想成為一個小說家,卻苦無出版機會。於是唐納修回到華盛頓老家,進入美國藝術基金會工作,替主管草擬回信、撰寫講稿,這份工作一做就是八年。在妻兒鼓勵下,他決定重回校園攻讀文學博士,希望能在大學任教,利用教學之餘創作。

  在職進修的路途漫長,唐納修花了十年功夫才取得學位。在教職一位難求的情況下,他進入華盛頓文化與藝術資源中心工作。鎮日與藝術家為伍使他再度燃起創作熱情,《失竊的孩子》故事也逐漸在心中成形:小男孩藏身樹洞的鮮明意象,葉慈詩作中關於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對比,愛爾蘭的妖精傳說,水童合唱團的居爾特搖滾,無論成人或孩童都不曾終止的身份追尋。他以「調換兒」的傳說為想像起點,用近代美國為故事舞台,建構出一則關於童年記憶、關於人世無常、關於文明和原始的對話,關於神話變遷或者湮滅的成人童話。

  唐納修花八個月寫完初稿,但是《失竊的孩子》在眾多經紀人間流浪了整整兩年,始終乏人問津。在這段時間內,唐納修先後遭逢母親病逝和失去工作的巨變,就在他幾乎要放棄希望的時候,終於接到經紀人彼得•史坦伯格的電話。那時史坦伯格剛投效新成立的喬瑞格文學經紀公司(Regal Literary),首要之務就是處理堆積如山的稿件。也就是從這些良莠不齊的書寫當中,他發掘出《失竊的孩子》,並在競價中以六位數美金的高額預付版稅賣給 Doubleday 旗下知名出版人 Nan A. Talese 的自有品牌。經過一年多的琢磨和改寫,《失竊的孩子》終於付梓出版,成了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的重點選書,登上紐約時報排行榜,在主流文學和奇幻圈內都大受好評。

  近幾年來,美國文壇接連出現了許多帶有幻想色彩的暢銷小說,例如《蘇西的世界》的女孩鬼魂、《時空旅人之妻》的科幻愛情故事、《歷史學家》的吸血鬼源流考,以及《愛情的謎底》的時光倒轉。也許是「哈利波特」推波助瀾,也許是主流讀者終於明白現實與虛幻並無高下之分。無論如何,唐納修以寫實筆觸述說發生在現實世界的妖精故事,貼近日常經驗的同時仍帶有幾分夢的色彩,必將擄獲每一個讀者的心。
國際媒體佳評如潮
凱斯.唐納修生動地擷取神話,移植到我們的時代,以兩個調換兒的觀點,交錯敘述故事。這是近年來我讀過最感人、最引人入勝的作品之一。
——《最後的獨角獸》作者彼得.畢格

《失竊的孩子》充滿生動的想像,卻不矯情做作。凱斯.唐納修以幽默闡述超凡的世界,以驚奇演繹平凡的人世。我非常喜歡。     
——《時空旅人之妻》作者奧黛麗.尼芬格

凱斯.唐納修冒險突破,將一個別具趣味又精采的故事──亨利.戴和A一袋,調換兒和失竊的小孩──融入娓娓道來的神仙樂章中。
——《馬葛衛神父的葬禮》作者布萊恩.奧多爾蒂

接招吧,哈比人!唐納修這本耀眼的處女作有趣極了,因為他用真實世界、日常瑣事來烘托神奇幻想,讓魔幻變得真實可信。
——《柯克思書評》

上飛機帶著《失竊的孩子》,包證你連碰到亂流都不會有感覺。相信我們,打開第一頁,你就不想離手。
——《亞利桑納每日星報》

凱斯.唐納修的《失竊的孩子》正逐漸在讀書俱樂部圈建立不墜的聲名。當兩個故事逐漸匯聚到達高潮時,情緒如潮水洶湧,整本書展現極大的張力。
——《紐約時報》

表面上,凱斯.唐納修寫了一部慧黠的處女作,一本關於精靈的精采小說,實際上,這本書的成功在於它深刻描寫人性,是部發光發亮、感人肺腑的作品。
——《華盛頓郵報》

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處女作。唐納修將故事的奇幻以極簡樸的手法表現,一如他描繪主角們經歷成長痛苦的情緒般樸實無華。對局外人來說,這卻成就了一本深刻的小說,因為那感情再自然不過,一點都不超現實。
——《出版人週刊》

《失竊的孩子》是一本極具震撼和傷感的小說,一則關於成長苦痛的童話故事。唐納修的文筆如此簡約,樸實無華,叫人不感動都難。這本精采,充滿幻想的處女作,毫無疑問地將成為極具口碑的暢銷書。
——《商業週刊》

《失竊的孩子》是一部引人入勝,具有深度的文學性寓言故事,神秘而扣人心弦,可讀性極高,超乎所謂的現代版神仙故事。
——英國《水石圖書季刊》

精采!一個生長在越戰時期的男孩,正處在巨大轉變的時期;另一個則是永遠長不大的男孩,在蓊鬱的土地上離群索居,飽受文明世界的威脅。人類的擴張與侵占促成前後任兩個亨利逐漸接近彼此,故事深刻、美麗。
——《今日美國》

一本雋永,不同凡響的處女佳作。
——《圖書館學刊.重點書評》
故事裡的音樂
聆聽故事裡的音樂──《失竊的孩子》相關曲目延伸賞析    沙發麗、小蜜柑/整理

  在《失竊的孩子》故事中,假的亨利.戴是一位音樂神童,長大以後成為鋼琴師與作曲者,因此作者唐納修也刻意在亨利所敘述的故事線中,加入許多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的元素,以烘托出亨利身處的時代氛圍,並深化了情節的張力、角色的性格。敏銳的讀者也許會發現,這些音樂延伸指涉了文字無法傳達的思想,或隱喻的內涵。

  雖然書本只能有文圖的呈現,但透過多媒體的網路,我們希望呈現這些音樂,讓讀者除了用視覺與想像之外,也能以聽覺的感官,進入亨利的心靈與情感世界,更加了解亨利的所思所渴望,以及情感衝突。

■〈有列火車開往夢想國〉(There's A Train Out for Dreamland)
〔故事〕
  
在森林中等待了一百年之後,假的亨利變身成功並順利瞞騙戴家夫婦,重新成為人類小孩後,此時對他來說,一切彷彿夢想成真,而他初次展露音樂的才華,便是模仿納京高演唱這首〈有列火車開往夢想國〉。(請參閱p.35)
〔音樂〕
  這首歌的原唱是納京高(Nat King Cole, 1919~1965)。如果你能哼唱「Unforgettable…」和「Mona lisa, mona lisa, men have named you…」那麼,你對納京高並不陌生。這位巨星誕生於1919年美國的阿拉巴馬州,他的聲音溫暖感人,令人難忘。〈有列火車開往夢想國〉收錄於專輯”Christmas For Kids: From One To Ninety-Two”,Capitol, 1997。
  關於納京高的介紹,請參閱網站(英)
〔聆聽〕 連結

■〈彩虹彼端〉(Over the Rainbow)
〔故事〕

  假的亨利時常會唱歌給雙胞胎妹妹聽,「每每唱起〈彩虹彼端〉她們就會睡著,彷彿被敲昏似的…」。作者唐納修以這首歌曲暗示這時的假亨利仍保有妖精的法力,因此能像奧茲國的巫師一樣,迷惑催眠人。(請參閱p.36)
〔音樂〕
  〈彩虹彼端〉是奧斯卡金獎電影《綠野仙蹤》主題曲。這首一開頭就很難唱的歌,曾被許多唱片界人士認定很難走紅,結果卻成為流世的名曲。主唱也就是電影中飾演女主角陶樂絲的茱蒂嘉蘭(Judy Garland, 1922~1969)認為:「為什麼有人聽到這首歌會掉下眼淚?因為它已經成為夢想和希望的象徵。」
  進一步認識茱蒂嘉蘭,請參閱此連結網站(英)
〔聆聽〕 連結1  連結

■〈泰迪熊的野餐〉(The Teddy Bears' Picnic)

〔故事〕
  萬聖節時,老師指定假的亨利演唱〈泰迪熊的野餐〉,作為恐怖派對的餘興節目。這首歌曲的文字說:「如果你今天去森林裡,一定會被嚇一大跳;如果你今天去森林裡,最好先偽裝…」(If you go down to the woods today, You're sure of a big surprise. If you go down to the woods today, You'd better go in disguise…)作者唐納修以這首童謠影射森林中藏著可怕的生物,也暗示假亨利的偽裝。(請參閱p.38)
〔音樂〕
  
〈泰迪熊的野餐〉於1907年譜曲,1932年填詞,由當時名氣正旺的Heny Hall帶領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 Dance Orchestra錄製單曲,即創造百萬銷售,並傳唱至今。書中所引用的版本,是由書中所提歌手法蘭克.狄弗爾(Frank De Vol)所演唱的版本,收錄在”Small Fry: Capitol Sings Kids' Songs for Grownups”合輯。
  關於〈泰迪熊的野餐〉可參閱網站(英)
〔聆聽〕 〈泰迪熊的野餐〉  法蘭克.狄弗爾的演唱版本■〈人間天使〉(Earth Angel)
〔故事〕

  少年時期的亨利和朋友合組樂團,當時他們最常演奏的樂曲包括爵士樂和搖滾樂。(請參閱p.92)
〔音樂〕
  
企鵝合唱團(The Penguins, 1954~)是1950年代,以節奏藍調與搖滾樂的人聲音樂風格走紅的合唱團體,1954年發行的〈人間天使〉為其顛峰代表作。
  關於企鵝合唱團請參閱網站
〔聆聽〕
〈人間天使〉 〈人間天使〉現場演唱

■〈哎喲〉(Gee)
〔故事〕
  
〈哎喲〉是另一首少年亨利和樂團,當時他們最常演奏的樂曲包括爵士樂和搖滾樂。(請參閱p.92)
〔音樂〕
  烏鴉合唱團(The Crows, 1951~)是節奏藍調與搖滾樂的人聲音樂風格的先驅者之一,率先以「鳥」為名的團體,1953年發行的這首〈哎喲〉是1950年代同類型歌曲第一首銷售百萬的金曲,也被部分音樂學者認定是第一首"Rock and Roll"。
  認識烏鴉合唱團,請參閱該網站
〔聆聽〕
Gee(片斷) 〈哎喲〉作為電影"Cry baby"背景音樂

■〈嘿,現在〉(Hey Now)

〔故事〕

  
亨利和朋友的樂團四處去演唱,從高中舞會到婚禮,甚至偶爾去夜總會。作者以這首〈現在〉,表現出亨利滿足於當下的心境。(請參閱p.94)
〔音樂〕
  
這首曲子原唱者瑞德.嘉藍(Red Garland, 1923~1984),曾在爵士樂歷史上幾個了不起團體中擔任要角,比如說Miles Davis第一代經典五重奏,John Coltrane樂團等,而他本人所率領的鋼琴三重奏,也有眾多表現不俗的作品。
  關於瑞德.嘉藍請參閱網站
〔聆聽〕
■〈視線無法離開妳〉(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故事〕

  
亨利和小學同學黛絲重逢時,他因為父親威廉.戴的自殺而被迫輟學,在酒吧當鋼琴師兼酒保,這首〈視線無法離開妳〉暗示了亨利愛上了當時另有男友的黛絲。(請參閱p.147)
〔音樂〕
  這首歌的翻唱版本數不勝數,但真正原唱是法蘭克.瓦利(Frankie Valli),他原是著名的白人靈魂樂團The Four Seasons的成員,單飛後唱出這首不朽名曲。
  進一部了解法蘭克.瓦利,請參閱網站(英)
〔聆聽〕
〈視線無法離開妳〉的現場演場

■〈深夜的陌生人〉(Strangers in the Night)

〔故事〕
  重逢後的黛絲對亨利說,小時候她一直覺得亨利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陌生人,亨利隨即以鋼琴彈奏這首〈深夜的陌生人〉作為回應。作者唐納修以此隱喻,亨利始終無法對黛絲表白他真正的身分。(請參閱p.146)
〔音樂〕

  
此曲原唱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 1915~1988)是美國流行音樂的天王之一,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與披頭四、平克勞斯貝、貓王和麥可傑克森並列於20世紀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藝人之列,即使辭世多年,懷念精選依然熱賣。
  認識法蘭克.辛納屈,請參閱此連結網站(英)
〔聆聽〕
〈深夜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