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令一一一一O號:甘迺迪的死亡證書 對於美國人來說,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甘迺迪總統在德州的達拉斯市遇刺身亡。噩耗傳來,整個美國都陷入了震驚和悲傷之中。
幾十年以後,人們在說起這一時刻時,很多人都能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在做什麼。究竟是誰、為什麼刺殺甘迺迪至今仍眾說紛紜。美國官方的華倫委員會的最終結論,是一個名叫奧斯華的兇手單獨作案,但是此案的疑點實在太多,幾十年來社會上流傳著各種陰謀論。
最明顯的疑點是兇手被警方逮捕不到四十八小時,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另一名猶太殺手近距離槍殺,上百萬人在電視機旁看到了謀殺全過程,而該兇手的動機竟然是「要向全世界的人展示猶太人的膽量」。
另一個重大的疑點是到底幾個人參與了謀殺甘迺迪。華倫委員會的結論是奧斯華在五.六秒的時間裡連發三槍,其中一發子彈打飛,一發擊中甘迺迪的頸部,另外一發致命的子彈命中甘迺迪頭部。幾乎沒有人相信奧斯華能在這樣短的時間裡準確射擊三次。更奇怪的是,打中甘迺迪頸部的子彈是先擊中了甘迺迪後,再射中坐在甘迺迪前方的德州州長,而這樣的概率幾乎為零,所以人們稱之為一發「神奇的子彈」。更多的專家相信,不止一人從不同的方向朝甘迺迪開槍,而且不止三發子彈。
據後來護衛甘迺迪車駕的一名巡警回憶:「當甘迺迪在機場忙著和歡迎的人群握手時,詹森(副總統)的秘密特勤(secret
service)走過來給我們做安全工作指示。最讓我吃驚的是他們說總統在德利廣場(刺殺現場)的行車路線臨時做了修改。如果保持原來的路線,殺手可能完全沒有機會下手。他們還給我們下了一個聞所未聞的命令,通常情況下,我們四個摩托護警應該緊靠總統座車的四周,但是他們這次讓我們全部退到車後,任何情況下不得超過總統座車的後輪。他們說這是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沒有遮攔的視野』。
「我的另一位朋友(保護副總統詹森)看見他(詹森)在第一發子彈飛出前三十或四十秒時,開始在車裡彎下身來,甚至在車隊拐上休士頓大街之前就這樣做。也許他在車裡的地毯上找什麼東西,但是他看起來就好像預感到會有子彈飛過來一樣。」
當第一夫人賈桂琳隨著丈夫的遺體搭乘空軍一號到達華盛頓機場時,她仍然穿著濺滿甘迺迪鮮血的大衣,她堅持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他們看看自己犯下的罪惡」。此時的兇手奧斯華仍被警方看押,賈桂琳所說的「他們」又是誰?賈桂琳在自己的遺囑中說道,在她死後五十周年(二○四四年五月十九日),如果她最小的孩子已經去世,她授權甘迺迪圖書館公開一份五百頁的關於甘迺迪的文件。她沒有想到的是,她最小的兒子在一九九九年的一次飛機失事中喪了命。
甘迺迪的弟弟羅伯,著名的民權運動推動者,在一九六八年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之後,幾乎肯定可以最終當選總統,但是就在他歡慶勝利的時候,又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亂槍打死。
在甘迺迪被刺殺後的短短三年中,十八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六人被槍殺,三人死於車禍,二人自殺,一人被割喉,一人被擰斷了脖子,五人「自然」死亡。英國的一名數學家在一九六七年二月的《倫敦時報》中聲稱,這種巧合的機率為十萬兆分之一。從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九三年,一百一十五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
華倫委員會讓人生疑的還有封存所有文件、檔案和證據長達七十五年,直到二○三九年才解密,這些文件涉及CIA、FBI、總統特警保鏢、NSA(國家安全局)、國務院、海軍陸戰隊等機構。另外,FBI和其他政府機構還涉嫌銷毀證據。
二○○三年,甘迺迪遇刺四十周年,美國 ABC廣播公司做了一次調查,七○%的美國人認為刺殺甘迺迪是一個更大規模的陰謀。
如此大規模的協調和組織,如此明顯的證據和證人封殺,都說明甘迺迪遇刺事件其實已經不是一次秘密謀殺,而更像是公開處決,意在警告今後的美國總統們要搞清楚,誰才是這個國家的真正主宰。
問題是,甘迺迪家族也是國際銀行家集團的「圈裡人」,其父約瑟夫.甘迺迪就是在一九二九年股票崩盤時大發其財,後來被羅斯福總統任命為首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早在二十世紀四○年代就躋身億萬富豪的行列了。如果沒有這樣顯赫的家境,甘迺迪也不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總統。那麼甘迺迪何以得罪了整個統治精英階層,以至於落得殺身之禍呢?
毫無疑問,甘迺迪是一位富有雄心和才幹的人物,年紀輕輕的他一坐上總統的寶座,就碰上了古巴飛彈危機這樣的重大挑戰,他的表現堅定沉穩,可圈可點,面對和蘇聯可能爆發核子戰爭的巨大危險而毫不妥協,最終逼退了赫魯雪夫。甘迺迪還意氣風發地推動了美國航太計畫,最終使人類的足跡第一次踏上了月球,儘管他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偉大的時刻,但他神奇的感召力卻伴隨著整個計畫。在推動民權運動方面,甘迺迪兄弟更是功勳卓著。一九六二年當第一名黑人大學生試圖到密西西比大學註冊時,引發了當地白人的強烈反對,全美國的目光都聚焦在民權運動的這個焦點上。甘迺迪毅然下令出動四百名聯邦執法人員和三千名國民兵護送這名黑人學生上學,此舉震驚了美國社會,甘迺迪頓時深得人民愛戴。在他的號召下,美國青年踴躍參加和平隊,志願奔赴第三世界國家去幫助發展當地的教育、衛生和農業。
甘迺迪在主政的短短三年中能有如此耀眼的政績,的確堪稱一代豪傑。這樣雄才大略的抱負,如此果斷堅毅的心志,再加上美國人民的熱愛和世界各國的敬仰,甘迺迪豈是願做「傀儡」的人物?
當甘迺迪愈來愈強烈地想按照自己良好的意願來運作這個國家時,他就必然與他背後的強大而無形的統治精英集團產生尖銳的衝突。當衝突的焦點涉及國際銀行家最核心、最敏感的問題—貨幣發行權的時候,甘迺迪也許並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經到了。
一九六三年六月四日,甘迺迪簽署了一份鮮為人知的一一一一○號總統令 3,著令美國財政部「以財政部所擁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銀,包括銀錠、銀幣和標準白銀美元銀幣(Silver
Dollar)作為支撐,發行『白銀券』(Silver Certificate)」,並立刻進入貨幣流通。
甘迺迪的意圖十分明顯:從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手中奪回貨幣發行權!如果該計畫最終得以實施,美國政府將逐步擺脫必須從美聯儲「借錢」並支付高額利息的荒謬境地。以白銀為支撐的貨幣不是「透支未來」的債務貨幣,而是基於人們已有勞動成果的「誠實貨幣」。「白銀券」的流通將逐漸降低美聯儲發行的「美元」(Federal
Reserve Note)的流通度,很可能最終迫使美聯儲銀行破產。
如果失去控制貨幣發行的權力,國際銀行家對美國這個最大的財富創造國將失去大部分影響力,這是關乎生死存亡的根本問題。
要搞清楚一一一一○號總統令的由來和意義,我們必須從白銀美元在美國的幾起幾落說起。
白銀美元的歷史地位
白銀在美國成為合法貨幣始於《一七九二年鑄幣法案》(Coinage Act of
1792),該法案奠定了美元的法律地位。一美元包含純銀二四.一克,金銀比價為一比十五。美元作為美國貨幣最基準的度量衡是以白銀為基礎的。此後美國長期保持金銀貨幣雙軌制。
到了一八七三年二月,《一八七三年鑄幣法案》 5 在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壓力下,廢除了白銀的貨幣地位,實行了單一的金本位。由於羅斯柴爾德家族掌握著世界上大部分的黃金礦產和黃金供應,他們實際上控制了整個歐洲的貨幣供應。白銀的產地比黃金更為分散,產量和供應量也大得多,控制起來難度更大,所以在一八七三年前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先後脅迫歐洲大部分國家廢除白銀的貨幣地位,實行完全的金本位。在美國的行動也是這個總體步驟中的一步。這個法案在美國西部產銀州激起了強烈反對,人們稱這個法案為「一八七三年惡法」(Crime
of 1873),隨後產生了轟轟烈烈的支持白銀的民間草根運動。
美國國會為了平衡紐約地區有歐洲勢力背景的銀行家的影響力,又通過了「一八七八年布蘭德—埃勒森法案」
6 ,要求美國財政部必須每月購買價值兩百萬到四百萬美元的白銀,金銀比價重新設定為一比十六。銀幣與金幣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用於支付所有公共和私人債務。和「黃金券」一樣,財政部同樣發行「白銀券」,一美元的「白銀券」直接對應一美元的銀幣,以便於流通。
後來「一八七八年布蘭德—埃勒森法案」被「一八九○年謝爾曼白銀採購法」 所取代,新法案增加了對財政部必須購買的白銀數量的規定,在以前的基礎上,財政部必須每月增加四五○萬盎司的購買量。
一九一三年美聯儲成立以來,「美聯儲券」(Federal Reserve Note)開始發行
,到一九二九年大衰退時,「美聯儲券」已經逐漸佔有貨幣流通的主要份額。到一九三三年時,「美聯儲券」仍能兌換等價的黃金。
在一九三三年時,在貨幣流通領域中還有「黃金券」(Gold Certificate)和「美國政府券」。「美國政府券」就是林肯在內戰時期發行的美國第一種法幣,即「林肯綠幣」。它的總發行量被限定在三四六六八一○一六美元。一九六○年,它僅占美國貨幣流通總量的一%。
除了上述四種主要貨幣,還有少量的其他貨幣形式存在。
在一九三三年羅斯福廢除金本位並宣佈擁有黃金為非法之後,黃金券即退出流通。美國貨幣流通領域僅剩下「美聯儲券」、「白銀券」和「美國政府券」,由於「美國政府券」先天不足,有發行上限,所以不被國際銀行家視做重大威脅。「白銀券」就麻煩多了。
由於法律規定美國財政部必須常年購買白銀,到二十世紀三○年代,美國財政部已經擁有高達六十多億盎司的白銀,大致接近二十萬噸的龐大儲備,再加上白銀礦產遍佈世界,生產量也頗為可觀,要是全部實現貨幣化,由美國財政部直接發行「白銀券」,勢必成為國際銀行家最大的夢魘。
一九三三年羅斯福幫助國際銀行家廢除了金本位之後,美國貨幣流通實際上是處在「銀本位」之下,三種主要貨幣都可以自由兌換成白銀。
不廢除白銀的貨幣地位,「廉價貨幣」和「赤字財政」的「大業」就會受到嚴重掣肘,國際銀行家夢寐以求、透過通貨膨脹這種更高效率的金融工具,來神不知鬼不覺地掠奪公民財富的計畫就會受到牽制。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規模赤字財政的推行,再加上戰後重建歐洲經濟的龐大開支,以及韓戰的捲入和越戰升級,美聯儲大規模發行國債貨幣逐漸被市場發覺,美國人民從四○年代開始不斷將紙幣兌換成銀幣和銀錠,導致財政部天文數字的白銀儲備急劇縮水。五○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電子工業和航太工業對白銀的需求量急劇增長,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年代初甘迺迪入主白宮時,財政部的白銀儲備已銳減到十九億盎司。同時白銀的市場價格猛漲,已逐漸逼近銀幣的貨幣價值一.二九美元。當「白銀券」被兌換成白銀實物後,「白銀券」也就自然退出流通,「劣幣驅除良幣」的「格雷欣法則」效應顯現了出來。
這一切就是甘迺迪簽署一一一一○號總統令的大背景。
保衛白銀和廢除白銀的貨幣地位,成為甘迺迪和國際銀行家鬥爭的焦點。
(摘錄自《貨幣戰爭》第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