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位部落客讀者熱烈好評,感動推薦!
■讀者:三月三日〈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讀後感〉
http://blog.pixnet.net/campbell/post/3859631
這本書可說是老少咸宜,結構完整,沒有前後矛盾,沒有錯綜複雜的情節,娓娓道來的敘述是兩位主角的人生。
偷走亨利戴這個名字的德國男孩,得到這個身分後依舊不斷的去尋找一百年前的自己,他不快樂,甚至害怕自己的兒子也被調換了。而成為A一袋的小孩卻失去了記憶,他拼命的想記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並且努力適應現在的生活,排隊等待下一次的調換。前者用交響曲為自己的故事譜出四大樂章:覺察、追尋、悲嘆和贖罪,後者用筆跟紙紀錄自己的故事。
其實重點並不是改變身分,而是改變自己。現代人常常覺得其他人過的比自己幸福或是比自己不幸福,那不過是旁觀者的看法,快不快樂只有自己本身最清楚,不是別人來告訴你。
就像書中所說:到了某個階段,我們必須放下過去,敞開心胸,迎接未來的人生。而結尾寫著:要是你有回來,而我們剛好錯過了彼此,要真是這樣,這本書送給你。我要走了,不會再回來。但是,我會記得每一件事情。然後再翻回第一章的最後一段:我們改變了,我已經改變了。深具意涵。
■讀者:decors weissmel〈『失竊的孩子』凱斯•唐納修〉
http://decbook.blogspot.com/2007/04/blog-post_14.html
嗯!最近我們大哥布林之中出了位作家,原本是人類小孩的亨利.戴變成了我們大哥布林「A一袋」(AniDay);與原本調換成亨利•戴的大哥布林之間發生的故事,而且就和調換的過程一樣,一人寫一章地交叉寫作,又是公平得很。
我知道調換成亨利.戴的古思塔.盎格蘭其實是非常不快樂的,甚至還活得有些痛苦吧!剛開始需要面對交換家庭成員的懷疑不安;鳩佔鵲巢後,母親對他的關愛和父親的不對勁都讓他無所適從與猜忌;在夢裡彷彿前世的呼喚引發對自己成為大哥布林前的身份的渴望;發現生活中偶爾出現的大哥布林的蹤跡提醒著他對亨利.戴的愧疚;……一切的一切都讓他不快樂。
說到A一袋也是一樣地不快樂,雖然經過洗禮成為了我們的一員,卻老是想著以前人類的生活,不經意又窺視到自己的真實生活……
唉!要我說這兩位兄弟,也都太庸人自擾了吧!師父說:『前一袋、後一袋,放下來,輕鬆自在。』何必老是拘泥在以前的生活當中呢!這樣子生活又怎麼會快樂得起來呢?認清楚現在的生活才是最要緊的吧!在《失竊的孩子》慈善音樂會後,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溝通坦白,終於雙雙得到了解放與救贖,正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換了另一個環境,有了新的開始,把握當下、認真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對吧?!
■讀者:萍(瓶)子〈【我看】失竊的孩子〉
http://www.wretch.cc/blog/pyoung0211&article_id=9376146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調換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童年被逐漸成熟的自我遺忘,有多少時候我們還會記得兒時的自己想要什麼?那些書中需要一世紀才會被遺忘的過去,被我們隨意拋棄。我們不斷的在生活中妥協,慢慢變成一個不像自己的自己,就像是書中的調換兒說的優柔寡斷幾乎主宰了我的人生,因此當命運插手干預,免除我為自己的行動抉擇和責任時,我慶幸不已。我們像是急於想要努力適應社會,模仿文明生活中的調換兒,輕易的對過去的自己與夢想道別,卻被時不時跳出的過去侵擾,在過去與現在搖擺。
又或許,有一部分的我們像是A一袋一樣,被我們遺落在記憶之外,過著最原始的生活,只為了生存、等待希望、友誼這些最初的理由活著。這些最初的慾望,不會老,卻會死。他們不會屬於文明世界,因為他們會躲的遠遠的。他們渴望著回歸正常的生活,盡力的觀察著人類世界的一舉一動。直到有一天,他們準備好一切,決定取代另一個人或被另一個人取代。
所以故事的最後,如何在過去和現在的自己中找到平衡,就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重點。
■讀者:野貓〈被偷走的•不幸人生──關於《失竊的孩子》〉
http://blog.bs2.to/post/royami/8693
調換兒雖然已經長大生子,但是在他內心深處仍然是百年前那個想要找人傾訴又求助無門的孩子。只能說命運以殘酷的善意將他們兩個「小孩」擺進迴轉門裡,看起來好像已經事成定局的完備人生,其實還有所缺憾。這是他們所愛的人也沒辦法幫忙,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過去的學習與經歷,就是為了最終的結局──
向前走。
如果哪天,我有機會可以跟人調換人生。我想,我還是會繼續過我現在的生活。雖然不盡完美,但卻是只屬於我、無比美麗的人生。
如果可以,你會想和誰交換人生?
找不到答案的話,試著翻開《失竊的孩子》靜下心來尋找答案吧。(笑)
■讀者:浩剛〈《失竊的孩子》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http://blog.aquirede.net/read.php/247.htm
此書並不著重奇幻的部份,而是在人物互動與感情下了功夫。大體可說是個「愛與冒險的故事」,但它揉合了傳說、神話,以及絕妙的角色切換,諒解與懷恨在其中交錯,讓我驚嘆看似平凡的人生,背後竟有那麼多故事。每位角色讀來個性鮮明,可以感覺每個出現的人名都有段故事,我想一個成功的小說便是如此,不只主角是活的,每段文句與每位配角都散發生命力,但讀來卻不複雜。
這本書或許無法對某些人掀起滔天巨浪,卻可以小口啜飲,不過對於樸實流暢的文筆只怕會一飲而盡吧。要是你碰巧喜歡閱讀或者聆聽古典音樂,本書某些片段會令你愛不釋手。如果你問我最近有什麼好書,我會推薦這本。
■讀者:Vaporlan〈我看失竊的孩子〉
http://tw.myblog.yahoo.com/sequela-necrosis
合上書頁的那一剎那,悵然若失的寂寥湧上心頭。
彷彿自己化身為亨利.戴,在痛苦中掙扎,擁有了愛卻又不自主的感到孤獨。
人生很多時候不也跟故事中一樣,是不由得選擇的,沒有人知道在什麼時候你的人生會來個180度的轉變。不管是人類或是妖精,只要你擁有思考的正向能量,我想都可以活在愛與被愛的世界裡,每一天都應該會充滿歡喜。
父母親無私的愛,同伴的感情,給予世界的無限希望,一群遺忘在森林裡的孩子。
看到最後,我笑了,因為這其實是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故事。充滿改變的正向力量,到最後,不都各自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嶄新人生了嗎?
■讀者:Winnie〈自我追尋的歷程:淺談《失竊的孩子》〉
http://blog.roodo.com/hogwarts70/archives/3096969.html
閱讀凱斯.唐納修(Keith Donohue)的《失竊的孩子》,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經驗。從情節安排到人物塑造,從敘事方式到主題鋪陳,他的縝密細緻讀來令人大呼過癮。他以古老的調換兒傳說做為基底,從葉慈的同名詩作發想,讓兩個因為身份調換而生命重疊的個體,向讀者娓娓道來他們的故事。
唐納修讓兩人輪流發聲,各自描述進入不同世界的經歷和心境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情勢變化,兩條原本似乎獨立的平行線,重重疊疊後交錯在一起。在這過程中,唐納修利用敘事方式和時空的技巧安排,進而討論兩大命題:大人與小孩、真實與虛幻。
這本層次豐富的小說節奏抓得剛好,讀來沒有拖泥帶水之感。而且豐富的互文性加強了故事的深度和廣度。看著兩個不同生命個體的變化,看他們拋下過去的包袱,踏上人生的旅程往前邁進。這是一趟生命之旅,抱著希望進行下去。
■讀者:月之言〈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
http://blog.pixnet.net/before35/post/4310703
「妳叫我亨利。」所有的故事在那一剎那解開了。「那是我,我是亨利,妳是這麼說的,不是嗎?」
名字的呼喚,引發排山倒海的震撼,彷偌沉寂的火山醒了過來,點燃了火苗,喚起了沉睡已久的心靈,激動的心情再也無法平撫。沒有名字的人,逐漸忘了過去,沒有根,沒有源頭,失去了時空的座標,與所有的一切失去關聯性,那是一種最深沉的驚恐。
A一袋如此,竊取亨利戴身分的古斯塔盎格蘭也是如此,失去名字的A一袋最初只靠殘存的印象記憶家庭,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中斷了與家庭聯繫的臍帶。古斯塔何嘗不是如此,即使成為亨利戴之後,他仍要追尋自己的家族與身世,只有知道自己的源頭,才有過去,現在的存在才有意義,才能在時空的座標中找到自己的靈魂。
「世界上最不仁慈的事是愛。當愛逃走後,只會剩下回憶作為報酬。」
失去自我人生的悲哀中,還有著比這更痛苦的事,那就是愛的失去。……
對一般人而言,愛應是世界上最仁慈的事,唯有愛,才有希望,才有幸福。然而,對調換兒來說,脫離人類的生活,最痛的應是失去了原本沐浴其中的愛,如果還有回憶,至少還有一絲的救贖,最怕的是記憶的消磁與脫軌,陷入不見底的深淵。
■讀者:10〈失竊的孩子〉
http://tw.myblog.yahoo.com/jw!Lr8bv1qGFRloKiMrg4o-/article?mid=789&prev=-1&next=780
剛拿到書時就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是“失竊的孩子”,當看完後卻認為再沒有比這句話更貼切的書名了……
當亨利.戴不再是亨利.戴……當我不再是我時……那我到底是誰?
很多人都埋怨自己的人生多不快樂多不幸,但當原本的人生不再屬於自己時真得就能獲得更好的嗎?
此書描寫很多令人感觸很深的情節,隨著書中人物的情緒起伏彷彿自己也跟著經歷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融入故事中而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是多麼幸福且真實。
沒有虛假、沒有替換……因為我就是我……
■讀者:小釵嫂〈《失竊的孩子》讀後心得〉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2999869.html
書中利用兩個觀點交錯書寫,這樣的手法有點類似「姊姊的守護者」,企圖讓讀者能夠藉由不同的視點,感受到兩位主人翁的主觀感情。A一袋一直嘗試不去忘懷自己過去是人類,懷念那個文明而舒適的生活,在荒野中渴望文明;亨利.戴在文明中活得掙扎,時時恐懼自己必須再度回到那個蠻荒的世界,可是在這個文明的世界裡不一定活得痛快,可能必須勉強自己違反本性,勉強自己學會欺瞞。兩個人——一個是在第三次的生命、一個是在第二次的生命,學習到了寬容和認同,同時懂得珍惜現在當下的時光。
黛絲和小黑斑各是影響亨利及A一袋極深的兩個人物。因為這兩個美妙的女性,使得亨利、A一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不可被取代的認知,也許作者是想藉此告訴讀者(即使雲淡風輕、寫得毫不刻意),「愛」仍然是驅使人們面對自身的重要元素吧。唯有學會「愛」和「眷戀」,這個生命才會顯得獨一無二,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一樣。
■讀者:楊億薇〈《失竊的孩子》閱讀心得〉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2999869.html
《失竊的孩子》告訴我們的是一個調換兒的傳說,是一個成長的故事,被偷走的小孩心裡永遠渴望著回家,過著正常人類的生活,有人愛著。人常常會在心裡面想要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真正地換了一個身份活著,才恍然大悟該如何活的更有意義。可是,這就是「成長」吧,在真實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跌倒中學會走路的,小說中交換身份的兩位男孩也是在摸索中成長,有勇氣的堅持下去,A一袋不放棄找尋過去而堅持寫下故事,亨利.戴對於音樂的愛好使他努力不懈地完成自己。
故事中有很多可以引申出來談的,包含了調換兒的心裡、父母對於小孩的愛以及無知、調換兒的傳說被合理化為社會機制,可能是現代的人在忙碌社會中失去了童心,或者是更相信科技理性等。
在現代化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人類不再相信古老的傳說,因為科學理性至上;人類為了找尋更多的居地,向大自然不斷的索取更多的土地;最重要的是人們長大後都失去了童心,腦袋裡的篩子的洞愈來愈大,無法留下一些不易察覺卻彌足珍貴的心靈感受。
■看更多讀者書評及讀後心得
http://blog.roodo.com/dali_novel/archives/299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