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連結

漢字樹:從圖像解開
「人」的奧妙
定價320元 優惠價 253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

書封連結

漢字樹2:人體器官
所衍生的漢字地圖
定價360元 優惠價 284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

關於本書 漢字地圖 精采試閱 作者的話 專家推薦 漢字小遊戲
關於本書

書封1+2


漢字樹1+2(全2書)

超強漢字學習法‧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

廖文豪 著
定價 680 元
7.5 折優惠價 510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

 

★ 《漢字樹2》隨書附贈「漢字樹」燙銀書衣海報
(尺寸:60 × 46 cm)
(點選可看大圖)

書衣裡頁海報

 

★ 全台多所大專學院校長、教授、高中校長、
國文老師一致推薦!

呂明峰|明新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
李文興|臺北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
李惠綿|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秀櫻|蘭陽技術學院校長
趙涵捷|宜蘭大學校長
賴振昌|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校長
賴貴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王嘉琪|嘉義高中  吳慕雅|南投高中
林心欣|高雄中學  凌性傑|建國中學
陳雋弘|高雄女中  楊曉菁|政大附中
鄭元傑|臺北一女中 張添唐|臺南一中校長

在漢字中,「身」是指人的軀體。就構字而言,「身」()就是「人」()的「肉」體()。金文及篆體都是意表「人」()腳盤()以上的所有「器官」()。

是肉(月)的古字,許多具有器官意義的漢字都包含這個構件。「身」的另一個篆體則是調整筆順並加以美化之後的結果。


英文字母只有26個,但是漢字部首卻將近200個,行政院全字庫系統所公告的漢字基礎構件更超過500個,要認識這麼多的漢字,談何容易?就算認識了,不知道漢字背後的有趣故事,何其可惜?

甲骨文有三千多個字符,而每個字符又有許多不同構型,與時發展之後,又有金文、篆體、隸書的分別。廖文豪教授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彙整分析了幾萬個古漢字,從中找出具有獨立構形及意義的符號,融會歷來各家說法,重新建構字與字之間的關連,所獨創的「漢字樹」既是圖像的、也是邏輯的。

而且,漢字樹的衍生路徑也隱藏著漢字的發展脈絡,由簡入繁,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漢字樹其實就是一部漢字衍生史!

不管是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童或是中文讀寫不得要領的外國人,都可以從漢字樹的衍生路徑產生直覺的線性聯想,望圖生義,因而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漢字樹》是一扇門,一般讀者從中可窺見漢字構思之精、造字之巧。今天高談「文創」,漢字絕對是最高明的「文創」!

第一本《漢字樹》以「抽象的人」(小孩、成人、老人、女人)作為構字組件,第二本要帶你一起來看漢字如何表現具象的人體器官!

漢字地圖

《漢字樹2:人體器官所衍生的漢字地圖》全書目錄

精采試閱

SimpleViewer 需要 Adobe Flash。 取得 Adobe Flash。 如果您已安裝 Flash, 請按一下以檢視收藏館.
作家的話

◎廖文豪(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自古以來,人類用簡單的圖像符號來溝通,這是象形文的基礎,然後再由這些獨立符號的象形字再合成會意字及形聲字等。漢字保留了全世界最完善的圖像文字,我期望藉著《漢字樹》能讓讀者重新從圖像表達的角度來看待漢字。

「心」字衍生的樹狀圖我原本以為《漢字樹》要經過幾年的工夫,才能被讀者群所理解與接受,沒想到一推出就得到相當熱烈的迴響。這除了感謝上天的恩賜,感謝祖先所留下的文化瑰寶,也要感謝過去在文字學領域貢獻的先輩們所提供的研究文獻。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初蒙作家暨古文學專家高大鵬教授的指導,復經台師大易經學大師暨文字學專家賴貴三教授的指導與慷慨校閱,我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謝忱。

《漢字樹》出版之後,我接到了許多人的回應,有驚喜與欣賞,也有提問或疑慮。對於各方的批評與指教,我甚為珍惜感謝,在此謹以問答的方式來說明我的想法。

一、什麼是漢字樹?為什麼要建構漢字樹呢?

英文字母只有二十六個,拼寫容易,但是漢字部首將近兩百個(康熙字典有一七六個部首),行政院全字庫系統所公告的漢字基礎構件更超過五百個,要熟悉這麼多的漢字基礎構件談何容易?更何況這些構件之間似乎並無可依循的規律,無怪乎能學好漢字的外國人實在少之又少。但是,我找出古字中具有獨立構形及意義的漢字符號,以圖像方式建構出具有衍生關係的漢字樹。

而且,漢字樹的衍生路徑隱藏著漢字的發展脈絡,由簡入繁,由具象到抽象,因此,漢字樹其實就是一部漢字衍生史,有助於我們有系統地理解古人造字的發展脈絡。同時,漢字樹使得每個符號的意義明確化且合於邏輯,其衍生路徑可以幫助學習者(包括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童或是中文讀寫不得要領的外國人)直覺地產生線性聯想,學習漢字是一串一串地學,會更有效率。

二、什麼是圖像字?

古字的字型結構相當不一致,常常同一個漢字在甲骨文或金文就出現各種不同樣貌,如「方」的甲骨文就有大約三百種寫法,以致於許多文字學者難以破解其構字本義,即使破解了這個字,也難以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古字與現代漢字對應。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行開發了一套「示意圖像」字體,也就是圖像字。圖像字除了要符合甲骨文及金文所表達的構字本義之外,還要與現代字體的筆劃相接近,使它發揮實用價值。

三、《漢字樹》寫作動機是什麼?為什麼一個學資訊的理工人願意花十幾年的工夫研究漢字呢?

「自」字衍生的樹狀圖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想要寫書。我從小學漢字,卻不知道一筆一畫代表什麼意義。這種疑惑隱藏在心裡,日積月累,最後我實在受不了,於是我開始探究漢字背後的世界。我彷彿是一個好奇的小孩,推開了一扇門,然後掉進一座漢字的迷宮花園。我被這座花園裡的甲骨文與金文迷住,對於古人的造字智慧,充滿驚奇與讚嘆。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其實已經迷路了。我不斷摸索著出路,先按著前人的蹤跡,以為能找到出路,但卻沒想到引發更多的迷惑。

我經過一番坐定沉思之後,決定學福爾摩斯,先廣泛蒐集資訊,再尋求破案之道。《漢字樹》的系列書籍,就是我把破案經過公諸於世的結果。簡單地說,我寫作《漢字樹》的遠因是在學生時代就對漢字的來源產生好奇,而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又無法完全令我信服。近因則是甲骨文、金文逐漸普及,使我有機會較全面地進入古文字的世界。但是我廣泛閱讀知名甲骨文學者的著作,如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以及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陳夢家、唐蘭等知名甲骨文學者的論著,覺得各家的說法相當分歧,同一個符號往往出現許多不同版本的詮釋意義。

有些文字學者往往只看見局部的甲骨文及金字,未能看見全貌,故難免產生以偏概全的弊病。唯有全面彙整分析,才能找出更加一致可靠的答案,而這種工作就必須藉助於完整的資料庫及資訊技術。

甲骨文有三千多個字,而每一種字又有許多不同構型,數量龐大。一般人聽到要彙整分析幾萬個古字,往往就打退堂鼓。而我,憑著一股傻勁,鑽研了十年,才大致弄通每一個甲骨文及金文符號的意義。

四、漢字樹的詮釋,根據在哪裡?

《漢字樹》出版之後,我請教過幾位中文系教授,得到許多指教,受益良多,但同時我也覺得有必要在此加以解釋。

「田」、「用」字衍生的樹狀圖書中使用的獨立符號(又稱獨體字),學者之間大部分沒有什麼異議,例如「又」代表手,「止」代表腳掌,「ㄗ」代表跪坐的人等等。但是兩個以上的符號所組合成的字(又稱合體字),在學術界向來就是意見分歧,例如「居」是由尸與古所組成,但對於居的詮釋,就有不下十種說法。現代人僅能從後來的《說文解字》及先秦典籍裡找線索,有時不可能確知當初造字真正的想法。我是將「尸」與「古」的構字符號與意義彰顯出來,提出我認為較有根據且合理的說法。

五、漢字樹是否有過度詮釋的疑慮?

文字學界當中向來有保守派與較前衛的實用派。保守派認為,若是古文獻中沒有解釋的字或沒有具體證據的字,就不要強加解釋,甚至他們認為將漢字圖像化都是不允許的。我個人是支持較前衛的實用派的。因為古文獻所解釋的也是後人依據有限的證據加以揣測的,不見得是真正的構字本義。

而且古體字當中,有許多有不同的造字來源,非常一致性,也難以系統化,以致於產生學習的障礙。為了使漢字更有系統化,本書主要是選取最能與現代漢字相呼應的甲骨文、金文或篆體。我認為唯有如此才有助於有系統地學習現代漢字。

如果要推廣漢字,就必須以易學易懂的方式來解說漢字的構字意義。在這方面,我開發了圖像字,並將相關聯的基本符號組合成有意義的敘事,例如「聊」代表兩個人面對面(卯)互聽(耳)對方談話。

漢字的構字,本身就有理路可循,因此,漢字樹是試圖重新有系統、大規模地勾勒漢字的邏輯,有些個別的詮釋或許因為個人才學經歷有限,還有疏漏之處,但是大的架構與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在此也感謝讀者的賜教,盼望與讀者的交流。

【作者簡介】廖文豪

現任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兼圖書館館長。鍾情於古漢字研究,鑽研甲骨文十餘年,發表過《漢字龍原來是一條逆天之龍》、《紋身習俗對漢字的影響》、《在漢字裏遇見上帝》、《品茗漢字裏的酒香》等文章,著有《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

專家推薦

「訓詁源流宗許慎,經綸薈萃道文豪」
──賀廖館長文豪教授《漢字樹》出版

◎賴貴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2005年與2006年暑假,兩度應邀參與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闈場審題、命題工作,因此機緣而與時任該校電算中心主任的廖文豪教授相識而結交,同樣流著客家人的血液,同樣有著濃厚的人文情懷,相見恨晚,契闊彌深。2011年暑期,即將客座韓國外國語大學講學前夕,忽然收到廖教授來電,並惠寄嘔心瀝血花費十餘年工夫研究的力作──《漢字解密地圖》(即今出版之《漢字樹》)全稿,通讀一過,約期討論,既驚訝又佩服,廖教授以電機工程專業,而能沈潛研討、真積力久,完成此一名山志業,誠可謂企鍥而不捨的最佳治學入道典範。

2012年9月初,筆者結束客座講學返校述職,承乏本系大二文字學課程,新春伊始,即接到廖教授來電告知此書已經出版,並獲贈精美首冊大作,喜出望外,特電致賀;並於文字學課堂上,鄭重介紹給修課同學參考,教學相長,霑溉道澤,感受極為深刻。國文系二年甲班白富怡同學以《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一書,作為文字學自主學習報告,以下謹迻錄她在繳交的〈讀後感想與心得〉中說道:

這本《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賦予文字學活潑的新生命,讓我除了從厚重且較為艱深的《說文解字》中得到一絲絲的喘息。並且可以運用自己在文字學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融入這本作品之中,以多元的角度審視文字的來源以及意義,甚至可以發現文字與文字之間令人興嘆的關聯,讓我佩服古人造字具有巧思之餘,也更加瞭解到中國文字的奧義。

雖然中國文字學海浩浩湯湯,也不斷有新字出現,然而瞭解到造字的原則與方式之後,我對於自己在未來研讀文字學多了一份信心。除了具備精益求精這種向下紮根,探求精深的態度之外,也要往橫向的廣度繼續博採群書,以避免自己困在已經學習會的知識當中,而沒有睜大雙眼繼續發掘新的視野。在這次的閱讀中,我對於作者的排版和解釋文字的功力深感佩服。以有趣的圖像表現文字的造字由來和特徵,並且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不僅對於我來說是幫助學習的工具,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也是部有趣的作品,能夠激發人們一窺中國文字的奧妙,發現自己每天所書寫的、眼睛所看見的文字,原來都代表著一個個先民的故事。聯想到文字背後的來由,不禁讓人更加感嘆了。

經由本學期的學習,我粗淺的領略文字學,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之下,一點一滴拼出文字學的脈絡,並期望自己在未來,能夠更加領悟其中的深意。另外也感謝老師的推薦,讓我接觸到《漢字樹──從圖像解開「人」的奧妙》一書。進而引發出我更加想研讀文字學的興趣。

從白同學懇摯的研習感受中,可以知道廖教授《漢字樹》實在非常適合於入門中國文字學的學子們,作為開啟富美的中華文化的寶鑰。難怪此書第一冊甫出版,響應熱烈,聽廖教授說即將出版第二冊,第三冊並已在計畫之中,真為廖教授感到高興,也深切期待陸續出版的各冊,精益求精,為學界與學子貢獻研究成果。

廖教授可謂「卑以自牧」的謙謙君子,此書未出版前,到處請教專家學者,以求精進,匡補闕遺;既出版之後,復又奔波求教,以濟不逮,悃悃誠心,令人動容,又深以為慶。筆者忝為客家同鄉、文化同道,特此數語推介,期待廖教授《漢字樹》能為文字學帶來另一新的詮釋視域與體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