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今年以來,政治弊案與濫權事件接連爆發,加深了政府與民間的衝突矛盾,百姓看到的是貪瀆行賄、逢迎拍馬、特權濫權、鬥爭謾罵……等惡風充斥政壇。縱觀古今,類似案例其實屢見不鮮,早就形成深根固柢的官場文化,正所謂「一切皆作態,一切皆做假,便做官矣。」

儘管人民對貪腐深惡痛絕,但在權力氾濫的社會,貪汙腐敗就像癌症一樣無法根治。我們翻閱中國歷史,就能找到答案 ── 每個政治體制,都會形成相應的行政作風、官僚氛圍與一套公認的「群文化」,在運作過程中,「群文化」很可能背離制度創設的初衷或道德倫常。即便你再多麼不滿,投身其中就得適應、遵從這套文化,隨波逐流也好,同流合汙也罷,最終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官場生態,因為體制可以犧牲任何官員,官員卻不能離開體制。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若燒得好,可燒出官威來,燒得不好,可能引火燒身,丟掉官位。那麼,新官上任應該怎麼放火呢?官場有官場的制度,做官也有做官的規矩,小至見面寒暄,大至送禮賀壽,衙門裡都有一整套的明規則與潛規則,此規矩之繁之細之重之黑,往往讓人有苦難言。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人還熱衷當官?因為古代官場權力控制了社會財富的分配,向權力靠攏,是獲取財富最快速的途徑,導致「官本位」思潮瀰漫。縱使曠達如蘇軾、清廉如海瑞,也逃不脫「官本位」的桎梏。不過,官癮再怎麼深,人至耄耋之齡,總得辭職休官、告老還鄉吧?台灣公務員退休所得替代率高居世界之冠,向來遭受民間社會爭議,可知中國古代的官員退休制度又是如何呢?

站在衙門口,看慣了官僚衙吏們的唯上和圓滑,洞穿了官場炎涼與仕途沉浮,當能有所警醒及省悟。你會發現,古代文人所受的教育,和官場實踐嚴重脫節,官員置身權力場中,一切皆以升官發財、功名利祿為目的,遑論安邦治國的理想和抱負?法國知名政治經濟學者索爾孟(Guy Sorman)甚且說過,如果年輕人都以考公職為夢想,國家一定會完蛋,那代表社會普遍缺乏創造力與創業奮鬥的精神。我們的年輕人,能否聽從內心的呼喚,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本期介紹的兩則「精采人物」,盼能帶給讀友一點啟發和借鏡。
 

為什麼貪汙腐敗是官場癌症,根治不了?

在皇帝的諸多考量中,權力是第一位的,如何維持統治是首要問題,反腐敗不是優先考慮的問題。某個官員只要能幫助皇帝解決其他更重要的問題,那麼他的貪腐墮落都是可以原諒的 ......More


新官上任必燒的三把火

新官上任的第三把火,姑且稱為「買帳」。買的是當地各種潛規則的詳細條目,買的是各級官員的人情關係,買的是上下衙門迎來送往的價格,買的是當地官場的禁忌和各種各樣的先例 ......More


寒暄聲中的禁忌 ── 古代官員見面都聊些什麼?

古代官員初次見面肯定不能聊公事。首先,多數官員並不懂公事,具體事務都是幕僚、書吏、衙役在做。其次,官員談公事,很容易暴露出自己在路線、政策和具體事務上的觀點和立場 ......More


官場禮多人情薄

京官們最在意的是「兩敬」。一個是冰敬:夏天的時候給京官送錢,讓他買冰降溫祛暑;一個是炭敬:冬天的時候給京官送錢,讓他買炭保暖禦寒。另一個重要收禮途徑就是「別敬」 ......More


謝幕:古代官員的退休制度

在唐朝,官員們見面都爭相誇耀退休的好處,暢想退休生活,可卻看不到有一個人真的辭職退休。是工作需要,是貪戀權位,是制度不允許,還是有別的原因呢? ......More




首創口服胰島素奈米載體,為糖尿病患帶來一線希望

口服胰島素的概念,基本上是運用奈米微粒去包裹胰島素,並使這種微粒會隨著環境的酸鹼程度改變形狀,而後釋出藥物。這類奈米微粒,主要都是用來包裹蛋白質之類的藥物 ......More




蝴蝶效應

當蝶道隘口測出每分鐘五百隻以上時,就會啟動生物廊道,讓路給紫斑蝶——我心想,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因某個人某個社群呼籲,讓路給蝴蝶,在台灣還有什麼不可能做到的事呢 ......More




葛洛夫:你有「被管教」的權利

我認為身為員工最重要的權利:得到管教的權利。「被管教」的意思也就是,你有權得到這個工作基本要點的相關訓練、得到教導、得到評鑑(無論是讚美或批評)。遺憾的是,這種事發生的次數不夠多 ......More





居禮夫婦之外,科學史上另一對活力雙人組

弗雷德里克和伊雷娜一起工作的方式,非常像皮耶和瑪麗。居禮家的女人更重視化學,而皮耶和弗雷德里克比較喜愛物理。和瑪麗一樣,伊雷娜花時間思考,而弗雷德里克則較快付諸行動 ......More


3D 故事工場,實現台灣動畫電影夢:肯特

「想拍一部動畫電影」的夢想支撐著他,他不但存活下來,而且創設動畫工作室,首部執導的動畫電影長片即將上映,「肯特」張永昌的人生,彷彿就是一部挫折與挑戰的超級英雄動漫 ......More


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 TEL:(02)2392-6899 FAX:(02)2356-8490 服務信箱:ylib@ylib.com
【YLib 讀•享生活文摘】首頁取消收閱會員特惠快報